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
- 2023(1280)
- 2022(1019)
- 2021(972)
- 2020(723)
- 2019(1598)
- 2018(1777)
- 2017(3524)
- 2016(1851)
- 2015(2166)
- 2014(2253)
- 2013(2080)
- 2012(1739)
- 2011(1527)
- 2010(1453)
- 2009(1379)
- 2008(1350)
- 2007(1079)
- 2006(1062)
- 2005(900)
- 学科
- 济(7853)
- 经济(7848)
- 管理(4645)
- 业(4400)
- 企(3202)
- 企业(3202)
- 地方(2991)
- 农(2621)
- 方法(2532)
- 中国(2468)
- 数学(2145)
- 数学方法(2125)
- 业经(2065)
- 学(1878)
- 农业(1875)
- 发(1664)
- 环境(1532)
- 地方经济(1372)
- 发展(1332)
- 展(1332)
- 产业(1212)
- 城市(1174)
- 技术(1152)
- 信息(1113)
- 和(1069)
- 划(1039)
- 化(1031)
- 财(1006)
- 城市经济(1002)
- 理论(999)
- 机构
- 学院(25987)
- 大学(25543)
- 管理(10180)
- 济(9263)
- 经济(9064)
- 理学(8917)
- 研究(8910)
- 理学院(8815)
- 管理学(8627)
- 管理学院(8590)
- 中国(6372)
- 科学(6322)
- 江(5806)
- 京(5781)
- 业大(4730)
- 农(4702)
- 所(4491)
- 中心(4223)
- 研究所(4212)
- 农业(3722)
- 财(3632)
- 范(3619)
- 师范(3572)
- 院(3338)
- 州(3292)
- 北京(3090)
- 技术(3066)
- 财经(3040)
- 师范大学(2860)
- 省(2859)
共检索到36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伟明 吴卫君 潘志忠 丁兆坤 李咏梅 陈秀荔 何为 吴铁军
为保证食品安全,研究采用紫外线系统杀菌海水,以近江牡蛎为试验材料,经人工接菌、清洗、粗选等流程后,进行各净化处理条件试验及正交试验筛选,以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为指标,探讨净化的最佳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利用紫外线系统能达到海水杀菌的效果,可用于贝类净化。正交试验最优组合为第6组A2B3C1D2(温度25℃、盐度25‰、换水率1次/4 h、贝水比1∶6)和第7组A3B1C3D2(温度30℃、盐度15‰、换水率1次/8 h、贝水比1∶4)。但综合考虑净化效果及经济效益,可选取温度30℃、盐度25‰、换水率1次/4 h、贝水比1∶4,净化时间36 h作为近江牡蛎细菌净化的优化条件。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乔庆林 蔡友琼 徐捷 姜朝军
文蛤经人工方法使其体内积累埃希氏大肠杆菌达到5个对数值后,放入小型紫外线循环净化系统中,通过正交试验来研究各种环境因子对文蛤自身净化能力的影响。经36 h净化处理后,贝肉中埃希氏大肠杆菌减小约3个对数值。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文蛤净化效果的因子依次为水交换率、贝水比和温度;最佳的净化条件为:换水率3次/h、贝水比为1∶4、温度15℃。文蛤的净化生产证明,这些净化条件是合适的。
关键词:
文蛤 净化 紫外线 埃希氏大肠杆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胜 张晓晓 周会玲 田蓉 周晓婉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处理对采后苹果抗灰霉病的作用效果,了解紫外线照射处理诱导灰霉病抗性的机理。【方法】以晚熟苹果品种‘粉红女士’(Malus doMestica‘Pink lady’)为材料,对其进行7.0kJ/M2短波紫外线照射(处理组),以未经紫外线照射的果实为对照组,常温下放置2d后接种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观察灰霉病发生情况,并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苹果灰霉病发病率迅速增加,病斑直径不断扩大,对照组果实在接种后2d发病率约为60%,而处理组发病率约为40%,低于对照组;在接种后4d,处理组和对照组发病率均达到100%,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苏筱雨 王婧 任晓婧 李会平
