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7)
2023(11627)
2022(10078)
2021(9479)
2020(7793)
2019(17903)
2018(17554)
2017(33113)
2016(18589)
2015(21419)
2014(21830)
2013(20890)
2012(19312)
2011(17531)
2010(17904)
2009(16493)
2008(16208)
2007(15019)
2006(12949)
2005(11653)
作者
(53288)
(44652)
(44156)
(42320)
(28086)
(21467)
(20441)
(17297)
(16663)
(16200)
(14962)
(14896)
(14215)
(14009)
(13912)
(13891)
(13846)
(13101)
(13055)
(12743)
(11153)
(11072)
(10730)
(10233)
(10199)
(10078)
(10064)
(9899)
(9046)
(8858)
学科
(69772)
经济(69697)
管理(51964)
(47358)
(38958)
企业(38958)
方法(31210)
数学(26194)
数学方法(25884)
(20998)
中国(20425)
(19492)
(16333)
理论(16225)
业经(16176)
(14546)
(14067)
贸易(14057)
地方(13853)
农业(13758)
(13617)
(12321)
财务(12278)
财务管理(12234)
教育(12204)
(11879)
(11870)
银行(11843)
企业财务(11463)
(11218)
机构
学院(269664)
大学(262717)
(100003)
经济(97518)
管理(94963)
研究(84820)
理学(80404)
理学院(79425)
管理学(77834)
管理学院(77303)
中国(63737)
(55732)
科学(53416)
(49148)
(43619)
(43582)
(43574)
中心(40124)
(39230)
研究所(39196)
师范(38858)
财经(38736)
业大(38464)
技术(35484)
(35469)
北京(35008)
(34791)
农业(34390)
经济学(30915)
师范大学(30656)
基金
项目(169100)
科学(131022)
研究(130298)
基金(116469)
(100258)
国家(99301)
科学基金(84114)
社会(77736)
社会科(73314)
社会科学(73293)
(70032)
教育(64670)
基金项目(60948)
(58157)
编号(57851)
自然(52438)
自然科(51154)
自然科学(51140)
自然科学基金(50191)
成果(48098)
资助(47507)
课题(41317)
重点(39201)
(37099)
(36840)
(35487)
(34935)
项目编号(34181)
(33781)
创新(32873)
期刊
(115395)
经济(115395)
研究(79419)
中国(55686)
教育(46054)
学报(42122)
(41413)
(39896)
科学(36279)
管理(33195)
大学(31522)
技术(29176)
学学(28966)
农业(26614)
(22424)
金融(22424)
业经(20743)
财经(20059)
经济研究(17965)
(17357)
职业(16627)
图书(16095)
问题(15449)
(13950)
(13853)
(13513)
论坛(13513)
技术经济(12922)
商业(12717)
(12462)
共检索到401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英霞  亓俊忠  丁文利  
专业群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等职业教育对接社会人才需求的桥梁和纽带,各高职学校亟需把高水平专业群的科学组建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对专业群组建理念进行分析;基于产业集群模式,将专业群组建逻辑总结为基于合力论的产业逻辑、基于共同论的岗位逻辑、基于相近论的专业逻辑;利用SWOT量化模型,对组建的专业群进行效能分析,为高职学校评价组建专业群的合理性、有效性提供战略性意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平和光  
从高职示范校,到骨干校,再到优质校建设,一个重要特点皆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置于重要位置。2019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简称"双高计划"),将专业群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明确提出集中力量建设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更加凸显专业群在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开展高水平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是推进高水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平和光  
组建专业群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这些规律和原则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就是构成专业群结构系统的基本逻辑。它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从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来看,专业群建设是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是落实系列政策、解决现实问题、实现质量目标的主要抓手。专业群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改革工程,作为工程的首要问题,专业群的科学组建关系到其能否成为未来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关系到其能否真正发挥好共享、集群、协同的优势以支撑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晓  
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要牢牢把握类型教育下高等职业教育深化内涵式发展和"四新"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中动力转化的现实需要。现有对于专业群建设的实践存在建群逻辑不清晰、人才培养改革力度不够、专业群管理与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高职学校可根据产业群、岗位群以及群内关系三种建群逻辑,从技术链出发深化专业群顶层设计,依据组群逻辑重组群内资源,推进制度体系保障工作,实现专业群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梦卿  余静  
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职院校组建专业群具有多重维度与内在规律,依循专业逻辑、产业逻辑、资源逻辑等专业群建构的三维逻辑,有利于廓清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与实践向度。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将专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基础思路,以专业间的动态调整强化组群活力;将产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根本遵循,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产业需求;将资源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内在机理,以统筹资源布局发挥集聚优势。通过厘清专业、产业、资源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有效协调内外关系,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目标,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联合  
本文在厘清高职文科专业内在教育价值问题研究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系统论的视角就高职文科专业的内在教育价值问题做了详尽的系统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文科专业内在教育价值问题的内涵界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亚西  
