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64)
2023(18119)
2022(15543)
2021(14598)
2020(11934)
2019(27134)
2018(27201)
2017(51374)
2016(27920)
2015(31380)
2014(31262)
2013(31091)
2012(28723)
2011(26125)
2010(26532)
2009(24693)
2008(23819)
2007(21469)
2006(19262)
2005(17199)
作者
(81473)
(67781)
(67326)
(63763)
(42707)
(32462)
(30380)
(26562)
(25740)
(24394)
(22977)
(22868)
(21522)
(21455)
(20747)
(20664)
(20204)
(19901)
(19347)
(19247)
(17014)
(16881)
(16412)
(15687)
(15292)
(15175)
(15121)
(14977)
(13777)
(13414)
学科
(114743)
经济(114620)
(81589)
管理(76170)
(57285)
企业(57285)
(52031)
方法(43088)
数学(35966)
数学方法(35546)
中国(34714)
农业(34699)
业经(30419)
地方(28847)
(26327)
(24922)
(23447)
(20897)
贸易(20879)
(20195)
理论(19500)
(19386)
银行(19335)
(18595)
(18395)
(18148)
金融(18145)
技术(18139)
(17711)
环境(17599)
机构
学院(398216)
大学(396802)
(156632)
管理(154424)
经济(152926)
研究(136877)
理学(131991)
理学院(130528)
管理学(128312)
管理学院(127600)
中国(104035)
(85748)
科学(84779)
(78758)
(71909)
(69221)
中心(63098)
业大(63069)
研究所(62569)
(61357)
农业(60345)
(56430)
财经(56015)
师范(55940)
北京(54360)
(50840)
(50288)
(48750)
经济学(45103)
师范大学(44659)
基金
项目(265027)
科学(207318)
研究(199066)
基金(188796)
(164089)
国家(162567)
科学基金(138502)
社会(124352)
社会科(117302)
社会科学(117270)
(105014)
基金项目(100024)
教育(90406)
(87671)
自然(87328)
自然科(85198)
自然科学(85178)
编号(84326)
自然科学基金(83629)
资助(75957)
成果(69665)
(60288)
重点(59322)
(57780)
课题(57645)
(54758)
创新(50935)
国家社会(50474)
项目编号(50155)
科研(49460)
期刊
(186791)
经济(186791)
研究(120427)
中国(85620)
(78891)
学报(64904)
科学(58853)
管理(54900)
(53595)
农业(53493)
教育(50827)
大学(49631)
学学(46199)
(38797)
金融(38797)
业经(35299)
技术(35179)
财经(27328)
图书(27112)
经济研究(26968)
(25730)
问题(25152)
(23421)
(20986)
科技(19378)
书馆(19233)
图书馆(19233)
技术经济(18993)
理论(18910)
现代(18499)
共检索到610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娱   秦国伟   于法稳  
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问题。基于系统论视角,从数量和空间两个方面出发,探究二者之间的发展规律。(1)构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进行指标权重赋值。(2)在数量方面,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找出二者发展是否存在相互影响。(3)在空间方面,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进行分析,以找出二者相互影响的程度。研究发现:(1)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2)就耦合性来说,二者目前处于中低度耦合阶段,尚未达到良性共振;就协调性来说,二者目前处于中低度协调阶段,和谐一致、协调发展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3)二者的耦合性和协调性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最后根据二级指标权重确定改善方案,以实现二者良性共振,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娱   秦国伟   于法稳  
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问题。基于系统论视角,从数量和空间两个方面出发,探究二者之间的发展规律。(1)构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进行指标权重赋值。(2)在数量方面,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找出二者发展是否存在相互影响。(3)在空间方面,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进行分析,以找出二者相互影响的程度。研究发现:(1)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2)就耦合性来说,二者目前处于中低度耦合阶段,尚未达到良性共振;就协调性来说,二者目前处于中低度协调阶段,和谐一致、协调发展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3)二者的耦合性和协调性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最后根据二级指标权重确定改善方案,以实现二者良性共振,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彦杰  杨瑞  高启杰  
文章基于2017—2019年中国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和中介效应模型估计金融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对农村电商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电商;从区域看,金融发展在1%和5%水平上分别显著正向影响东、中部的农村电商,对西部和东北的农村电商也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从城市看,金融发展在1%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二、三线城市的农村电商,对一、四、五线城市的农村电商也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发现,金融发展能够通过信息基础设施正向显著影响农村电商。文章的研究结论为解释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对数字经济时代拓展农村电商有一定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彦杰  杨瑞  高启杰  
文章基于2017—2019年中国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和中介效应模型估计金融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对农村电商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电商;从区域看,金融发展在1%和5%水平上分别显著正向影响东、中部的农村电商,对西部和东北的农村电商也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从城市看,金融发展在1%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二、三线城市的农村电商,对一、四、五线城市的农村电商也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发现,金融发展能够通过信息基础设施正向显著影响农村电商。文章的研究结论为解释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对数字经济时代拓展农村电商有一定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升  