【目的】对分离自美国白蛾幼虫虫尸的1株白僵菌菌株BH01进行紫外线诱变,以获得高毒力突变株,为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工程菌株。【方法】将白僵菌的孢子悬浮液置于紫外灯下进行诱变处理,诱变处理后获得的菌株进行培养后以产孢量超过原始菌株2倍以上作为依据筛选正向突变菌株,测定其对美国白蛾5龄幼虫的致病力,筛选高毒力突变株进行继代培养,研究其产孢量和致病力的稳定性。【结果】对原始菌株BH01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获得28个菌落,孢子校正死亡率为85.5%,将获得的菌落重新接种于PDA平板上得到产孢量高于原始菌株2倍以上的正突变株BH01-5、BH01-12、BH01-25。其中诱变菌株BH01-5对美国...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砚美 杨晗 王芳 熊绪杰 张万举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pH=7.23)对紫外线吸收剂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PBSA)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SA能够与DNA相结合形成复合物,引起了PBSA紫外吸收的降低和荧光的猝灭;PBSA与DN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两者间的结合位点数为1.11.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晓青
紫外辐射过强会对身体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在海滩进行旅游活动的同时,怎样享受阳光,而又尽量避免紫外线危害,是每个海滩游客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采集全国18个浴场天气状况数据,采用辐射传输方程计算得出各浴场2003-2004年泳季(中午12时)紫外线指数,计算泳季紫外线指数均值及10日滑动平均值;归纳大陆浴场紫外线强度及其分布特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气象局紫外线分级标准拟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得出中国大陆18个浴场泳季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海滩活动的日数。并根据紫外线指数与泳季长度把大陆浴场划分为短泳季弱辐射型
关键词:
紫外线指数 海水浴场 中国大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袁媛 李琪 于瑞海 潘英
研究了利用紫外线诱导栉孔扇贝雄核发育的条件。表明紫外线(254nm)对卵子染色质失活是有效的。在强度为2.8mW·cm-2·s 1的紫外线下照射20s的卵子与正常精子混合后能保持一定的受精率(60.2%),且D形幼虫发生率为0。染色体检查结果显示此时单倍体率最高(49.2%)。说明在强度为2.8mW·cm-2·s-1的紫外线下照射20s是获得雄核发育单倍体的适宜条件。研究发现受精率和D形幼虫发生率随照射时间的增加而下降,遗传失活的卵子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其胚胎发育至D形幼虫前期停止。实验中各处理组均出现非整倍体。出现的原因可能由于紫外线照射剂量对卵子染色体遗传失活的作用程度不同以及DNA的光修复。
关键词:
栉孔扇贝 紫外线照射 雄核发育 遗传失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战培荣 王丽华 于沛芬 李怀明 屈延阳
光合细菌固定化及其净化养鱼水质的研究ASTUDYONTHEPHOTOSYNTHETICBACTERIAIMMOBILIZATIONANDITSPURIFICATIONOFREARINGFISHWATERQUALITY战培荣王丽华于沛芬李怀明(中国水...
