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9)
2023(5101)
2022(4195)
2021(4037)
2020(3298)
2019(7570)
2018(7569)
2017(12074)
2016(8101)
2015(9406)
2014(9492)
2013(8256)
2012(7488)
2011(6988)
2010(7186)
2009(6238)
2008(6032)
2007(5465)
2006(4790)
2005(4298)
作者
(19676)
(16189)
(16156)
(15516)
(10175)
(7690)
(7640)
(6394)
(6294)
(5984)
(5614)
(5421)
(5342)
(5088)
(5075)
(4996)
(4908)
(4908)
(4819)
(4580)
(4243)
(4081)
(3899)
(3846)
(3733)
(3671)
(3635)
(3577)
(3392)
(3385)
学科
教育(21524)
(20402)
经济(20389)
管理(15340)
(13165)
中国(12478)
(12313)
企业(12313)
方法(11108)
理论(10755)
数学(7952)
教学(7878)
数学方法(7848)
(6826)
业经(6399)
(5494)
(5303)
(5015)
(4926)
研究(4533)
思想(4459)
政治(4336)
发展(4332)
技术(4250)
(4207)
思想政治(4134)
政治教育(4134)
治教(4134)
学校(4108)
德育(4101)
机构
大学(107595)
学院(97965)
研究(36300)
教育(31903)
管理(30286)
(28789)
经济(27891)
理学(26749)
(26311)
理学院(26273)
师范(26188)
管理学(25532)
管理学院(25316)
(24268)
师范大学(21779)
科学(21580)
中国(17936)
(17340)
(16571)
研究所(16008)
北京(15994)
(15296)
技术(14912)
业大(14843)
中心(14713)
职业(13741)
(13132)
(13087)
(12289)
农业(12025)
基金
项目(64923)
研究(55479)
科学(52819)
基金(42851)
(36282)
教育(36232)
国家(35801)
社会(32724)
社会科(30431)
社会科学(30421)
科学基金(30090)
(27705)
(25848)
编号(25239)
成果(23883)
基金项目(22090)
课题(21675)
(18520)
自然(17624)
自然科(17180)
自然科学(17177)
自然科学基金(16905)
规划(16683)
(16475)
重点(16455)
资助(16443)
项目编号(15305)
大学(15238)
教育部(15051)
(14862)
期刊
教育(56164)
研究(41086)
中国(32248)
(28687)
经济(28687)
学报(15833)
大学(14336)
科学(12739)
(12710)
职业(12525)
技术(11903)
(10874)
学学(10467)
管理(9414)
农业(9117)
高等(8261)
技术教育(7672)
职业技术(7672)
职业技术教育(7672)
高等教育(7197)
成人(6288)
成人教育(6288)
(6266)
论坛(6266)
图书(6153)
(5671)
财经(5495)
(5344)
(4787)
(4707)
共检索到154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侠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的动员令,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从"全面推进"到"全面实施",强调了从国家层面将加强高校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决心。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已经运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辅相  
论大学素质教育文辅相“素质”一词,已广泛见之于中央文件、报刊杂志和人们言谈之中,计划生育中讲“人口素质”,体育竞赛中讲“身体和心理素质”,民族比较中讲“民族素质”,还有“公民素质”,“干部素质”,“职工素质”,“群体素质”,“教师素质”,“学生素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试论大学素质教育●龚放一、应变与发展:大学素质教育的缘起100多年以前,马克思曾经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者素质“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的客观要求,及其同私有制条件下人的片面发展、畸形发展之间的深刻矛盾。马克思敏锐地看到:“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鹏超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提高人的素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内涵上互通、互补,在功能上互动,两者统一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共同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路径主要是:将价值理性科学地融入专业教育,整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的课程内容,搭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的实践平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大成  孙刚成  
大学精神可以称为大学素质教育之魂,因为大学精神可以为大学素质教育提供价值导向,指导学人信念养育,并通过自身规范的轨迹与清晰坚定的内涵指向给大学素质教育以方法论的启示,使大学素质教育有望落到实处。同时,大学精神可以引导学人在宽松、人本的环境中追求自我超越,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不竭动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爱民  
大学生公民是我国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特殊公民群体。启动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在对东西方文明文化精髓全面总结、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公民群体的现代文明素质是撬动我国公民素质革命历史车轮的关键力量,对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素质,完成社会启蒙、文化传承、完善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都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庞海芍  郇秀红  
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大学已经开展了20余年,尽管其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一些漂移和变迁,但由其引发的大学教育的三大变革却意义深远。一是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强调培养专才转向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制器"走向"育人"。二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识选修课从无到有,质量不断提升;公共基础必修课的设计思路也在发生变化,与通选课一起发挥素质教育作用。三是引发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本科培养模式改革试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南利华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不可或缺的方面。本文从音乐与教化、音乐与思维、音乐与交往三方面分析了音乐教育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针对目前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第一,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多渠道构建大学音乐教育的实施途径;第三,全面提高大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从兵  
研究素质教育生态价值是生态文明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时代课题。素质教育生态价值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三重价值向度的辩证统一。素质教育生态价值取向的应然追求是培养和提升人的生态认知、生态人格和生态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威娜  
大学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孙威娜现代高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必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素质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在这一深刻转变时期,作为高等学校的普通物理课的教师,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闫瑾  
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养、提升学生素质、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被引入教育领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日益受到各方关注和重视。了解国外素质教育的作法和经验,是提高我国素质教育水平,完善素质教育体制不可缺少的方面。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明秀  刘秋林  
本文根据信息素质的研究和发展过程,探讨了信息素质的内涵,论述了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我国目前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对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岂之  
致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教授的一封信(节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召开专题研讨会的通知,我早已收到,研讨会的主题很好。我本来计划参加研讨会的,后来因事不能参加,特向您请假。不过,有些意见我想以书面提出来,供研讨会参考,如有不妥处,敬请指正。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岂之  
10年前,教育部召开了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启动了一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10年来,包括试点学校在内的众多高校,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世界高教界所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为了把10年来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果和经验进一步总结和推广下去,本刊特刊载张岂之、杨叔子两位知名专家的文章,并欢迎广大读者就此踊跃投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海涛  
大学有三大职能,外显的大气象和内涵的自由、民主、科学和创新精神;近代以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带来大学精神的失落及种种弊端.为此,必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它不仅是针对时弊而提出的,而且是大学理想的合理成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