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75)
- 2023(16658)
- 2022(14530)
- 2021(13688)
- 2020(11201)
- 2019(25536)
- 2018(25426)
- 2017(48018)
- 2016(26198)
- 2015(29266)
- 2014(29116)
- 2013(28724)
- 2012(26492)
- 2011(23935)
- 2010(24081)
- 2009(22172)
- 2008(21082)
- 2007(18438)
- 2006(16339)
- 2005(14587)
- 学科
- 济(106562)
- 经济(106457)
- 管理(70960)
- 业(67196)
- 企(52946)
- 企业(52946)
- 方法(41816)
- 数学(35555)
- 数学方法(35116)
- 中国(31642)
- 农(31391)
- 地方(30517)
- 业经(24773)
- 学(23228)
- 财(23134)
- 农业(21695)
- 贸(18853)
- 贸易(18835)
- 制(18381)
- 易(18118)
- 环境(17898)
- 理论(17450)
- 和(17334)
- 银(16903)
- 银行(16860)
- 技术(16508)
- 融(16498)
- 金融(16494)
- 地方经济(16427)
- 行(16213)
- 机构
- 学院(361238)
- 大学(360578)
- 管理(139519)
- 济(138556)
- 经济(135240)
- 研究(125902)
- 理学(119809)
- 理学院(118322)
- 管理学(116121)
- 管理学院(115482)
- 中国(94455)
- 科学(80294)
- 京(78903)
- 所(63707)
- 财(62587)
- 农(59707)
- 研究所(57972)
- 中心(57393)
- 江(54959)
- 业大(54190)
- 范(52344)
- 师范(51847)
- 北京(50322)
- 财经(49356)
- 农业(46454)
- 院(46304)
- 州(45034)
- 经(44656)
- 师范大学(41873)
- 经济学(40096)
- 基金
- 项目(247614)
- 科学(193878)
- 研究(183661)
- 基金(175906)
- 家(153384)
- 国家(152040)
- 科学基金(129778)
- 社会(113235)
- 社会科(106998)
- 社会科学(106975)
- 省(98481)
- 基金项目(93898)
- 教育(84299)
- 自然(83829)
- 划(83038)
- 自然科(81806)
- 自然科学(81790)
- 自然科学基金(80257)
- 编号(77128)
- 资助(71399)
- 成果(62733)
- 发(56763)
- 重点(55912)
- 课题(53594)
- 部(53087)
- 创(51319)
- 创新(47802)
- 科研(46670)
- 项目编号(46639)
- 国家社会(45508)
- 期刊
- 济(160416)
- 经济(160416)
- 研究(108082)
- 中国(76069)
- 学报(56765)
- 农(55521)
- 科学(53579)
- 管理(51570)
- 教育(47753)
- 财(45873)
- 大学(42592)
- 学学(39492)
- 农业(38901)
- 技术(32900)
- 融(32100)
- 金融(32100)
- 业经(28377)
- 经济研究(24713)
- 财经(22661)
- 图书(22496)
- 问题(20708)
- 业(20043)
- 经(19385)
- 科技(18367)
- 资源(18323)
- 理论(16995)
- 技术经济(16806)
- 版(16660)
- 现代(16516)
- 商业(16153)
共检索到545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湘辉 姬冠 孙艳华
连片特困地区是当前扶贫攻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湘西地区是这一区域的典型。基于系统科学的视角分析,区域系统开放是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子系统的竞争与协同是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超循环是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内部实现途径。推进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构建区域市场协调发展模式——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构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模式——区域特色产业体系,构建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建设模式——基础设施区域网络体系,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晓
本文以国家首批扶贫攻坚示范区武陵山片区湖南省湘西城市带为例,选择波士顿矩阵、城市职能层次、层次职能规模等测算方法,将国民经济行业分为19类,对其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发现该城市带存在城市等级关系模糊、城市整体规模偏小、城镇发展潜力普遍偏弱;城市职能结构区分不明显,四大主要城市主导产业雷同,产业引进方向类似,各地区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区域产业互补无法真正实现等问题。因此,湘西城市带空间优化与协调策略如下:优化城市带主导城市内部发展格局,全面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建立湘西城市带协调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力度。
关键词:
连片特困 空间优化 协调发展 湘西城市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湘辉 姬冠 孙艳华
利用2010年统计数据对连片特困地区的典型——湘西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实证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湘西地区39个县市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运用离差平方和法对湘西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湘西地区县域经济差异较大,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四类,邵东县、鹤城区等5个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洞口县、隆回县等9个县市区次之,中方县、芷江县等11个县市区为中等水平,江华县、江永县等14个县市区相对较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湘辉 贺鹏
湘西地区是连片特困地区的典型,中小微企业是湘西地区最主要的企业类型,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SWOT分析框架研究了湘西地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认为其具有工业中小微企业成长迅速、集聚发展等优势,也存在产业层次低、行业发展不均衡、自主创新薄弱、管理粗放、人才匮乏等劣势;既面临国家宏观政策叠加、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平台成熟等机会,也受到经济形势严峻、企业融资困难、区域发展落后、服务体系滞后等威胁。因此,要加快湘西地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就必须充分抓住机会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扶持体系,以优化湘西地区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倩
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是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将生态、社会、经济适宜性恰当组合,形成城乡用地结构数量的协调与平衡,优化配置的目标在于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本研究以区域经济学理论为依据,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思想为指导,以具体实例为分析对象,对加强区域特困地区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进行研究,提出应加强城乡土地一体化配置,"以城带乡,城乡结合"的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和平衡发展格局。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空间优化 协调发展战略 新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明 杨丽莎 唐朝生
从区域产业分工角度出发,明确河北省的产业承接优势是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当务之急。文章运用区位熵方法对区域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进行衡量,并在系统分析产业比较优势基础上,运用区域分工理论探索了产业分布新格局,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环首都经济圈内相关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民 谢炳庚 刘春腊 邓楚雄
