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4)
- 2023(8861)
- 2022(7448)
- 2021(7145)
- 2020(5631)
- 2019(13233)
- 2018(13171)
- 2017(23329)
- 2016(13948)
- 2015(15687)
- 2014(16298)
- 2013(14886)
- 2012(14000)
- 2011(12874)
- 2010(13425)
- 2009(11992)
- 2008(12093)
- 2007(11146)
- 2006(10151)
- 2005(9340)
- 学科
- 济(43995)
- 经济(43949)
- 管理(34869)
- 业(31491)
- 企(25605)
- 企业(25605)
- 教育(21511)
- 中国(18697)
- 方法(17204)
- 农(15096)
- 理论(14140)
- 数学(13883)
- 数学方法(13590)
- 财(12895)
- 学(12416)
- 业经(10884)
- 策(10149)
- 教学(9849)
- 农业(9722)
- 制(9572)
- 地方(8918)
- 贸(8906)
- 贸易(8901)
- 易(8629)
- 发(8040)
- 银(7901)
- 银行(7881)
- 技术(7741)
- 行(7564)
- 务(7219)
- 机构
- 大学(191604)
- 学院(189896)
- 济(69378)
- 经济(67395)
- 研究(66795)
- 管理(65757)
- 理学(55410)
- 理学院(54648)
- 管理学(53548)
- 管理学院(53147)
- 中国(45819)
- 京(42280)
- 科学(39009)
- 范(36238)
- 师范(36020)
- 财(35443)
- 教育(33369)
- 所(33236)
- 江(32642)
- 中心(29780)
- 研究所(29705)
- 师范大学(29078)
- 农(28203)
- 北京(27504)
- 财经(26672)
- 州(25711)
- 技术(25292)
- 业大(24775)
- 经(24032)
- 院(23991)
- 基金
- 项目(114319)
- 研究(93911)
- 科学(91071)
- 基金(77831)
- 家(65836)
- 国家(65064)
- 社会(55565)
- 科学基金(55341)
- 社会科(52285)
- 社会科学(52274)
- 教育(51669)
- 省(46780)
- 编号(42685)
- 划(40698)
- 基金项目(39337)
- 成果(38629)
- 自然(33265)
- 课题(33114)
- 自然科(32452)
- 自然科学(32445)
- 资助(31989)
- 自然科学基金(31896)
- 年(28096)
- 重点(27048)
- 部(26674)
- 发(25979)
- 项目编号(25281)
- 性(25142)
- 规划(25003)
- 创(23849)
- 期刊
- 济(83532)
- 经济(83532)
- 研究(69142)
- 教育(58883)
- 中国(48967)
- 财(27595)
- 农(25460)
- 学报(25234)
- 管理(23876)
- 科学(22927)
- 技术(20961)
- 大学(20445)
- 融(17552)
- 金融(17552)
- 学学(17201)
- 农业(17179)
- 职业(15858)
- 业经(13734)
- 财经(12994)
- 经济研究(12537)
- 图书(11508)
- 经(11331)
- 坛(10945)
- 论坛(10945)
- 技术教育(10220)
- 职业技术(10220)
- 职业技术教育(10220)
- 问题(10175)
- 发(9369)
- 贸(8904)
共检索到305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兆山 时益之
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政策中经历了酝酿、正式提出、全面推进、深化发展等过程。素质教育以追求教育质量与公平为旨归,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总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育人智慧与特色的时代表达。它兼顾了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新时代,面对国际国内各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立足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需把握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本质要求,补齐素质教育发展短板,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育方针 教育政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培湘 李佳孝 彭华生 张继华 姚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光林
职业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围绕职业需求,开设职业素质教育课程、职业素质教育实践项目和建立职业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时还应重视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加强具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彭煦
现代高校教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相应组织管理能力,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加强大学生经济管理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社会需要大批有专业技术背景的、善于经营与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由惠宏伟等人主编的《大学生经济与管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务》一书,对大学生经济与管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法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特别注重理论与实际联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祝新华 陈群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祝新华陈群一、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心理素质指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品质。对中学生来说,在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兴趣方面表现出来的自知、自尊、自信、自立、自...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钧 王小飞 汪益民
本文从全面素质养成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体现时代与人文精神、“双主体”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环境营造、与其他教育阶段的区别与联系四个方面对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做了初步的探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鸿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符合现代化人才要求的合格大学生,越来越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重视并作为学校工作的目标之一。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旨在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探索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伟柱 何宇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要根据市场需求和高职教育的特点,进行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知识和技能素质、职业核心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四个方面的职业素质培养。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职业素质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志红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不当、人文课程开设甚少等问题。针对高职学生人文知识缺乏,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倾向比较严重,信仰、信任产生了危机的特点,学校必须从建立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完善人文素质教育实施途径、培育高职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着手,使高职学生受到全面的做人教育,在"成人"的基础上真正"成才"。
关键词:
新时期 高职院校 人文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兆方 梁枫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人文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开展人文教育实践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莉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具有优势作用,使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在目标、主体、客体、方法与环境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文章从"工学结合"的视角,通过发挥学校与企业共同主体的主导性与协同性,调动学生向"职业人"转变的主动性,开拓多样性的教育方法,提升教育环境的感染力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
工学结合 职业素质教育 探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献君
我国教育现代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在总结大学生素质教育成绩、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素质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深化素质教育。今后要在协同育人中深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如在专业教学中、在体育教学中、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在个性化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个体素质,为此,要以发掘大学生潜能为起点,以立志为内生动力,以拓展学生发展空间为支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劳丽达
培养新世纪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重要战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不仅对学校教育改革提出新的课题,对社会教育机构同样提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新的要求。近年来。我馆在开展素质教育中。围绕“以书育人”方面作了探索与实践。 1 利用信息资源,多渠道的传播知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进行科学文化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绘锋
基于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生源渠道、教育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职业院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依据针对性、发展性和互动性的原则,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教材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各种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辅导相互协作的心理教育网络。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心理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