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9)
- 2023(9273)
- 2022(8309)
- 2021(7974)
- 2020(6674)
- 2019(15439)
- 2018(15515)
- 2017(30054)
- 2016(16406)
- 2015(18469)
- 2014(18348)
- 2013(18164)
- 2012(16593)
- 2011(14765)
- 2010(14511)
- 2009(13107)
- 2008(12507)
- 2007(10649)
- 2006(9280)
- 2005(7850)
- 学科
- 济(61313)
- 经济(61242)
- 管理(46937)
- 业(44572)
- 企(37552)
- 企业(37552)
- 方法(30508)
- 数学(26294)
- 数学方法(26002)
- 农(16246)
- 财(15852)
- 中国(15009)
- 学(14914)
- 业经(13852)
- 地方(12659)
- 农业(11083)
- 和(11036)
- 理论(11000)
- 技术(10669)
- 贸(10524)
- 贸易(10518)
- 易(10193)
- 环境(10030)
- 务(9965)
- 财务(9907)
- 财务管理(9890)
- 制(9714)
- 企业财务(9377)
- 税(9122)
- 教育(8959)
- 机构
- 大学(229742)
- 学院(227405)
- 管理(94381)
- 济(84181)
- 理学(83135)
- 理学院(82212)
- 经济(82205)
- 管理学(80663)
- 管理学院(80278)
- 研究(73235)
- 中国(52097)
- 京(48939)
- 科学(48654)
- 财(38836)
- 农(37538)
- 业大(36842)
- 所(36716)
- 研究所(33836)
- 中心(32717)
- 财经(31628)
- 江(31326)
- 北京(30736)
- 范(29731)
- 农业(29617)
- 师范(29444)
- 经(28811)
- 院(26732)
- 州(26056)
- 技术(24284)
- 商学(23996)
- 基金
- 项目(164064)
- 科学(128171)
- 基金(118687)
- 研究(118452)
- 家(103844)
- 国家(102973)
- 科学基金(88378)
- 社会(72330)
- 社会科(68391)
- 社会科学(68372)
- 省(64430)
- 基金项目(64294)
- 自然(59576)
- 自然科(58188)
- 自然科学(58174)
- 自然科学基金(57126)
- 划(54434)
- 教育(53841)
- 编号(48760)
- 资助(48696)
- 成果(38911)
- 重点(36156)
- 部(35535)
- 创(34346)
- 发(34231)
- 课题(32825)
- 创新(31916)
- 科研(31674)
- 项目编号(30619)
- 大学(30481)
共检索到316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砚美 杨晗 王芳 熊绪杰 张万举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pH=7.23)对紫外线吸收剂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PBSA)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SA能够与DNA相结合形成复合物,引起了PBSA紫外吸收的降低和荧光的猝灭;PBSA与DN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两者间的结合位点数为1.1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胜 张晓晓 周会玲 田蓉 周晓婉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处理对采后苹果抗灰霉病的作用效果,了解紫外线照射处理诱导灰霉病抗性的机理。【方法】以晚熟苹果品种‘粉红女士’(Malus doMestica‘Pink lady’)为材料,对其进行7.0kJ/M2短波紫外线照射(处理组),以未经紫外线照射的果实为对照组,常温下放置2d后接种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观察灰霉病发生情况,并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苹果灰霉病发病率迅速增加,病斑直径不断扩大,对照组果实在接种后2d发病率约为60%,而处理组发病率约为40%,低于对照组;在接种后4d,处理组和对照组发病率均达到100%,到...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乔庆林 蔡友琼 徐捷 姜朝军
文蛤经人工方法使其体内积累埃希氏大肠杆菌达到5个对数值后,放入小型紫外线循环净化系统中,通过正交试验来研究各种环境因子对文蛤自身净化能力的影响。经36 h净化处理后,贝肉中埃希氏大肠杆菌减小约3个对数值。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文蛤净化效果的因子依次为水交换率、贝水比和温度;最佳的净化条件为:换水率3次/h、贝水比为1∶4、温度15℃。文蛤的净化生产证明,这些净化条件是合适的。
