- 年份
- 2024(1330)
- 2023(1872)
- 2022(1355)
- 2021(1049)
- 2020(769)
- 2019(1698)
- 2018(1644)
- 2017(2703)
- 2016(1504)
- 2015(1637)
- 2014(1553)
- 2013(1588)
- 2012(1533)
- 2011(1421)
- 2010(1274)
- 2009(1207)
- 2008(1190)
- 2007(1092)
- 2006(964)
- 2005(897)
- 学科
- 济(5921)
- 经济(5918)
- 管理(4996)
- 环境(4265)
- 业(3375)
- 学(3202)
- 企(2748)
- 企业(2748)
- 方法(2512)
- 数学(2278)
- 数学方法(2214)
- 划(2185)
- 资源(2041)
- 规划(1947)
- 环境规划(1921)
- 发(1689)
- 生态(1635)
- 农(1621)
- 地方(1494)
- 中国(1416)
- 部门(1413)
- 门环(1398)
- 技术(1301)
- 业经(1294)
- 和(1227)
- 贸(1112)
- 贸易(1112)
- 易(1091)
- 融(1084)
- 金融(1084)
- 机构
- 学院(24932)
- 大学(24570)
- 研究(10989)
- 农(8818)
- 科学(8764)
- 济(7904)
- 经济(7732)
- 管理(7484)
- 农业(7232)
- 中国(7212)
- 业大(7120)
- 理学(6525)
- 所(6509)
- 理学院(6441)
- 研究所(6238)
- 管理学(6117)
- 管理学院(6091)
- 京(5349)
- 农业大学(4760)
- 省(4760)
- 中心(4588)
- 室(4500)
- 实验(4353)
- 院(4346)
- 实验室(4157)
- 业(3949)
- 江(3941)
- 重点(3927)
- 工程(3794)
- 研究院(3698)
共检索到34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菊 黄钰涵 陈晓燕 张满良 张守孝
为实现径流小区泥沙监测中集流桶(池)中含沙量的测量的准确计算,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搅拌取样测量紫色土含沙量的误差及影响因素。含沙量水平均匀设计为:1、2、5、8、10、20、50、80、100、200、500、800和1 000kg/m3共13个水平。泥沙水样总体积分别为50和100L,按照设计的含沙量水平制备泥沙水样,进行搅拌取样试验,将测量含沙量与设计含沙量进行对比,分析测量误差。试验结果表明,紫色土用搅拌取样法测得含沙量均小于实际值。当设计含沙量为1200kg/m3时,测量含沙量的相对误差在-3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贵胤 张世熔 周玲 李森 骆淑霞 罗洪华
本试验选取了不同浓度的KCl、K2SO4和CaCl2试剂,以6种不同耕作方式下的紫色土为对象,研究其提取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浸提效果。结果表明,各试剂提取土壤DOC含量均随生育期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在拔节期达到峰值。同一生育期下,2.00 mol·L-1KCl和0.25 mol·L-1K2SO4提取DOC平均含量相对最高,0.05 mol·L-1KCl和0.15 mol·L-1CaCl2提取DOC平均含量相对较低。几种试剂中0.25 mol·L-1K2SO4提取的成熟期土壤DOC量占总有机碳比例最大(2.67%),同时,0.25 mol·L-1K2SO4测定各时期结果重复间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成立芹
测试了相同规格刚芯水泥土搅拌桩和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 ,并研究了芯桩长度对刚芯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刚芯水泥土搅拌桩的承载力是钻孔灌注桩的 1.36~ 1.5 4倍 ,而价格仅为钻孔灌注桩的 2 6 %~ 31% ;提高芯桩长度比可提高单桩承载力 ,但长度比超过 0 .6后 ,承载力增长缓慢 ;相同长度的刚芯水泥土搅拌桩 ,芯桩越长 ,单桩承载力越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易时来 邓烈 何绍兰 郑永强 王纪华 王亮 赵旭阳
【目的】探索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土壤微量元素监测技术。【方法】采集三峡库区(重庆)主要加工甜橙基地果园背景土壤样品168个,随机选取100个作为建模样本,其余为检验样本;测定所有样本的近红外反射光谱和土壤Fe、Mn、Zn全含量;运用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 method,PLS)及内部交叉验证方法建立校正模型,并进行模型精度检验。【结果】变量标准化(standard normal variables,SNV)为土壤Fe、Mn、Zn含量近红外光谱预测的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运用SNV光谱预处理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及内部交叉验证法建立的土壤F...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文杰 张建军 李依璇 黄小清 贺佩
