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3)
2023(13226)
2022(11094)
2021(10103)
2020(8377)
2019(19626)
2018(19594)
2017(37346)
2016(20447)
2015(23301)
2014(23619)
2013(23414)
2012(22150)
2011(20264)
2010(20898)
2009(19104)
2008(18900)
2007(17244)
2006(15122)
2005(13817)
作者
(61612)
(51688)
(51621)
(48731)
(32640)
(24867)
(23498)
(20198)
(19537)
(18618)
(17544)
(17492)
(16584)
(16525)
(16127)
(15979)
(15674)
(15394)
(15040)
(14824)
(12983)
(12954)
(12803)
(11770)
(11748)
(11742)
(11604)
(11486)
(10512)
(10453)
学科
(94003)
经济(93928)
管理(55708)
(53370)
(41230)
企业(41230)
方法(39477)
数学(35074)
数学方法(34460)
中国(26905)
(26368)
地方(24922)
业经(19962)
(19547)
(18937)
农业(17803)
环境(17647)
(16862)
贸易(16849)
(16244)
(15295)
(14669)
金融(14667)
(14524)
银行(14493)
(14400)
理论(14383)
(13990)
(13565)
地方经济(13338)
机构
学院(299757)
大学(295922)
(121728)
经济(118958)
管理(111599)
研究(105219)
理学(95023)
理学院(93883)
管理学(91886)
管理学院(91331)
中国(79083)
科学(66154)
(64039)
(54997)
(54290)
(54086)
研究所(49769)
中心(48262)
(46819)
业大(46003)
农业(42401)
财经(42400)
(41297)
北京(41057)
师范(40862)
(38175)
(37767)
(37696)
经济学(36512)
技术(34134)
基金
项目(194001)
科学(150948)
研究(141499)
基金(136597)
(119575)
国家(118582)
科学基金(100388)
社会(86637)
社会科(82089)
社会科学(82062)
(78817)
基金项目(71497)
(66250)
教育(66100)
自然(65036)
自然科(63490)
自然科学(63475)
自然科学基金(62259)
编号(59030)
资助(57259)
成果(47766)
(47243)
重点(44630)
课题(42189)
(41712)
(40429)
创新(37806)
发展(37394)
科研(37147)
(36784)
期刊
(139961)
经济(139961)
研究(87806)
中国(64065)
(50334)
学报(46976)
科学(43706)
(41399)
管理(41247)
教育(37525)
大学(35195)
农业(34385)
学学(33008)
技术(29271)
(28665)
金融(28665)
业经(24606)
经济研究(22689)
财经(20249)
(18921)
问题(18242)
(17404)
统计(16483)
技术经济(15900)
(15061)
商业(14671)
图书(14630)
(14256)
资源(14216)
(14051)
共检索到457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浩之  李永浮  
紧凑型发展模式与城市碳减排的主要路径之间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上海紧凑型发展模式的重点应集中于提高现有建设用地建设强度以及通过紧凑社区规划满足市场需求等方面。由于上海紧凑型发展模式的减排对象(主要为交通用汽、柴油)占总能耗比例较低以及发电结构中煤电占比较高,尽管紧凑型发展模式的减排潜力短期有限、远期可观,但紧凑型发展模式对于公交发展的促进效应能够在中长期内抑制城市私车出行的增长,并能减少上海对外来石油的依赖,有助于能源安全度的提高以及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段龙龙  陈有真  
紧凑城市是规划界致力于解决当代城市蔓延、郊区无序发展所提出的空间改造方案,但由于忽略了城市经济系统的空间力和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而受到诸多质疑,生态城市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传统紧凑城市中的经济空间和生态空间限制,成为一种更加具备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通过搭建六律协同体系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紧凑型生态城市系统框架,在弥补紧凑城市的缺陷的同时亦拓展了生态城市的现有理论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永春  刘沁萍  田洪阵  
辨析了中西方不同发展背景下紧凑城市的具体含义,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高密度紧凑城市的概念,并指出高密度紧凑城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土地混合利用和开发强度高,人口或建筑高密度化,城市整体形态紧凑。最后,探讨了高密度紧凑城市的空间模式及其测度方法,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丽  金凤君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扩张造成耕地面积减少以及能源资源消费与污染排放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以其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布局较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的特征,成为目前中国城市发展的选择。但是,由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和特征迥异于西方国家,因此关于紧凑城市"提高城市密度、促进土地利用的功能混合以及鼓励公交出行"的内涵,以及紧凑城市可以降低城市交通能源消费与污染排放、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的观点在中国是否可行,还需要仔细分析。在辨析中国所需要的紧凑城市内涵基础上,建立城市紧凑度评估指标体系,对中国1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紧凑度进行评估,并对其与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强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67.2%的城市处于不紧凑状态,城市的紧凑度与城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没有很强的联系,与人均能源消耗以及污水排放的相关系数也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本文还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紧凑城市,以及如何实现紧凑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洪敏  金凤君  
