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4)
2023(14509)
2022(12526)
2021(12082)
2020(9875)
2019(23051)
2018(22735)
2017(42852)
2016(23558)
2015(26855)
2014(26654)
2013(26513)
2012(24777)
2011(22530)
2010(22484)
2009(20567)
2008(20100)
2007(17487)
2006(15574)
2005(13718)
作者
(68141)
(56529)
(56053)
(53553)
(36348)
(26961)
(25552)
(22234)
(21598)
(20214)
(19416)
(19392)
(18023)
(17878)
(17451)
(17399)
(16770)
(16514)
(16312)
(16147)
(14255)
(13948)
(13461)
(13014)
(12618)
(12561)
(12543)
(12432)
(11377)
(11319)
学科
(96842)
经济(96646)
管理(61793)
(58387)
(47678)
企业(47678)
方法(43047)
数学(36025)
数学方法(35620)
(28737)
中国(28671)
(23929)
业经(22834)
(22445)
农业(19102)
地方(18278)
(18206)
贸易(18194)
理论(17837)
(17710)
(17284)
(16686)
(14449)
银行(14402)
环境(14356)
教育(14205)
(14084)
金融(14081)
(13848)
技术(13419)
机构
大学(342412)
学院(336129)
(136160)
经济(133278)
管理(130398)
研究(119700)
理学(112368)
理学院(111009)
管理学(109115)
管理学院(108498)
中国(89298)
(74425)
科学(73833)
(61632)
(60627)
研究所(55460)
(54334)
中心(52639)
财经(49377)
业大(48637)
(48399)
(47837)
北京(47827)
师范(47435)
(45038)
(42852)
农业(42300)
经济学(41870)
师范大学(38912)
(38903)
基金
项目(228294)
科学(179256)
研究(169326)
基金(166076)
(144925)
国家(143699)
科学基金(122085)
社会(107313)
社会科(100755)
社会科学(100727)
基金项目(87728)
(85910)
教育(77908)
自然(77804)
自然科(75981)
自然科学(75961)
自然科学基金(74608)
(73842)
编号(68886)
资助(68278)
成果(58099)
(51678)
重点(51130)
(48429)
课题(47783)
(46834)
教育部(44343)
国家社会(44177)
创新(43625)
大学(43375)
期刊
(151197)
经济(151197)
研究(104008)
中国(66639)
学报(55210)
(51561)
科学(51356)
管理(46905)
(44493)
教育(42517)
大学(41619)
学学(38446)
农业(36110)
技术(27917)
(27655)
金融(27655)
财经(24231)
经济研究(23929)
业经(22889)
图书(21394)
(20733)
问题(19799)
(18362)
理论(16479)
(16315)
(16101)
世界(16008)
科技(15778)
技术经济(15687)
实践(14823)
共检索到501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占锋  李琳  
著名社会学家索罗金通过城乡制度、文化、组织结构与人口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提出城乡分化多源于人们思维的建构。起初,城乡的差异较小,之后二者差异出现短暂性的扩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形成乡村城市化,最终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融为一体。因此,他将发展"城乡连续体"作为城乡发展的目标。索罗金这一思想启示我们,中国的城乡关系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入手,分别从国家体制、社区组织与个人行动出发来探索构建"城乡连续体"的具体策略,最终实现城镇化的包容性增长与城乡融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晓菁  
在布迪厄关于"再生产"的一系列研究问世之后,如何推进和更新"打开教育体系的黑箱"问题成为法国教育社会学极为关切的研究议题。20世纪末以来,随着阶层流动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强与"家长主义"的兴起,研究者逐渐将视线从学校内部的教育过程转向对家庭教育实践与策略的研究。如何重新理解文化资本对教育流动的效用,其传递形式、过程及社会条件、资本之间的互赖性与转换策略,以及阶级内部的不平等问题等成为研究重点。这些成果呈现了教育社会学继"再生产"理论之后的发展,勾勒了教育场域中多样化家长角色的社会学图景,可以为我国教育流动与家庭教育参与问题的研究提供参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史卉  闫智勇  谢晓艳  
在社会学视野中,职业主要有三种涵义:在一般范畴内来说,职业是人生存的一种状态,与闲暇互为目的和手段;就专门范畴内而言,职业是一种生产和垄断社会资源的劳动手段,其专业化程度越高垄断性越强;从象征符号上来看,职业是社会分工背景下生产关系的表征,附载了多重社会二元对立的涵义。在新时期,建议改革现有教育类型的命名体系,并在保持职业教育垄断优势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开放性,实现职业的教育和闲暇的教育共襄盛举的局面。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成文  廖欢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精准扶贫是指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等社会治理主体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有计划性地对特定的贫困区域及其贫困人口进行帮助与扶持,以期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正向社会变迁过程。这一界定的政策启示在于:一是要用"协调发展理念"指导精准扶贫;二是要建立综合性的效益评价目标;三是要完善精准扶贫的政策体系。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约瑟夫·赫曼诺维奇  刘雪婷  
本文考察了科学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从而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提供主题和理论工作方面的启发,关注点集中在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和科学社会学之间的互通交流使得双方受益,高等教育学中的大学教师研究通过运用相关社会学理论和概念走向成熟,社会学中的职业生涯研究通过更广泛地利用教育组织得到发展。本文首先指出科学职业社会学研究得以建立和大学教师研究由此扩展的基础,然后通过对分层和学术职业研究的概括,综述了高等教育研究与科学社会学相联系的五个主要实质焦点——优势积累和劣势积累,学术工作的组织基础,科学和学术领域的声誉、知名度与影响力,年龄和成就,以及流动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建娥  张海英  
对布罗代尔关于资本主义论述的分析与思考——兼论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述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启示王建娥张海英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名字对中国学者并不陌生,他的“长时段理论”连同年鉴学派一起,在80年代曾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极大兴趣。他的《菲利普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明  邵挺  刘守英  
