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5)
2023(4357)
2022(2953)
2021(2514)
2020(2077)
2019(4293)
2018(4499)
2017(8450)
2016(4836)
2015(5553)
2014(5777)
2013(5363)
2012(4564)
2011(3947)
2010(3937)
2009(3608)
2008(3720)
2007(3311)
2006(3021)
2005(2901)
作者
(14926)
(12470)
(12310)
(11888)
(7931)
(5898)
(5555)
(4818)
(4770)
(4458)
(4297)
(4152)
(4132)
(3940)
(3922)
(3898)
(3791)
(3727)
(3642)
(3558)
(3157)
(3136)
(3131)
(2847)
(2807)
(2799)
(2792)
(2781)
(2599)
(2582)
学科
(19741)
经济(19724)
管理(11901)
(11302)
(8412)
企业(8412)
中国(7615)
(7018)
业经(6203)
方法(5804)
数学(4834)
(4767)
农业(4762)
数学方法(4720)
地方(4556)
(4544)
发展(4027)
(4021)
(3890)
产业(3699)
(3644)
信息(3243)
理论(3137)
(3118)
总论(3071)
信息产业(3027)
(3010)
贸易(3007)
(2997)
银行(2982)
机构
学院(67809)
大学(67429)
研究(25014)
(24669)
经济(24108)
管理(21583)
中国(18569)
理学(18229)
理学院(17992)
管理学(17325)
管理学院(17218)
科学(17200)
(15632)
(14738)
(13375)
农业(12420)
研究所(12253)
业大(12063)
(11315)
(11270)
中心(11125)
(9315)
师范(9146)
(9141)
北京(9040)
财经(8811)
(8751)
技术(8746)
(8437)
(7960)
基金
项目(46057)
科学(35308)
基金(32428)
研究(31929)
(29366)
国家(29131)
科学基金(24175)
社会(19710)
(18945)
社会科(18610)
社会科学(18606)
基金项目(16692)
自然(15746)
(15583)
自然科(15414)
自然科学(15409)
自然科学基金(15109)
教育(14464)
编号(12836)
资助(12679)
重点(10877)
成果(10610)
(10512)
课题(9357)
(9313)
(9185)
计划(9117)
创新(8827)
科研(8805)
国家社会(8429)
期刊
(29107)
经济(29107)
研究(18853)
(15740)
中国(15359)
学报(15154)
科学(12155)
大学(11112)
农业(10652)
学学(10545)
(9002)
管理(8678)
教育(8015)
(6111)
金融(6111)
技术(5961)
(5826)
业经(5250)
经济研究(4683)
(4486)
财经(4396)
业大(4328)
问题(4256)
图书(3991)
国际(3795)
(3791)
农业大学(3716)
(3623)
科技(3481)
现代(3180)
共检索到104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贞龙  李立  丁利群  孟昭福  闫晓艺  孟祥至  赵君楠  
【目的】针对1,2-二氟-1,1,2,2-四氯乙烷(F112)具有高能量碳氟键,很难被光解、水解及微生物降解的特点,研究紫外光条件下类Fenton氧化法催化F112脱氟的最佳条件,旨在为含氟有机物的降解提供参考。【方法】在紫外线高压汞灯的作用下,以类Fenton氧化法中的Fe3+/H2O2为催化剂,研究溶液初始pH、Fe3+投加量、H2O2投加量、反应温度、紫外光源与溶液距离对F112脱氟率的影响。【结果】在溶液初始pH=1、Fe3+投加量为7.5mmol/L、H2O2投加量为500mmol/L、反应温度40℃、紫外光源与液面距离为12cm的条件下,F112脱氟率均最大,脱氟效果均最佳。【结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垚  兰叶青  
研究了紫外光照下Fe(Ⅲ)为光催化剂促进苯酚(C6H5OH)与Cr(Ⅵ)氧化还原反应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μmol·L-1Fe(Ⅲ)存在下初始浓度为200μmol·L-1苯酚的氧化速率和初始浓度为200μmol·L-1Cr(Ⅵ)的还原速率均得到明显提高,平均速率分别为3.4和4.0μmol·L-1·min-1,均比无Fe(Ⅲ)时的速率提高了1倍;降低溶液pH值有利于反应速率的增加,但温度的变化对反应速率影响不显著。增加初始Fe(Ⅲ)和苯酚浓度,同样能有效提高Cr(Ⅵ)的还原速率。Cr(Ⅵ)还原和苯酚的氧化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少白  章静娟  刘晓忠  戴秋杰  王志霞  
小白菜品种矮脚黄生长在光照培养室内,在以0.0、13.0kJm-2d-1(模拟臭氧浓度下降20%时的UV-B强度)的紫外光B(UV-B280~320nm)进行4d与7d的照射处理,研究UV-B对小白菜叶片内的类黄酮和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V-B辐射诱导了小白菜叶片内吸收UV的类黄酮化合物的积累。同时UV-B辐射降低小白菜叶片内抗坏血酸的含量,13.0kJm-2d-1的UV-B辐射显著抑制了小白菜叶片内过氧化氢酶和SOD酶的活性。同时UV-B辐射导致小白菜叶片内丙二醛的积累。UV-B辐射对以上生化指标的影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深。上述结果表明,UV-B辐射加深了小白菜的膜脂质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细红  曾清如  
