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7)
- 2023(13493)
- 2022(11897)
- 2021(11377)
- 2020(9609)
- 2019(22134)
- 2018(22177)
- 2017(43236)
- 2016(23455)
- 2015(26280)
- 2014(26404)
- 2013(26017)
- 2012(23519)
- 2011(21196)
- 2010(21370)
- 2009(19667)
- 2008(19029)
- 2007(16555)
- 2006(14203)
- 2005(12643)
- 学科
- 济(89445)
- 经济(89347)
- 管理(66786)
- 业(65898)
- 企(54604)
- 企业(54604)
- 方法(46194)
- 数学(40267)
- 数学方法(39541)
- 中国(24282)
- 财(22819)
- 农(22065)
- 学(21393)
- 业经(19279)
- 理论(17908)
- 制(16919)
- 地方(16542)
- 务(15534)
- 财务(15451)
- 银(15446)
- 财务管理(15422)
- 银行(15406)
- 贸(15272)
- 贸易(15262)
- 易(14824)
- 农业(14683)
- 企业财务(14637)
- 技术(14608)
- 行(14548)
- 和(14494)
- 机构
- 大学(330312)
- 学院(328207)
- 管理(132057)
- 济(123970)
- 经济(121106)
- 理学(114774)
- 理学院(113502)
- 管理学(111064)
- 管理学院(110477)
- 研究(105866)
- 中国(80884)
- 京(70645)
- 科学(68574)
- 财(58163)
- 所(53382)
- 农(52769)
- 业大(50757)
- 研究所(48973)
- 中心(48594)
- 财经(47113)
- 江(46772)
- 北京(44720)
- 经(42897)
- 范(42503)
- 师范(42051)
- 农业(41597)
- 州(38666)
- 院(38496)
- 经济学(36539)
- 技术(35498)
- 基金
- 项目(227895)
- 科学(178414)
- 基金(165273)
- 研究(162754)
- 家(144664)
- 国家(143498)
- 科学基金(123515)
- 社会(100102)
- 社会科(94784)
- 社会科学(94758)
- 省(89341)
- 基金项目(87608)
- 自然(83606)
- 自然科(81719)
- 自然科学(81700)
- 自然科学基金(80188)
- 教育(75927)
- 划(75685)
- 资助(70064)
- 编号(66305)
- 成果(53132)
- 重点(50826)
- 部(49566)
- 创(47251)
- 发(46845)
- 课题(45555)
- 科研(44139)
- 创新(43982)
- 大学(42468)
- 教育部(42387)
- 期刊
- 济(129508)
- 经济(129508)
- 研究(95367)
- 中国(59994)
- 学报(54645)
- 科学(49248)
- 管理(48183)
- 农(46650)
- 财(43420)
- 大学(41044)
- 学学(38592)
- 教育(37492)
- 农业(32592)
- 技术(29963)
- 融(29714)
- 金融(29714)
- 财经(22157)
- 经济研究(20932)
- 业经(20860)
- 经(18761)
- 图书(17796)
- 业(17119)
- 科技(16468)
- 理论(16369)
- 问题(16181)
- 技术经济(15924)
- 统计(15524)
- 版(15398)
- 实践(15040)
- 践(15040)
共检索到468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子平 李金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引起了全世界对金融风险甚至是系统性风险的高度关注。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系统性风险的相关理论和度量方法进行评述,分析各模型的应用范围和内在关联性,并分析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差异性,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并为国内甚至整个金融机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章晟 李士岩
从风险监管的角度来看,实现系统性风险的准确度量是进行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系统性风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金融体系风险与实体经济的亲周期性;二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系统性关联。伴随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日益增强,这种关联性增加了个体金融机构危机蔓延的可能性。本文基于关联性的角度,总结系统性风险度量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系统性风险 关联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元倩 苗雨峰
实现对系统性风险的准确度量和预警是控制系统性风险的首要任务,金融危机之前对于系统性风险的度量大部分还是基于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冲击及联系的角度展开的,对于机构之间、市场之间的相关性度量还很欠缺。本文从模型依托的数据角度出发,梳理基于不同市场数据模型的发展脉络,总结系统性风险度量方法的最新进展,特别是针对在危机后得以广泛发展的相关性度量模型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守伟 何建敏
2007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更加强调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在金融危机形成中的作用,从而引起了学术界和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更为广泛的关注。文章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内涵梳理的基础上,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有形传染渠道和无形传染渠道,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评述,最后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未来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银行系统性风险 传染渠道 网络理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向楠 王超
近年来,保险系统性风险问题得到了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大量关注,对其监管也成为热度不断的话题。本文基于已有文献,从系统性风险的概念辨析、保险系统性风险的来源、传染和损害以及保险系统性风险监管的正当性、依据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本文希望为相关话题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保险 系统性 风险监管 文献述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梁斯
利用中国2003年10月-2016年9月的数据,选取了包括银行、股票以及外汇市场在内的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化处理,并使用EGARCH-Co Va R模型测算各市场在给定置信水平下的最大损失以及其对整体市场的风险溢出程度。研究结果发现:(1)股票市场在给定置信水平条件下的损失程度最高,其次为外汇市场以及银行市场。(2)根据Co Va R的计算结果,在给定三个市场最大损失的情况下,整体市场的损失程度存在一定的收敛。(3)ΔCo Va R和%Co Va R的计算结果显示,三个市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溢出程度存在一定的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CoVaR 风险溢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丹丹
