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0)
2023(4473)
2022(4025)
2021(3773)
2020(3230)
2019(7284)
2018(7348)
2017(13518)
2016(7889)
2015(8957)
2014(9183)
2013(8885)
2012(8379)
2011(7318)
2010(7440)
2009(7034)
2008(7218)
2007(6578)
2006(5771)
2005(5091)
作者
(24098)
(20087)
(19853)
(18753)
(12507)
(9880)
(9210)
(7946)
(7559)
(7191)
(7023)
(6728)
(6461)
(6209)
(6148)
(6131)
(5991)
(5962)
(5730)
(5670)
(5153)
(4899)
(4865)
(4652)
(4559)
(4488)
(4397)
(4325)
(4268)
(4134)
学科
(30000)
经济(29971)
管理(19808)
(17856)
(15904)
企业(15904)
方法(15871)
数学(12804)
数学方法(12504)
(8061)
(7807)
中国(7744)
理论(7532)
业经(7230)
教育(6214)
地方(5860)
(5855)
(5823)
农业(5293)
教学(4931)
环境(4795)
(4702)
(4524)
贸易(4521)
(4345)
(4336)
技术(4178)
产业(4068)
(4027)
(3817)
机构
大学(114242)
学院(112608)
管理(41061)
(38441)
研究(38213)
经济(37376)
理学(35274)
理学院(34752)
管理学(33838)
管理学院(33631)
中国(27296)
科学(26501)
(25187)
(22537)
(20105)
业大(19671)
研究所(18438)
(18137)
(18117)
农业(17934)
师范(17921)
中心(17754)
(17008)
北京(15641)
师范大学(14394)
(14091)
技术(13789)
财经(13548)
(13479)
(12567)
基金
项目(75496)
科学(58239)
研究(53661)
基金(52220)
(46277)
国家(45818)
科学基金(38420)
社会(32675)
(31313)
社会科(30876)
社会科学(30864)
基金项目(27578)
(26231)
教育(25981)
自然(25022)
自然科(24444)
自然科学(24436)
自然科学基金(23981)
编号(22324)
资助(21592)
成果(19017)
重点(17264)
课题(16096)
(16003)
(15949)
(15068)
计划(14638)
科研(14265)
创新(13951)
大学(13869)
期刊
(44265)
经济(44265)
研究(31081)
中国(26216)
学报(22364)
(20073)
教育(19316)
科学(19087)
大学(16768)
学学(15464)
管理(14550)
农业(13904)
(13632)
技术(10941)
图书(8119)
(8002)
(7127)
统计(6750)
业经(6730)
(6683)
金融(6683)
财经(6681)
业大(6179)
(6152)
技术经济(6098)
资源(6027)
经济研究(5940)
科技(5894)
(5876)
书馆(5853)
共检索到169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丁念金  
课堂评价理念应该具有素质文化视野,因为课堂评价要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进行,课堂评价理念应该基于文化,整个社会文化应该走向以素质文化为核心。素质文化视野中的课堂评价理念主要有:以素质发展为核心导向;师生共同成长;自主;个性化;走进崇高。体现课堂评价新理念的评价操作要领主要有:注重课堂评价的完整性;注重有效交往思路;形成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的完善机制;研制和使用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标准系列;采取走进崇高的一系列举措。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辅相  
要使文化素质教育更深入更有效 ,必须确立起全人教育理念。当前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 ,由于离开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孤立地、局部地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实践效果欠佳。全人教育理念是对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正确定位 ,是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想追求 ,它强调的是在文化教养、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培养完全的相对完善和完美的人。在全人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观的指导下 ,教化、示范、养成是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文秀  
要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职教育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传统高职课程评价观,改革现有的课程评价体制。从五个方面比较了传统高职课程评价观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评价观,揭示了素质教育理念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发展趋势和内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民权  梅晓妍  
把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把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机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中,为企业培养素质与技能并举的高素质人才,是高职课堂教学活动需要重点解决的现实问题。具体策略: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注重校企合作、引入企业文化,在教学项目的规划中把工厂真实机床的控制系统转化为典型的教学项目,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彭文晓  刘伦钊  
应试教育中,学生仅仅是作为教育活动的客体,尽管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主体性,但其客体地位终究决定了发展的局限性。因此,实现由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转变势在必行。“素质教育”的精神理念是对“真正的教育”和“真正的人”的无限追问和终极关怀。世纪之交,建构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对学生的个性、非智力因素、创新精神给予关注,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岂之  
一、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再认识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反映我国民族特色和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内在要求的先进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即将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或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佑清  张琼  
现行课堂教学主要通过书本知识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它所具有的素质教育功能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素质和作为知识学习主体的素质等。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高效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相比,现行课堂教学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要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就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一方面对现行课堂教学本身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要努力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活动以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渠道相沟通、配合和协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做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基本途径,中小学课堂教学应当具有以下六个基本特征。(一)基础性特征课堂教学的基础性不仅是指传统认识上的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还包括这样三种含义:一是课堂教学属于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成分,是中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婧  
慕课价值就在于能够提供一种新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够纵横打通地接触到更多的学习伙伴,能够跨越边界地接触更多的教师、导师或者其他社会人士。慕课不是传统教学的替代,而是传统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在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中,借助慕课平台优势,引发我们的教育教学的深层思考,为素质教育寻求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章兢  何祖健  
高等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整体论视野对素质教育进行考察,其知识、能力、素质不是并列的,而是部分与综合效应(全面发展的人)的关系。文化育人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其实质是在知识教育中,通过文化价值等因素的介入,以文化的有机整体,实现"文而化之"。在教育内容上,文化育人意味着以文化整体观来认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贯穿于教育过程,在教育途径的选择上,文化育人注重知识内化,强调通过内化和升华,使之成为教育对象的一种文化自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蕾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从教师队伍人力资源规划、紧缺专业人才招聘、专业教师培训、考核制度规范、激励机制制定等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钟晓流  宋述强  焦丽珍  
伴随新理念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日渐深入,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也呼之欲出。时下,翻转课堂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为教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着眼于探究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有效教学设计模型,在回顾教学设计的发展演变之后,系统介绍了翻转课堂产生的背景与缘起、含义与特征、当前的研究进展与实践案例、相关的技术工具等;然后,在对国内外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型进行剖视之后,将翻转课堂的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思想、本杰明.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进行深度融合,构建出一个太极环式的翻转课堂模型,并根据模型的组成和流程给出了实施的关键要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畅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从目标定位、建设模式、管理机制和考核手段四个方面,阐述了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要求,提出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最基本的有效途径、在活动中要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优势互补作用、建立科学规范且人性化的考核机制等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