【目的】径流含沙量是水文测验和水土流失监测中必须测定的重要参数,更是衡量水土流失程度的重要指标,简单便捷的径流含沙量测定方法是目前水土保持监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这对于实现水土流失量的自动监测和预警,及时准确地把握水土流失强度,进而选择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通过采集国内不同省份的土壤样品,利用室内实验,构建了称重法测定径流含沙量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计算含沙量的经验模型,探讨了称重法测定径流含沙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泥沙比重、泥水样体积、水温)。【结果】称重法测量径流含沙量的模型精度较高,能满足水土保持监测中径流含沙量测定的精度要求,径流含沙量在5.00~20.00 g/L时,平均相对误差 0.05)。【结论】称重法操作简单,精度高,在水土流失自动监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容 高明 黎嘉成 徐国鑫 王富华 李娇 陈仕奇
【目的】在等氮施用的条件下,研究几种农业有机物料与化肥配合施用对蔬菜连作种植模式的菜地土壤氮形态及温室气体的动态变化的影响,为菜地化肥减量施用及绿色环保提供科学依据。并从温室气体减排角度,为旱地土壤的培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田间原位试验,设置了对照即不添加化肥和物料(CK)、常规化肥(F)、秸秆+化肥(SF)、菌渣+化肥(MF)、生物质炭+化肥(BF)、牛粪+化肥(CF)等处理,分析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碱解氮和全氮分布特征。同时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比分析在化肥减量的基础上,添加物料处理的紫色土(莴笋-卷心菜-辣椒轮作)CO_2、CH_4、N_2O动态变化和温室效应。【结果】等养分投入的条件下,有机物料的添加改变土壤氮形态分布,SF和MF处理主要在料还田前期能增加土壤铵态氮含量,CF处理能提高莴笋和卷心菜季的土壤铵态氮含量,BF处理则提高了辣椒季硝态氮和碱解氮含量。在整个试验观测期内,N_2O、CO_2、CH_(4 )3种气体的排放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各气体均在夏季出现了排放高峰,且在施肥灌水后也会出现气体的排放峰。与F处理相比,试验期内BF处理的N_2O平均排放量降低了7.5%,而CF处理则显著增加了233.5%。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较CK和F处理增加了CO_2排放,其中MF和CF处理最为明显,平均排放通量较F处理分别提高了35.6%和31.3%,BF处理则推迟CO_2排放峰,且在高温多雨的夏季增加CO_2排放量。各处理的CH_4排放多为负值,表现为大气中CH_4汇,且在辣椒季波动较为明显,其中BF处理在高温多水的短期内可达到CH_4排放峰值(668.7μg·m~(-2)·h~(-1));SF、MF和BF较F处理的CH_4平均排放通量分别显著下降了104.85%、175.2%和77.5%,其中SF和MF处理分别为-0.1和-1.3 kg·hm~(-2),较其他处理能促进CH_4吸收,减少CH_4产生和排放。但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处理的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较CK和F处理分别增加了26.7%—52.4%和18.1%—42.0%,其中SF处理的增温潜势最低,其次为BF处理。【结论】不同的有机物料对土壤氮形态分布及N_2O、CO_2、CH_4排放的影响各不相同。几种有机物料中,生物质炭、秸秆与化肥配施还田相较于其他处理能增加有效氮含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牛粪与化肥配施则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盛贺伟 孙莉英 蔡强国
黄土高原地区坡面土壤侵蚀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溅蚀片蚀带是坡面侵蚀的最上方地带,研究片蚀过程含沙量变化有助于阐明坡面侵蚀规律。本文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研究了黄土坡面片蚀稳定含沙量及其影响因素;试验处理包括2种质地的黄土(塿土和黑垆土),2个雨强(90和120 mm/h)和4个坡度(10°、15°、20°和25°)。结果表明:在不同质地黄土、降雨强度和坡度条件下,水流含沙量均呈现先减小后平稳的规律;稳定含沙量与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降雨强度和坡度呈幂函数关系,稳定含沙量随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影响程度依次为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降雨强度和坡度;所分析的水动力学指标中单位水流功率与稳定含沙量关系最密切,降雨强度对稳定含沙量的影响大于单位水流功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亚娇 李怀恩 沈冰
蓄洪排沙是冯家山水库的排沙方式,然而在实际调度运行过程中,对入库洪量和出库排沙泄量的调配缺乏共性关联,排沙泄量未能从定性定量上予以科学界定。针对此问题,文章对冯家山水库蓄洪排沙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RBF网络建立了该水库出库含沙量预测模型,模型根据沙峰、洪峰入库时间与开闸排沙时间的不同分别选择网络结构。采用冯家山水库历史排沙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模型训练及检验结果确定性系数均较大。可见,采用RBF网络建立的出库含沙量预测模型是可行的。
关键词:
RBF网络 冯家山水库 出库含沙量 预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晶莹 张经
