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2)
2023(9146)
2022(8295)
2021(7938)
2020(6659)
2019(15587)
2018(15714)
2017(30073)
2016(16719)
2015(18863)
2014(18911)
2013(18734)
2012(17139)
2011(15254)
2010(15111)
2009(13567)
2008(13054)
2007(11179)
2006(9527)
2005(8221)
作者
(49312)
(40914)
(40793)
(38682)
(26045)
(19818)
(18489)
(16434)
(15525)
(14581)
(13999)
(13685)
(12919)
(12833)
(12705)
(12572)
(12472)
(12214)
(11563)
(11489)
(10359)
(9871)
(9865)
(9280)
(9232)
(9154)
(9093)
(8903)
(8473)
(8364)
学科
(61025)
经济(60958)
管理(45730)
(43456)
(35980)
企业(35980)
方法(30157)
数学(26070)
数学方法(25773)
(16793)
中国(15496)
(14691)
(14672)
业经(13607)
地方(12942)
(11806)
贸易(11802)
(11455)
农业(11240)
理论(10880)
(10721)
技术(10117)
(9966)
环境(9930)
(9599)
财务(9540)
财务管理(9525)
教育(9322)
企业财务(9019)
(8897)
机构
大学(231711)
学院(230601)
管理(93486)
(84279)
经济(82195)
理学(81796)
理学院(80884)
管理学(79411)
管理学院(79023)
研究(77688)
中国(54714)
科学(52244)
(49863)
(43603)
(40375)
业大(39387)
研究所(37404)
(36550)
农业(34776)
中心(34758)
(32055)
北京(31488)
(30550)
师范(30232)
财经(30014)
(27828)
(27349)
(26912)
技术(26077)
师范大学(24489)
基金
项目(166247)
科学(128335)
研究(119385)
基金(118239)
(105012)
国家(104123)
科学基金(87481)
社会(71345)
社会科(67405)
社会科学(67383)
(66374)
基金项目(63868)
自然(59319)
自然科(57885)
自然科学(57871)
自然科学基金(56812)
(56552)
教育(54200)
编号(49351)
资助(48825)
成果(39778)
重点(37304)
(35927)
(35538)
(34830)
课题(33979)
创新(32429)
科研(32245)
计划(32152)
项目编号(30546)
期刊
(88936)
经济(88936)
研究(64262)
学报(42304)
中国(41025)
(39753)
科学(36935)
管理(32610)
大学(30002)
农业(28307)
学学(28173)
教育(26650)
(25742)
技术(19375)
(15879)
金融(15879)
业经(15179)
(15155)
图书(14361)
经济研究(13424)
财经(13402)
科技(12527)
理论(12094)
问题(11539)
实践(11433)
(11433)
业大(11307)
(11184)
(11019)
情报(10714)
共检索到323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文雄  介晓磊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对紫粒小麦有关品质性状及穗部产量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紫小麦同一品质性状不同亲本的GCA效应值差异较大。高原115×陇春23、高原115×宁春4号等6个组合的SCA在5个品质性状上均表现正向效应,可作为选择优质紫小麦的优势组合。②紫小麦同一穗部性状不同亲本间的GCA效应值存在显著差异。陇春432×宁春4号是选择紫粒品种穗部性状的理想组合。黑小麦76×陇春23组合是增加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单穗粒重的最好组合。③从配置的16个组合分析,黑小麦76×陇春23这一组合无论是品质性状还是产量性状都有较高的SCA效应,应作为重点组合加以选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卫云宗  乔蕊清  谢福来  刘玲玲  宁东贤  
采用 Griffing 方法Ⅰ ,利用6 ×6 完全 双 列杂 交对 旱 地冬 小麦 主 要性 状 的配 合力 、反 交效应和遗 传规律进 行了研 究。结果 表明,研究 的8 个性 状中, 株高、主穗 长、千粒 重、单 株重 的一 般配合力、特殊配合 力和反交 效应方 差达显著 或极显 著水平;穗 下节 长、成 穗率 的一 般配 合力 和反 交效应方差 达显著差 异,穗粒 数仅反 交效 应 方差 达显 著 水平 ,而 结实 小穗 三 种方 差均 不 显著 。大 多数性状的 遗传背景 是加性 基因效应 占优 势; 旱地 小麦 农 艺性 状 具有 较高 的 遗传 力, 而产 量性 状 具有较低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伯群  谭昌华  余国东  张继君  王卫强  杨沛丰  石有明  
本试验以3个重庆温光敏不育系,6个恢复系配制的温光型核不育杂交小麦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株高、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粒重5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了亲本性状值与一般配合力的相关、遗传力,以及性状间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亲本株穗数与株粒重的性状水平与其一般配合力存在显著正相关。(2)狭义遗传力在性状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大小顺序为:株穗数(96.87%)>株高(81.57%)>千粒重(53.25%)>株粒重(45.80%)>穗粒数(13.02%)。(3)除株高外,其余4个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与其特殊配合力相关达显著水平。(4)双亲或亲本之一一般配合力高的其特殊配合力的概率也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献林  康明辉  任明全  陈时良  
