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5)
- 2023(10927)
- 2022(8976)
- 2021(8601)
- 2020(6898)
- 2019(15128)
- 2018(15459)
- 2017(26455)
- 2016(15826)
- 2015(18035)
- 2014(18433)
- 2013(16693)
- 2012(15157)
- 2011(14154)
- 2010(14651)
- 2009(13355)
- 2008(12854)
- 2007(12109)
- 2006(10774)
- 2005(9915)
- 学科
- 济(48998)
- 经济(48938)
- 管理(39492)
- 业(31646)
- 企(25873)
- 企业(25873)
- 教育(22756)
- 中国(21728)
- 理论(16309)
- 学(16279)
- 农(16200)
- 地方(14806)
- 方法(14764)
- 财(12715)
- 业经(12629)
- 制(12445)
- 教学(11933)
- 数学(10875)
- 农业(10681)
- 数学方法(10622)
- 银(9535)
- 银行(9510)
- 和(9444)
- 体(9382)
- 发(9194)
- 行(9121)
- 融(9031)
- 金融(9022)
- 地方经济(8511)
- 环境(8476)
- 机构
- 学院(212976)
- 大学(212108)
- 研究(76100)
- 济(67091)
- 管理(66996)
- 经济(64869)
- 理学(55302)
- 理学院(54426)
- 管理学(52982)
- 中国(52701)
- 管理学院(52548)
- 科学(48773)
- 京(48446)
- 范(41675)
- 师范(41313)
- 所(39697)
- 江(37380)
- 教育(37056)
- 研究所(35702)
- 财(35217)
- 中心(33748)
- 农(33463)
- 师范大学(33091)
- 技术(32158)
- 北京(31494)
- 州(30186)
- 业大(29159)
- 职业(28434)
- 院(27819)
- 财经(26558)
- 基金
- 项目(131738)
- 研究(106239)
- 科学(102746)
- 基金(86657)
- 家(75334)
- 国家(74477)
- 科学基金(61704)
- 社会(60782)
- 教育(57042)
- 社会科(56983)
- 社会科学(56973)
- 省(56242)
- 编号(48778)
- 划(48710)
- 基金项目(44029)
- 成果(43108)
- 课题(38538)
- 自然(37239)
- 自然科(36269)
- 自然科学(36256)
- 自然科学基金(35527)
- 资助(34523)
- 年(32877)
- 重点(32067)
- 发(30736)
- 项目编号(28868)
- 部(28535)
- 规划(28162)
- 性(27410)
- 创(27276)
- 期刊
- 济(87295)
- 经济(87295)
- 研究(73932)
- 教育(65992)
- 中国(58041)
- 学报(35105)
- 农(31456)
- 科学(29703)
- 财(29420)
- 大学(26832)
- 技术(25987)
- 管理(25837)
- 学学(23181)
- 农业(21375)
- 职业(19492)
- 融(16727)
- 金融(16727)
- 业经(16192)
- 图书(15079)
- 财经(13599)
- 坛(13141)
- 论坛(13141)
- 技术教育(12825)
- 职业技术(12825)
- 职业技术教育(12825)
- 经济研究(12777)
- 经(11918)
- 版(11361)
- 书馆(11166)
- 图书馆(11166)
共检索到346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闫智勇 朱丽佳 陈沛富
当前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的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运用系统论从关系链维度、时间外延维度、空间外延维度和本体维度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属性是对社会经济的有机构成水平和主体发展水平的适应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既能够充分适应社会经济有机构成的变化对产业工人的多样化需求,又能够充分适应各类主体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多元化的学习需要的教育体系。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 系统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红利 周雪梅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严密论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是把传统职业教育体系推翻重建,也不是另起炉灶再建新系统,而是推动传统体系向现代体系演化。竞争是系统演化的内在动力,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的竞争、教师与行政官僚的竞争,都推动职业教育体系从行政化向市场化演变。
关键词:
系统论 职业教育体系 演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毛文娟 程德慧 王博
黄炎培是我国职业教育先驱和著名教育家,其职业教育思想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与探索中,逐步从零散性走向系统化,形成包括本质观、目的观、人才观、师资观、教学观、联络观在内的黄炎培职业教育观系统。其呈现出系统要素的整体性特点、系统层次的协同性特点及职业教育办学的开放性特点。我国已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关键阶段,运用黄炎培职业教育观的系统思维,对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统筹不同类型教育协同发展、深化产业与教育融合等方面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红春 闫智勇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的探索影响其理论创新和改革进展。通过文献研究、语义学和现代系统科学三种方法的互证研究,并在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空共轭性、时间外延维度的终身性、空间外延维度的适应性、本体维度的特色性、内外共生性、内部要素的和谐性、教育对象的全纳性、主体需求的人本性的基础上,最后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既能够充分适应社会经济有机构成的变化对产业工人的多样化需求,又能够充分适应各类主体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多元化的学习需要的教育体系。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 内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敏娟 王玲
