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02)
- 2023(7334)
- 2022(6369)
- 2021(5987)
- 2020(5165)
- 2019(12031)
- 2018(12166)
- 2017(22762)
- 2016(12443)
- 2015(14303)
- 2014(14407)
- 2013(13697)
- 2012(12255)
- 2011(11133)
- 2010(11515)
- 2009(10587)
- 2008(10640)
- 2007(9346)
- 2006(8300)
- 2005(7329)
- 学科
- 济(50930)
- 经济(50892)
- 管理(34720)
- 业(31158)
- 企(26962)
- 企业(26962)
- 方法(26322)
- 数学(23284)
- 数学方法(22643)
- 学(11938)
- 中国(11831)
- 农(11769)
- 业经(10758)
- 理论(10710)
- 地方(10476)
- 财(9593)
- 环境(8033)
- 制(7980)
- 和(7934)
- 农业(7868)
- 贸(7765)
- 贸易(7756)
- 技术(7744)
- 易(7483)
- 教学(7294)
- 银(7023)
- 银行(7005)
- 划(6904)
- 行(6611)
- 融(6444)
- 机构
- 学院(179043)
- 大学(178169)
- 管理(69112)
- 济(63509)
- 经济(61887)
- 理学(59831)
- 研究(59232)
- 理学院(59111)
- 管理学(57295)
- 管理学院(56998)
- 中国(44200)
- 科学(41190)
- 京(39343)
- 农(31769)
- 所(31100)
- 业大(29849)
- 研究所(28733)
- 财(28130)
- 中心(27321)
- 江(27212)
- 农业(25260)
- 北京(24805)
- 范(24534)
- 师范(24211)
- 技术(22638)
- 财经(22544)
- 州(22052)
- 院(21857)
- 经(20322)
- 师范大学(19363)
- 基金
- 项目(125094)
- 科学(97584)
- 基金(88546)
- 研究(86981)
- 家(79101)
- 国家(78514)
- 科学基金(66932)
- 社会(51869)
- 省(51682)
- 社会科(49200)
- 社会科学(49182)
- 基金项目(46181)
- 自然(46153)
- 自然科(45139)
- 自然科学(45126)
- 自然科学基金(44255)
- 划(43804)
- 教育(42057)
- 资助(38061)
- 编号(35150)
- 重点(29199)
- 成果(28154)
- 发(26592)
- 创(26085)
- 部(26081)
- 课题(25989)
- 计划(25301)
- 创新(24429)
- 科研(24075)
- 大学(22338)
共检索到258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俊
协同评价是解决系统间同步与共生关系的重要手段。针对经典耦合协同模型存在的多种问题与不足,文章提出了基于增长率和相离度的双系统协同评价模型,该模型能有效解决原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数学上的分析讨论了模型的相关性质。针对模型中的参数设置问题,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其敏感性和稳健性,并通过算例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实用性与合理性。同时,进一步讨论了模型在多系统和非时序数据方面的扩展问题。新模型对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各领域的系统协同性评价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炳庚 陈永林 李晓青
"美丽中国"是由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3个系统耦合组成的人—地关系复杂系统。选取3个子系统层、30个指标层共同构建"美丽中国"建设评价的耦合协调模型。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是"美丽中国"建设阶段的划分依据。江西省各设区市的实证研究表明:从耦合度来看,江西省各设区市的耦合度大部分处于拮抗阶段;从协调度来看,南昌市处于"美丽中国"建设较高水平阶段,赣州和九江2个设区市处于中等水平阶段,其他8个设区市处于低水平阶段;不同的阶段所采取的发展战略均有所不同。
关键词:
“美丽中国” 耦合协调模型 评价 江西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永周 贺海涛 刘旸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共享与扩散,实现资源的互补与优化配置,产生创新的非线性效应。本文在阐述协同创新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产学研知识资源的特性,提出知识势差是知识转移的内生动力,知识耦合是知识创造的自然基础,构建以知识资源匹配、知识转移与创造、知识协同创新为主要阶段的过程模型。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黎小平
分析了制造企业管理协同现状,提出了基于一线生产型班组的自底向上管理协同策略,研究了基于班组的管理协同体系,指出协同体系应分层次系统构建,详细讨论了各层次的协同内容,对组成管理协同体系的协同层次模型、协同功能模型和协同链模型进行了研究,以A公司的实践说明了基于班组的管理协同体系构建过程。
关键词:
班组管理 管理协同 协同体系 协同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黎明 李洄旭 肖沁霖 张润婕
运用中国1997—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绿色创新和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对二者协同的时空演变趋势进行考察,进而运用PVAR模型对其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区域绿色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度呈上升趋势,但协调度总体偏低,出现以濒临失调为中心、向良好协调与中度失调两边扩散的态势。就二者的动态关系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绿色发展对其绿色创新冲击的响应更大,经济次发达地区的绿色发展对其绿色创新形成了正向冲击,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却不是很显著。
关键词:
绿色创新 绿色发展 协同 互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锋正 刘向晖 刘新平
在分析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和农业经济子系统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建立起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型,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来量化分析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与农业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与程度。以河南省为例,构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跟踪2003年到2012年的数据变化情况,研究得出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和农业经济子系统的耦合度与协调度的变化规律,从而预测未来1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江
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介部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本质上要求与生产和消费部门高度耦合。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以及耦合协同视角定量评估了我国流通业的发展水平。整体来看,现阶段我国流通业与农业生产部门耦合较差,与消费部门的城乡、区域耦合差异是制约我国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发展质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技术进步以及市场化水平提升是提高我国流通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原因,而城乡发展差距则会制约流通业发展质量的提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卓 刘一新 谷静
