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95)
- 2023(3755)
- 2022(3250)
- 2021(2898)
- 2020(2591)
- 2019(5585)
- 2018(5426)
- 2017(10091)
- 2016(5942)
- 2015(6594)
- 2014(6568)
- 2013(6503)
- 2012(6235)
- 2011(5814)
- 2010(5860)
- 2009(5252)
- 2008(5425)
- 2007(4766)
- 2006(4237)
- 2005(3699)
- 学科
- 济(21826)
- 经济(21801)
- 业(12767)
- 管理(12503)
- 方法(11111)
- 数学(9874)
- 数学方法(9721)
- 企(9434)
- 企业(9434)
- 学(8230)
- 农(6987)
- 中国(4956)
- 农业(4576)
- 财(4449)
- 业经(4355)
- 贸(4181)
- 贸易(4181)
- 易(4044)
- 环境(3997)
- 理论(3818)
- 地方(3469)
- 融(3382)
- 金融(3381)
- 银(3286)
- 制(3255)
- 银行(3234)
- 行(3133)
- 划(3034)
- 和(3022)
- 技术(2866)
- 机构
- 大学(92991)
- 学院(91137)
- 研究(37705)
- 济(32293)
- 经济(31653)
- 管理(29667)
- 科学(28400)
- 农(27265)
- 理学(26248)
- 中国(25780)
- 理学院(25777)
- 管理学(24905)
- 管理学院(24747)
- 农业(22249)
- 所(22018)
- 业大(21247)
- 京(20939)
- 研究所(20809)
- 中心(15744)
- 农业大学(15045)
- 江(14151)
- 财(13569)
- 院(13205)
- 范(13163)
- 室(13114)
- 师范(12951)
- 科学院(12872)
- 北京(12754)
- 省(12589)
- 实验(12112)
- 基金
- 项目(67800)
- 科学(51859)
- 基金(49441)
- 家(47274)
- 国家(46944)
- 研究(41342)
- 科学基金(37700)
- 自然(27689)
- 自然科(27019)
- 自然科学(27006)
- 省(26764)
- 基金项目(26548)
- 自然科学基金(26532)
- 社会(24886)
- 划(23839)
- 社会科(23577)
- 社会科学(23568)
- 资助(20303)
- 教育(19354)
- 重点(16479)
- 计划(15988)
- 编号(14886)
- 科技(14743)
- 部(14393)
- 发(14250)
- 科研(13813)
- 创(13674)
- 创新(12918)
- 专项(12159)
- 成果(12146)
共检索到128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容 黄泽素 代文东 李德珍 王少铭
为紫红叶甘蓝型油菜花青素在食品与保健品生产应用上提供参考,在不同温度、遮光条件下研究紫红叶甘蓝型油菜叶片的花青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田间的紫红叶油菜花青素含量依次为苗期>抽苔期>花期,苗期花青素含量达4.90[(A530-0.25×A657)/g];在低温处理和遮光处理的条件下花青素的含量增加,在2℃处理12 d花青素含量最高,达7.49[(A530-0.25×A657)/g]。说明,紫红叶甘蓝型油菜花青素可增加油菜的抗逆性;同时低温处理可提高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花青素含量。紫红叶油菜的花青素提取物在60、
关键词:
油菜 紫红叶 花青素 pH 温度 稳定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文东 铁拿优 玛丽亚 张超 唐容 王少铭 杨斌 王璐璐 饶勇 黄泽素
【目的】花青素和叶绿素是植物体显色和光合作用的两类重要色素,为定位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的QTL,进而发掘和筛选调控该性状的候选基因,为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改良提供支撑。【方法】利用甘蓝型紫叶油菜10-Zi006和绿叶油菜10-4438为亲本构建BC_1分离群体,基于该群体构建的连锁遗传图谱,利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CIM)法进行QTL定位。【结果】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含量在BC_1群体呈连续偏态分布、叶绿素含量呈连续正态分布;在6个连锁群上检测到14个叶片花青素含量的QTL,分别定位在chrA03、chrA05、chrC02、chrC03、chrC04、chrC07、chrAnn_random、chrAnn_random、chrC04_random染色体的相关区域,贡献率为9.17%~19.13%;在7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8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分别定位在甘蓝型油菜chrA03、chrA06、chrA07、chrA08、chrC01、chrC03、chrC06、chrC07、chrAnn_random、chrCnn_random、chrC03_random染色体相关区域,贡献率为4.45%~13.07%。将定位到的QTL整合到甘蓝型油菜参考基因组上并功能注释发现一些转录因子、细胞色素P450蛋白及UGT-糖基转移蛋白等可能参与调控叶片花青素的合成,PORB、HCF、NYC等基因可能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结论】上述染色体相关区域内可能存在调控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和叶绿素合成的相关基因,筛选这些候选基因,进一步开展基因功能验证,明确该性状遗传机制的基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花青素 叶绿素 QTL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春太 周珺 姚行成 陈先红 王军 林位夫