湘西州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生态与文化节点,也是我国国家级贫困地区、国家级生态补偿示范区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地。文章在分析生态与文化协同发展助推湘西精准扶贫背景及可行性的基础上,剖析了湘西生态与文化协同发展助推精准扶贫的现状,并提出了生态与文化协同发展助推湘西精准扶贫的具体思路与对策,即研究编制湘西生态与文化资产负债表、创新生态与文化协同发展助推湘西精准扶贫体制机制、探索湘西"文化+生态+大数据"精准扶贫模式、构建湘西特色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扶贫产业体系、打造一批示范村(寨)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费洪平
长期来,我国绝大多数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只停留在宏观尺度,在很大程度上只评价表现为潜在形态的资源优势或宏观产业结构的特点,而忽视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具体作用的微观单元(企业或公司)的活动与行为,致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长期以来缺乏必要的微观分析作基础。实际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我国企业行为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企业已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由单纯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企业区位决策主体日益从一元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横向经济联合的迅速发展,企业跨部门、跨区位的承包、投资、兼(合)并、控股等活动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企业相应地组成了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企业集团和企业群体,并日益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海燕 沈静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日益突出。文章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湛江市为例,分析了其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探讨了湛江市与周边及相关地区的协调内容,从区域协调方式、协调组织的程序以及协调工作的基本程序方面提出了区域协调机制。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区域发展 湛江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泳莲 邢文利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大意义,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能从根本上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然而由于地理区位、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南北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越来越严重,致使发展成果无法惠及全体人民。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视角,在系统梳理区域协调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南北区域协调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探寻南北区域发展不协调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共同富裕视域下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本文的分析对于促进南北区域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统筹区域发展,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珍香 段丹华 张培 王欣菲
文章把京津冀区域系统视为一个特殊的复杂巨系统,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系统耗散结构特征,认为增加"负熵流"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基础;基于协同学理论,从区域系统功能结构、空间结构两个维度,剖析了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机制——竞争与协同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协调发展机制 复杂系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栋生
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从国家区域总体战略层面,论证了中部崛起的内涵、目标和紧迫性;并就内生自增长力的培养、城乡统筹发展、扩大开放和本土创业者的培育等方面研讨了如何走出中部崛起的新路子。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政策覆盖区 中部地区崛起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江鑫 颜廷武
地处滇东北的昭通市是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域,资源丰富、经济落后和生态脆弱三大特征叠加。文章对昭通市1995~2011年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拟合,发现通过各指标赋权构建的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缺乏拟合特性,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假说不成立。可能的原因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易受生态脆弱的限制而落入生态贫困陷阱。基于经济增长极限理论和生态贫困陷阱理论,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该曲线不存在的原因,并根据连片特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俊平 陈年来 叶得明
[目的]对水资源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能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协同理论对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法测算了两者综合水平,对河西走廊地区20032013年两者的协调发展进行考察和测评。[结果]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历了低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等4个阶段,呈上升态势;该区域的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水平从2003年的0.051增加到2013年的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俊平 陈年来 叶得明
[目的]对水资源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能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协同理论对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法测算了两者综合水平,对河西走廊地区2003~2013年两者的协调发展进行考察和测评。[结果]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历了低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等4个阶段,呈上升态势;该区域的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水平从2003年的0.051增加到2013年的0.943,呈现稳定的上升态势,对两者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然而水资源综合水平仅在0.403~0.650之间波动,总体水平较低,水资源对两者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水资源与区域经济综合水平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表现出非同步性;从空间特征来看,该区域内各市之间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区差异十分明显。[结论]河西走廊地区总体上水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高于协调发展度,协调发展度呈现出从低度失调到中级协调的上升态势,但协调发展度总体水平偏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