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评是了解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工具。从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创造能力、创新环境支撑能力和资源协同配置能力4个维度,构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评体系,并用耦合协同度模型进行测量,最终以江苏省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江苏省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正处于中度协同向高度协同过度的阶段,且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环境支撑能力都处于较好的发展水平,而资源协同配置能力是影响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增长提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协同创新能力 耦合协同度模型 测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逯进 刘璐 周惠民
基于我国31个省区1993-2015年面板数据,运用三系统耦合模型,测算了人口结构、产业发展、供求协同三大系统的综合水平及耦合特征,并结合空间重心距离分析,讨论了三系统耦合的时序变化、空间分布及匹配状况,以从全新的视角审视当前我国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结果显示,一方面,我国人口结构和产业发展均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但人口结构2015年起出现转变,加之供求结构自2003年以来失衡加速,导致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提升缓慢;另一方面,"人口结构-产业发展"二系统的良性耦合对于三系统耦合具有支撑优势,但此优势可能
关键词:
人口结构 产业发展 供求协同 耦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石秀 侯光明 王俊鹏
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协同关系在学界已达成共识,但由于其演化过程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难以用一般的经验研究方法直接观察,现有研究中鲜见两者协同关系的动态演化分析。针对上述理论缺口,根据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描述企业创新行为,提出M-T创新系统耦合概念,建立其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Vensim PLE进行仿真运行,以探讨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关系的演化机理。结果显示:M-T创新系统演化具有典型的增长性、一致性与复杂性。管理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在耦合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又因发展阶段各异,整体上显示出从交替主导到趋于一致的演化特征,并带来创新效率的增加。
关键词:
创新系统 系统耦合 系统动力学 演化机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晓艳 杨印生
本文在对新农村建设各子系统辨识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系统具备生物功能的特征,具有耦合仿生的基础,具备耦合仿生的可行性。通过类比和模拟的方法,探讨了基于生物耦合仿生的新农村建设系统的耦合仿生特征及构成、耦合仿生的基本规律、耦合仿生机理、耦合仿生的条件和机制;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系统与其内、外部环境进行各种能量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熵变,可测算新农村系统运行的混乱程度,找出干扰新农村系统无序的影响因素,以此判断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而提出协同管理策略,以期更好地实现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新农村 系统 耦合 仿生 协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夏平 杨继平
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基于PSR模型构建企业财务数据与大数据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引入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函数,从定性与定量层面评价2014~2018年电商行业财务数据与大数据的协调发展情况及演变机制,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电商行业具有很强的大数据依赖性。阿里巴巴2014~2015年财务数据与大数据完成了从勉强协调到中级协调的跨越,此后协调指数开始下滑,并于2016年以后趋于平稳发展;京东的财务数据与大数据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持续上升,并于2017年以后趋于平稳;唯品会2014~2016年财务数据与大数据耦合协调发展处于上升态势,2016年之后下滑严重;拼多多的财务数据与大数据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持续向好,增速较快。
关键词:
电商 财务数据 大数据 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浩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却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过度开发及利用地球资源,最终导致自然资源濒临耗竭,严重破坏了地球生态环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阐述生态与经济的辨证关系与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耦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生态与经济互动关系的研究上,最后提出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岑晓腾 苏竣 黄萃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是一个多样化、复杂化的复合系统,其主要包含支持子系统内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效果,以及发展子系统内的创新投入和协同能力,兼具线性、非线性和自组织性等复杂系统特征。本研究基于系统论和协同论,构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从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来看,沪嘉杭三地绩效均呈现上升趋势,嘉兴增长率最高,且区域内子系统中支持子系统和发展子系统绩效跟上一级系统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从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关系来看,三地之间协同程度也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总体协同程度较高,嘉兴协同发展成绩突出,其中上海子系统协同基础良好,增长缓慢,嘉兴子系统协同基础较差,但增长迅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家明 丁浩 郑皓
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加快城镇化有利于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分析山东省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迟滞于城镇化率导致承载能力欠佳,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后续动力不足,粗放式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因此,协调城镇化建设己成为山东省城镇化转型的当务之急。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理论方法进行梳理,结合城镇化协调发展内涵进行解读,将城镇化协调发展定义为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5个系统协调发展,运用相关鉴别力模型对指标进行筛选和指标体系构建,运用改进的耦合协调模型分别构建各系统城镇化协调发展测度模型。经测算得出:2007-2016年山东省各地市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均在波动中有所提升,但地市间差距并未缩小。目前,各地市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均处协调之列但整体水平偏低,且地市间在滞后类型与阻力因素上均有所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