研究目的:剖析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理念及其对中国土地利用的启示。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紧凑型城市的"紧凑"内涵可以从规模、功能及形态3个维度理解,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理念可解析为土地高强度利用,土地功能适度混合,与交通耦合的土地利用方式,分散化集中的土地利用形态。研究结论:紧凑型城市的土地利用理念为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及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王鸣  柳上晓  
通过对城市紧凑发展内涵的阐述,概括了影响浙江城市紧凑发展的主要因子:地形、城市交通、人口规模、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空间扩张方式、城市规划及国家宏观政策等,并研究了各影响因子对城市紧凑发展的影响机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安瑞春  
于1990年至1991年选用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湘玉四号,进行了合理群体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产量构成的三因素中,亩穗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亩产欲达550公斤,种植密度应是6000株/亩,实收亩穗数在5800穗以上;授粉期最大叶面积指数应在4.7以上,授粉后20天应稳定在4.2左右,到腊熟期还应保持在2.8以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兆量  
紧凑型城市可以节约土地,节约投资,节约能源,增加人气,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优选方向。建设紧凑型城市要尽可能地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对城市土地采取严格的统一管理,城市用地要采取“上天、入地、进山、下海、拓荒”的方针和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方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继连  
时间紧凑型高效农业的基本原理是农业生产力形成与运行中的农事作业时序优化原理。根据这一原理,作者分析了我国宏观农业生产力形成与运行中农事时序安排的效率及优化问题,认为,在我国农业生产力宏观形成和运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时差损失和效率损失。因此,应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农业比较利益低的状况,切实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坚持不懈地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农用生产资料工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明华  王垚  蒋伟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既要提供足够的住房,叉要满足紧凑城市背景下集约发展。我国居住区目前"高容积"的开发模式存在着种种不足。新的《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居住用地指标的增大和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造成居住用地的容积率降低,使得"高层低密度"和"低层高密度"的开发模式能够实现,而这两种开发模式不能满足集约发展的要求。借鉴欧洲紧凑城市的发展理念,本文提出了"中层中密度"的开发模式,通过研究分析,"中层中密度"是一种集约的开发模式,能够在满足住房需求的前提下实现集约发展的目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鹏  
针对传统物流中转节点映射方法存在的耗费物流网络资源较高、节点映射不能与物流运输路线映射处理完全分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流中转节点分簇的紧凑型虚拟映射模型,将虚拟物流中转节点与实际中转节点的相关性用簇类与邻域节点的相关性代替。首先对虚拟物流网络进行抽象化,并求出最优映射;其次给出多种虚拟物流网络映射属性指标,对紧凑节点进行聚簇;最后对物流运输资源有限时的紧凑中转节点的最优聚簇映射进行求解。实验证明了该方法提高了物流中转节点资源利用率,优化了实体物流网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世民  喻晓坪  柯永培  石海春  袁继超  谢力  周虹  
采用两因素五水平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紧凑型玉米正红6号的产量及其群体结构的影响,探讨了群体质量指标与产量的关系,并建立了优化栽培技术模型。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成熟期LAI和干物重、吐丝至成熟期的NAR、CGR及干物质积累量呈线性正相关,与吐丝期LAI和干物重呈二次凸函数关系;正红6号产量≥7500 kg/hm2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为:61 845~73 155株/hm2,施氮量180.1~419.9 kg/hm2,高产群体结构指标为吐丝期LAI 4.67~5.27,成熟期LAI 1.46~1.87,吐丝后LAD 138×104~149×104m2.d,吐丝后NAR 6.88...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余颖  扈万泰  
重庆都市区同时体现着集中和分散相统一的空间发展过程。通过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的分析,以及对重庆、香港、上海等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比较研究,提出了重庆都市区一心两圈的宏观结构和多组团、分片集中紧凑的城市空间规划发展模式构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燕月  陈爽  李广宇  余成  
量化表征城市紧凑性是当前地理学界和规划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明确紧凑性指标反映的实际意义与适用范围,成为构建测度体系的关键。当前已有众多研究提出数量相当可观的量化指标,本文结合国内外城市紧凑性定量研究进展,根据表征紧凑内涵的不同将其归纳为形状、规模、密度、结构、功能和过程6类,分析了不同类型指标的适用范围,并以结构类指标为例,采用南京和苏州的实际建设用地数据,根据指标自身稳定特性识别的实用性和局限性,达到评判和筛选指标的目的。结果显示:指标能有效指示建设用地的实际空间结构特征;4个指标受尺度变化的影响不强烈,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其中Gini系数和Moran’s I在应用中,前提条件局限小,适用广泛;而连续度和向心度较直观,但在进行城市比较研究时限制条件较多。该研究结果能够为城市紧凑性量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并指导城市规划与管理政策制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