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
- 2023(62)
- 2022(51)
- 2021(73)
- 2020(66)
- 2019(143)
- 2018(121)
- 2017(248)
- 2016(134)
- 2015(219)
- 2014(238)
- 2013(176)
- 2012(179)
- 2011(156)
- 2010(145)
- 2009(141)
- 2008(143)
- 2007(85)
- 2006(62)
- 2005(60)
- 学科
- 济(653)
- 经济(652)
- 管理(528)
- 业(483)
- 方法(454)
- 数学(452)
- 数学方法(438)
- 企(379)
- 企业(379)
- 中国(187)
- 供销(184)
- 销(184)
- 理论(178)
- 教学(168)
- 农(154)
- 技术(143)
- 学法(129)
- 教学法(129)
- 学理(125)
- 学理论(125)
- 教育(104)
- 农业(97)
- 制(89)
- 工作(86)
- 财(85)
- 贸(81)
- 贸易(81)
- 易(80)
- 技术管理(77)
- 地方(71)
- 机构
- 学院(2129)
- 大学(1946)
- 管理(900)
- 济(848)
- 经济(831)
- 理学(738)
- 理学院(734)
- 管理学(723)
- 管理学院(720)
- 研究(559)
- 京(395)
- 中国(391)
- 职业(356)
- 技术(347)
- 科学(318)
- 财(316)
- 中心(279)
- 江(269)
- 财经(264)
- 州(259)
- 范(254)
- 师范(252)
- 所(251)
- 北京(250)
- 职业技术(247)
- 经济学(241)
- 业大(235)
- 经济管理(235)
- 技术学院(234)
- 经(233)
共检索到2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司徒渝 杨跃 张斌 郭杰
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装备制造业具有产业链长、技术密集、工艺复杂、协作配套紧密等特点,客观要求从业人员工艺能力强、实践技能高、协作精神好、岗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激流 赵钢 唐毅谦 陈琳 朱睿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职责。尽管目前就业的整体形势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但是高校依然要坚持大视野分析人才需求,长远眼光培养,不仅仅应培养经济社会现在需要的人,还要培养有潜力引领相关行业发展和进步的人。成都学院作为成都市属唯一的普通本科院校,密切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曲永印 孙丽霞 解成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高等学校的重视。地方院校培养的工程人才主要工作在生产一线,只有对工程人才所具有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并以此为核心和目标进行培养,才能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术蕊 滕永华 杨欣斌
2014年金秋,在京举行的庆祝第3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传回喜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在本届评选中,该校是广东省唯一同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的高职院校,是深圳市唯一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高校,彰显了高职院校"不一样的精彩"。办学仅12年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因何屡获殊荣?这"不一样的精彩"是如何实现的?记者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锡宝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党政领导班子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主动置身于地方经济建设,创造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培养能适应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也是离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总体目标。而在建设的基本思路上,大体可以归纳为“两手抓”,即一手抓教学主要模块的改革与建设,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管理方式改革等等;一手抓师资队伍建设,树立多元化“大师资”理念,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卢兵 王微
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专业设置以人的成长培养和社会职业分类为基础,按照以技术、职业性和职业岗位群为主的原则进行划分。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个由多方面构成的综合系统,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专业人员等。要使这个系统紧随产业和行业的发展而产生适应性变化,系统的内部机制无疑是起到基础性和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光松
武汉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现有员工330名,党员41名,设立党总支1个、下辖3个支部。根据财政部党组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我们于2009年10月下旬启动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暨党建工作。近一个月来,在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按照上级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结合事务所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不断创新活动模式,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学习实践活动和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学习实践活动和党建工作得到了广大党员的充分肯定,有效促进了事务所各项事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鸣 唐赓
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对制造类人才的需求,通过对已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的调研发现,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教育供给侧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供给精准性差、实效性低的问题。因此提出构建"三级推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以通过高职院校教育供给侧改革,对师资、课程、实践三个层面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层层协作、三级推进模式,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蒋雪岩
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人性化是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财经政法院校所实施的素质教育应该紧扣专业特点,体现专业思想、精神及其要求,以规则意识与权利意识的培育为切入点,通过更新观念和提高制度设计意识、强化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以及开拓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等途径,强化财经政法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培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席东梅
张基宏,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1964年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电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深圳大学教研室主任、系主任,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兼院长等职。长期致力于数字图像处理、编码新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工作;是国家精品课程《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负责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网络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项目负责人;兼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电子学报》编委。作为项目负责人,近5年来主持了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晖明 刘刚 宋欣如
蒋学模教授是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有机结合,在《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方面具有特别的地位。文章围绕蒋学模先生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多个版本所蕴含的学术演进,从"缘起:理论构建之载体、中国经验之总结;长成: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学术前沿的理论集成;升华:迈向未来理论体系的高级政治经济学"三个阶段演进中的思想脉络、逻辑主线和体系构造等方面展开讨论,认为这三个阶段的特点是我国政治经济学界总结"中国经验"走向"中国理论"的时代缩影。其紧扣现实的理论创新精神、深入浅出的学术风格,对于当代学者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凤轩 安艳芬 谷彦芳
面对京津冀一体化的新形势,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是河北省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本文从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建设、教材体系构成、教学平台创新和保障体系构建等方面,探讨了需求导向型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经济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颖蔓 姚和芳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运行和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精益生产管理的进一步推进,对直接为制造业服务的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规范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结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实践,从解构和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营造真实职场环境,打造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等方面,对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索。
关键词: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薄爱敬
文章梳理了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指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必然相关性,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适合不同专业类别的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或"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经济类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技术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2+1"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服务类专业。
关键词:
区域经济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崇凯
我国的高职教育在不断扩大规模,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也提到了一个愈发重要的位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培养出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具有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的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本文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高职高专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可行性方案,以期能推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
高职高专 英语 应用型人才 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