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05)
- 2023(11517)
- 2022(10176)
- 2021(9616)
- 2020(8220)
- 2019(19049)
- 2018(18948)
- 2017(36676)
- 2016(20263)
- 2015(22561)
- 2014(22514)
- 2013(22343)
- 2012(20318)
- 2011(18106)
- 2010(17907)
- 2009(16210)
- 2008(15574)
- 2007(13330)
- 2006(11299)
- 2005(9620)
- 学科
- 济(77842)
- 经济(77756)
- 管理(56639)
- 业(53974)
- 企(45940)
- 企业(45940)
- 方法(41484)
- 数学(36495)
- 数学方法(35917)
- 学(19522)
- 财(19094)
- 农(18501)
- 中国(18441)
- 业经(16128)
- 地方(14922)
- 理论(13941)
- 务(12982)
- 财务(12914)
- 财务管理(12893)
- 贸(12751)
- 贸易(12744)
- 技术(12666)
- 和(12569)
- 农业(12467)
- 制(12412)
- 易(12329)
- 企业财务(12308)
- 环境(11986)
- 划(10928)
- 银(10787)
- 机构
- 大学(283236)
- 学院(280950)
- 管理(113068)
- 济(104678)
- 经济(102364)
- 理学(99680)
- 理学院(98510)
- 管理学(96353)
- 管理学院(95852)
- 研究(92348)
- 中国(65444)
- 科学(62165)
- 京(59592)
- 农(49125)
- 所(47030)
- 财(46706)
- 业大(46408)
- 研究所(43563)
- 中心(41342)
- 农业(38963)
- 江(38737)
- 财经(38565)
- 北京(37060)
- 范(36766)
- 师范(36327)
- 经(35200)
- 院(33622)
- 州(32148)
- 技术(30734)
- 经济学(30618)
- 基金
- 项目(203541)
- 科学(159723)
- 基金(148510)
- 研究(142818)
- 家(131086)
- 国家(130060)
- 科学基金(111607)
- 社会(87748)
- 社会科(83163)
- 社会科学(83141)
- 省(80455)
- 基金项目(79261)
- 自然(76554)
- 自然科(74827)
- 自然科学(74812)
- 自然科学基金(73411)
- 划(68130)
- 教育(66120)
- 资助(62125)
- 编号(57101)
- 成果(45592)
- 重点(45549)
- 部(44025)
- 创(42316)
- 发(42120)
- 科研(39985)
- 创新(39421)
- 课题(39350)
- 计划(38936)
- 大学(37596)
- 期刊
- 济(105641)
- 经济(105641)
- 研究(76752)
- 学报(51268)
- 中国(48090)
- 科学(45297)
- 农(43683)
- 管理(39853)
- 大学(37458)
- 学学(35540)
- 财(34425)
- 农业(30679)
- 教育(30266)
- 技术(23852)
- 融(19965)
- 金融(19965)
- 财经(17919)
- 业经(17220)
- 经济研究(17205)
- 业(15807)
- 经(15111)
- 图书(14913)
- 科技(14890)
- 版(13894)
- 问题(13746)
- 理论(13689)
- 业大(13684)
- 技术经济(13483)
- 统计(13029)
- 实践(12818)
共检索到387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明军 顾万春
以紫丁香天然林分布区抽取的4个天然群体和1个栽培群体为拟似群体,进行了其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紫丁香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的群体间、群体内变异,5个群体的果、种子、叶以及子代幼苗等14个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为14.25%~29.13%,表型性状分化系数为1.85%~86.67%,平均值为43.93%;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差异均极显著,群体内的方差分量为56.06%,其中有10个种实性状与生态梯度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采用D ist平均分类距离系数的聚类分析得到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关系基本上与群体采种点的生态地理位置关系一致,其中山西五老峰群体独立为一组,北部三个群体聚为一组,栽培群体聚入了北...
关键词:
紫丁香 天然群体 表型标记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卉荣 顾万春 明军
紫丁香是原产中国的重要观赏花木。为了解掌握其种质资源现状,揭示其群体遗传多样性结构,对所采集到的紫丁香4个天然群体进行了等位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从28个酶系统中筛选出6个具有多态性的酶系统,标记了8个多态性基因位点、22个等位基因。种级水平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2.781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e)为2.2438,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8619,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443,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5716,固定指数F均值为-0.0471(偏离0值),平均遗传分化度GST为0.0845。基因流Nm=5.7763,表明遗传漂变未成为刻划群体遗传结构的主导...
