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7)
2023(12321)
2022(10472)
2021(9572)
2020(7842)
2019(17428)
2018(17263)
2017(31910)
2016(17953)
2015(20090)
2014(19863)
2013(18681)
2012(17366)
2011(15975)
2010(16411)
2009(15119)
2008(14585)
2007(13415)
2006(12134)
2005(11068)
作者
(50324)
(41776)
(41727)
(39616)
(26708)
(20060)
(18995)
(16150)
(15888)
(15322)
(14201)
(13966)
(13386)
(13128)
(13108)
(12884)
(12801)
(12413)
(12164)
(11987)
(10619)
(10515)
(10017)
(9796)
(9593)
(9542)
(9334)
(9190)
(8534)
(8402)
学科
(67471)
经济(67413)
管理(45863)
(42513)
(31622)
企业(31622)
中国(24084)
(23306)
地方(21065)
方法(20793)
数学(17783)
数学方法(17471)
业经(16993)
农业(15673)
(14895)
(13785)
贸易(13772)
(13294)
(13171)
(12931)
银行(12902)
教育(12862)
(12799)
(12615)
(12397)
(12288)
金融(12287)
环境(11854)
(11841)
理论(11403)
机构
学院(243690)
大学(239715)
(95854)
经济(93476)
研究(87752)
管理(86310)
理学(72591)
理学院(71652)
管理学(70135)
管理学院(69687)
中国(66007)
科学(53545)
(51787)
(45164)
(45034)
(44149)
(40575)
研究所(40485)
中心(40045)
(37678)
师范(37325)
业大(35954)
农业(34404)
财经(33807)
北京(33206)
(32578)
(31593)
(30428)
技术(29275)
师范大学(28939)
基金
项目(155082)
科学(121180)
研究(120450)
基金(106115)
(91433)
国家(90497)
科学基金(76772)
社会(73422)
社会科(69406)
社会科学(69393)
(65123)
教育(57792)
基金项目(54838)
(53864)
编号(51986)
自然(46789)
自然科(45687)
自然科学(45677)
自然科学基金(44844)
成果(44830)
资助(43198)
(39442)
课题(38613)
重点(35618)
(33122)
(33117)
(32639)
发展(31901)
(31363)
项目编号(31106)
期刊
(118427)
经济(118427)
研究(78280)
中国(61185)
教育(45084)
(42320)
学报(35848)
管理(33426)
(33263)
科学(32912)
农业(29286)
大学(27623)
(26803)
金融(26803)
学学(24873)
技术(22159)
业经(21982)
经济研究(18853)
财经(16049)
图书(15410)
(15091)
问题(14572)
(14007)
职业(12941)
(12514)
论坛(12514)
(12338)
科技(11465)
商业(11422)
(11227)
共检索到392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丰林  
高校社团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组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反映了高校的育人理念、办学特色、管理机制、校园文化和创新程度。只有在实践中准确地认识高校社团发展现状,客观地分析制约高校社团发展的原因,明确和坚持高校社团发展的思路,才能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正视高校社团发展的现实困境近年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等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季卫兵  
文章首先明确了高校理论学习型学生社团的内涵及重要价值;然后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理论学习型学生社团发展现状有:规模逐渐扩大、影响力较弱,活动立意较高、实施途径单一,社团活动频繁、探究深度不够,组建成长迅速、继承发展较难;最后从制度、活动、队伍、条件和文化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理论学习型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海丰  
本文通过对本市高校社团现状调查,提出加强社团的管理,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社团评价体系,加强学生社团自身制度建设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秀梅  肖广岭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使得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越来越高,各种形式的民间环保社团纷纷成立。其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学生环保社团。为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梅红  
针对目前中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文章以河南省为例,针对我国中高职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中高职衔接不畅、中高职实践技能"倒挂"、高职以上无法实现层次上移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了打通中高职衔接的"入口"和"通道",探索新型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模式,依托企业、建立政府统筹区域性公共培训中心,构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等建议,希望能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史振立  
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大学生信息教育的层次及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目的和现实意义,进一步提出了当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静  
素质拓展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素质拓展课的课程设置、学生选读素质拓展课情况、学生对教师授课反馈情况、教学管理、教学改革5个维度采用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中分析研究北京物资学院的素质拓展课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案。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彭奇志  汪洋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OILI)是信息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和发展趋势。通过调查我国69所高校图书馆的OILI情况、分析我国高校OILI的特点,发现当前OILI普遍存在诸多缺陷,如缺乏统一标准,开发出的教学资源通用性不强,难以共享、重用,教学内容和媒体单一,缺乏信息素质评估功能等。建立基于本体的标准化在线学习资源库、开发智能化和具有检索功能的网站、完善OILI的内容、加强个性化服务等,是未来高校图书馆OILI的发展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蒋伟  
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高等学校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提高认识,通过建立健全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政策机制,构建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高起点选聘教师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等措施,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惠清  
专业化发展是各类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现阶段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据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32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全面进入大众化时代。伴随大众化背景下学生规模的激增,学生工作的对象、工作内容与模式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峰  
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民办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本文拟从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角度来分析民办高校现状、学生特点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环境,继而提出一些思考和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洁营  
培养高素质人才、实施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根据我国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从而根据专业特点整合各种资源,创造不同的平台,构建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素质拓展认证体系和素质拓展评价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端娥  
高校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的工作中,既是当下的热门现象,又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对学生的意义在于培养信息检索意识,训练信息检索方法,树立信息检索道德,同时提升个人素质缓解经济压力。对图书馆的意义在于拉近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增加图书馆的民主与人文气息,优化图书馆的检索方式。图书馆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检索课程的填补并注重实践,采用人性化的管理,并与道德结合,积极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并拓展硬件设施的来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伟伟  吴莉莉  
目的: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针对其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通过整群团体测试的方式,对2085名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论:所调查的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总体良好,在认知、情感、公正和节制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艺术类大学生;除人际维度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不同年级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各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此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