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1)
- 2023(14318)
- 2022(12101)
- 2021(11206)
- 2020(9390)
- 2019(21461)
- 2018(20941)
- 2017(41350)
- 2016(22588)
- 2015(25271)
- 2014(25145)
- 2013(25242)
- 2012(23776)
- 2011(21725)
- 2010(22015)
- 2009(20504)
- 2008(20667)
- 2007(18973)
- 2006(16589)
- 2005(14841)
- 学科
- 济(100955)
- 经济(100864)
- 业(70952)
- 管理(61967)
- 农(51532)
- 企(48166)
- 企业(48166)
- 方法(45855)
- 数学(41667)
- 数学方法(41275)
- 农业(33961)
- 财(26613)
- 业经(25118)
- 中国(24714)
- 制(20524)
- 贸(20260)
- 贸易(20256)
- 地方(20140)
- 易(19755)
- 学(17781)
- 银(16833)
- 银行(16800)
- 务(16061)
- 财务(16033)
- 行(16021)
- 财务管理(15994)
- 策(15950)
- 融(15839)
- 金融(15837)
- 企业财务(15272)
- 机构
- 学院(331077)
- 大学(326745)
- 济(143278)
- 经济(140378)
- 管理(127369)
- 研究(111595)
- 理学(109911)
- 理学院(108792)
- 管理学(107092)
- 管理学院(106472)
- 中国(88248)
- 农(73538)
- 财(66644)
- 科学(66423)
- 京(66386)
- 所(57096)
- 农业(56780)
- 中心(53720)
- 业大(53669)
- 财经(52681)
- 研究所(51420)
- 江(50761)
- 经(48039)
- 经济学(44397)
- 范(41283)
- 北京(41189)
- 师范(40890)
- 经济学院(40465)
- 州(40046)
- 财经大学(38877)
- 基金
- 项目(217657)
- 科学(171881)
- 基金(159687)
- 研究(158979)
- 家(138934)
- 国家(137726)
- 科学基金(117849)
- 社会(103088)
- 社会科(97659)
- 社会科学(97632)
- 省(85273)
- 基金项目(83965)
- 自然(75075)
- 自然科(73352)
- 自然科学(73327)
- 教育(72404)
- 自然科学基金(72101)
- 划(71108)
- 资助(65998)
- 编号(64254)
- 成果(52171)
- 部(49769)
- 重点(48622)
- 发(47555)
- 创(44923)
- 课题(44081)
- 国家社会(42932)
- 教育部(42416)
- 创新(42081)
- 科研(41915)
- 期刊
- 济(159385)
- 经济(159385)
- 研究(96082)
- 农(75321)
- 中国(63433)
- 学报(52762)
- 财(50770)
- 农业(50685)
- 科学(48255)
- 管理(41603)
- 融(40939)
- 金融(40939)
- 大学(40468)
- 学学(38778)
- 业经(31063)
- 教育(29049)
- 技术(26390)
- 财经(26348)
- 业(24573)
- 经济研究(24503)
- 经(22539)
- 问题(22443)
- 版(18093)
- 贸(17271)
- 世界(16909)
- 技术经济(16817)
- 统计(16112)
- 农村(16078)
- 村(16078)
- 农业经济(15538)
共检索到493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士谦
本文以驻马店市农村信用社经营情况变化为例,从农村信用社流动性变化、经营效益、农村资金供求等方面分析近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在农村信用社的实施效果,旨在为决策层提供翔实的信息资料,实现有保有压的货币政策目标。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农村信用社 实施效果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田存志 付辉 刘可
本文基于Tirole(2006)的非对称信息的外部融资分析框架和合约理论,从理论和经验研究两个角度考察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投资效应以及对不同类别企业家的投资行为和福利所产生的异质影响。在构建企业家和投资者的外部融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均衡利率的影响和对不同类别企业家所产生的异质性影响。在实证方面,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法和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检验了中国2004年和2011年的两次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不同类别企业家投资的异质性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莹 张华新 刘海莺
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将从稳健性货币政策转化为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十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方向的首次转变。货币政策转变的原因和影响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复出的必要性及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紧缩性货币政策给我国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紧缩性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流动性过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其友 陈银忠
将货币政策分解为紧缩性和扩张性,利用S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八大综合经济区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紧缩性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均具有显著的区域效应,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将更加倾向于加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结构、企业状况和居民的投资和消费倾向的差异,是导致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SVAR模型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雪霞
本文分析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对抑制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资产价格上涨的作用及其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提出在货币政策调控存在着两难选择的情况下,应以市场手段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以优先保护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流动性过剩 通货膨胀 资产泡沫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莹
2007年末出现的楼市拐点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支持者认为楼市拐点已现,房价将下降;反对者认为拐点论不成立,房价仍将稳步上涨。与此同时,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的货币政策将从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为紧缩性货币政策。文章分析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房价发展趋势的影响,认为所谓拐点实际上是指房价的理性回归。通过作用于影响供求的各种因素,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对房地产市场上的供求双方都起到抑制作用,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调整,房价将回归理性。
关键词:
紧缩性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房价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悟
在市场的普遍预期之中,中国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政策再次如期而至——5月18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再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与此同时宣布的还有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冬梅 宋辉艳
管理会计的实施是后危机时代农村信用社提升内部运营效率的必然路径。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对农信社实施管理会计的状况和绩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施总体状况较好,具体技术应用不平衡;实施具有积极意义,但权威性不强;未实施的原因多元化,但实施管理会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面预算、本量利分析、风险管理的实施与农信社的绩效正相关;管理信息系统与绩效负相关;责任会计的关联性不大。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管理会计 绩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峰
近期我国出现了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快速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压力逐步显现,货币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然而当前通货膨胀的重要特征是结构性价格调整,其深层次原因是扭曲的要素价格体系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数据也显示货币供给量的平稳增长和通货膨胀率存在背离的现象。因此,继续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应对当前通货膨胀是低效的,应当综合采取多种政策手段实现对经济的调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温生武 李燕
该文针对当前货币市场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就农村信用社如何在货币市场运作中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管理水平,更新投资理念,强化风险意识,逐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提出作者的观点和见解。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货币市场 投资策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海 储著贞
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动态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中引入成本渠道,构建了含成本渠道的"混合型"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成本渠道总供给效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文章首先采用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和SVAR方法,验证了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GMM方法,对引入成本渠道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估计,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成本渠道的存在性。结果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推高通货膨胀。因此,央行在最优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不仅需要考虑货币政策的总需求效应,而且应该考虑它的总供给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汪红驹
我国经济短期内没有发生滞胀和硬着陆的可能,治理通胀仍是下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治理通胀要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并且要努力消除干扰其发挥作用的因素。下半年的宏观调控,可以考虑加息两次,并且适度收紧财政政策。预计我国全年通货膨胀率在5%左右,经济增长率在9%以上。短期内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不确定性来自外部,需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可能引发的震荡。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