关键词:
紫丁香 等位酶标记 遗传多样性 天然群体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祖光 曹慧 刘力 李兵
采用固相微萃取吸附采集紫丁香Syringa oblata鲜花的香气成分,用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并用GC/MS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归一化法对紫丁香鲜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鉴定出大香叶烯-D(22.37%)、β-波旁烯(15.97%)、苯甲醛(11.03%)、β-石竹烯(7.56%)、β-古芹烯(3.43%)、芳樟醇(3.18%)、丁香醛B(2.99%)、α-胡椒烯(2.70%)、β-苯乙醇(2.39%)、苯乙醛(1.99%)、苯甲醇(1.89%)、丁香醇B(1.87%)、α-愈创木烯(1.49%)、丁香醛A(1.46%)、α-蒎烯(1.39%)、丁香醇A(1.03%)、α-草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青 吕肖斐 朱晓冉 张娜 郭庆启
以紫丁香为原料,对紫丁香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得到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5%、料液比1∶5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50 min,此工艺条件下紫丁香多酚的得率为(1.73±0.05)mg/g。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研究发现紫丁香多酚中抗氧化活性最强组分的极性为弱极性,当这部分样液质量浓度为70μg/m L时,总还原能力为0.64±0.01,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79.44±0.67)%。研究发现经人工胃液处理后,紫丁香多酚抗氧化活性最强组分的抗氧化能力上升,而经人工肠液处理后其抗氧化能力下降。
关键词:
紫丁香 多酚 提取 抗氧化活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雨晴 陆佩玲 于强
该文探讨了1963—1988年间北京地区刺槐、紫丁香始花期对气温、日照及降水变化的响应以及我国不同地区这两种树木始花期与不同时段气温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临近始花期,气温对始花期早晚的影响最显著,日照次之,降水量最弱.气温升高、日照时数增加,始花期提前;而降水量增加,始花期推迟.气温对始花期产生影响的时段主要集中在春季及冬末,影响最显著的时段是始花前2~8旬,即从2月上旬到始花日期之间的时段.春季气温越高,始花期越早,而上年夏、秋、冬季的气温对始花期没有显著性影响.不同地区,春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对始花期均有影响,一般而言,最高气温的影响最强,而最低气温的影响最弱,这3种气温...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刺槐 紫丁香 始花期 响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慧 金航 张金渝 萧凤回 段承俐 崔秀明
对三七种植区抽取的10个群体的33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同一地区的不同性状间存在差异,而且同一性状在不同地区的差别也很大。地区间,马关种植区平均变异系数较小(c.v.=0.2794),相对较稳定,而砚山种植区变异则较大;性状间,根部性状及生物量性状变异相对较大而且不稳定,最为明显的是地下茎干重,c.v.=0.526。以上分析说明,三七居群间和居群内多型性明显,表型上存在大量丰富变异。
关键词:
三七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变异系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瑞 包满珠 吴晓庆 谭华山 傅小鹏
以23个香石竹品种为材料,从物候期和表型性状两个方面对香石竹表型多样性进行研究,旨在为香石竹的资源利用和遗传改良提供可靠依据。结果表明:标准型香石竹品种与射散型香石竹品种之间差异较大;标准型香石竹品种间差异较大,射散型香石竹品种间差异较小。标准型香石竹生长速度普遍比射散型香石竹快,生长最快的标准型香石竹品种SW (Dianthus caryophyllus ‘Snow White’) 定植后163 d即达到了盛花期,生长最快的射散型香石竹品种SB (D. caryophyllus ‘Samba’) 在定植195 d后才达到盛花期;多样性分析发现,花朵数和分枝数变异系数较高,分别高达135.14...
关键词:
香石竹 物候期 形态指标 多样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瑞 包满珠 吴晓庆 谭华山 傅小鹏
以23个香石竹品种为材料,从物候期和表型性状两个方面对香石竹表型多样性进行研究,旨在为香石竹的资源利用和遗传改良提供可靠依据。结果表明:标准型香石竹品种与射散型香石竹品种之间差异较大;标准型香石竹品种间差异较大,射散型香石竹品种间差异较小。标准型香石竹生长速度普遍比射散型香石竹快,生长最快的标准型香石竹品种SW(Dianthus caryophyllus‘Snow White’)定植后163d即达到了盛花期,生长最快的射散型香石竹品种SB(D.caryophyllus‘Samba’)在定植195d后才达到盛花期;多样性分析发现,花朵数和分枝数变异系数较高,分别高达135.14%和56.27%,...
