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9)
- 2023(4791)
- 2022(4011)
- 2021(4019)
- 2020(3131)
- 2019(7572)
- 2018(7938)
- 2017(12644)
- 2016(8364)
- 2015(9161)
- 2014(9479)
- 2013(8197)
- 2012(7385)
- 2011(6831)
- 2010(7161)
- 2009(6206)
- 2008(6064)
- 2007(5241)
- 2006(4939)
- 2005(4622)
- 学科
- 教育(20350)
- 济(19381)
- 经济(19356)
- 管理(12666)
- 中国(12484)
- 业(10395)
- 教学(9275)
- 理论(8783)
- 企(8292)
- 企业(8292)
- 方法(7711)
- 制(7027)
- 数学(6843)
- 学(6720)
- 数学方法(6687)
- 农(6522)
- 体(5696)
- 财(5143)
- 发(4997)
- 业经(4931)
- 学法(4850)
- 教学法(4850)
- 体制(4673)
- 发展(4371)
- 展(4247)
- 研究(4235)
- 学理(4090)
- 学理论(4090)
- 革(4021)
- 农业(3971)
- 机构
- 大学(102424)
- 学院(98014)
- 研究(40256)
- 教育(30920)
- 济(30916)
- 经济(29973)
- 管理(28340)
- 范(25844)
- 师范(25704)
- 理学(24062)
- 京(23858)
- 理学院(23598)
- 科学(23483)
- 管理学(22947)
- 管理学院(22719)
- 中国(22619)
- 师范大学(21431)
- 所(20219)
- 研究所(18422)
- 江(17353)
- 农(16480)
- 技术(16452)
- 中心(16197)
- 北京(16110)
- 财(15962)
- 职业(15796)
- 院(14110)
- 业大(13892)
- 州(12819)
- 农业(12717)
- 基金
- 项目(61139)
- 研究(53182)
- 科学(48916)
- 基金(39134)
- 教育(34835)
- 家(33783)
- 国家(33295)
- 社会(29901)
- 社会科(27992)
- 社会科学(27985)
- 科学基金(27268)
- 省(25996)
- 编号(24933)
- 划(24111)
- 成果(23547)
- 课题(21584)
- 基金项目(19817)
- 年(18494)
- 规划(15778)
- 重点(15762)
- 部(15423)
- 自然(15389)
- 资助(15099)
- 自然科(14992)
- 自然科学(14988)
- 自然科学基金(14746)
- 发(14562)
- 项目编号(14466)
- 性(14377)
- 教育部(13993)
共检索到165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阎平
立足未来,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征。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本文提出了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培养目标笼统、不够明确;重学科体系,轻实际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偏深、偏难、陈旧老化,课程品种单一、结构封闭等。文章提出,电大课程改革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在具体学科设计中,提倡以学生实际学习需要为依据,以知识的内在体系为逻辑的专题型课程结构。其特点为:便于自学、利于选择,使课程处于不断完善、发展、整合、更新的动态形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一、素质教育的本质:个性化教育未来社会被称为“知识社会”、“知识经济社会”、“智能价值社会”。它将从根本上变革现今的“产业社会”①及其文化(包括教育),带来崭新的思维方式与生产方式。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不能无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支撑“产业社会”的产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文秀
要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职教育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传统高职课程评价观,改革现有的课程评价体制。从五个方面比较了传统高职课程评价观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评价观,揭示了素质教育理念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发展趋势和内涵。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程评价 高职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存根
从人文精神融入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高等医学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并以山西医科大学大同分院为试点进行了实践改革尝试。
关键词:
医学 人文素质教育 理念 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彭文晓 刘伦钊
应试教育中,学生仅仅是作为教育活动的客体,尽管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主体性,但其客体地位终究决定了发展的局限性。因此,实现由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转变势在必行。“素质教育”的精神理念是对“真正的教育”和“真正的人”的无限追问和终极关怀。世纪之交,建构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对学生的个性、非智力因素、创新精神给予关注,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远清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光华
本文追溯了哈佛大学本科教育核心课程的历史沿革,阐述了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具体内涵,揭示了核心课程所蕴含的课程理念,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目前蓬勃开展的素质教育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核心课程 理念 素质教育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金静 张学银 边平勇
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了“高素质,创造性”的要求。素质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而创造性则体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这就是21世纪高校要造就的人才品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坚定的实施素质教育。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一直采用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局限于教室中,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实际操作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听课——被动学习,枯燥,难以调动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和学新 李学琴
“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论研讨会综述为贯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探索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有效教育模式,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天津市上海道小学共同召开了“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名课程理论和教...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东方 秦小辉 黄素心
指出统计学是物流专业课程中最具实用性和发展前途的课程之一,具有逻辑关系多、实用性强、数据量大等特点,总结了我国高校物流专业统计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从更新教学方式、改革考核方式、促进产学研结合及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进行统计学课程改革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物流专业 统计学 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庞海芍 郇秀红
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大学已经开展了20余年,尽管其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一些漂移和变迁,但由其引发的大学教育的三大变革却意义深远。一是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强调培养专才转向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制器"走向"育人"。二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识选修课从无到有,质量不断提升;公共基础必修课的设计思路也在发生变化,与通选课一起发挥素质教育作用。三是引发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本科培养模式改革试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辅相
要使文化素质教育更深入更有效 ,必须确立起全人教育理念。当前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 ,由于离开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孤立地、局部地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实践效果欠佳。全人教育理念是对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正确定位 ,是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想追求 ,它强调的是在文化教养、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培养完全的相对完善和完美的人。在全人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观的指导下 ,教化、示范、养成是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大学 理念 全人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毕金杰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本质和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可能性,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素质教育 生命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