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2)
- 2023(9429)
- 2022(7869)
- 2021(7615)
- 2020(5972)
- 2019(13555)
- 2018(13755)
- 2017(23513)
- 2016(13991)
- 2015(16037)
- 2014(15988)
- 2013(14411)
- 2012(12151)
- 2011(10876)
- 2010(11144)
- 2009(10108)
- 2008(9391)
- 2007(8100)
- 2006(7352)
- 2005(6718)
- 学科
- 济(40954)
- 经济(40915)
- 管理(28388)
- 业(23403)
- 教育(21672)
- 中国(20170)
- 企(19234)
- 企业(19234)
- 方法(14072)
- 农(14048)
- 学(13287)
- 理论(12959)
- 教学(12296)
- 数学(11813)
- 业经(11605)
- 数学方法(11559)
- 制(10395)
- 财(9486)
- 农业(8686)
- 体(8653)
- 地方(8171)
- 发(7853)
- 贸(7678)
- 贸易(7674)
- 易(7446)
- 学法(7106)
- 教学法(7106)
- 银(6715)
- 发展(6691)
- 银行(6690)
- 机构
- 学院(174217)
- 大学(171424)
- 研究(61749)
- 济(58427)
- 经济(56887)
- 管理(55765)
- 理学(47306)
- 理学院(46637)
- 管理学(45501)
- 管理学院(45139)
- 中国(39187)
- 京(37381)
- 科学(37139)
- 范(35251)
- 教育(35051)
- 师范(35003)
- 所(30364)
- 江(28583)
- 财(28343)
- 师范大学(28260)
- 研究所(27659)
- 农(27209)
- 技术(27013)
- 中心(26400)
- 职业(25542)
- 北京(24291)
- 业大(23848)
- 州(22463)
- 院(22126)
- 财经(21580)
- 基金
- 项目(111418)
- 研究(92365)
- 科学(87601)
- 基金(73018)
- 家(62327)
- 国家(61571)
- 社会(54034)
- 教育(52407)
- 科学基金(51810)
- 社会科(50788)
- 社会科学(50777)
- 省(48353)
- 编号(42031)
- 划(41326)
- 基金项目(37143)
- 成果(36866)
- 课题(33581)
- 自然(30047)
- 年(29466)
- 自然科(29281)
- 自然科学(29275)
- 自然科学基金(28703)
- 资助(28548)
- 重点(27126)
- 发(26475)
- 规划(25220)
- 部(24968)
- 项目编号(24806)
- 创(24042)
- 性(23912)
共检索到274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东方 秦小辉 黄素心
指出统计学是物流专业课程中最具实用性和发展前途的课程之一,具有逻辑关系多、实用性强、数据量大等特点,总结了我国高校物流专业统计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从更新教学方式、改革考核方式、促进产学研结合及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进行统计学课程改革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物流专业 统计学 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一、素质教育的本质:个性化教育未来社会被称为“知识社会”、“知识经济社会”、“智能价值社会”。它将从根本上变革现今的“产业社会”①及其文化(包括教育),带来崭新的思维方式与生产方式。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不能无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支撑“产业社会”的产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易希平 谭玉菡 张菊香
文化素质教育是“成人”教育的必由之路,更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产业生力军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应审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诉求和实践困境,调适专业与通识、技术与人文、有用与无用的动态平衡,并探索路径,包括课程目标的再造与重塑、课程内容的解构与重构、课程方式的互联与互通、课程评价的开放与包容等,以期为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探索开辟一条新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德银
立德树人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价值归宿和目标追求。本文从立德树人的视角分析了当前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探索了相关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有效路径。基于立德树人的目标取向剖析了当前高职素质教育在定位、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建议,以期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职业院校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阎平
立足未来,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征。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本文提出了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培养目标笼统、不够明确;重学科体系,轻实际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偏深、偏难、陈旧老化,课程品种单一、结构封闭等。文章提出,电大课程改革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在具体学科设计中,提倡以学生实际学习需要为依据,以知识的内在体系为逻辑的专题型课程结构。其特点为:便于自学、利于选择,使课程处于不断完善、发展、整合、更新的动态形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金静 张学银 边平勇
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了“高素质,创造性”的要求。素质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而创造性则体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这就是21世纪高校要造就的人才品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坚定的实施素质教育。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一直采用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局限于教室中,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实际操作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听课——被动学习,枯燥,难以调动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和学新 李学琴
“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论研讨会综述为贯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探索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有效教育模式,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天津市上海道小学共同召开了“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名课程理论和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牟光宇
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促进高职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也能够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加强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无疑是提升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需要明确课程目标,完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创业管理;壮大师资队伍,营造创业氛围,健全服务体系。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职学生 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庞海芍 郇秀红
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大学已经开展了20余年,尽管其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一些漂移和变迁,但由其引发的大学教育的三大变革却意义深远。一是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强调培养专才转向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制器"走向"育人"。二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识选修课从无到有,质量不断提升;公共基础必修课的设计思路也在发生变化,与通选课一起发挥素质教育作用。三是引发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本科培养模式改革试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毛军 欧阳玲
本文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分析统计学专业人才需求、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设置的新发展,阐述了目前我国统计学专业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对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重构大数据时代我国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模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必文
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树立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素质教育观,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素质教育观念。注重产学、校企结合,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体系,设置适当的文化课程。要造就一支"双师型"和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培养教师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舒雁滨 吴雄文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高等素质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传统应试教育将逐渐被素质教育替代,高校体育教育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受到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健康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高校体育教育要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确定管理目标,制定管理方案,完善管理体制,研讨教育方法,提高创新观念,不断壮大师资素质培训,顺应教育形式的发展,提高高校体育管理能力,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成果。
关键词:
高校体育 科学管理 素质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屠莉娅 刘力
本文针对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讨论,旨在澄清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含混的认识和概念。探讨应该如何看待改革的目标、改革中的课程、教学与发展,以及改革的共同愿景等问题。希望通过讨论激发新的观点,在分歧中寻求一致性和平衡点,以此推动改革朝着共同愿景健康地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远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