用双列杂交方法研究了小麦亲本品种8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同一性状的不同亲本间或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有明显差异,亲本品种自身的性状表现与其配合力也不尽相同.百粒重、每穗粒数、穗长等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在早代选择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而单株穗数、单株粒重的遗传力偏低,不宜在早代进行严格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黎明  蒋辅燕  高连彰  和永昌  汪燕芬  吴海兰  毕亚琪  尹兴福  何永健  包改丽  姚文华  徐春霞  王晶  陈洪梅  
【目的】探究最新选育的20个玉米自交系的产量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用20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和5个测验种配制100个杂交组合,在2种不同生态条件下鉴定,对其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以评价新选玉米自交系的综合应用潜力。【结果】组合、被测系、测验种、被测系×测验种间各性状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除穗长、穗粗、穗行数和出籽率外,其余穗部性状在不同地点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自交系L1、L2、L3、L4、L6、L7和L17产量一般配合力(GCA)为极显著正值;本试验中10个强优势组合T1×L3、T5×L17、T1×L2、T3×L8、T4×L1、T4×L13、T4×L15、T1×L19、T5×L6和T5×L16的特殊配合力(SCA)均达极显著水平,这些组合大多是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或马齿型(半马齿型)×硬粒型;各参试组合的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等穗部性状GCA与产量一般配合力GCA的相关性为显著正相关,而穗行数和出籽率与产量的GCA效应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玉米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等穗部性状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有明显贡献。【结论】本研究表明20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中L1、L2、L3、L4、L6、L7和L17的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综合表现优良,具有较高的育种利用潜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德华  吕淑珍  沈文云  霍振荣  李淑菊  
以8个高代自交系为试材,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16个组合,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供试8个亲本中,有1个亲本平均单瓜重、瓜把长度具有较大的正向效应值;有1个亲本瓜粗、心室直径具有较大的负向效应值。在所配的16个组合中,有3个组合的平均单瓜重表现出较大的正向效应值,有3个组合的瓜把长度表现出较大的负向效应值。瓜条粗度和心室大小的特殊配合力在组合间表现出较大差异,瓜把长和平均单瓜重的狭义遗传力较低,而瓜条长度、瓜粗和心室直径的遗传力较高,选择较为有效,也比较容易稳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维传  张从宇  王敏  
以 6× 6双列杂交的F1~F3 及亲本为试材 ,对籽粒灌浆持续期和籽粒灌浆速率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 ,籽粒灌浆性状的GCA (一般配合力 )和SCA (特殊配合力 )均方达显著水平 ,说明籽粒灌浆性状的遗传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随世代推进 ,基因加性变异在总遗传变异中的比重逐渐加大。世代与GCA、SCA的互作极显著。F1与F2 、F3 的GCA、SCA相关不显著 ;F2 与F3 的GCA表现基本一致。在进行籽粒灌浆性状的家系育种时 ,应考察F2 及以后世代的亲本配合力及组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丁位华  陈向东  冯素伟  胡铁柱  王丹  杨艳艳  李笑慧  茹振钢  
为了解黄淮麦区几种高产小麦品种穗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为筛选高光合育种亲本提供依据,以矮抗58、百农418、百农419、豫麦49和周麦18为试材,研究了其穗部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颖壳横切面结构及产量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百农419穗部表现出较强的光合特性。在开花期、花后7 d及花后15 d其光合速率分别比矮抗58高14.12%,42.86%,6.11%,比百农418高2.69%,4.65%,4.50%,比豫麦49高11.45%,12.08%,16.24%,比周麦18高22.92%,6.35%,10.64%;其颖壳叶绿素a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较高,Chla/C...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永政  巩振辉  梁燕  
以5个樱桃番茄自交系为材料,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第一种设计方法,对其7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维生素C、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等性状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β-胡萝卜素由非加性基因控制;番茄红素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最高,分别为84.23%和67.76%;Q03是选配高品质组合的理想亲本,Q01×Q03是品质较好的组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菊仙  郭孟璧  杨明  张庆滢  陈璇  许艳萍  郭蓉  郭鸿彦  
选择9个不同来源的大麻近交系为材料作完全双列杂交,分析72个杂交F1代5个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株高的除外)、反交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同一性状各亲本间及同一亲本各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均差异明显;株高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茎粗、分枝率、原麻产量和束纤维断裂比强度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根据杂交子代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从72个杂交组合中初选B145×A001、A001×B198、A005×B111、B145×C197、B172×B198为优良杂交组合,A001、B111、B145和B198为优良亲本。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晓东  季昌好  赵斌  朱斌  王瑞  