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改革任务中,对高职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面向领域、服务重点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照布迪厄的"场域—资本—惯习"分析框架,目前高职学校在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社会服务关系网络、各类社会服务资本占有和传统社会服务惯习倾向方面存在挑战。可以从优化场域结构,厘清高职学校社会服务战略布局;夯实资本要素,注重高职学校社会服务内涵提升;重构惯习体系,强化类型教育社会服务发展理念三个方面着手,提升高职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占德胜  
从系统论角度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具有高技术性、职业性、区域性和学科交叉性等特征。从专业设置的原则,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中几个关系以及特色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管德明、杨帆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11期中撰文,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了当下中、高职教育的困境,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及其专业设置等方面指出了符合职教培养目标的衔接途径与方法,剖析了我国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践与协作。在系统论视角下,我国中、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着如下困境:1.中职教育面临发展困境,中职生源萎缩、中职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比例偏小,使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尚植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由"五大发展理念"、"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构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从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整体思想可以深入领会习近平完整的新战略思想,具体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如新"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协同战略、生态扶贫战略和民生导向战略等,既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马克思的思想来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也从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基础——多学科视角探索具体经济活动乃至改革过程。基于此,2016年5月11日,大连市社科联(社科院)、大连哲学研究基地和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闳肆  
为分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因素和系统结构,采用文献扎根法和德尔菲法提炼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影响因素,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解释结构模型、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探究影响因素的系统位置、层次和作用。研究发现:(1)影响因素呈层次递阶状,表现为橄榄型结构(两端窄、中间宽),表明中介机制因素丰富;(2)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位于橄榄型结构最底层,发挥基础性调控作用,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是高原因度因素,科技赶超创新引领能力是中心度最高的因素;(3)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影响因素通过独立、依赖、自发或联动多种方式发挥协同作用。最终,构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系统整合模型,涵盖系统动力、支撑、能力、任务和耦合等要素,并以中国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实现自立自强的案例检验模型有效性,为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志刚  原爱丽  
周志刚、原爱丽在《职教论坛》2014年第36期中撰文,从系统论的视域分别探析了职业教育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认知、关系及其衔接三个问题。系统论认为,世界是有系统的,系统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一整体的重要构成要素,我们在认识职业教育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时,首先必须立足于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志刚  原爱丽  
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据此认为,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非线性互动。为此,将二者进行衔接,并以开发文化课程校本教材、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文化课程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建立两类教师共同备课、教研制度以及完善教师评价制度为支撑可确保衔接的有效性,从而使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实现良性互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凤芹  陈亚平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前所未有,单纯以科研项目经费为主的松绑放权,只是围绕经费这一科研活动的必要条件展开,尚难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目前大部分科研人员都分布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事业单位体制对收入分配既有保稳定的功能,但也有束缚。虽然近年来已经开展了大量改革,但普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基于系统性理论,从主体性、功能性、协同性、结构性和稳定性五个方面提出系统性推进科研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内涵与逻辑,即以科研事业单位自身为主体、以提升整体创新效率为目标,通过央地和各部门间协同、制度要素的结构化配置以及可预期的稳定性政策系统性推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作鹏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以产教融合理论为基础,结合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双高"专业群建设的实施路径:应以深化产教融合逻辑为主线,以区域产业发展为依据,对接产业调整和岗位需求,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同时,构建双主体育人模式并建设与岗位能力对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课堂革命,同步推进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以产教融合基地、产业学院、实体化职教集团等部门为载体,主谋技术技能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以专业群建设发展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