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1)
- 2023(11997)
- 2022(10031)
- 2021(9533)
- 2020(7726)
- 2019(17263)
- 2018(17091)
- 2017(29529)
- 2016(16874)
- 2015(18642)
- 2014(18327)
- 2013(16941)
- 2012(15469)
- 2011(13831)
- 2010(14536)
- 2009(13409)
- 2008(13181)
- 2007(12189)
- 2006(10901)
- 2005(9597)
- 学科
- 济(53762)
- 经济(53714)
- 管理(46822)
- 业(40629)
- 企(34885)
- 企业(34885)
- 中国(22429)
- 教育(22396)
- 方法(20543)
- 数学(16745)
- 农(16631)
- 数学方法(16353)
- 技术(15553)
- 理论(14932)
- 学(14085)
- 业经(13605)
- 财(12977)
- 地方(11620)
- 教学(11349)
- 制(11140)
- 农业(10553)
- 贸(10253)
- 贸易(10242)
- 技术管理(9902)
- 易(9898)
- 发(9284)
- 银(9205)
- 银行(9173)
- 行(8831)
- 和(8523)
- 机构
- 大学(221278)
- 学院(218570)
- 研究(76630)
- 济(76278)
- 管理(75599)
- 经济(74222)
- 理学(64317)
- 理学院(63454)
- 管理学(61739)
- 管理学院(61289)
- 中国(53021)
- 京(48909)
- 科学(46424)
- 范(39773)
- 师范(39421)
- 所(37564)
- 财(36342)
- 江(36186)
- 教育(36016)
- 中心(34916)
- 农(34550)
- 研究所(33841)
- 师范大学(31827)
- 北京(31444)
- 业大(31406)
- 技术(30321)
- 州(28742)
- 院(27977)
- 财经(27628)
- 农业(26939)
- 基金
- 项目(141089)
- 科学(111882)
- 研究(110661)
- 基金(96843)
- 家(84003)
- 国家(83098)
- 科学基金(70889)
- 社会(66870)
- 社会科(62980)
- 社会科学(62963)
- 教育(59339)
- 省(58476)
- 划(50076)
- 基金项目(49726)
- 编号(47475)
- 自然(43797)
- 自然科(42867)
- 自然科学(42856)
- 自然科学基金(42060)
- 成果(41669)
- 资助(38499)
- 课题(36960)
- 重点(33287)
- 创(32138)
- 发(31601)
- 年(31455)
- 部(31200)
- 创新(29792)
- 项目编号(28985)
- 规划(28543)
共检索到352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海波 韩青
介绍了“潍坊一中新校区”的规划及单体设计,探索了如何将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运用于规划及单体设计中。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义遒
本文从中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出发,回顾了素质教育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指出将人看成人力资源用以发展经济、在基础教育中针对"应试训练"的扭曲现象和在高等教育中应对狭窄的专业教育弊端是提出"素质"概念和"素质教育"的主要原由。文章概述了素质教育推行的艰辛与取得的成就,介绍了"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及其含义,辨析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从六个方面阐释了对"发展素质教育"的新思考,特别提出了对"素质"概念精确化的意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黎琳
社会和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挑战 ,要求大学开展素质教育。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大学素质教育在我国兴起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素质教育具有四方面特点 ,它经历了三个阶段 ,表现出实施途径的多样化。由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改善办学条件 ,更新教学内容 ,提高教师素质 ,不断创新教学管理体制 ,才能保障大学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大学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 回顾 展望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媛 韩丽风 金兼斌
本文对清华大学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总结与展望。文章梳理了清华大学图书馆从文献检索课程的开设到采用MOOC和嵌入式教学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探索过程,分析了本馆信息素养类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总结了教育成果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最后,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技术如何融入信息素质教育,以及它们对教育模式的潜在影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媛 韩丽风 金兼斌
本文对清华大学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总结与展望。文章梳理了清华大学图书馆从文献检索课程的开设到采用MOOC和嵌入式教学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探索过程,分析了本馆信息素养类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总结了教育成果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最后,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技术如何融入信息素质教育,以及它们对教育模式的潜在影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万国 孙波 黄颖
数智时代,信息素质演变为数字素养,成为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指标。回顾我国高校图书馆40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挖掘其内在发展逻辑与规律,旨在为当今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提供借鉴。本文将我国高校图书馆40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归纳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稳步提升阶段,阐释了每一阶段的时代背景,剖析了每一阶段的内在发展逻辑,总结了对信息素质教育起核心推动作用的5方面成就,提炼了5点经验,梳理了3个方面的问题,展望了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承前启后的良好发展前景。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素质教育 数字素养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万国 孙波 黄颖
数智时代,信息素质演变为数字素养,成为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指标。回顾我国高校图书馆40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挖掘其内在发展逻辑与规律,旨在为当今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提供借鉴。本文将我国高校图书馆40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归纳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稳步提升阶段,阐释了每一阶段的时代背景,剖析了每一阶段的内在发展逻辑,总结了对信息素质教育起核心推动作用的5方面成就,提炼了5点经验,梳理了3个方面的问题,展望了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承前启后的良好发展前景。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素质教育 数字素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林佳瑜
掌媒环境下大学生充分享受了信息获取的自由和个性化,却失去信息的主动权,其认知和行为受到很大干扰,为此,借助传播学的传播模式等基本理论,论述掌媒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新内容,以期为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掌媒 手机 信息素质 媒介素养 信息传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彭志越
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如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却众说纷纭。本文分析了校园文化对文化素质教育的促进功能,探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校园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银辉
从文化校园建设的内涵和要求出发,分析文化校园建设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主要包括丰富人文知识,激发人文思维,掌握人文方法,获得人文精神。进而提出文化校园背景下加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操作方式。
关键词:
文化校园 高职 人文素质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玉忠
和谐校园构建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培养全面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高校和谐校园构建需要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把握和谐校园构建下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推进落实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注重大学生个性发展与潜能发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与强化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建设,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和谐校园 高校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建龙 刘雅琼 王盛 唐勇
文章分初创时期、共创时期、网创时期、融创时期等四个阶段回顾北京大学百余年来信息素质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工作成效、实践经验和基本认识,认为信息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基于信息素质课程教学的文化育人活动,是改善人与信息、人与文化等关系的重要途径,并提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时代命题与未来展望。
关键词:
信息素质教育 文化教育 北京大学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建龙 刘雅琼 王盛 唐勇
文章分初创时期、共创时期、网创时期、融创时期等四个阶段回顾北京大学百余年来信息素质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工作成效、实践经验和基本认识,认为信息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基于信息素质课程教学的文化育人活动,是改善人与信息、人与文化等关系的重要途径,并提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时代命题与未来展望。
关键词:
信息素质教育 文化教育 北京大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克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10年前,华中科技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文化素质教育,10 年来,文化素质教育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开展,反映了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华中科技大学10年文化素质教育的成功,是全校上下同心协力的结果。其基本经验是,实践和研究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互动,相互促进。这是文化素质教育具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华中科技大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