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4)
2023(8201)
2022(6117)
2021(5690)
2020(4289)
2019(9369)
2018(9543)
2017(17931)
2016(9884)
2015(10969)
2014(11277)
2013(10729)
2012(9327)
2011(8613)
2010(8925)
2009(8304)
2008(8122)
2007(7614)
2006(7158)
2005(6562)
作者
(28734)
(24849)
(24082)
(22945)
(14912)
(11701)
(10643)
(9462)
(9280)
(8468)
(8358)
(7945)
(7672)
(7614)
(7492)
(7479)
(7077)
(6985)
(6967)
(6716)
(6189)
(6180)
(5981)
(5741)
(5595)
(5555)
(5539)
(5198)
(4994)
(4870)
学科
(48541)
(44204)
经济(44166)
(33497)
农业(32477)
管理(21559)
业经(18179)
中国(14461)
(12929)
(12540)
企业(12540)
农业经济(12407)
地方(12191)
发展(11049)
(11034)
方法(10367)
环境(9733)
(9623)
(9509)
农村(9491)
(8722)
数学(8565)
数学方法(8484)
建设(7954)
土地(7834)
(7821)
(7795)
人口(7087)
及其(7067)
(6905)
机构
学院(142808)
大学(135355)
(58649)
经济(57394)
管理(52489)
研究(50956)
(48450)
理学(44982)
理学院(44554)
管理学(43696)
管理学院(43487)
中国(40736)
农业(36321)
科学(32168)
业大(30142)
(28979)
(25799)
中心(24891)
(23477)
研究所(23475)
(23382)
农业大学(22372)
(19963)
师范(19770)
(18793)
(18391)
经济管理(18174)
财经(17739)
北京(17663)
(17456)
基金
项目(96354)
科学(75863)
研究(73726)
基金(68245)
(59677)
国家(59031)
科学基金(50132)
社会(47814)
社会科(44766)
社会科学(44755)
(40532)
基金项目(36754)
编号(32023)
(31954)
教育(31168)
自然(29936)
自然科(29070)
自然科学(29065)
(28929)
自然科学基金(28514)
资助(25179)
成果(24597)
(23678)
重点(21635)
课题(21368)
(20424)
国家社会(19948)
(19575)
发展(19492)
(19201)
期刊
(77910)
经济(77910)
(56263)
农业(38305)
研究(38203)
中国(35041)
学报(24795)
科学(23373)
业经(21076)
大学(19934)
学学(19123)
(17029)
(16378)
金融(16378)
(15413)
管理(14924)
教育(14683)
农业经济(14649)
农村(14025)
(14025)
技术(12925)
问题(11700)
(10875)
资源(9736)
农村经济(9313)
世界(9281)
经济问题(9116)
社会(8942)
业大(8776)
经济研究(8710)
共检索到220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春艳  
系统推进农村生态现代化,要解决好生态环境保护乏力、经济发展道路趋同以及生态制度保障不足等重点问题。要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处理好现代化进程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推动传统农村现代化实现全方位的绿色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春艳  吴佩芬  
为推进我国农村生态现代化,各个地方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城乡联动、整体推进;重视生态环境、发展特色经济;依托生态工程、保护生态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颖  李晓琳  
农村是我国国内市场的主体,农村流通现代化的发展,对我国建立现代流通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流通还存在诸多问题,阻碍和制约着农村流通现代化的实现。本文对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若干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的方法和举措。 一、当前农村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问题 1、农村流通网络残缺不全,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农村流通长期以来由农村供销合作社系统进行,然而,随着改革的进行和深化,供销合作社系统大多已陷入困境,不能继续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城市流通业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益新  
加速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张益新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既是过去历史演进中的主旋律,也是今后迈向新纪元、步入小康和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江苏省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如果农业不能进一步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农村经济就不可能再上新的台阶,农民也将难以尽...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红泉  
建构农村文化共同体,对解决当下农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主流文化的引导下,以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综合利用地方文化机构、民间组织、农村精英分子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建构农村文化共同体,才能有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夯实农村现代化成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晓河  
农业强国建设与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互为内涵、互为促进的关系,农业现代化具有客观认定特点,农业强国概念具有主观认同特征。建设农业强国是一个比农业现代化要求更高、更全面的发展行动。从国际经验看,凡是进入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行列的经济体,其农业农村都实现了现代化,但只有少数国家发展为农业强国。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条件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在我国迈上中高收入阶段后,特别是2015年以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外生拉力强度开始变弱,农村内生动力系统性支撑也表现不足。为此,论文提出围绕三个提高、强化外生拉力、激活内生动力,构建一批优先发展的机制,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莹   陶祉凝   刘帅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这既是我国连续第二十年聚焦“三农”议题,也是向全党全国再次释放强农重农的强烈信号,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冲锋号角,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步。本文首先梳理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意义,对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采用的稳定粮食生产、实行统分结合、发展高效生态、传承农耕文明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阐述了建设农业强国在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的重要性,农业强国时不我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祖尧  
