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0)
2023(12338)
2022(10675)
2021(10170)
2020(8395)
2019(19566)
2018(19283)
2017(37119)
2016(19842)
2015(22407)
2014(22462)
2013(22031)
2012(20097)
2011(18029)
2010(18380)
2009(17294)
2008(15855)
2007(13859)
2006(12094)
2005(10822)
作者
(57066)
(46959)
(46676)
(44337)
(29934)
(22482)
(21319)
(18496)
(18035)
(16816)
(16221)
(15606)
(14803)
(14731)
(14614)
(14278)
(13912)
(13786)
(13412)
(13278)
(11619)
(11468)
(11385)
(10652)
(10588)
(10430)
(10372)
(10367)
(9462)
(9172)
学科
(76798)
经济(76710)
管理(58037)
(55524)
(48158)
企业(48158)
方法(37181)
数学(31363)
数学方法(30917)
(26897)
金融(26895)
中国(26100)
(25053)
银行(25018)
(24114)
(21176)
(19012)
(18364)
业经(18335)
地方(16984)
理论(16546)
(16492)
(14771)
财务(14699)
财务管理(14674)
企业财务(13974)
农业(13272)
(13124)
(12890)
贸易(12877)
机构
大学(280042)
学院(277652)
管理(112260)
(106727)
经济(104137)
理学(97408)
理学院(96369)
管理学(94535)
管理学院(94066)
研究(89238)
中国(72785)
(60348)
科学(56485)
(50022)
(43903)
中心(42694)
(41056)
业大(40734)
财经(40529)
研究所(40257)
(38921)
北京(38524)
(36741)
(36350)
师范(36002)
(33327)
(32524)
经济学(32129)
农业(32117)
财经大学(30390)
基金
项目(191429)
科学(149822)
研究(141183)
基金(137886)
(119118)
国家(118106)
科学基金(102034)
社会(86803)
社会科(82276)
社会科学(82256)
(74980)
基金项目(73533)
自然(66798)
自然科(65200)
自然科学(65187)
教育(64667)
自然科学基金(63992)
(62804)
编号(58493)
资助(57534)
成果(47478)
重点(42523)
(41449)
(40203)
(39942)
课题(39852)
创新(37146)
项目编号(36816)
科研(36538)
大学(36096)
期刊
(112940)
经济(112940)
研究(81627)
中国(51607)
学报(43211)
管理(40776)
科学(39744)
(37859)
(36514)
(35970)
金融(35970)
大学(32858)
教育(32536)
学学(30678)
技术(25199)
农业(25188)
财经(19416)
业经(17702)
经济研究(17646)
图书(16500)
(16425)
理论(15506)
实践(14464)
(14464)
问题(14081)
科技(13681)
技术经济(13313)
现代(12529)
情报(12440)
(12410)
共检索到404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随着经济系统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环节金融化进程的发展,经济资源通过金融系统进行多维度、跨时空资源配置的需求增加,导致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复杂性特征愈发明显,金融系统运行和演化机制日益复杂。在此背景下,刘超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对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下的现代金融理论和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行为金融理论的贡献与研究范式不足进行了创新性思考,将系统科学范式下的非线性科学、系统动力学和复杂性科学等理论与方法运用到金融系统研究中,建立了系统科学金融理论。
关键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超  孟涛  刘丽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系统科学理论逐步应用于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的研究中,能够实现对金融系统的认知、优化和控制,是未来金融理论研究创新的方向。但当前相关研究存在理论归属混乱、理论研究不系统等不足,因此,有必要构建完善的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体系框架,以发展金融理论、指导金融实践。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国磊  马海群  
文章介绍了系统科学的形成及其对科学研究的意义。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入手,分析了系统科学方法在信息法学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促进信息法学研究方法的完善的思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鄂奕洲  乔玉洋  刘子超  
文章从整体的、有机的、能动的系统科学思维逻辑出发,深入考察分析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的发展演进及其异质性系统特性,探究金融与互联网时空交互情境下互联网金融系统的复杂交织路径以及系统多元参与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协同进化,并运用金融系统工程方法,基于宏观环境与政策、信息技术、参与主体、运营操作四个维度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识别系统框架,以期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和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系统性支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立洪  
从金融工程的一般定义和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金融工程与系统科学、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系统工程方法是金融工程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金融创新是金融工程的灵魂,根据系统原理,分析金融工程创新的具体途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伟成  肖连斌  
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分析农村金融生态问题。构建和谐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促使"和谐农村金融"系统运行的各种农村金融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志强  
