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26)
- 2023(6439)
- 2022(5765)
- 2021(5376)
- 2020(4888)
- 2019(11509)
- 2018(11585)
- 2017(21451)
- 2016(12738)
- 2015(14880)
- 2014(15152)
- 2013(15000)
- 2012(14375)
- 2011(13234)
- 2010(13632)
- 2009(12533)
- 2008(12945)
- 2007(11901)
- 2006(10144)
- 2005(8988)
- 学科
- 济(49413)
- 经济(49362)
- 业(29795)
- 管理(29656)
- 方法(25458)
- 企(22907)
- 企业(22907)
- 数学(22508)
- 数学方法(22257)
- 农(14796)
- 学(14650)
- 中国(12266)
- 财(11997)
- 理论(10106)
- 农业(9673)
- 贸(9542)
- 贸易(9540)
- 地方(9395)
- 易(9228)
- 业经(9166)
- 制(8510)
- 和(8240)
- 教育(7510)
- 务(7285)
- 财务(7270)
- 财务管理(7246)
- 银(7105)
- 银行(7050)
- 融(6976)
- 金融(6969)
- 机构
- 大学(193204)
- 学院(191941)
- 济(70721)
- 研究(70096)
- 经济(69058)
- 管理(64550)
- 理学(55524)
- 理学院(54753)
- 管理学(53412)
- 管理学院(53075)
- 中国(49027)
- 科学(48920)
- 农(45903)
- 京(41793)
- 所(39345)
- 农业(37012)
- 研究所(36444)
- 业大(35820)
- 财(31990)
- 中心(31147)
- 江(30860)
- 范(27243)
- 师范(26847)
- 北京(26086)
- 财经(25840)
- 院(24291)
- 技术(24150)
- 农业大学(24058)
- 州(23821)
- 经(23330)
- 基金
- 项目(127767)
- 科学(96459)
- 基金(88747)
- 研究(87657)
- 家(80780)
- 国家(80140)
- 科学基金(64612)
- 省(52315)
- 社会(50588)
- 社会科(47587)
- 社会科学(47564)
- 基金项目(47299)
- 划(45021)
- 自然(44312)
- 自然科(43254)
- 自然科学(43230)
- 教育(42788)
- 自然科学基金(42440)
- 资助(37249)
- 编号(36132)
- 成果(30604)
- 重点(30357)
- 部(27904)
- 发(27637)
- 计划(26912)
- 课题(26620)
- 创(26284)
- 科研(25297)
- 科技(24708)
- 创新(24655)
共检索到278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肖国辉 王弋 娄永峰 林新春 郭小勤 方伟
根据已报道的禾本科Poaceae植物PPO基因的保守序列(CuA和CuB区)设计1对引物,分别从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 9个不同栽培变型中克隆到PPO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显示:9个序列彼此间核苷酸水平上一致性达到92.35%,氨基酸水平上的一致性达到81.83%。在某些栽培类型,一年紫和沟槽紫,该基因存在提前终止的现象。所获得的9条序列间存在明显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多数位点引起非同义突变。根据所测得的序列对紫竹不同栽培类型的亲缘关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弋 郭小勤 娄永峰 杨海芸 林新春 方伟
为研究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多酚氧化酶基因(PPO)表达与紫竹组培苗褐化之间的关系,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紫竹PPO基因的cDNA与DNA片段,将它命名为PnPPO。随后,研究了该基因在不同褐化程度紫竹组培苗中的表达情况。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所编码蛋白为酪氨酸酶(tyrosinase),其序列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水稻Oryza sativa中PPO基因同源性很高,是PPO的同源序列。RT-PCR分析显示,在褐化严重的组培苗中PnPPO的表达量也较高。这说明PnPPO基因的表达与紫竹组培苗褐化存在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
森林生物学 多酚氧化酶 紫竹 组织褐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玲 卢长明
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是调控油菜芥酸合成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利用GenBank中的fae1基因序列AF490462为模板设计引物,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从白菜、甘蓝和甘蓝型油菜(包括2个人工合成种)的12个不同品种中扩增出长1007bp的fae1基因片段。PCR产物经与克隆载体pGEM-Tvector连接和序列测定,获得12个品种的fae1基因片段的DNA序列。对来自12个不同品种的fae1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表明:fae1基因具有高度序列保守性,扩增长度均为1007bp,核苷酸序列相似度达98%以上,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更高。在1007bp的区间内共发现23个SNP(singlenuc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妍妍 曲高平 胡胜武
