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7)
- 2023(12074)
- 2022(10327)
- 2021(9717)
- 2020(8498)
- 2019(19653)
- 2018(19340)
- 2017(38147)
- 2016(20244)
- 2015(22913)
- 2014(23089)
- 2013(22709)
- 2012(20793)
- 2011(18503)
- 2010(18153)
- 2009(16837)
- 2008(16644)
- 2007(14789)
- 2006(12283)
- 2005(10983)
- 学科
- 济(80703)
- 经济(80618)
- 管理(57877)
- 业(56442)
- 企(47014)
- 企业(47014)
- 方法(43655)
- 数学(38912)
- 数学方法(38416)
- 财(22501)
- 银(21531)
- 银行(21385)
- 制(20868)
- 农(20625)
- 行(20015)
- 中国(19467)
- 学(17031)
- 业经(16313)
- 融(15492)
- 金融(15489)
- 务(15220)
- 财务(15170)
- 财务管理(15136)
- 贸(14921)
- 贸易(14910)
- 易(14512)
- 企业财务(14398)
- 地方(14218)
- 农业(13687)
- 理论(12957)
- 机构
- 大学(286877)
- 学院(285509)
- 济(115868)
- 管理(113549)
- 经济(113451)
- 理学(98636)
- 理学院(97603)
- 管理学(95795)
- 管理学院(95262)
- 研究(90176)
- 中国(74096)
- 京(59112)
- 科学(56322)
- 财(53798)
- 农(50167)
- 中心(44854)
- 所(44794)
- 业大(44296)
- 财经(43931)
- 江(41895)
- 研究所(41118)
- 农业(40039)
- 经(39978)
- 经济学(36318)
- 北京(36191)
- 范(35119)
- 师范(34685)
- 州(33975)
- 财经大学(33113)
- 经济学院(33088)
- 基金
- 项目(197885)
- 科学(156360)
- 基金(146052)
- 研究(140392)
- 家(127788)
- 国家(126781)
- 科学基金(109611)
- 社会(89415)
- 社会科(84911)
- 社会科学(84886)
- 基金项目(77838)
- 省(77118)
- 自然(73263)
- 自然科(71624)
- 自然科学(71601)
- 自然科学基金(70336)
- 教育(65819)
- 划(65391)
- 资助(60286)
- 编号(55895)
- 重点(44731)
- 部(44475)
- 成果(44213)
- 创(41510)
- 发(41380)
- 科研(39208)
- 创新(38825)
- 教育部(38291)
- 课题(37629)
- 国家社会(37322)
共检索到406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晓燕 何德旭
系统重要性银行(下称SIBs)的负外部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性风险在SIBs之间传递,进而影响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从法学角度来看,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政府规制是外部性法学的逻辑起点;外部性的本质是权益冲突,而这种权益冲突体现了对无交易关联的经济行为人的侵害;在法学领域,财产法、合同法、侵权法、公法等都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基础;基于法律经济学,解决SIBs负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事前和事后解决机制,事前机制的核心在于界定SIBs与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事后机制的重点则在于完善SIBs危机处置及退出机制、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银行 外部性 权益冲突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晓燕 何德旭
系统重要性银行(下称SIBs)的负外部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性风险在SIBs之间传递,进而影响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从法学角度来看,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政府规制是外部性法学的逻辑起点;外部性的本质是权益冲突,而这种权益冲突体现了对无交易关联的经济行为人的侵害;在法学领域,财产法、合同法、侵权法、公法等都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基础;基于法律经济学,解决SIBs负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事前和事后解决机制,事前机制的核心在于界定SIBs与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事后机制的重点则在于完善SIBs危机处置及退出机制、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银行 外部性 权益冲突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晓燕 何德旭
系统重要性银行(下称SIBs)的负外部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性风险在SIBs之间传递,进而影响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从法学角度来看,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政府规制是外部性法学的逻辑起点;外部性的本质是权益冲突,而这种权益冲突体现了对无交易关联的经济行为人的侵害;在法学领域,财产法、合同法、侵权法、公法等都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基础;基于法律经济学,解决SIBs负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事前和事后解决机制,事前机制的核心在于界定SIBs与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事后机制的重点则在于完善SIBs危机处置及退出机制、完善权利诉讼制度等。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银行 外部性 权益冲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生柳荣 何建勇 朱静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运行格局,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影响日益凸显。随着国际监管框架持续实施推进,各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经营行为和业绩表现明显分化。本文基于中外银行比较视角,对疫情前后中外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评价以及经营趋势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提炼国内大型银行落实最新监管要求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若干经营启示和措施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邬佩琳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所产生的系统性风险是此次危机的关键点,因此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尤其是系统重要性银行(SIBs)对于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性,而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是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关键。评估SIBs的理论框架一般从规模、关联性、复杂性和可替代性等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在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时要根据自身特性确定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而运用熵值法可以确定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当前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系统重要性银行 熵值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曾璇
