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3)
2023(5562)
2022(4687)
2021(4591)
2020(3942)
2019(9055)
2018(9474)
2017(16850)
2016(10681)
2015(12448)
2014(12659)
2013(11573)
2012(10907)
2011(10168)
2010(10541)
2009(9633)
2008(9423)
2007(8841)
2006(8102)
2005(7410)
作者
(27995)
(23014)
(22712)
(21999)
(14433)
(10880)
(10743)
(8835)
(8709)
(8493)
(7708)
(7575)
(7368)
(7210)
(7153)
(7073)
(6869)
(6855)
(6737)
(6612)
(6098)
(5757)
(5563)
(5531)
(5231)
(5189)
(5159)
(5103)
(4693)
(4645)
学科
(30046)
经济(30019)
教育(21067)
管理(20640)
中国(17978)
(17417)
方法(14456)
数学(13316)
数学方法(13195)
(11811)
企业(11811)
(9882)
理论(8512)
教学(7897)
(7865)
(7718)
(7308)
(7161)
贸易(7155)
(7017)
(6423)
(6419)
银行(6401)
(6227)
农业(6017)
业经(5784)
研究(5494)
技术(5415)
发展(5240)
(5116)
机构
大学(150828)
学院(141892)
(50586)
研究(50580)
经济(49215)
管理(44665)
理学(37750)
理学院(37185)
管理学(36381)
管理学院(36080)
(33600)
中国(32252)
教育(32024)
(30999)
师范(30835)
科学(28653)
(26379)
(25331)
师范大学(24980)
(23124)
研究所(22759)
北京(22497)
(21092)
中心(21082)
财经(20354)
业大(19423)
技术(18347)
(18338)
(18333)
(17617)
基金
项目(83025)
研究(70566)
科学(65227)
基金(54559)
(45630)
国家(45070)
教育(42282)
社会(40990)
社会科(38534)
社会科学(38523)
科学基金(36872)
(34301)
编号(32719)
成果(31308)
(30813)
基金项目(28209)
课题(26339)
(22681)
资助(22065)
(20744)
自然(20558)
重点(20059)
自然科(20000)
自然科学(19994)
项目编号(19854)
自然科学基金(19636)
规划(19446)
(19223)
(18926)
教育部(18564)
期刊
研究(56649)
(56178)
经济(56178)
教育(56121)
中国(38775)
学报(20243)
(18681)
(18095)
大学(16943)
科学(16653)
管理(15751)
技术(15325)
学学(13327)
职业(13035)
农业(12577)
(11970)
金融(11970)
图书(10578)
财经(10480)
经济研究(9192)
(9134)
业经(9043)
(8471)
论坛(8471)
问题(8240)
高等(7990)
技术教育(7883)
职业技术(7883)
职业技术教育(7883)
书馆(7837)
共检索到229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中国通识教育的兴起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有关,通识教育可以使素质教育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变得更为实在;素质教育是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灵魂,把握素质教育之精髓可以使通识教育更健康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从根基上尚须加强文史哲学科的建设,全方位地深化学校隐性文化的建设,这首先是大学领导集团的使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大成  孙刚成  
大学精神可以称为大学素质教育之魂,因为大学精神可以为大学素质教育提供价值导向,指导学人信念养育,并通过自身规范的轨迹与清晰坚定的内涵指向给大学素质教育以方法论的启示,使大学素质教育有望落到实处。同时,大学精神可以引导学人在宽松、人本的环境中追求自我超越,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不竭动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叔子等在《高等教育研究》第6期发文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从相同的一面来说,两者都是基于本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和实际,结合外来经验而进行的本土化创新;都高度重视教育的人文性,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重理工,轻人文",即重当前的功利而轻长远的人的素质这一弊端;都高度重视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的内涵,文化素质教育突出的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强调教育过程中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的统一、通识教育强调的是文理知识的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太善  
近年来,在许多高等学校中蓬勃开展的通识教育为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找到了专业教育之外的又一个坚实的落脚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承担的是学生"做人"的教育,专业教育承担的是学生"做事"的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密切配合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2015年5月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暨全国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20周年研讨会"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瞿振元会长等众多嘉宾做了关于素质教育的精彩报告,启发我们就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进行思考。第一,素质教育及其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系。自1980年代以来,"素质"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核心词汇,在周远清、杨叔子、张岂之等前辈的推动下,在大学实施的素质教育"一呼而起,久盛不衰",大大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曹莉  
本文在回顾我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十余年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识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在通识教育中贯彻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平台上实施通识教育,从而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内涵,使其在中国大学教育中深深扎根。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义遒  
本文叙述通识教育在中国实施的过程,指出它是中国高等教育为摆脱计划经济时代过分专业化教育的束缚、面向社会、适应经济体制转轨而推行的一种改革。1995年起在全国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了这一改革进程,而国外的博雅教育和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促进了通识教育在大陆的实施。作者认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态度与能力,实施通识教育的主渠道是开设通识课程。作者阐述了开设通识课程的原则、要求、做法以及教师的条件,叙述了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叔子  余东升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我国高等学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这一本质特性。对我国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美国通识教育的历史和性质的分析,以及对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比较显示,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创新。文化素质教育要重视并借鉴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但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较之通识教育具有更全面、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也更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义遒  
目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在中国高等学校同时展开,两者是否一致?有什么差别?应当如何对待?本文在对这两种教育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从"名正言顺"的角度,在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的整体层面上,无论在教育理念、模式和内容上,"通识教育"的名称都是不合适的。而文化素质教育则是统贯本科教育的全过程的,它既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也可以成为一种教育模式,具有可操作的运行方式。但是,作为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的一部分或一个阶段,通识教育从理念、模式和内容上都是有意义的,其目标是为了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和有教养的人。这与文化素质教育是相通的。通识教育可以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高利明  
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关系密切。通过应用教育技术会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信息能力的培养产生直接的影响。文章通过实例分析,指出必须大力开发优秀的教学软件,特别是编写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要注重教学设计。文章提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集成”观念和“建构”思想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金山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为一切人提供学习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开放教育应运而生。开放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价值观趋同,我们形成的“认识链”也即“操作链”的实践模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注重为学生提供服务,使素质教育在开放教育中得到了较好的实施,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岂之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正在深入开展,这种教育实践提出了需要加以研究的若干教育理论问题。我想就此发表一些看法,就正于高教界的朋友。一、教育功能问题我们在高校从事教育和科研、或做管理工作,很少想到教育的功能问题。此问题相当复杂,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比如,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和国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与日俱增。如何尽快实现高等教育质的提升和飞跃,已成为高教界内外热议的话题。可谓期待殷切,担当深沉。难免武断点说,中国高等教育要实现质的提升和飞跃,不破除旧的教育思想观念,不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肯定不成。为此,各高校都在苦苦求索,并在不断积累经验。近来读有关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