从科研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科研工作是科研类型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开展科研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职能的需求,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发达国家技术应用型大学给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科研工作,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科研条件;高等职业教育的科研工作主要包括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为各级行政机关决策提供参考,研究"职业"、"技术",为社会经济服务,研究教育科学,为人才培养服务。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科研 内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宝柱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着企业合作主体选择难和育人成效不高双重困境,校企双方主体价值目标背离、实力企业不均衡分布、企业生产情景难以教育化改造、顶岗实习学生对"员工"身份不认同是造成合作困境的主要原因。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对职业院校在办学层次、服务重心、人力资源开发、办学条件等方面引发的改变,提出以市为单位统筹区域内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建立中高职学生有区别的企业实践制度、建立校企双向沟通的多元合作机制、变送学生去企业实习为请企业师傅来学校指导实习等四点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刘宏杰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征至少包括开放创新性、多元融合性、动态适应性、系统协调性和服务人本性五个方面。基于以上认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中职与高职、学校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等关系。需要在政策层面加强政府的统筹管理,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提高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融通性,推进校企合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邹忠在《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第4期中撰文指出:近年来,我国政府和学术界都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开展过广泛深入的探讨,取得不少成果,但仍有待继续深入和完善。目前,关于职业教育体系内涵有许多不同的表述。"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最早见于《谈谈新西伯利亚社会学家的经验》一文;国家首次明确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鹏顺
准确把握现代性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现代性既要体现终身学习理念、人本主义思想、知识分类与转换理论,又要体现产业的现代特征。在进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时,要体现体系的开放性、整体性、动态性。此外,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应体现世界性和功能的多样性。在把握现代性内涵的基础上,应架构体系,改善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环境,加强产教融合,加上中央政府和区域政府的共同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内涵 建构 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贾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融合。历来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反映了国家构建职普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诉求。职普融通的学术表达在不同时代的学者研究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理解与内涵。推进职普融通的有效策略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与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内容上,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贯穿基础教育阶段;路径上,建立综合中学、实行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采用学分制以及构建国家资格框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松林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是由国家制定并具有法定效力、反映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及人的需求的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及与其他教育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系统。专科与本科的衔接可以分为专升本模式、交叉模式和专本一体化模式。专科与本科衔接必须处理好组织管理、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三大要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明生 周文佳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教育质量提升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的期许。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提倡以质量效益为主、走内涵型发展模式的背景下,高职高专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在办学思路、定位方面转换职教理念,积极适应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决策,倡导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全面可持续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和震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职业教育的内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人们对职业教育特征的认识在逐步深化。因此.需要通过新的现代职业教育观念,审视职业教育的现代特征。我们认为,现代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技能性、社会性、终身性和全民性。其中职业性和技术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其他特性是职业教育的派生属性。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代 内涵 特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志刚 原爱丽
周志刚、原爱丽在《职教论坛》2014年第36期中撰文,从系统论的视域分别探析了职业教育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认知、关系及其衔接三个问题。系统论认为,世界是有系统的,系统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一整体的重要构成要素,我们在认识职业教育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时,首先必须立足于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志刚 原爱丽
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据此认为,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非线性互动。为此,将二者进行衔接,并以开发文化课程校本教材、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文化课程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建立两类教师共同备课、教研制度以及完善教师评价制度为支撑可确保衔接的有效性,从而使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实现良性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