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6)
- 2023(9558)
- 2022(7828)
- 2021(7571)
- 2020(6272)
- 2019(14415)
- 2018(14470)
- 2017(25733)
- 2016(14933)
- 2015(16991)
- 2014(16470)
- 2013(14947)
- 2012(13394)
- 2011(12200)
- 2010(12707)
- 2009(11082)
- 2008(10697)
- 2007(9748)
- 2006(8449)
- 2005(7439)
- 学科
- 济(47663)
- 经济(47636)
- 管理(39649)
- 业(38839)
- 企(33419)
- 企业(33419)
- 方法(24875)
- 教育(22347)
- 数学(22250)
- 数学方法(21663)
- 中国(19297)
- 技术(17865)
- 理论(14685)
- 农(13107)
- 技术管理(11947)
- 教学(11739)
- 业经(11184)
- 学(11150)
- 财(9512)
- 农业(8635)
- 地方(8012)
- 制(7785)
- 发(7610)
- 贸(7492)
- 贸易(7485)
- 划(7431)
- 易(7259)
- 银(6981)
- 银行(6951)
- 策(6935)
- 机构
- 大学(194598)
- 学院(192065)
- 管理(72395)
- 济(68246)
- 经济(66576)
- 研究(64047)
- 理学(63294)
- 理学院(62533)
- 管理学(60958)
- 管理学院(60581)
- 京(42180)
- 中国(40694)
- 科学(39129)
- 范(35100)
- 师范(34850)
- 教育(34289)
- 所(30867)
- 江(30376)
- 财(29136)
- 农(28710)
- 业大(28390)
- 研究所(28388)
- 中心(28260)
- 师范大学(28249)
- 技术(27246)
- 北京(27087)
- 州(23794)
- 财经(23384)
- 院(23230)
- 职业(22540)
- 基金
- 项目(131011)
- 科学(105898)
- 研究(101824)
- 基金(90877)
- 家(78716)
- 国家(77915)
- 科学基金(67651)
- 社会(61799)
- 社会科(58483)
- 社会科学(58468)
- 教育(56987)
- 省(55757)
- 划(48127)
- 基金项目(47205)
- 编号(43326)
- 自然(43095)
- 自然科(42255)
- 自然科学(42248)
- 自然科学基金(41526)
- 资助(36685)
- 成果(36234)
- 课题(34201)
- 创(33170)
- 重点(31094)
- 创新(29908)
- 部(29671)
- 发(29106)
- 年(28018)
- 规划(27494)
- 教育部(26376)
- 期刊
- 济(70189)
- 经济(70189)
- 研究(62673)
- 教育(61459)
- 中国(50991)
- 管理(28855)
- 学报(27497)
- 科学(26243)
- 农(25223)
- 技术(25065)
- 大学(22560)
- 财(21628)
- 学学(19527)
- 农业(17686)
- 职业(16555)
- 融(12214)
- 金融(12214)
- 业经(12035)
- 科技(11699)
- 经济研究(11420)
- 坛(11111)
- 论坛(11111)
- 财经(10971)
- 策(10849)
- 技术教育(10785)
- 职业技术(10785)
- 职业技术教育(10785)
- 业(10713)
- 技术经济(10523)
- 统计(10394)
共检索到287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余善云
文章较为深刻地剖析了当前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要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从而建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课程结构模式,建立适应远程开放教育需要的教与学模式,建立能全面反映学生成绩的质量评价模式等。
关键词:
人才培养 素质教育 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天罡
本文在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现存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阐述了素质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探讨了改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职人才素质教育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荣生 眭国荣 李慧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对理工高校的时代要求。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理工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理工高校 创新人才培养 人文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建华
一、素质教育的发展及特点素质教育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离不开教育,因此首先要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眭依凡
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针对应试教育等弊端而提出的"素质教育"概念,揭示了教育的真谛,从而得以从一种流行的教育理念成为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教育行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常维亚 朱郴韦 邢鹏
培养和造就大批基础扎实,专业面向宽,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突出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顶层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家伦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具体、明确地提出要坚持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指导我国的科技工作,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自主创新,主体是企业,关键在人才。现代大学具有三方面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理连
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涵,其中思想品德子系统、文化修养子系统、职业技能子系统以及身心健康子系统是高职素质教育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同时提出"五个基于"是人本论视角下高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天津职业大学通过素质教育实现知识、技能与素质相互融合;素质教育实现系统化设计与运行;素质教育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面育人,有效推进了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发展。
关键词:
高职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协同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建平 王萱
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素质,归根结底,即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成败。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有很多,但逻辑教育无疑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素质的根本方法。面对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职业院校在培养创新精神、开展逻辑素质教育方面责无旁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申纪云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了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高校素质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转变为学校的教育行为,特别是上升为国家的教育行为,成为今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4月24日胡锦涛总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许海元 张占平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生力军和知识创新的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应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和推进布局结构的调整,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优势,培养和造就大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做到这一点,高校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素质教育 创新型人才 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确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教学改革重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玉波
2011年11月1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2011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顾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为研究分会揭牌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是大学践行文化育人的根本路径。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历史时期,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凝聚一批关心、热爱、从事高校素质教育的教育家、管理者、学者,深入开展素质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探索,意义重大。对推进我国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学习借鉴世界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晓革 王兴芬
伴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历经了恢复重建、规模扩大、体制改革等重要阶段。今天,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于"全面提高质量",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培养方式"等质量提升的具体途径和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转变,为地方性高校提出了新挑战。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一所由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大成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起来,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内高校开展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深度、广度、体制机制上还存在差距。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断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不断推进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