关键词:
固定化光合细菌,净化水质,鱼类饲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洋 舒巧玉 楼春燕 吴湘 韩志萍 叶金云
为了筛选能够高效净化水质的光合细菌菌株,采用半固体试管法和双层平板法,从市售光合菌菌液中分离得到2株光合细菌,分别命名为GHJ-1、GHJ-2,对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及16S rDNA鉴定,比较了这2株光合细菌对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养殖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经鉴定这两株光合细菌为Rhodovulum sp菌株。菌株GHJ-1、GHJ-2对污水进行15 d的净化处理后,硝酸盐去除率分别为91.4%和96.3%;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68.9%和82.7%;氨氮去除率分别为56.8%和67.5%;COD Mn的去除率分别为61.7%和42.4%。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卞承荫 黄舒婷 潘大仁 林辉 林冬梅 罗海凌 林兴生 林占熺
以豆豉溶栓酶产生菌株蜡状芽胞杆菌LD-8547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和甲基磺酸乙酯(EMS)的复合诱变选育高产枯草芽孢杆菌.用正交试验法优化EMS的诱变条件,得到最佳诱变条件,即在1 mL体系中,EMS用量20μL,诱变时间20min,菌液浓度1×108个·mL-1.最终经过初筛和复筛得到了1株产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对该菌株连续传代发酵培养5代,发现其产酶能力稳定,酶活力保持在16351 U·mL-1左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靳志强 王顺喜
【目的】研究微波(MW)、紫外线(UV)与臭氧(O3)技术及其组合对玉米霉菌及黄曲霉毒素的影响,为霉变玉米的杀菌和脱毒提供新途径。【方法】在单一试验的基础上,将微波辐照、紫外线照射和臭氧熏蒸进行不同串联(-,各个方式按照试验处理依次进行)和并联(/,各个方式同时进行)组合,应用组合技术对接种平板和染菌玉米表面的霉菌孢子灭活,对染毒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降解,测定霉菌的致死量和毒素的脱除量。【结果】体外试验中,微波辐照、紫外线照射和臭氧熏蒸组合后对接种平板表面的霉菌孢子大多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杀灭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游红 周兴苗 徐家文 李义涛 廖水姣
选择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为囊材,以苏云金芽胞杆菌(Bt)原粉为囊芯,探讨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后制备Bt微胶囊剂的工艺条件,并用生物测定的方法进行Bt微胶囊剂抗紫外线降解能力比较。结果表明,Bt微囊剂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Bt原粉/CAP/紫外线吸收剂=100/40/3,pH值3.5左右,温度25℃。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经紫外线照射处理后,Bt原粉效价活性保留率为30.7%,以CAP为囊材包被的Bt微胶囊剂效价活性保留率为54.8%,抗紫外线降解能力比Bt原粉提高约24%;以CAP为囊材,添加2种不同的紫外线吸收剂包被的Bt微胶囊剂,其中防效最佳的配方组合效价活性保留率为86.9%,抗紫外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魏学智 贺新强 胡玉熹 林金星 齐清琳
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色度计 ,研究了毛竹竹材表面经紫外线照射后细胞壁的破损程度 ,具木质素组织分解深度以及颜色变化等规律。结果表明 :经紫外线照射后 ,在竹材横切面上 ,纤维细胞壁的分解始于次生壁各层连接处 ,接着是细胞角隅处和复合中层 ,最后纤维细胞壁全部被分解消失。薄壁组织细胞壁的复合中层先被分解 ,随后细胞壁分解变薄、坍塌和消失。竹秆壁表面的分解 ,最初从表皮细胞的短细胞开始 ,然后扩展到其它表皮细胞。根据木质素的显色反应显示 ,紫外线照射竹材样品 4 0d时 ,薄壁组织比纤维组织分解得更深 ,其中前者为 5 90 μm ,而后者只有 1 4 6μm。另外 ,经紫外线照射后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慧玲 宋新章 哀建国 江洪 余树全
紫外线-B(UV-B)辐射增强将对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循环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多重影响。直接影响表现在将增加对凋落物木质素的光降解作用从而促进凋落物的分解,改变分解者包括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活性和移殖,从而抑制凋落物的分解。间接影响表现为改变植物生长期间叶、茎等器官化学成分如纤维素、类黄酮、多酚和丹宁等的含量,并进而影响分解过程中分解者的种类和动态。UV-B辐射对凋落物分解的作用最终将影响到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和碳储量。由于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不一致,已有研究结果之间差异较大,可比性较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从凋落物的基质质量变化和分解者的组成及活性等方面加强UV-B辐射对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