为探讨不同橡胶树品种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特征,首先通过对不同提取材料、提取液和提取时间的研究,以确定巴西橡胶树叶片花色素苷的最佳提取条件,然后对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最佳的橡胶树花色素苷提取条件对抗寒性不同的橡胶树品种的花色素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1%盐酸乙醇作为橡胶树古铜期叶片花色素苷提取液的效果最好,最佳的提取时间为6 h;橡胶树叶片花色素苷的稳定性受p H值影响较大,随着p H升高其稳定性明显下降,其对光强也比较敏感,但对温度较不敏感,可见,黑暗和酸性条件能较好地保持花色素苷的稳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容 黄泽素 王海 代文东 王少铭 李德珍
为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高效育种和推广利用提供参考,通过测定相对花青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研究亚种间远缘杂交新品系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叶片色素变化和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紫红叶甘蓝型油菜苗期花青素含量达4.901(A_(530)-0.25A_(657))/g,高于抽薹期和开花期。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苗期均呈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在12:30时净光合速率达峰值;开花期则呈双峰曲线,且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叶绿素含量呈苗期高、抽薹期低、开花期高的双峰曲线。可溶性糖含量呈苗期至抽薹期逐渐升高,之后明显下降的单峰曲线;且叶色较深的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8.837 mg/g),...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隋益虎 陈劲枫 杨学玲 李晶晶 史建磊
选用3个紫色辣椒和2个绿色辣椒品种配制杂交组合,并构建3个杂交组合的6世代群体(P1、P2、F1、B1、B2和F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辣椒叶片花青素相对含量,研究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的分离群体叶片花青素含量呈现出多峰或单峰偏态分布,表现为主基因+多基因的数量遗传特征;通过多世代联合分析表明,辣椒叶片花青素含量遗传模式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0模型);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较高,为78.89%~91.47%,多基因遗传率较低,为5.19%~17.00%。建议:对辣椒紫叶性状的遗传选择可在分离早期世代进行。
关键词:
辣椒 花青素 紫叶 分光光度法 遗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进 梅家琴 钱伟
【目的】探索紫菜苔叶片和茎杆花青素含量的遗传规律,为紫色白菜的育种或改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紫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purpuraria,AA,2n=20)纯系育种材料与菜心(B.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utilis,AA,2n=20)为亲本,构建F1、F_2、BC1P1(B1)和BC1P2(B2)群体,对双亲及上述各群体植株苗期叶片和蕾苔期茎杆的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六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方法,研究叶片和茎
关键词:
紫菜薹 花青素 六世代群体 遗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长英 李军 赵爱春 王茜龄 吕蕊花 王晓红 鲁成 余茂德