为研究大麦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GCA)的差异,筛选高GCA亲本,以我国不同产区具代表性的17份大麦新品种(系)为亲本材料,两年度采用NCⅡ设计对7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一般配合力(GCA)与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方差在单年度或两年度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GCA方差普遍大于SCA方差,表明基因加性、非加性效应同时存在,并以加性效应为主。所有性状亲本间GCA差异显著,可针对目标性状筛选到高GCA亲本,如16号亲本(95033-1)在穗粒数、千粒质量及单株粒质量3个性状上GCA值均较高,是一优良亲本。亲本性状值与其GCA值间的相关性在不同性状上表现不同,如在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及穗粒数4个性状上,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单株穗数与单株粒质量上,仅单年度检测到两者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对于千粒质量,两者相关不显著。因此,前4个性状可根据亲本性状值预测其GCA大小。综上,大麦杂交育种可针对目标性状选择高GCA亲本进行组配,提高后代选择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祁志云  杨华  邱正高  张亚琴  袁亮  蔡治荣  王楠  金川  
本文利用西南核心材料及其以它们组建基础材料诱导选育出的DH系,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研究玉米6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遗传参数和GCA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6个农艺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极显著水平;控制这6个性状的基因效应中主要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非加性基因效应较小;单株产量GCA与行粒数、穗长、结实长和穗粗4个性状的GCA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穗行数相关不显著,本试验材料中DH系09Y1035、10Y1026、09Y1027、10Y1028和10Y1031、09Y1032、09Y1016、09Y1019、09Y1029、09Y1018共10个自交系GC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琪林  陈绍江  苏书文  高合明  郭新林  
以7份具有不同雄穗性状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Griffing方法4的双列杂交,估算了玉米雄穗主轴长度、分枝数、平均分枝长度、小穗着生密度和每穗小穗数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相应的遗传参数,并进行了性状间一般配合力相关分析。结果表明:5个雄穗性状一般配合力明显高于特殊配合力,基因累加效应占遗传主导地位;5个性状的h2B(%)分别为80 72,82 96,85 13,84 211,61 10;h2N(%)分别为60 92,66 11,44 62,67 20,38 96。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相关分析发现,分枝数、小穗着生密度与每穗小穗数间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r=0 9347 ,r...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龙文靖  倪先林  刘天朋  赵甘霖  丁国祥  
为明确杂交高粱(Sorghum bicolor)主要穗部性状与籽粒品质的关系,以58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应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杂交高粱群体的穗长、穗轴长、一级枝梗数、二级枝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等主要穗部性状和粗蛋白质、粗脂肪、粗淀粉、支链淀粉、单宁含量等籽粒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主要穗部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一致,穗部性状与穗粒重相关联的顺序是千粒重>穗粒数>二级枝梗数>一级枝梗数>穗长>穗轴长。两种分析方法在分析穗部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差异。关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明  谢放鸣  陈立云  刘永柱  
采用同一套常规水稻品种作为父本,分别与两套不同的不育系进行测交,得到两套测交组合(Set1和Set2)。其中,Set1连续进行两季(雨季和旱季)种植试验,研究亲本材料的单株产量和抽穗期的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效应.2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它们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运用Griffing模型Ⅰ对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变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雨季时,Set2母本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父本,特殊配合力的相对效应大于亲本一般配合力的相对效应;而在雨季和旱季时,Set1表现相反,抽穗期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大于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表明杂交后代抽穗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