关键词:
香石竹 物候期 形态指标 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忠芬 李慧琳 奉斌 杨胜先 林涛 黄泽素
为贵州紫苏资源的鉴定、分类及遗传改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53份贵州紫苏(Perilla frutescens)种质资源为材料,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初步分析18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贵州紫苏种质资源材料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紫苏资源不同性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P<0.05);53份紫苏资源6个数量性状间的变异系数在24.12%66.49%,以单株总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66.49%),主茎节数的变异系数最小(24.12%);基于所有表现型的聚类分析,53份贵州紫苏种质资源分为3大
关键词:
紫苏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表型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姝媛 郭金丽 秦永生 石雅琴 刘玉萍
为制定合理的花期调控措施,进一步揭示华北紫丁香花芽分化的生理特性,以不同时期的华北紫丁香花芽、叶芽及其叶片为材料,研究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及核酸含量的变化。华北紫丁香在生理分化期花芽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淀粉及核酸含量都达到最大值,且花芽的积累远远大于叶芽,说明以上物质的高浓度均有利于花芽的孕育;形态分化期间花芽中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核酸含量下降后,又逐步回升,且其各个时期含量均高于叶芽。初步明确了华北紫丁香花芽分化期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核酸含量的变化规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汉青 李翡翡 贾凌云 陈纹
【目的】研究NaCl不同浓度胁迫处理对杨树和紫丁香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0(对照),200,400,600,800mmol/L NaCl溶液处理杨树和紫丁香叶片,研究两者在盐胁迫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大,杨树和紫丁香叶片的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以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呈下降趋势。比较而言,杨树Fv/Fm下降并不显著,且在非胁迫环境或较低盐胁迫条件下,杨树叶片的Fv′/Fm′、ETR、ΦPSⅡ以及qp值高于紫丁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姚淑均 张守攻 王军辉 张乃春 张明刚
在贵州滇楸Catalpa duclouxii Dode.主要分布区收集了17个群体的花,对花枝长度、花朵数量、上下花萼长度及花冠(花径)大小等7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调查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花的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7个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平均变异系数为25.94%,变化幅度为7.85~47.17%,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7.95%(14.92~42.15%),群体内变异(72.05%)大于群体间变异(27.95%);花性状与经纬度、海拔呈显著、极显著相关;通过聚类分析17个群体划分为4个类。
关键词:
滇楸 花 形态特征 表型性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索玉静 孙鹏 韩卫娟 刁松锋 傅建敏 李芳东
为填补目前关于柿资源描述标准中关于雄性资源表型形态描述的空白,为后续柿雄性种质资源的评价和鉴定,以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93份柿及其近缘种雄性种质资源的13个雄花表型形态特征及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评价,并对其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柿与其近缘种在最长雄蕊长、萼片长和花柄长等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2)柿种内各类别内部雄花表型均存在较强变异,云架山野生雄性资源雄花的表型多样性最丰富;3)柿种内各类别间雄花表型变异程度也较强,其中萼片宽、花托高和花托宽等指标的变异程度最大;4)花筒、雄蕊、萼片、花托等指标的贡献率达77.88%,属于柿雄花表型的重要性状指标;5)花粉表面纹饰的长短、深浅和交错程度在柿及其近缘种间存在差异;柿种内29份资源间花粉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花粉宽和表面条纹长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柿雄性资源雄花表型丰富多样,各来源地内部及来源地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对其表型形态特征的评价与分析,对于后续柿雄性资源的评价与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柿 雄性种质资源 表型多样性 花粉形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柳新红 李因刚 赵勋 石从广 盛炜彤
调查了9个群体的14个表型性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群体间和群体内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白花树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丰富的变异,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为59.08%,大于群体内变异;侧枝、叶片、果实和种子4类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31.02%、16.85%、8.2%和6.6%,表明种子的稳定性较高,侧枝稳定性最低;种子千粒质量多与侧枝、叶片、果实和种子的单个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片、果实和种子的形状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14个表型性状中仅有叶长、叶面积和种子长、种子长宽比呈现纬度和经度的单向变异模式;通过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将白花树9个...
关键词:
白花树 天然群体 表型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赞 李源 陆景伟 徐博 高洪文
应用居群生物学原理及方法,对分布在中国不同地区的11个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Kom.)天然居群进行取样,分析了叶、荚果、种子等11个指标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居群在形态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H′=2.019 0)。在遗传多样性的分布上,居群间虽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但遗传多样性主要集中在居群内部,这种特点是由柠条锦鸡儿异花、虫媒传粉的外繁育系统所决定。我国柠条锦鸡儿居群在各个分布区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也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宁夏地区(H′=1.706 8)>内蒙古地区(H′=1.631 6)>陕西地区(H′=1.624 7)>山西地区(H′=1.602 5)...
关键词:
柠条锦鸡儿 天然居群 表型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