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是当前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工作任务的重心,文章主要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系统性风险的预警模型和测度方法,指出了已有研究模型和方法的不足之处:(1)受限于模型自身严苛的假设条件,不能处理非线性问题;(2)有效风险指标不足,不能全面反应金融体系的风险状态;(3)受历史原始数据序列长度的限制,难以建立符合国情的系统性风险预警系统;(4)受限于人的知识领域和经验,依赖人工建模和特征设计,因此与实际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最后,文章还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预警模型 测度方法 人工智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吕科 张定胜 邹恒甫
金融系统性风险是业界、学界及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凸显了对系统性风险进行衡量和监管的重要性。本文回顾了国际上对系统性风险衡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基于财务报表数据、基于资产相关性、在险价值和宏观压力测试等衡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给出了研究展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辉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方法是金融理论与实务领域中一项复杂而前沿的研究课题。传统的方法大多通过以一家机构破产倒闭推测系统内某一特定数量的机构同时倒闭的可能性,来测度系统性金融风险。近期的方法则侧重于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看作一项资产和一个资产组合,来测量单项资产或资产组合的在险价值。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系统重要性测度 压力测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洪涛 蔡利 蔡春
系统性风险是金融稳定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从系统性风险的理论、整体系统性风险的估计、系统性风险的分配和系统重要性四个方面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文献进行评论。本文认为,基于金融稳定监管不断演变的要求,系统性风险的研究经历了从单个机构风险研究,到整体系统性风险研究,再到单个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研究这样三个阶段;采用的量化研究模型从单指标模型,到多指标模型,再到网络分析模型;研究范式从线性研究到期望损失概率分布的尾部研究。金融危机后,针对"规模和关联太大,以致不容失败"的金融稳定监管缺失,监管层认识到监管重点必须从市场转到系统重要性机构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包全永
传染效应是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构建经济模型,研究了一个封闭银行系统以及银行间市场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机理。研究结论显示,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传染与扩散效应,这种传染与扩散效应具有自放大性,并最终可能使银行系统失去基本功能。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银行系统性风险 传染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南军 汪欣怡
本文基于条件在险价值法(CoVaR),引入状态变量模拟风险的时变性,运用分位数回归技术,对于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多元金融服务业的行业系统性风险以及这四个子行业中的40家上市公司的单一系统性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涉及的时间范围为2012年1月4日至2016年4月1日,包含了2015年股灾时期。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系统对于银行业的风险变化敏感性最高,其次为保险业,最后为证券业和多元金融服务业;而就风险溢出的绝对值来看,证券业的风险溢出值远大于多元金融服务业、保险业和银行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小玄 王一飞
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和金融形势,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之策,需要更加客观地度量我国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状况。本文综合考虑银行业、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宏观经济数据和银行业监管数据等六大类指标,运用混频数据动态因子模型,构建反映经济、金融周期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指标体系,对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较2015-2016年期间有所缓释,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上述实证研究结论带来的启示:一是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缓释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降低杠杆率,增强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二是要构建和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指标的预警作用和前瞻性指引作用;三是要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有机结合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安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南军 汪欣怡
本文基于条件在险价值法(CoVaR),引入状态变量模拟风险的时变性,运用分位数回归技术,对于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多元金融服务业的行业系统性风险以及这四个子行业中的40家上市公司的单一系统性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涉及的时间范围为2012年1月4日至2016年4月1日,包含了2015年股灾时期。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系统对于银行业的风险变化敏感性最高,其次为保险业,最后为证券业和多元金融服务业;而就风险溢出的绝对值来看,证券业的风险溢出值远大于多元金融服务业、保险业和银行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周伟 邬展霞
本文主要对盈余信息风险的评估模型进行了述评。应计质量有效地衡量了盈余信息可靠性,而盈余信息可靠性说明了盈余信息的确定性,因此,应计质量可以合理反映盈余信息风险。根据各个模型中应计分离的基本原理不同,本文把外国文献中应计质量的主要评估模型归纳为三大系列:Jones系列评估模型、DD系列评估模型及综合模型,并主要分析了各模型的建模思想和评估效果,最后对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