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
- 2023(38)
- 2022(35)
- 2021(47)
- 2020(24)
- 2019(79)
- 2018(92)
- 2017(144)
- 2016(111)
- 2015(93)
- 2014(93)
- 2013(70)
- 2012(75)
- 2011(78)
- 2010(64)
- 2009(58)
- 2008(51)
- 2007(30)
- 2006(28)
- 2005(41)
- 学科
- 税(264)
- 收(262)
- 税收(262)
- 管理(253)
- 济(176)
- 经济(176)
- 制(155)
- 业(154)
- 户(141)
- 户籍(140)
- 籍(140)
- 户籍管理(139)
- 农(134)
- 制度(113)
- 度(113)
- 银(101)
- 银行(101)
- 农业(99)
- 财(97)
- 行(95)
- 业务(76)
- 收入(75)
- 企(73)
- 企业(73)
- 银行制(70)
- 中国(67)
- 方法(67)
- 体(60)
- 数学(60)
- 数学方法(60)
- 机构
- 大学(972)
- 学院(970)
- 济(506)
- 经济(501)
- 管理(427)
- 研究(423)
- 理学(357)
- 理学院(355)
- 管理学(354)
- 管理学院(352)
- 中国(348)
- 财(292)
- 京(231)
- 农(221)
- 中心(217)
- 科学(217)
- 所(212)
- 财经(201)
- 研究所(191)
- 经(190)
- 北京(161)
- 经济学(159)
- 农业(152)
- 财经大学(152)
- 业大(147)
- 江(147)
- 经济管理(146)
- 发(145)
- 院(142)
- 经济学院(139)
共检索到1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益美
2015年12月25日,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银行机构自2016年4月1日实施新的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今年11月25日,为进一步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中国人民银行紧急下发了《关于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银发》〔2016〕302号文件(以下简称"302号文"),要求各银行机构于2016年12月1日起实行。本文梳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确保个人账户具有充足的支付能力,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可持续性的根本前提。本文通过构建我国个人账户的精算模型,改进了支付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方法将导致个人账户出现支付能力不足;使用国务院有关决定中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个人账户将出现严重的支付能力不足,在长期内不具有财务可持续性;若通过调整退休年龄等因素来提高支付能力,应全面分析它产生的影响,否则将适得其反。
关键词:
个人账户 支付能力 精算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谭珊珊 黄健元
对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基金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社会统筹+个人账户"以及"社会统筹+名义账户"两种模式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筹集、运营与投资、偿付管理中的应用各有利弊。文章通过SWOT分析法对两种账户各自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和对比,有助于结合当前国情作出合理的选择,明确在事业单位改革初期使用"社会统筹+名义账户"模式是恰当的选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万 庹国柱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的计发办法,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今后面临给付缺口问题在所难免,由此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围绕个人账户养老金如何合理给付以维护制度长期财务稳定进行了探索,部分观点也认为个人账户应强制年金化。本文分析认为,个人账户的保障属性决定政府不应回避对账户缺口的最后兜底责任,政府应是风险承担主体,个人账户给付缺口不应成为现阶段对其采用强制年金化的充分理由,年金化可能带来的收入"逆向再分配"应引起重视,个人账户基金强制商业年金化也值得商榷。而事实上现行的个人账户计发办法则有利于扩大基本养老金制度的覆盖面,即使未来账户基金可能面临缺口,但通过更有效的投资管理和退休者预期余命的恰当选择,缺口问题会减少。
关键词:
基本养老金 个人账户 年金化 给付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诸艳霞 黄斌
缴费与给付的精算公平是我国积累型个人账户的本质要求。本文通过模拟测算个人退休时积累的养老资产规模以及退休后将领取的所有给付的货币价值率,得出参与者在退休时从现行的积累—给付模式中获得的总收益。进一步,将其与模拟的市场化投资所累积的养老资产规模进行比较,从而评价参与者从现行模式中获得的精算公平程度。一个重要的结论是,精算公平性与否取决于未来给付随工资增长的速度,而个人账户资产收益率与工资增长率之间的较大差距将会严重侵蚀个人账户的目标替代率。
关键词:
个人账户 货币价值率 精算公平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良清,王茶香
本文在现行年度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精算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得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精算模型适合于现实的月度缴费和给付数据,并对个人账户中养老金的个人缴费率、预定利率、缴费年限和工资替代率进行了测算,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关键词:
个人账户 现值 积累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柴洪峰 郝建明
网络支付的安全主要是银行账户信息及账户资金的安全问题,银行账户是网络支付的源头,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银行账户构造的不同,指出我国银行个人结算账户最突出的隐患在于兼具储蓄和支付功能,并据此从账户管理角度对网络支付安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网络支付 安全 账户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勇 殷俊 薛惠元