1960~2001年间长江河水含沙量递减趋势方程为:S=-4.7273a+582.94,近些年来泥沙含量递减趋势可能会对流域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应引起社会的关注。长江河水化学组分在1997~2001年的5年间受到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影响较为有限。河水中HCO3-与Ca2+占主导地位,占总离子当量浓度的55%以上,主要受到碳酸盐类溶解的控制。硅酸盐类的风化过程较弱,可能主要是钙镁硅酸盐类的溶解,对流域离子的总体贡献不大。岩盐、石膏和芒硝的水解对河水中的Na+、SO42-和Cl-的贡献最大。由此长江流域发生的主要风化过程有:白云石和方解石的溶解、钙镁长石的分解和岩盐、石膏、芒硝等的水解过程等,这与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宪文 史学正 Coen Ritsema
对四川紫色土区土壤养分径流和泥沙流失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土壤氮素主要随径流流失 ,主要土内径流和地下径流携带NO3 N所造成 ;土壤磷主要随泥沙流失 ,泥沙中的养分有明显的富集现象 ,但不同流域以及不同雨次的富集系数明显不同 ;同时泥沙N、P的富集系数与泥沙浓度有一定的关联 ,一般是泥沙浓度高 ,N富集系数低 ,P富集系数高
关键词:
紫色土 径流 泥沙 土壤养分流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毓蓉 宫阿都 雷加容
比较研究了云南、贵州、四川和安徽等地的石灰性紫色土粘粒的粘土矿物组成和类型, 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是: 粘土矿物组成较黄壤丰富; 紫色土含多量水云母和石英。不同土壤分别还含有高岭石、蒙脱石、蛭石等。黄壤则主要含高岭石和石英。还研究了紫色土的粘粒活性; 分析了其与粘土矿物组成类型的关系以及对土壤肥力的意义
关键词:
石灰性紫色土 粘土矿物组成 粘粒活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姚先铭 朱巽
为了揭示土壤动物在紫色土壤改良和发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衡阳地区紫色土壤7种生境中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探讨了7种生境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并进行了多样性、均匀性及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土壤动物2994只,隶属于4门8纲30目,其中优势类群2类,常见类群12类.
关键词:
紫色土 土壤动物 多样性 衡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燕 魏朝富 刘吉振 柴勇 陈兰
丘陵紫色土中含有大量的砾石,本文对重庆丘陵紫色土中砾石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紫色土砾石的容重、比重、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水分特征曲线及化学组成含量有明显的差异。不同类紫色土的砾石含量为5.27%~57.78%,且粗暗紫泥>棕紫泥>红棕紫泥>灰棕紫泥,不同尺寸的砾石含量随粒径的增大而下降;同一岩性山坡,砾石含量随坡位的上升而增加,在同一台土上,台后砾石含量高于台前砾石含量;剖面上的砾石含量基本上是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此结果为研究山地丘陵土壤中砾石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农学特性的重要影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紫色土 砾石 砾石性质 砾石分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敏 李九发 李占海 姚弘毅 王飞
基于2011年洪季在南支河道从小潮至大潮连续8天现场定点观测所获得水沙观测数据(包括潮流、悬沙浓度、悬沙粒度和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对悬沙浓度、悬沙粒度和沉积物在不同时刻的组成分析,以及流速、悬沙和底床切应力的相互影响分析,对长江河口南支河道悬沙随时间变化特性和河床沙再悬浮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南支主槽下段落潮水动力强于涨潮;落潮悬沙浓度高于涨潮,并由小潮至大潮逐渐增加;落潮悬沙粒径粗于涨潮,并随小潮至大潮不断粗化;河床沉积物颗粒较粗,细砂类组成达到90%以上;流速、悬沙及底床切应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河床泥沙再悬浮强度较强,其量值有限。而近期研究区域悬沙浓度和水沙关系发生变化,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沧桑 孙锡发 何才富 官玉良
180 多个田间对比试验和30多个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钾可增加小麦产量。土壤类型不同, 其施钾效应不同, 增产效应依次为: 黄壤> 潮土> 紫色土。同一土类不同土属施钾效应有差异, 紫色土类棕紫泥上施钾效应不显著。氮肥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小麦施钾效应, 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 小麦对钾的需求愈迫切, 施钾边际效应增加。高氮施钾增产效应和经济效益好于低氮施钾效应。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测定值与小麦相对产量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可以作为衡量土壤供钾丰缺指标。在供钾水平为极低、低、中、高、极高的土壤上小麦施钾效果分别表现为极显著、显著、有效、一般有效和不明显。当土壤速效钾< 40ppm , 或缓效钾< 100...
关键词:
小麦 施钾 肥料效应 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