以新选育果叶兼用品系‘嘉陵40号’桑椹为材料,测定不同发育时期桑椹的花青素和叶绿素的含量,并分析花青素合成相关酶基因、Rubisco编码基因和脱镁叶绿酸a加氧酶基因(PaO)的表达差异。花青素含量随着桑椹发育逐渐上升,叶绿素的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与花青素合成有关的酶基因随着桑椹发育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Rubisco编码基因RBCL和RBCS表达量逐渐降低,PaO1和PaO2的表达量都呈先下降后逐渐上升,然后再下降的表达模式。使用ABA、乙烯利和1-MCP等试剂处理桑椹,经分析在生化上ABA和乙烯利能促进花青素合成,抑制叶绿素的合成,在基因表达上能促进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而抑制Rubisco...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雪飞 胡静静 王庆菊 沈向 毛志泉
以3年生紫叶桃为试材,研究分别喷施微量元素Fe,Mn,Zn,B对其叶片花色苷含量及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微量元素初期,各个处理之间叶片花色苷的含量差异不显著。20天后,喷施Mn,Zn的叶片花色苷的含量增加幅度高于其他处理,此结果证明Mn与花色苷含量的正相关关系。喷施Fe处理对紫叶桃叶片中花色苷合成有抑制作用;喷施不同微量元素处理对花色苷合成过程中几个酶的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苯丙氨酸解氨酶、查耳酮异构酶、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类黄酮糖基转移酶4个酶中,DFR酶活性变化最为显著,Mn,Zn处理后DFR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且DFR酶活性的差异出现在花色苷含量的...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紫叶桃 花色苷 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婷婷 符卫蒙 余景 奉保华 李光彦 符冠富 陶龙兴
【目的】近年来,彩色稻因其独特的外观和特殊的营养价值在观光农业和专用营养大米产业中快速发展。本研究旨在阐明彩色稻叶片光合作用对光的响应机理。【方法】以4个叶色不同的水稻品种,包括深紫叶(deep purple,DP),淡绿叶(pale green,PG),深绿叶/常规叶色(dark green,DG)及淡紫叶(pale purple,PP)为材料,研究不同叶色叶片光合作用的变化特征,并揭示其作用机制。【结果】深紫叶水稻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其次分别是深绿叶及淡紫叶水稻品种,而淡绿叶水稻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淡绿叶水稻叶片实际光量子效率(PSⅡ)、净光合速率、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活性和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但其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叶色水稻品种。深紫叶与深绿叶水稻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深紫叶水稻叶片PSⅠ和PSⅡ实际荧光量子效率、净光合速率、Rubisco活性均显著高于深绿叶水稻。相应地,深紫叶水稻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深绿叶水稻,但其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深绿叶水稻,推测与深紫叶水稻叶片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深绿叶水稻有关。外源喷施花青素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个假设,即外源花青素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过氧化氢含量,提高叶片光合速率。【结论】花青素可减轻自然条件下光量子过剩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研究结果可为水稻高光效育种及彩色稻产量、品质协同提高栽培技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敬志 田旗 鲁心安
为了给城市街道秋季有色叶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于2005-08~2005-12采用比色法连续测量枫香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含量,并探讨其与叶色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8~12月份,枫香叶片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叶绿素a和b含量以及a/b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总量的变化趋势相似;随季节变化,枫香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不明显;随着气温的下降,花色素苷的颜色逐渐地表现出来,在2种色素的共同作用下,枫香叶片逐渐由黄绿色变成红色、深红色;枫香叶色与花色素苷/叶绿素总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叶绿素总量呈很高的负相关关系,与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绝对含量的变化关系不大;叶片...