关键词:
文蛤 净化 紫外线 埃希氏大肠杆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晓青
紫外辐射过强会对身体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在海滩进行旅游活动的同时,怎样享受阳光,而又尽量避免紫外线危害,是每个海滩游客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采集全国18个浴场天气状况数据,采用辐射传输方程计算得出各浴场2003-2004年泳季(中午12时)紫外线指数,计算泳季紫外线指数均值及10日滑动平均值;归纳大陆浴场紫外线强度及其分布特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气象局紫外线分级标准拟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得出中国大陆18个浴场泳季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海滩活动的日数。并根据紫外线指数与泳季长度把大陆浴场划分为短泳季弱辐射型
关键词:
紫外线指数 海水浴场 中国大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伟明 吴卫君 潘志忠 丁兆坤 李咏梅 陈秀荔 何为 吴铁军
为保证食品安全,研究采用紫外线系统杀菌海水,以近江牡蛎为试验材料,经人工接菌、清洗、粗选等流程后,进行各净化处理条件试验及正交试验筛选,以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为指标,探讨净化的最佳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利用紫外线系统能达到海水杀菌的效果,可用于贝类净化。正交试验最优组合为第6组A2B3C1D2(温度25℃、盐度25‰、换水率1次/4 h、贝水比1∶6)和第7组A3B1C3D2(温度30℃、盐度15‰、换水率1次/8 h、贝水比1∶4)。但综合考虑净化效果及经济效益,可选取温度30℃、盐度25‰、换水率1次/4 h、贝水比1∶4,净化时间36 h作为近江牡蛎细菌净化的优化条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袁媛 李琪 于瑞海 潘英
研究了利用紫外线诱导栉孔扇贝雄核发育的条件。表明紫外线(254nm)对卵子染色质失活是有效的。在强度为2.8mW·cm-2·s 1的紫外线下照射20s的卵子与正常精子混合后能保持一定的受精率(60.2%),且D形幼虫发生率为0。染色体检查结果显示此时单倍体率最高(49.2%)。说明在强度为2.8mW·cm-2·s-1的紫外线下照射20s是获得雄核发育单倍体的适宜条件。研究发现受精率和D形幼虫发生率随照射时间的增加而下降,遗传失活的卵子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其胚胎发育至D形幼虫前期停止。实验中各处理组均出现非整倍体。出现的原因可能由于紫外线照射剂量对卵子染色体遗传失活的作用程度不同以及DNA的光修复。
关键词:
栉孔扇贝 紫外线照射 雄核发育 遗传失活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黄佳欣 谢师禹 程学瑞 李元元 胡传圣 戚泽明
原子级厚度的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维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和光学性质,当将其构筑成原子层异质结时,由于层间耦合作用和界面电荷传递,导致产生新的光学性质,在光电器件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利用机械剥离法制备了WS_2/WSe_2异质结,通过变温拉曼光谱和变温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异质结中的层间相互作用和界面电荷传递.从拉曼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上观测到了层间声子和层间激子的存在,表明WS_2和WSe_2构成的异质结中存在明显的层间相互作用.由于WS_2和WSe_2形成Ⅱ型能带排列,电子从WSe_2向WS_2转移,显著影响带电激子和中性激子发光强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荣瑞芬 冯双庆
给采后绿熟番茄照射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并人工接种交链孢霉 ,测定其呼吸和乙烯产生速率、转色及发病指标 ,进行了贮藏保鲜效果分析。结果表明 2 .4~ 3.6 k J.m-2照射剂量能推迟呼吸及乙烯释放高峰 1~3d,延缓番茄的成熟和转色 ,控制贮期病害发生
关键词:
番茄 紫外照射 后熟 发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游红 周兴苗 徐家文 李义涛 廖水姣