为了探明紫外光和光氧化剂对卤烃光降解的影响 ,以 H2 O2 和 H2 O2 /草酸铁络合物为光氧化剂 ,研究了紫外光对氯仿、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降解 .结果表明 ,紫外光、紫外光 / H2 O2 体系能有效地加速水溶液中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光降解 ,但不能降解氯仿 ;而紫外光 / H2 O2 /草酸铁或紫外光 /草酸铁络合物体系能有效地使水溶液中氯仿、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烃迅速光解脱氯 ;溶液 p H值对卤烃光解有显著影响 ,p H值为 2 .5~ 3.5时光解速率最快 .随着 H2 O2 质量浓度的增加 ,卤烃光解速率提高 ,但 H2 O2 增大到一定质量浓度时 ,其脱氯量反而降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文辉  杨文斌  张洪  陈美香  宋启军  
利用ESR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和BPCL生物弱光探测仪分别测量紫外光辐照后毛竹颗粒的自由基波谱和延迟发光的光谱。经测试,毛竹自由基的光谱分裂因子g=2.0033,自由基的强度随着辐照时间按Y=1-e-αiPt规律增加;毛竹延迟发光的衰减规律通过计算机软件拟合筛选出最理想的数学公式I(t)=(A+Bt)-2,并对各动力学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行深入探讨,为实现竹粉接枝共聚反应的自动控制探索了理论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伟宏  王清文  张征明  
对稻壳/聚乙烯复合材的室外自然老化情况进行1年多的观察,并对相同材料进行实验室紫外光(UV)加速老化,研究材料力学性能变化,并通过傅里叶红外波谱(FTIR)分析探讨老化机制,力争寻求二者之间的初步对应关系。自然老化试件在气温较低和日照时间较短的前5个月内(冬季)颜色基本没有变化,经历盛夏之后颜色发生显著变化,变化幅度与实验室加速老化1500h的结果相当。与自然老化相比,加速老化500h后即可明显表现出各种化学特征的变化趋势,但在以后的1500h里没有再发生显著变化;而自然老化12个月后试材表面才有显著化学变化。老化首先使稻壳/聚乙烯复合材的颜色发生较大改变,表面化学性质变化也较早开始,但无论自...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邱宇  赵宇  王晓娜  张莹莹  
氧化锌(ZnO)紫外探测器是新一代半导体光电探测器的代表,具有光谱响应好、性能稳定、结构简单等优势。利用低温水热法在聚酯纤维柔性衬底上生长ZnO纳米线,并制备出一种MSM型的柔性ZnO紫外探测器。实践结果表明,这类开放性实验教学满足了学生个性化探索性实践的需求,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处理和论文写作等多方面练习,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夏敬青   刘海荣   顾依雯   王子玥   邢巧月   张宇翔   李姗   白岩  
【目的】探究短时间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对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酚类成分、抗氧化能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年生三叶青苗经UV-B持续辐射12.0 h,在0、0.5、1.0、3.0、6.0和12.0 h观察表型;另取三叶青辐射1.0和3.0 h (记为T_1和T_3)并补充暗处理至24.0 h (记为T_(1+23)和T_(3+21)),以未经处理为对照(ck),进行酚类物质(总酚和总黄酮)质量分数、抗氧化能力和叶片中抗逆酶活性、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测定以及转录组分析。【结果】持续UV-B辐射对三叶青表型有影响,3.0 h组叶片局部发黄,6.0和12.0 h组叶片明显发黄和略微卷曲。叶片和块根的总酚(2.65和2.63 mg·g~(-1))和总黄酮(7.16和7.30 mg·g~(-1))、块根中的抗氧化能力(86.56%)均在T_(1+23)组达到最大值。同时,UV-B辐射后施以黑暗处理可促进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大幅提升,且在T_(1+23)组达到最大,MDA质量摩尔浓度在T_(3+21)组达到最高(7.21 mmol·g~(-1))。UV-B辐射和黑暗处理下调了黄酮合成通路基因(ThF3H、ThANS、ThCHS、ThANR等)和上调了氧化相关调节因子(CAT和SOD)的表达。【结论】UV-B辐射后增加黑暗处理可提高三叶青酚类物质质量分数、抗氧化能力及抗逆酶活性,且在T_(1+23)组达最大值,同时下调黄酮合成酶基因表达,上调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图7表2参52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全凤娇  石彦彪  孙红卫  申文娟  李建芬  贾法龙  张礼知  
卤氧化铋基半导体材料具有铋氧层和卤素层交替排布的独特层状结构和易调节的禁带宽度,在直接利用太阳光去除环境污染物方面表现出优异性能和巨大潜力.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本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该文综述了卤氧化铋材料(氯氧化铋、溴氧化铋和碘氧化铋)光催化去除环境污染物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卤氧化铋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和改性策略,以及上述新材料在重金属离子去除、有机污染物降解和空气净化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卤氧化铋光催化材料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展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海燕  石新雨  王权  林武  谭学才  