关键词:
枫香树 花色素苷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卫国 张凯 塔娜 朝红波 杜慧娟 栗茂腾 王灏
【目的】定位控制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鉴定QTL区间的候选基因,为油菜高光效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2种生态环境测定KN DH 群体348份品系叶绿素含量性状,结合KN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进行叶绿素含量QTL定位和QTL区间候选基因鉴定。【结果】 在2个生态环境初步鉴定到34个叶绿素含量显著性QTLs,QTL区间整合获得31个叶绿素含量consensus QTLs,其中3个QTLs至少在2个种植环境鉴定到。2个QTL cqCC.A7-3和cqCC.A7-5在冬性和春性生态环境都能够鉴定到,属于冬性和春性环境稳定表达QTL;cqCC.A1-4在冬性生态环境中鉴定到,属于叶绿素含量性状的主效QTL。油菜叶绿素含量QTL置信区间共鉴定到66个潜在候选基因,其功能主要涉及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和降解、光合作用中的光信号和电子传递,包括BnaA01g14880D(ACD1-LIKE)、BnaA07g29990D(AtWSCP)、BnaA01g22670D(LHCA3)、BnaC08g43200D(PSAO)、BnaC06g28800D (FTSH1) 和BnaC08g19460D (SAUL1)等。【结论】控制油菜叶绿素含量的QTL定位及其候选基因鉴定可为油菜叶绿素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遗传基础解析以及油菜高光效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蕾 陈依 杨雅其 鲁宝君 张晶
[目的]确定花青素脂质体(An-Lip)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检测,为An-Lip进一步的体内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蓝莓花青素(An),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An-Lip,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1:1,2:1,3:1,4:1,5:1)、有机相(乙醚)与水相(花青素)体积比(2:1,3:1,4:1,5:1,6:1)以及温度(30,35,40,45,50℃)对An-Lip包封率的影响;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1:1,2:1,3:1)、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3:1,4:1,5:1)及温度(35,40,45℃)3因素3水平试验,确定An-Lip的最佳制备工艺,对该工艺制得的An-Lip进行表征。用聚乙二醇(PEG)对An-Lip进行修饰,制备PEG-An-Lip。测定AnLip、PEG-An-Lip的体外释放率,对其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并检测其pH、紫外线(UV)和热稳定性。[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2:1、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4:1、温度为40℃时An-Lip的包封率均达最高,分别为79.98%,82.12%和82.88%。An-Lip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2:1、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4:1、温度40℃,在此条件下An-Lip的平均包封率为82.16%。形态观察表明,An-Lip为球形或椭球形,粒径为(221.52±10.3)nm,多分散系数(PDI)为0.230,Zeta电位为-31.05 mV。体外释放结果显示,An-Lip和PEG-An-Lip 48 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73.77%和53.33%。红外光谱法验证An-Lip为物理包覆。与An-Lip相比,PEG-An-Lip的pH、UV和热稳定性得到改善,能更好地保护花青素免受降解和损失,有助于增强蓝莓花青素的稳定性。[结论]An-Lip的制备工艺简单,其形态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较高;PEG-An-Lip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田野 张会慧 王娟 李世兰 杜蕊 孙广玉
研究了全光照和不同遮荫条件(25%、50%和75%遮荫)下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 fatropurpureaJacq花色素苷和叶片光合能量分配的变化。结果表明:遮荫降低了紫叶李幼苗叶片的花色素苷含量,叶绿素含量升高。遮荫程度越大,紫叶李幼苗叶片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增加,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RETR)下降,说明紫叶李幼苗具一定喜光性,适于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及RETR光响应曲线表明,ФPSⅡ随着光强升高而下降,遮荫程度越大下降幅度越大,而ETR随...
关键词:
紫叶李 花色素苷 叶绿素荧光 遮荫措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琦 孟宪军 孙希云 李彬
研究了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光稳定性较差;低pH值稳定性较好;热稳定性较好,但在60℃以上温度时原花青素会受到一定影响;添加剂Vc、亚硫酸氢钠可提高葡萄籽原花青素的稳定性;Fe2+和Sn2+对原花青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Cu2+,Pb2+,Mn2+对原花青素影响较小,A l3+,Zn2+,Na+、Mg2+原花青素影响较大。
关键词:
葡萄籽 原花青素 稳定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雒珺瑜 崔金杰 王春义 辛惠江 张帅 吕丽敏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棉花叶片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花青素含量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为深入研究棉花对绿盲蝽的抗性机制及组建绿盲蝽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以田间筛选出的31个棉花品种(系)为材料,通过网室抗性鉴定和室内测定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及棉花叶片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花青素含量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结果】不同棉花品种(系)在苗期、蕾期和花铃期叶片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花青素含量存在差异;苗期棉花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和蕾期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降低,蕾期棉花叶片中花青素含量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增加。【结论】棉花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和蕾期叶片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