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4)
2023(6747)
2022(5709)
2021(5385)
2020(4310)
2019(9580)
2018(9695)
2017(16144)
2016(9980)
2015(10970)
2014(10580)
2013(9178)
2012(7977)
2011(7422)
2010(7548)
2009(6638)
2008(5955)
2007(5253)
2006(4563)
2005(3985)
作者
(23516)
(19477)
(19191)
(18335)
(12057)
(9270)
(8957)
(7607)
(7430)
(6959)
(6569)
(6421)
(6288)
(6135)
(5866)
(5833)
(5811)
(5723)
(5703)
(5405)
(4870)
(4822)
(4584)
(4526)
(4440)
(4345)
(4324)
(4167)
(4063)
(4026)
学科
(23184)
经济(23167)
教育(19834)
管理(18732)
(16237)
中国(13022)
(12444)
企业(12444)
方法(10295)
数学(9060)
(8901)
数学方法(8878)
理论(8619)
教学(7999)
(7426)
业经(6029)
(5865)
农业(5810)
(5504)
(5160)
贸易(5158)
发展(5056)
技术(5033)
(5007)
(4932)
环境(4349)
地方(4213)
研究(4081)
学法(3885)
教学法(3885)
机构
大学(120106)
学院(118197)
研究(41861)
管理(37317)
(35882)
经济(34812)
理学(32858)
教育(32333)
理学院(32330)
管理学(31412)
管理学院(31165)
(29249)
师范(29083)
(26244)
科学(25833)
师范大学(23829)
中国(22754)
(20101)
(18864)
技术(18834)
(18651)
研究所(18586)
中心(18024)
职业(17758)
业大(17372)
北京(16861)
(15587)
(14997)
农业(14756)
(14751)
基金
项目(80180)
研究(67053)
科学(65039)
基金(53600)
(45906)
国家(45345)
教育(40914)
社会(39452)
科学基金(38416)
社会科(37130)
社会科学(37122)
(34530)
(31116)
编号(30973)
基金项目(27526)
成果(27480)
课题(25109)
自然(22838)
自然科(22333)
自然科学(22329)
(21990)
自然科学基金(21930)
资助(20595)
重点(19985)
规划(19425)
(19155)
(19050)
项目编号(18533)
(17505)
(17286)
期刊
教育(55014)
研究(43166)
(37937)
经济(37937)
中国(32889)
学报(17216)
(16964)
科学(15350)
技术(14295)
大学(14079)
职业(13909)
农业(12189)
管理(11779)
学学(11511)
(11278)
技术教育(8744)
职业技术(8744)
职业技术教育(8744)
业经(7965)
(7220)
论坛(7220)
(6859)
成人(6513)
成人教育(6513)
经济研究(6460)
(6186)
高等(6054)
图书(5558)
财经(5547)
(5462)
共检索到176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楚廷  
素质教育主要是靠校长、靠教师去做的。校长是教师头,所以更特殊一些,责任也更大一些。但素质教育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取决于教师对实践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力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何喜涛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学科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历史学科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就素质教育中的历史教学问题谈点看法,以求指教。 一、历史教学的目标——传授知识,完善素质 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历史知识的文化价值的教育功能。以往,人们较多关注的是学科教育的智育功能、德育功能及美育功能,而较少涉及到形成具有统摄作用的观念、意识等深层次的文化教育功能。历史教学为塑造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必须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教导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求得发展,形成良好个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高利明  
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关系密切。通过应用教育技术会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信息能力的培养产生直接的影响。文章通过实例分析,指出必须大力开发优秀的教学软件,特别是编写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要注重教学设计。文章提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集成”观念和“建构”思想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金山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为一切人提供学习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开放教育应运而生。开放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价值观趋同,我们形成的“认识链”也即“操作链”的实践模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注重为学生提供服务,使素质教育在开放教育中得到了较好的实施,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秀兰  邹宏秋  
根据当代教育的新理念,高职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从办学维度看,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内涵维度看,高职教育要在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同时,发挥思想素质教育的先导作用、文化素质教育的润养作用、职业素质教育的中坚作用、身心素质教育的支撑作用和创新素质教育的超越作用,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素质。从价值维度看,只有当素质教育得到真正重视时,素质教育类课程才能够获得应有的地位,发挥素质教育作用。三个维度的分析表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以及素质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龚克  
实施素质教育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深化和丰富的过程,不仅要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要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主题。在"知"方面,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实质是立德树人,要注重通识但不止于通识,要包含和超越而不是排斥专业教育,是战略主题而不是补充,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统领教育改革之"纲"。在"行"方面,须在指导思想上,真正把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须在办学实践中,实现从教育观念、内涵到模式的转变;须在培养格局上,形成德智体美相互融合的局面;须在体制机制上,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管理体系特别是评价体系;须在工作推进中,把打造德能兼备的教师队伍作为重中之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辅相  
论大学素质教育文辅相“素质”一词,已广泛见之于中央文件、报刊杂志和人们言谈之中,计划生育中讲“人口素质”,体育竞赛中讲“身体和心理素质”,民族比较中讲“民族素质”,还有“公民素质”,“干部素质”,“职工素质”,“群体素质”,“教师素质”,“学生素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张士充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在学校教育中,各科学习不但占有绝大部分时间,且有丰富多采的内容可以相互结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着重研究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一、数学教学与智育关于数学教育中智育的内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人到老年总是要恋旧,我曾多次说过我在教育战线混了一辈子。1984年任清华大学教务处长,1987年任教务长,中间当了一年计算机系系主任,1990年任副校长,1992年调国家教委任高教司司长,自1995年先后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直到2001年退岗。这期间一直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2001年至2013年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在这期间由于工作的需要有不少的讲话,也写了一些文章,虽然水平不高,但为了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小曼  
自80年代中未期提出“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口号)以来,人们一直在沿用它,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正在努力为实施素质教育而进行探索性的教育实验。然而在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并没有统一认识,对诸如这个概念是否科学?它与“应试教育”是什么关系、它是否等同于“全面发展教育”等问题仍存在一些分歧。本文就其中的某些问题,也淡点肤浅认识,供同仁们批评指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隋允康  
素质教育随笔隋允康一、对人才转型的认识若用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素质(Quality)的英文简写来描述三者的关系:K-A(K)-QA(K),似乎能更清晰地表达对人才转型的认识。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说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试论大学素质教育●龚放一、应变与发展:大学素质教育的缘起100多年以前,马克思曾经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者素质“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的客观要求,及其同私有制条件下人的片面发展、畸形发展之间的深刻矛盾。马克思敏锐地看到:“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素质教育三题●文吉吉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反映,它不仅适应了中国迎接21世纪国际竞争挑战的需要,而且说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已经初步达到了实施素质教育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