【目的】揭示6种芸薹属植物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基因的结构特征,为ALS酶的遗传操作和抗除草剂种质创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特异PCR方法,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甘蓝(B.oLeRACeA)、芥菜型油菜(B.junCeA)、白菜型油菜(B.RAPA)、埃塞俄比亚芥(B.CARinAtA)、黑芥(B.nigRA)等6个芸薹属16份材料的ALS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除1个B.nigRA材料未扩增出任何产物外,其余参试材料中均有PCR扩增产物,共成功克隆了30个ALS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M816807~kM816836),且克隆的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洪双 夏新莉 尹伟伦
根据拟南芥SCL7基因序列,以杨树基因组数据库为背景克隆得到了胡杨胁迫诱导基因SCL7全长及其启动子片段,所得基因命名为PeSCL7。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1767bp,编码588个氨基酸,该基因不含内含子。同源性比对发现该基因属于GRAS/SCL蛋白家族中SCL4/7分支;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PeSCL7的表达受到多种逆境胁迫的诱导,且当胁迫处理3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对器官表达特异性进行分析,发现PeSCL7在胡杨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克隆得到的胡杨PeSCL7启动子序列长968bp,包含可能与干旱胁迫、病害胁迫等应答元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振宇 梅利 朱国胜 刘作易
通过对蝉拟青霉进行诱导产几丁质酶,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其酶活性,发现:有2株不同采集地点的菌株酶活力较强。根据Genebank中多种真菌几丁质酶氨基酸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引物,以蝉拟青霉基因组DNA为模版,通过PCR扩增获得2个菌株的特异性DNA片段:其中,GZAAS10.0604为563 bp,含有3个内含子;GZAAS10.0601为398 bp,无内含子。其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均具有几丁质酶18家族的2个高度保守的活性区域:几丁质结合区域SXGG和酶作用活性位点DXXDXDXE。
关键词:
蝉拟青霉 几丁质酶 序列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阳 卢虹 黄镇 刘璐 刘霞 刘亚萍 田正书 徐爱遐
类黄酮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查耳酮异构酶(CHI)是类黄酮生物合成早期阶段的一个关键酶,在种皮发育和颜色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深入研究CHI基因在种皮发育和颜色形成中的作用及生物学功能。以16份三大类型黄、褐籽油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法克隆得到CHI基因的序列,并进行分子进化分析。将克隆得到的序列利用NCBI在线软件预测ORF Finder分析该基因的开发阅读框(ORF),结果发现,CHI基因ORF长度为756 bp或759 bp,编码251个或252个氨基酸。利用DNAMAN(v5
关键词:
油菜 查尔酮异构酶 CHI 克隆 SN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蒋素华 梁芳 王洁琼 李艳辉 王默霏 崔波
为了给筛选萼脊兰内参基因和研究TUB基因的生理功能提供研究基础,对萼脊兰TUB基因片段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采用CTAB法提取萼脊兰盛花期花瓣总RNA,并运用RT-PCR方法克隆萼脊兰TUB基因序列,长度为1 055 bp,编码351个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中存在微管蛋白的保守区域GGGTGSG。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已登录物种的TUB基因相比,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75%~96%,与朵丽蝶兰(JN185665.1)同源性高达96%,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也在96%以上,且与单子叶植物的同源序列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在Gen Bank注册,登录号为KP686397。
关键词:
萼脊兰 TUB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尚连 曹颖 黄胜雄 孙霞 卢学琴 蒋瑶
【目的】克隆慈竹木质素生物合成酶4CL基因,研究其序列特征,为今后利用该基因调控慈竹木质素的生物合成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参照其他物种4CL基因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以慈竹幼笋cDNA为模板,克隆到1条750 bp的4CL基因保守区片段。以这条保守区片段为模板,结合5′RACE和3′RACE克隆4CL基因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慈竹4CL基因全序列,该序列CDS区全长为1 674 bp,编码55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存在两大4CL氨基酸保守域(SSGTTGMPKGV和GEICIRG),其中前一个氨基酸保守域的第7个氨基酸位点变为M,与常见的L不同,表明慈竹的4...