本文从探索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的规律性、乡镇企业面临着二次创业再改革任务、把乡镇企业发展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轨道、按照市场化与社会化方向改革产权制度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晓东  李晏墅  
当前,农村消费不旺、消费市场难以启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民收入水平太低。只有农村人口的生活得到改善,购买力得到提高,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才能启动,经济才能持续增长。推进中国农村流通现代化建设,将有助于解决比较突出的“三农”问题, 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市场的繁荣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魏后凯   崔凯   芦千文   胡凌啸   苏岚岚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城乡融合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基于“三化一融”视角来分析研判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国在2027-2030年间可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设定目标值,2033年左右可基本实现“三化一融”设定目标值,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重要基础。2012-2021年中国“三化一融”的系统协调程度不断提高,但农民现代化成为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进程的突出短板。在新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是:锚定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和205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两阶段目标,按照“守底线、补短板、寻突破、促提升”的思路抓好“独立项”,根据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之间的联系做好“交叉项”,将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贯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以用好“串联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难点是谋划解决中长期农业农村工作中难以化解的突出矛盾、关键难题和体制障碍,包括:协调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目标冲突,化解小农户与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矛盾,破解推进城乡融合所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解决农村空心化、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难题,以及推动乡村闲置资源要素盘活利用机制改革等。针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农业农村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改革、创新与发展为突破口,坚持“三化一融”协同推进,把农民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整体性、协调性、前瞻性和内生性,实现城乡融合基础上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更高水平、更优结构、更佳质量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媛   阮连杰  
“数农融合”是数字经济与农民主体、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环境的深度融合,是立足于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在理论逻辑上,“数农融合”以“科技-要素-产业范式”在宏观层面重塑农业农村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以数字科技渗透在中观层面变革农业农村传统产业生态系统,利用数字化转型在微观层面优化农业农村现代要素生态系统。就现实逻辑而言,“数农融合”能够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实现以“农富国强”为目标的现代化,大国小农基本国情农情的现代化,新四化同步的现代化,赓续中华农耕文明的现代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政策逻辑来看,应充分发挥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作用、政府与市场有效结合作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作用;充分把握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关系、工农与城乡新型互动关系,多领域全方位地推动与其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洪远   姜长云   林万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问题,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未来一段时间工作作出的总动员、总部署。本组笔谈特邀三位专家学者对全会强调的“三农”领域的重大原则、重要改革举措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刻解读,希冀为新阶段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毓泰  石佑舟  
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推进的过程,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如何引导加快江苏省如东县现代化试点进程,进而使如东县全面向现代化推进,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农村现代化试点工作的重要性(一)现代化试点村是如东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丹  
新时代新征程,精准推进中国式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战略支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之举,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中国式农村现代化是由基础层面物的现代化、核心层面人的现代化以及保障层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成的具有鲜明属“人”性质和文化自觉的系统,其精准推进在目标任务上更加注重质效、在方式方法上凸显创新驱动、在评价标准上侧重融合发展。实现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的精准推进应基于我国国情农情并遵循农村发展和建设的内在规律,在物的现代化上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前提,精确聚焦现代美好生活多维度需求;在人的现代化上坚持以内源动力激发为核心,靶向发力农民群众现代文明素养提升;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坚持以治理现代化建设为保障,切实促进农村现代化行稳致远。经由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精准推进三个向度的深入实践,促进农村现代化纵深发展,继而助益于中国式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明华  王淑贤  
以城乡居民社会地位和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的悬殊差距为突出标志的城乡二元结构 ,是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 ,也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最大障碍。因此 ,必须逐步实施系统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协调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格局 ,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