现有的制度理论及研究方法的不完善和不全面寓意着其仍有极大的可以拓展的空间。本文试图通过将系统科学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提出制度系统论。通过对制度系统的分析,我们将发现在制度研究中,对于各种制度安排的研究必须将其置于制度系统中,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军  白钦先  
从系统的角度、以金融效率为落脚点、重新廓清金融结构、功能与效率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深入研究上述要素的可循之径。本文在超越“系统观”的基础上,基于系统科学的新视角,将金融结构、功能与效率整合在金融系统内(简称SFE框架)进行研究,最终提出了构建SFE框架的若干要义:金融结构与环境共同决定金融功能与效率、整体观是金融功能观的理论基础、金融适应效率是关键、系统综合是实现从微观到宏观金融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梅莉  
文章主要以网络整体为视角,在已有的网络组织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系统科学等学科关于网络组织的研究文献,从传统组织理论、复杂系统理论等不同视角对网络组织进行了深入分析,挖掘出其中潜存的网络组织理论,总结网络组织产生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从复杂系统学科视角重新对网络组织进行了界定,对网络组织的逻辑起点、特征、形成机理、演进、运行等方面进行研究和理论归纳,进而对网络组织的疑惑给予诠释,从而构建出网络组织的理论框架。对传统的经典组织理论在新的背景下从系统科学角度给予了新的解读。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陆镇虹  
本文在简要地论述了系统论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在信息领域中如何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编制通信网的中、长期规划,并对网路规划的子系统、业务预测、网路优化、经济评估以及规划"滚动"的必要性作了定性的阐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博  田瑞兰  张炜华  
混沌与分岔理论是非线性动力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混沌与分岔理论对一类金融风险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稳定性展开研究,分析金融风险系统模型分岔图与相图可知,该系统存在复杂的动力学行为。为此,选择不同参数组合下合适的控制强度参数,可为实现金融风险系统的平稳运行提供参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维佳  
本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的中国投资科学,对于社会主义投资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正因为如此,投资科学的发展,始终受到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然而,它毕竟是我国经济科学中的一个年轻的科学门类,其学科体系远未达到完善的地步。特别是当代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国经济改革日趋深化,在投资领域内,不断地出现许多超出原有投资学科研究范围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经验。基于此,笔者认为,必须不失时机地创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资系统科学;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志峰,胡伟平  
从系统的定义出发, 本文简要回顾了提出地球系统科学的背景与过程。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地学领域的研究焦点与热点,并带动和加速了地球信息机理、陆地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的研究。本文重点分析海岸带在地球系统中所处的特殊位置,海岸带研究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简要介绍海岸带科学前沿—海岸带海陆交互作用计划 (LOICZ)。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顺宝  蒋林  
数据分类是数据组织、管理与数据共享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地球系统的圈层结构、研究每个圈层的主要学科和每个学科的主要数据内容,把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分为14个一级类、88个二级类。该分类体系在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项目——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中得到实际应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卷乐  孙九林  
地球系统科学是地球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以地球系统及其整体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迫切需要大量多学科、多来源、多类型、综合性地学数据资源的支撑。针对这一需求,我国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设立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这一支撑条件。为了构建该支撑条件的标准规范环境,本文分析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的特征,剖析了"研究型"数据对标准规范的需求,指出了其面临的3个关键问题。研究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的概念模式,根据定义的4条基本原则,分析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标准规范体系的定位,构建其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包括4个大类,即机制条例类、数据管理类、平台开发类、数据服务类,具体包括18项条例、办法、规范和技术标准。其中,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联盟章程、核心元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管理办法、数据分类标准是该体系中的引领性、核心标准规范。经过近6年的研究和应用,目前该标准规范体系已经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总中心和13个分中心试用,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服务效果。未来,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标准规范将"向下"、"向上"两个方向继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