关键词:
慈竹 4CL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威威 李德鑫 李秋娥 廖海 张富丽 周嘉裕
【目的】:克隆名贵药材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鲨烯合酶(Squalene synthase, SQS)基因的全长ORF序列(FuSQS),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不同组织表达水平分析。【方法】利用PCR方法,克隆得到FuSQS,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FuSQS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二级及三级结构等蛋白特性,利用Clustal W和MEGA 7.0分别进行氨基酸序列对比和系统进化分析,通过Real-time PCR分析FuSQS在暗紫贝母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FuSQS长度为1230 bp(GenBank登录号MW365404),编码1条长度为409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相对分子质量为46.84 kDa,等电点(pI)为6.33,含有法尼基焦磷酸结合口袋和Mg~(2+)结合位点等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表明FuSQS与油棕、宽瓣重楼、水稻、玉米等单子叶植物进化关系较近。Real-time PCR结果显示,FuSQS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有显著差异。【结论】FuSQS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鳞茎中的高表达特征,这为进一步研究FuSQS在暗紫贝母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暗紫贝母 鲨烯合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博 王卫栋 杨培志 张攀 呼天明
【目的】克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抗逆新基因MsDUF,并对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了解该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RACE法获得紫花苜蓿MsDUF全长的cDNA序列,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基因枪法进行MsDUF的亚细胞定位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该基因在高含量NaCl和PEG-6000的胁迫下,以及ABA和GA3诱导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cDNA全长714 bp,包含一个63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210个氨基酸,命名为MsDUF,GenBank登录号为JX183734。氨基酸BLASTP分析表明,MsDUF氨基酸...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力 林新春 叶丽敏
雷竹 1 9个栽培类型及 2个近缘种竹笋的蛋白质组成分析的结果表明 :雷竹不同栽培类型及其近缘种竹笋蛋白质的水解氨基酸种类相同 ,但占干质量的百分比有所差异 ;从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及各种氨基酸占干质量的百分比来看 ,安徽雷竹、安徽早竹、金华雷竹和余姚雷竹明显高于其他竹种 ;弯秆雷竹明显较低 ;其他栽培类型和 2个近缘种之间差异不显著。表 1参 5
关键词:
雷竹 竹笋 栽培类型 蛋白质 氨基酸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伟 何祯祥 黄坚钦 史钱均 林新春
对雷竹的 1 9个栽培类型及 2个近缘种进行了RAPD分析。从 4组 80个引物中筛选出1 0个引物 ,产生随机扩增位点 66个 ,其中多态性位点 54个 (占 81 8% )。利用POPGEN 32程序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①聚类结果可将雷竹的不同栽培类型及其近缘种区分开来 ,以前认为是雷竹一栽培型的永嘉雷竹不属于Ph .praecox种系 ;②细叶雷竹与阔叶雷竹的产量高低主要取决于经营管理 ;③RAPD分子标记对竹类植物种以下等级进行分类有一定的可靠性。图 2表 3参 8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小凤 李小勤 冷向军 关磊 郭婷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从草鱼肝脏中首次克隆获得草鱼JAK2基因的片段序列。该片段序列长671 bp,编码223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草鱼JAK2基因片段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在70%~91%之间;系统进化树显示,鱼类的JAK2独立聚成一支,草鱼与斑马鱼聚成一支,与鳜鱼和墨绿凹鼻鲀聚成的一支再聚成一支。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草鱼JAK2基因在肝脏、肌肉、脑、心脏、脾脏和肠系膜脂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其次是肌肉、脑、脾脏和肠系膜脂肪组织,在心脏组织中表达量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组织(P<0.05)。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冠华 李鑫 郭长宁 于建光 侯茜 辛文
【目的】对金纹细蛾Hsp90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为深入研究金纹细蛾prHsp90与生长发育和抗逆行为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金纹细蛾Hsp90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rT-qpCr技术检测Hsp90在金纹细蛾不同组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高温胁迫后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了金纹细蛾Hsp90基因的一条长度为942bp的片段序列,命名为prHsp90,登录号为Kp671600。序列分析显示,其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昆虫的相似性很高,与棉铃虫(ADp37710.1)、斜纹夜蛾(ADK55516.1)、烟夜蛾(ADM26742.1)等鳞翅目昆虫的同...
关键词:
金纹细蛾 热激蛋白 生长发育 高温胁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