基于世界银行提供的农业支持率指标及有关数据,本文首先测算了各国农村、农业政策的转折点,然后对代表性国家或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社会政策、政治发展的转变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在工业化早期,为加速资本积累,各国普遍会在推动农业增长的同时,抑制农村社会和政治发展,但在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将会存在一个经济与社会政策、政治发展逐步转向并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且从总体上看,后发工业化国家的政策转向快于早发国家。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若干思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邢祖礼  陈杨林  邓朝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乡关系历经曲折,探讨城乡关系演变逻辑可为把握未来城乡关系取向提供线索和启示。1949~1952年,我国城乡关系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1953~1978年形成了城乡"二元分割"格局,农业农村为城市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79~1985年城乡关系趋于缓和,农业农村得到快速发展;1986~2005年随着"发展型政府"的兴起,城乡关系产生了分离;2006~2011年国家决心遏制和改变分离状态,将城乡一体化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推进;2012年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城乡关系调适,城乡关系进入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城乡关系的实质是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国家战略和政策取向对城乡关系演化有重要影响,市场化在城乡关系中扮演着"双刃剑"角色,应在重构国家与农民政治经济关系的前提下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而实现新时代城乡关系的融合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素华  
新童年社会学是20世纪后期在欧美,特别是在英国、丹麦、挪威等国兴起的一场童年研究运动,其抛弃了那种植根于传统理论的、浪漫话语的、发展主义的"前社会的儿童"的研究模式,致力于改变社会科学对童年的忽视或仅限于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待童年,而认为童年问题应当是当代社会学的中心议题之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远军  张小林  梁丹  梅思思  
本文通过大量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国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研究的移民、社会、城市偏见、居民健康等方面问题;总结了城乡关系研究在经济理论、要素流与空间模式等方面的进展。进行国内外研究的比较后,提出了中国城乡关系发展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谷传华  周宗奎  胡靖宜  
以整群取样的方式,从小学3-6年级选取411名城市儿童和189名农村儿童,用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考察了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城乡差异问题。结果表明:城市小学儿童在威信或同伴影响力、出众性、坚毅进取性、主动尽责性等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农村儿童;农村儿童在各维度上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城市小学女生在威信或同伴影响力、出众性等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可以对儿童进行创造性生活教育,并对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燕  李家家  杜志雄  
城乡收入不平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共同富裕实现的短板,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和特点,有利于总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国际经验与教训。本文以近年来25个OECD成员国与2个发展中国家城乡居民收入的数据为例,回顾了典型国家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历程。研究发现:OECD成员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水平普遍低于发展中国家,部分OECD成员国城乡收入差距出现了扩大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城乡收入差距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较大的状态。通过分析典型国家城乡收入差距形成原因,本文认为应重点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丰富多样的乡村产业、建立高效的农业补贴体系以及提供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4个方面着手,优化中国城乡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汉超  刘慈音  
文章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休闲理论,从数理层面构建了科学劳动休闲观模型。该模型表明,休闲消费会产出收入效应,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与休闲消费时间具有相互替代的经济学特性。理解马克思休闲观及其科学化休闲模型,应改变工作优先的被动休闲消费观,创造理性的"休闲消费示范",适度引导休闲经济产业的发展,从而为社会人文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婷  徐雁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黄晓新的新作《阅读社会学:基于全民阅读的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首次从社会学角度对全民阅读进行系统解析,形成阅读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架构。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阅读社会学对全民阅读的意义,阅读社会运行机制为全民阅读提供理论基础。阅读社会运行机制包括阅读动力机制、阅读控制机制、阅读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建立阅读社会调查、监测与评估机制是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环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宇伟  
本文认为,20世纪美国消费者运动风起云涌,推动了政府的立法活动和营销学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于消费者运动的经验研究,营销实践的购买者观点,营销观念的实践,营销道德研究,营销和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等方面,并逐渐出现了两个重要趋势,即研究更加现实和开始思考在组织结构中采用道德训练、管理事例和鼓励措施,以激励道德行为。文章提出,我国基于消费者运动的社会营销学研究重点,一是弱势群体方面的研究;二是审视营销观念的实践;三是中国特色营销道德的研究;四是消费者保护的经验研究;五是消费者满意、不满意方面的研究;六是营销和广告的社会影响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