通过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协调度模型,对全国31个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和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从东部往西部呈现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其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水平也相对较高;从协调度所属的等级来看,呈现明显的"哑铃"状,属于优质协调的省份和属于严重失调的省份都较多,东部地区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姜涛  
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典型地应由公共部门提供。大量研究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发展具有正效应,然而对引起正效应的具体联系和因果关系的研究较少,所以除了建议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之外,很难提出更多的具体政策建议。本文对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发展的主要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将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划分为宏观经济效应、微观经济效应和分配效应三种,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文科  林后春  
要实现传统自给性农业向现代商品性农业的转变 ,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有发达和完善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与之相配套。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在于 :从抽象看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基础产业部门 ;从具体看 ,它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产业 ;从动态看 ,它是农村也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从现实看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是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从未来看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必须有一个可持续化的发展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  
本文从历史与实证的角度 ,以中国改革开放 2 0年的实践为案例 ,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测算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的方向及程度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伟  孔繁利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创新,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农村基础设施是产业兴旺的先行资本和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其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运营管理效率低下、高素质人才短缺、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管立杰  赵伟  
[目的]农村基础设施采用PPP模式能够增加项目投资、使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得到改善、体现更高的经济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在农村和农业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ntropy),实现主观与客观赋权相结合,从合作障碍因素、制度保障因素、经济环境因素3个层面,确定了19个影响因子在影响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中的权重值。[结果]评价指标中项目收益率、政策支持力度、资金可获得性、专业人才充足性、平等合作意识指标的权重居于前5位,表明该5项指标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探索这些因素对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论]结合主要影响指标贡献度,提出注重优化组合、加大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注重人才培养、坚持平等互利,消除合作障碍等建议,为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庆国  翟印礼  
本文强调政府机制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主渠道,同时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自治机制,把民间资本动员起来。为了保证公共基础设施资金的使用效率,必须建立政府支农资金的整合机制,创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运作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温胜芳  王海侠  蔡秀云  
村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发展水平应该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2014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转变中的村庄"的"百村千户"调查表明,我国农村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明显改善,道路交通、住房条件和垃圾收集是农户眼中近五年农村生活变化最大的方面。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已经开始进入城乡统筹阶段,环境设施呈现区域配置差异特征,不同区域村庄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次序存在差异,公共基础设施运营、更新维护所需的机制要素需要重视。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在区域上呈现均等化改善,农村金融需要下一步重点改善,公共服务中的优质人力资源不足、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钰  陶志梅  姚鹏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复合系统包括能源、供排水、道路交通、邮电通信、环境保护、防灾等六大系统,六大系统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协调发展,为城市的生产、社会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利用灰关联熵法构建能源、供排水、道路交通、邮电通信、环境保护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评价模型及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核算2000年-2011年能源-交通-环境-邮电-供排水公共基础设施复合系统评价指标可知,我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度水平自2000年以来稳步提高,但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度仍有待于优化。应注意提高供排水、环境保护、邮电通信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尤其应改善邮电通信与供排水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韩光远  江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