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6)
- 2023(8419)
- 2022(7143)
- 2021(6805)
- 2020(5739)
- 2019(13463)
- 2018(13352)
- 2017(23898)
- 2016(14381)
- 2015(16344)
- 2014(16886)
- 2013(16082)
- 2012(15180)
- 2011(13965)
- 2010(14290)
- 2009(13101)
- 2008(13101)
- 2007(12141)
- 2006(10502)
- 2005(9536)
- 学科
- 济(53186)
- 经济(53146)
- 管理(31129)
- 业(29658)
- 方法(26559)
- 数学(23546)
- 数学方法(23303)
- 企(22756)
- 企业(22756)
- 教育(20547)
- 中国(18922)
- 学(17604)
- 农(15162)
- 财(12460)
- 理论(12419)
- 业经(10055)
- 农业(9918)
- 贸(9638)
- 贸易(9637)
- 地方(9590)
- 易(9319)
- 制(8368)
- 教学(8259)
- 和(8092)
- 发(7994)
- 技术(7654)
- 务(7254)
- 环境(7243)
- 财务(7240)
- 财务管理(7217)
- 机构
- 大学(210157)
- 学院(203085)
- 济(75248)
- 研究(73595)
- 经济(73385)
- 管理(69242)
- 理学(59649)
- 理学院(58778)
- 管理学(57531)
- 管理学院(57107)
- 中国(47594)
- 科学(46475)
- 京(45774)
- 所(38182)
- 农(38111)
- 范(37568)
- 师范(37260)
- 研究所(35107)
- 教育(34470)
- 财(33661)
- 中心(32651)
- 江(32532)
- 业大(32346)
- 师范大学(30550)
- 农业(30452)
- 北京(29377)
- 财经(27167)
- 技术(25869)
- 院(25520)
- 州(25010)
- 基金
- 项目(131626)
- 科学(102942)
- 研究(100180)
- 基金(90955)
- 家(79445)
- 国家(78646)
- 科学基金(65089)
- 社会(60068)
- 社会科(56526)
- 社会科学(56504)
- 教育(54421)
- 省(53338)
- 基金项目(47382)
- 划(46959)
- 编号(43565)
- 自然(40550)
- 自然科(39540)
- 自然科学(39525)
- 自然科学基金(38858)
- 成果(38567)
- 资助(36753)
- 课题(32911)
- 重点(31467)
- 部(30743)
- 发(29480)
- 创(27221)
- 年(26952)
- 教育部(26503)
- 项目编号(25976)
- 性(25770)
共检索到303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柯登地
教育界历时20多年的争论仍不能就素质教育概念形成共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往的争论没有重视借助逻辑学工具。虽然逻辑学本身不出教育概念,但教育概念的建立和表述必须合乎逻辑学揭示的思维形式结构。要正确掌握素质教育概念,就需要借助逻辑学工具厘清: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两个事物的特有属性和非特有属性、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两个概念与各自反映对象的关系以及两者内涵与外延的关系;素质教育概念与应试教育、全面教育、片面教育等概念的关系。给素质教育概念下定义,只需揭示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思想的完整表述是理论的任务而不应该也不可能由概念来承担。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逻辑学 概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朝阳
逻辑学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培养、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国逻辑学教育现状进行实际调查发现,我国逻辑学教育相对滞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在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加强逻辑学教育,应从高考改革入手,推动中学逻辑课程改革;通过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强高校的逻辑学教育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
素质教育概念及其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思想上的产物。素质教育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重要理论价值的命题。要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突破和超越原有的思维方式,以更高的定位来思考素质教育问题。认真分析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将素质教育放在社会系统中来研究;继续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方法取向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挖掘素质教育的成功样态,从教育实践中总结、提炼、概括、丰富素质教育理论。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惟
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决定着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和质量,同时也是学生以职业素养为基础的个人魅力的外在体现。为此,文章以职业素养的内涵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以职业素养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职业素养 高职学生 素质教育 途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彭文晓 刘伦钊
应试教育中,学生仅仅是作为教育活动的客体,尽管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主体性,但其客体地位终究决定了发展的局限性。因此,实现由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转变势在必行。“素质教育”的精神理念是对“真正的教育”和“真正的人”的无限追问和终极关怀。世纪之交,建构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对学生的个性、非智力因素、创新精神给予关注,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小鲁
素质教育是近十余年来的一个教育热门话题和引人关注的实践内容,《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把它提升为教育工作的"战略主题"。针对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入难的现实,我想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对此进行理解和阐释。一、素质教育的时代挑战与发现(一)现代化对素质教育的呼唤当代中国最能激起国民热情的显性词,无疑是"现代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明
经济研究是"求知"、"求真"的思维活动,要求树立强烈的逻辑意识和掌握基本的逻辑方法。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缺乏逻辑传统、逻辑意识不发达的民族来说尤为必要。本文从"科学的途径"、确立知识可靠性、必要手段和方法基础、思维操作策略等方面,探讨了经济研究对逻辑的倚重。
关键词:
经济研究 逻辑 倚重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锦程 李敏
自亚里士多德将逻辑学创建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论证就是其主要研究对象。然而,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逻辑学者关于论证研究的内容以及方法的理解不尽相同。20世纪70年代之后,逻辑学一些新理论的兴起,对论证的研究产生了关键的影响,论证理论在逻辑学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从而促进当代论证理论的蓬勃发展,各种学说层出不穷。同样,在这些逻辑理论影响下的论证理论也呈现出新的视角和演进方向,其中加拿大学者约翰·伍兹提出的自然化的逻辑展现了论证理论的最新演进方向。
关键词:
论证理论 逻辑理论 自然化的逻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冬梅
金岳霖是中国现代逻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在现代逻辑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功绩卓著,为中国现代逻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一代逻辑学大师。
关键词:
金岳霖 生活智慧 哲学智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远清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于尔根·施瑞尔 孙进 燕环
比较教育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一直都是一个多样化的领域。就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其合理的认知可能性和社会功能而言,人们都不可能获得明确的或者说具有共识性的回答。因此,谈论所谓的比较教育学科"身份认同",并从"界限"、统一的"学科传统"或"授权的知识"等方面来探讨这种身份认同,已不再有意义。对这个议题需要进行历史分析以及知识社会学和科学方面的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案例与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分别从实践和理论角度说明,存在着不同的比较教育(须理解为复数),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有三种不同路径与传统,且各有其独特的问题和逻辑,即以生产科学性知识为导向的比较性与历史性社会科学研究的"认知—逻辑",以改革为导向的国际教育研究的"社会—逻辑",以及研究教育现象、模式和意识形态内在的跨国性和/或全球性的"全球—逻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琨度
素质的原义源于心理科学.《辞海》把素质解释为:"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素质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的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本意的素质较强调先天特征(后天的影响一般称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洪永新
目前,系统科学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哲学诸领域,使各学科的研究面貌为之一新,具有新的动力和活力。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同样应该接受系统科学的指导。本文试从系统论的角度认识素质教育,以便更正确理解并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其健康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从兵
研究素质教育生态价值是生态文明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时代课题。素质教育生态价值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三重价值向度的辩证统一。素质教育生态价值取向的应然追求是培养和提升人的生态认知、生态人格和生态能力。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生态文明 生态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