1.先期降低总筹资额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目前,我国职工医疗保险总筹资额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占47.5%,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过高导致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的失衡,一方面,统筹基金面临支付危机;另一方面,个人账户累积大量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要保证统筹基金的收支平衡,就需要按照方案二将总筹资额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由当前的47.5%下调到32.5%,即将单位缴费部分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由当前的30%下调到10%。2.逐步建立门诊统筹。经过
关键词:
个人账户 筹资额 门诊统筹 职工医疗保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雪增 蒋媛媛
文章以养老保险体制中的个人账户"空帐"运行为背景,构建了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首先证明了该经济系统存在唯一的渐进稳定均衡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养老保险改革措施的经济效应。
关键词:
动态一般均衡 养老保险改革 经济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微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影响了个人账户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现阶段个人账户仍有保留的必要。资产社会政策理论对完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有积极的启示,结合该理论,文章提出在保留个人账户的前提下,通过增加个人账户资金积累,扩大个人账户支付范围,拓展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渠道等措施提高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医保制度的整体保障能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斌 丁建定
依据平均余命可以测算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超支月数,由个人账户超支月数可以判断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给付期的合理性。通过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个人账户超支的测算,发现中国城乡居民平均余命延长导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存在超支,并且个人账户超支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的特点,说明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给付期设计不合理。建议按照平均余命设计差异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给付期。
关键词:
平均余命 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给付期 测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永勇 李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秉文 周晓波 谭洪荣
当前,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十字路口。文章认为,在现阶段国情之下,成功深化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必须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要求,在坚持"统账结合"制度模式的前提下,实行"名义账户"制,并对制度进行结构性改革,这是激励参保人缴费、确保制度财务可持续性、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扩大个人账户的3个好处及5个优势后,认为无论从契合"确保参保人权益"目标的微观角度看,还是从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宏观角度看,扩大个人账户都应是养老金制度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文章还对一些学者主张缩小甚至完全取消个人账户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所持的3个主要理由存在局限性,不能据此否定扩大个人账户的必要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克用 施文凯
一、清晰产权,统账分离,建立独立的普惠型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重点和核心是将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分离,领取基础养老金不再以个人缴费为前提。分离后的基础养老金独立为普惠型公共养老金(零支柱),主要体现在支付端,其由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按比例共同承担,达到法定年龄的城乡居民均可领取。同时扩大普惠型公共养老金的来源和规模,将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和个人的资助纳入普惠型养老
关键词:
养老金制度 普惠型 第三支柱 个人账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沓钰淇 黄炜 雷晓燕
实物类转移支付限定用途的特点使接受者倾向于低估其价值,造成消费扭曲和效率损失。政府使用实物类转移支付进行收入再分配时需重点考虑这种道德风险产生的成本。本文以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为例,基于中国西部某地级市2012-2016年2000多万条医疗保险报销大数据,运用动态双重差分法分析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道德风险问题。估计结果显示,参保者在耗尽个人账户余额后,普通门诊和药店购药的费用和次数显著下降。这说明参保者会低估个人账户内资金价值,在个人账户余额耗尽后主观感觉医疗保健价格上升而减少医疗保健消费。因此,针对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道德风险问题,政府有必要采取有力的改革措施,减少资金浪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