本文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2014年11月6日公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以及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系统重要性指标计算方式,选取26家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了指标计算。通过比较各银行的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全球活跃程度,本文表明,这些银行在不同指标上的表现差异可以反映出银行的经营特点。对这些指标的进一步分析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系统重要性银行,并更好地对其进行衡量、评价和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娜 胡家琪 周扬
次贷危机的爆发,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系统重要性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如何识别并控制其风险成为国际社会共同讨论的话题。本文建立了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指标,并通过加权平均法得到各家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分值,以此来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评估。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工农中建四家银行始终排在前四位,处于前两个等级的银行都是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系统重要性 指标法 熵值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卫东
本文阐述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由来以及评估银行系统重要性的指标法的演变过程,运用指标法分别按照国内和国际标准对目前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系统重要性进行了评估,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是中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交通银行在中国上市银行中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单独处于第二梯队,但从国际标准计算的角度来看,中国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明显大于其它三大国有商业银行,这也说明了同一家银行在不同的金融系统内其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大小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 系统重要性银行 指标法 评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课题组
2015年11月3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更新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名单,中国建设银行首次入选,加上此前的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四家国有大型银行均跻身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列。笔者通过分析G-SIBS的治理要求、国际大型银行实践,旨在探索我国银行业在公司治理层面适应G-SIBS新要求的对策和举措。G-SIBS监管要求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志洋 孟祥璐
选取2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9年半年度面板数据,分析杠杆率和监管资本比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调整速度,并引入SIFI指数分析系统重要性对商业银行资本调整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杠杆率调整速度低于监管资本比率调整速度;系统重要性银行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在资本调整方面存在异质性,系统重要性银行三种资本比率的调整速度慢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且系统重要性银行在资本调整过程中倾向于使用权益类和资产类指标,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在资本调整过程中倾向于使用资产类和负债类指标。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张娜娜 陈超
运用Shapley值方法对中国上市银行的系统重要性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将系统性风险分配到单个银行中来度量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结果表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更具有系统重要性,交通银行虽然规模较大但Shapley值却相对较小,说明并非规模大的银行就具有系统重要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巴曙松 高江健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首要任务就是评估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动态和国际比较,然后结合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方法和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方法。根据此方法,确定了目前中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并研究了危机前后各银行系统重要性及来源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 银行 指标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邢春娜
复杂网络为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系统重要性机构提供了全局性视角,但由于数据获取上的局限,我国银行系统网络构建存在困难。利用贝叶斯方法和2013—2015年银行资产负债数据构建银行系统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性损失测度指标,并讨论规模与网络中心性在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处于银行系统的枢纽位置;同业负债和入度对银行个体风险造成的系统性损失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资本缓冲和出度增大能够降低局部危机造成的整体损失。因此,规模仍是影响银行系统重要性的主要因素,而银行之间的关联性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玮
2017年11月21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公布了新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以下简称G-SIBs)名单,这是FSB自2011年11月份首次公布29家G-SIBs名单后,第七次更新这份名单。根据这份名单,有30家银行列入G-SIBs,总数与2016年持平,其中加拿大皇家银行首次列入名单,而法国BPCE银行集团退出名单。部分银行分档情况有变化,建设银行与中国银行从第一档升入第二档,花旗银行从第四档降到第三档,法国巴黎银行从第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玮
2018年11月16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公布了新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以下称"G-SIBs")名单,29家银行列入G-SIBs,比2017年少了一家。法国BPCE银行集团列入名单,北欧联合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退出名单。建行从第二档降入第一档,美国银行从第三档降到第二档。最高的一档仍然空置,摩根大通是唯一排在第四档的银行。本文试对2018年评分结果进行解析,并针对中国G-SIBs银行控制与管理评分等提出相应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