选择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为囊材,以苏云金芽胞杆菌(Bt)原粉为囊芯,探讨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后制备Bt微胶囊剂的工艺条件,并用生物测定的方法进行Bt微胶囊剂抗紫外线降解能力比较。结果表明,Bt微囊剂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Bt原粉/CAP/紫外线吸收剂=100/40/3,pH值3.5左右,温度25℃。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经紫外线照射处理后,Bt原粉效价活性保留率为30.7%,以CAP为囊材包被的Bt微胶囊剂效价活性保留率为54.8%,抗紫外线降解能力比Bt原粉提高约24%;以CAP为囊材,添加2种不同的紫外线吸收剂包被的Bt微胶囊剂,其中防效最佳的配方组合效价活性保留率为86.9%,抗紫外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兰霞 施正香 王新颖 耿爱莲 李保明
【目的】研究紫外线对肉仔鸡骨骼生长的影响。【方法】将720只1日龄AA肉用仔鸡随机分成两组(公母各半),分别放到除光照制度外其它完全相同的两栋密闭鸡舍,第一舍采用国产普通白炽灯照射;第二舍从第2周开始增加使用紫外线保健灯。两舍内的温度、湿度及免疫接种程序均按常规要求进行。日常管理采用垫料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用紫外保健灯照射肉仔鸡,可促进骨骼生长速度(前3周胫长增加,差异显著,P<0.05;第6周腿肌重增加了3.87%,差异显著,P<0.05);改善骨骼质量[胫骨矿密度增加了6.11%,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都得到改善];提高了生产性能(体重...
关键词:
肉仔鸡 骨骼生长 生化指标 紫外保健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信明 刘金仙 林明 王育娜 何水林
以紫外线辐射的葡萄幼果为材料提取总RNA,用SMARTTM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cDNA文库,初始文库含有1.5×106个独立的单克隆,扩增后滴度达到1.2×108pfu.mL-1.随机挑取噬菌斑进行PCR检测,发现重组率在92.9%以上.
关键词:
葡萄 幼果 cDNA文库 紫外线辐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戴桂馥 吴健 张凤秋 石永辉 徐文举
以黑龙睛金鱼(Carassius auratus)受精卵和处于4~8细胞期、多细胞期、原肠期、心脏搏动期的胚胎为对象,研究不同剂量紫外线(UV)照射对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发现用低剂量的UV照射可以提高金鱼受精卵或发育早期胚胎的孵化率。对发育到原肠胚以后的胚胎UV照射无上述刺激作用,而是随着照射剂量的升高,孵化率急剧下降。另外,实验结果显示,UV并未加速胚胎发育的进程。当UV照射时间小于180 s时,受精卵或发育早期胚胎的畸形率没有明显增加。对出现上述结果的可能机理做了探讨并对UV用于育苗孵化和育种两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紫外线 金鱼 受精卵 胚胎发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红 郭巍 毛晓艳 张涛
以粳稻品种沈农6014及沈农26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紫外线-B增强对水稻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即自然光照(TCK)处理、紫外辐射增强5%(T1)和增强10%(T2)处理。结果表明:紫外线-B增强能够降低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降低水稻籽粒糙米率(0.66%~7.06%)、整精米率(5.65%~18.88%)、垩白粒率(22.17%~40.16%)、籽粒面积(2.61%~6.25%)、脂肪酸含量(1.23%~54.19%)和食味值(1.07%~16.78%),使籽粒中蛋白质含量(4.65%~10.71%)和直链淀粉含量(0.56%~4.81%)增高,且紫外线-B增强在T...
关键词:
紫外线-B 水稻 产量 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继红 余桂红 邓秀新
用强度约为56μW/mm2的紫外线UV分别照射Page和Murcot原生质体30s、1min和5min,发现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原生质体活力趋于下降。Murcot的原生质体较Page的原生质体对UV敏感。辐射1min和5min的原生质体在培养过程中未能出现分裂,而是慢慢地发生质壁分离,最后破裂。而辐射30s的原生质体与对照都恢复分裂形成细胞团并长出愈伤组织。
关键词:
柑桔 紫外线 原生质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