采用溶剂热法,以Ni(NO_3)_3·6H_2O、均苯三甲酸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快速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Ni_3(BTC)_2·12H_2O晶体。以Ni_3(BTC)_2·12H_2O为前体,通过焙烧得到具有(111)面的NiO颗粒用于CO催化氧化反应,并与由硝酸镍热解得到的NiO(R)催化剂进行对比。通过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具有(111)面的NiO颗粒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CO催化氧化结果表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绍兰  汪晶  杜虎  
【目的】印染废水具有浓度高、色度高、成分复杂、难降解的特点,比较了铁炭微电解法和Fenton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方法】以取自陕西咸阳第二印染厂的综合废水为供试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对铁炭微电解法和Fenton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二者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在处理印染废水时,铁炭微电解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停留时间30min,进水pH=3~4,铁炭体积比1∶1,此时色度去除率达到80%,COD去除率达到60%;Fenton氧化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3,停留时间45min,H2O2和FeSO4用量分别为20,25mL/L,H2O2分3次加入,此条件下色度...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榕  张光旭  石楷华  汪义超  叶云涛  
过氧乙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过氧化物.利用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氧化乙酸从而间接氧化环己酮合成ε-己内酯是一种绿色生产过程,其中催化氧化乙酸生成过氧乙酸是关键步骤.借助化学滴定分析法,使用Mg/Sn/W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以H2O2为氧化剂,以乙酸丁酯为共沸剂研究氧化乙酸生成过氧乙酸过程的本征动力学及过程中H2O2分解动力学.当催化剂粒径为160~200目时,内扩散影响可基本消除,当搅拌速度大于800r·min-1时,外扩散可以忽略.使用幂函数型模型对动力学过程进行描述,研究结果表明,过氧乙酸生成反应本征动力学速率方程对H2O2、乙酸均为一级,反应活化能为6.76141×104 J·mol-1,指前因子为6.78090×106;适用于该反应过程体系的H2O2分解反应动力学的反应级数为1.59345,反应活化能为7.59041×104 J·mol-1,指前因子为1.08795×108.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朝霞  钟锦  俞雯雯  洪鑫发  陈勇  
[目的]尖角突脐孢菌(Exserohilum monoceras)是生物防治中防治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的病原真菌之一。本研究通过紫外光诱变并筛选出对稗草高致病力的尖角突脐孢菌诱变株。[方法]通过紫外光诱变获得诱变菌株并检测诱变株产孢量、离体叶片致病力和稗草植株病情指数,筛选出对稗草高致病力的尖角突脐孢菌诱变株;对筛选出的高致病力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对其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根据不同紫外光照射时间处理后菌株的死亡率,确定最佳诱变时间为25 min;检测诱变株产孢量、离体叶片致病力和活体稗草植株病情指数,筛选出4株高致病力诱变菌株,提取4株诱变菌株基因组DNA,对其ITS序列比对分析表明,4株诱变得到的菌株与尖角突脐孢菌的序列相似度为98%;出发菌株和诱变株仅对高粱有轻微的侵染,一段时间后,高粱恢复正常;但对其他7种作物安全。[结论]紫外光诱变尖角突脐孢菌的最佳时间为25 min;诱变株X27-UV148、X27-UV48、X27-UV45和X27-UV286为高致病力尖角突脐孢菌,为生物防治提供了优异的新材料;紫外光诱变提高了尖角突脐孢菌耐紫外线、耐高温和耐低温的能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朝霞  钟锦  俞雯雯  洪鑫发  陈勇  
【目的】尖角突脐孢菌(Exserohilum monoceras)是生物防治中防治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的病原真菌之一。本研究通过紫外光诱变并筛选出对稗草高致病力的尖角突脐孢菌诱变株。【方法】通过紫外诱变获得诱变菌株并检测诱变株产孢量,离体叶片致病力和稗草植株病情指数,筛选出对稗草高致病力的尖角突脐孢菌诱变株;对筛选出的高致病力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对其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根据不同紫外光照射时间处理后菌株的死亡率,确定最佳诱变时间为25分钟;检测诱变株产孢量、离体叶片致病力和活体稗草植株病情指数,筛选出4株增强高致病力诱变菌株,提取4株诱变菌株基因组DNA,对其DNA序列比对分析表明,4株诱变得到的菌株与尖角突脐孢菌的序列相似度为98%;出发菌株和诱变株仅对高粱有轻微的侵染,一段时间后,高粱恢复正常;但对其它7种作物安全。【结论】综合各种筛选,诱变株X27-UV148、X27-UV48、X27-UV45和X27-UV286为紫外光诱变得到的高致病力尖角突脐孢菌,为生物防治提供了优异的新材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士敏  秦家顺  李鹏  
本试验以冰浴研磨离心法制备莲藕多酚氧化酶酶液,用分光光度法系统的研究了pH值、温度、底物浓度、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莲藕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20℃;Km为0.18 mol/L,Vmax为0.900OD/min;抗坏血酸和硫脲为强烈抑制剂;莲藕多酚氧化酶具有底物专一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