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7)
2023(7769)
2022(6604)
2021(6318)
2020(5145)
2019(11432)
2018(11519)
2017(19306)
2016(11852)
2015(13385)
2014(13227)
2013(11718)
2012(10579)
2011(9607)
2010(10200)
2009(9108)
2008(8433)
2007(7685)
2006(7031)
2005(6489)
作者
(30119)
(24813)
(24586)
(23689)
(15505)
(12005)
(11437)
(9536)
(9411)
(9147)
(8467)
(8130)
(8067)
(7784)
(7636)
(7572)
(7565)
(7391)
(7347)
(7041)
(6374)
(6248)
(5993)
(5903)
(5727)
(5615)
(5595)
(5405)
(5090)
(5053)
学科
(30085)
经济(30046)
管理(24178)
教育(21673)
(20990)
(16271)
企业(16271)
中国(15764)
教学(13774)
理论(11949)
(11693)
方法(11629)
数学(9995)
数学方法(9695)
(9430)
(7956)
业经(7848)
学法(7708)
教学法(7708)
农业(7595)
(7269)
地方(6772)
(6705)
(6186)
贸易(6180)
(5970)
学理(5738)
学理论(5738)
技术(5738)
发展(5657)
机构
大学(148394)
学院(147066)
研究(51175)
管理(45760)
(45605)
经济(44167)
理学(38750)
理学院(38151)
管理学(37021)
管理学院(36717)
教育(33815)
(32673)
(32632)
中国(32469)
师范(32413)
科学(31403)
师范大学(26171)
(26101)
(25190)
(23924)
中心(23671)
技术(22945)
(22849)
研究所(22733)
职业(21489)
北京(21216)
业大(20859)
(20496)
农业(18682)
(18212)
基金
项目(92934)
研究(77064)
科学(73087)
基金(60861)
(52072)
国家(51423)
教育(46022)
社会(44158)
科学基金(43189)
社会科(41458)
社会科学(41450)
(40168)
编号(35732)
(34872)
成果(32334)
基金项目(31062)
课题(28856)
自然(25710)
(25588)
自然科(25116)
自然科学(25111)
自然科学基金(24656)
资助(24085)
重点(22778)
规划(21606)
项目编号(21327)
(21288)
(21279)
(20380)
(19671)
期刊
教育(62313)
研究(55404)
(54415)
经济(54415)
中国(43469)
(22212)
学报(21985)
科学(18814)
技术(18713)
(18064)
大学(17888)
管理(16862)
职业(16446)
农业(15117)
学学(14707)
(11734)
金融(11734)
技术教育(10337)
职业技术(10337)
职业技术教育(10337)
业经(10336)
图书(9311)
(9079)
论坛(9079)
财经(8346)
经济研究(8291)
(7989)
(7506)
高等(7433)
(7365)
共检索到238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美哈阿依·喀依尔  
在素质教育语境下,民族高校民族民间舞蹈专业应改革传统教学法,引导学生全方位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同时教师也应在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品德素养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芸芸  
民族舞蹈是具有鲜明地域性、民族性特色的艺术瑰宝,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劳动活动中。与宫廷舞相对,民族民间舞蹈因为植根民间,由劳动人民所创,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出灵活生动、不拘一格的姿态;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生活化、俚俗化、简单化等特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是现代艺术创作发展和舞蹈教学重要的艺术灵感来源。要保留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风采,最好的形式莫过于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在原有民族民间舞蹈形式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舞蹈精髓,根据当代舞蹈审美原则对其进行改编创作,并推广到舞蹈教育领域,进一步传播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魅力。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是视觉艺术中的优秀代表,同时也是传统民间文化的突出代表,在继承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过程中,有必要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文化风格、文化传播机制进行分解研究,以便为更好地传承发扬民族民间舞蹈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琳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当代中国五大舞种之一,在我国舞蹈教育系统中始终占据着较大比重。立足于新时代民族民间舞教师的专业与职业发展,首先对教师专业与职业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再认识,借鉴经济学现象中的"遛狗理论",通过四个阶段阐明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而后进一步从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两个层面讨论和分析了民族民间舞教师的专业能力对其职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基于此,最后从教师自身出发提出促进专业与职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海潮  袁红玉  沈海燕  
舞蹈是一门生活艺术,更是一门舞台艺术,如何在生活和舞蹈中寻找默契,是成人舞蹈的艺术宗旨。指导教师在成人舞蹈教学中,除了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及授课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舞蹈学习的意义和氛围,提升学员之间的凝聚力,丰富业余生活、增加艺术交流,在教学与创作中要注重作品内涵和针对性,共同提高舞蹈表演水平丰富舞蹈文化素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东映  
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民间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针对高校民间舞蹈教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不足进行探讨,针对如何在民间舞蹈教学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给出相应的意见,以助推非遗民间舞蹈教学研究和教学的深入发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舞蹈教学实践之中的传承与发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广  
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之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它既是无形的,又是不可再生的,抵抗力较为脆弱,价值较为珍贵。山西不仅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也是民间舞蹈的海洋。近年来多项山西民族民间舞蹈成功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彰显了山西民间舞蹈文化的厚重,同时促进了山西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宁宁  
当下,我国高校素质教育舞蹈得到了蓬勃发展,作为高校舞蹈教师,要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从教学理念、培养方式与教学模式等方面加以革新,提高大学生对舞蹈理论课的认知程度,从而提高普通高校舞蹈理论教学质量。在素质教育体系中的舞蹈理论教学课程,包括中外舞蹈史、舞蹈概论、舞蹈作品赏析与舞蹈生理学等,这些舞蹈理论教学与研究在高校舞蹈专业培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舞蹈理论课程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岂之  
一、加深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始于1994年一些理工院校。这一新事物引起教育部(当时名国家教委)高教司的重视。1995年9月在华中理工大学召开了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会议。同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举办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报告会。报告会的讲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彬  
舞蹈艺术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开设舞蹈教学课程,能够促进舞蹈教育的发展,增强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就舞蹈教学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加强高校舞蹈课程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剑华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体育舞蹈教学则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本文分析了体育舞蹈教学对素质教育的意义和目前体育舞蹈教学的现状,梳理、把握体育素质教育下体育舞蹈教学应树立的教育理念,挖掘出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下体育舞蹈教学的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娅妮  
我国的民间舞蹈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随着社会的转型和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民间舞蹈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民间舞蹈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应推出精品剧目、代表性人物和有标识意义的符号,最终形成自己的品牌。民间舞蹈还需要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链推动产业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舆论宣传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常香云  刘琦  
阐述了素质教育的今天,理工高校图书馆发挥自身教育职能,开展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倩  
文章阐述了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舞蹈艺术教育广博的功效性,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各项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它不仅仅从审美的角度影响大学生,而且从审美的诸多方面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能够调动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使大学生获得一门专门的艺术技能,并且在体能上得到锻炼,意志品质上得到磨练,智力上得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