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8)
- 2023(15550)
- 2022(13589)
- 2021(12816)
- 2020(10850)
- 2019(24685)
- 2018(24642)
- 2017(47232)
- 2016(26036)
- 2015(29177)
- 2014(29504)
- 2013(29013)
- 2012(26774)
- 2011(24228)
- 2010(24422)
- 2009(23045)
- 2008(22854)
- 2007(20588)
- 2006(18215)
- 2005(16555)
- 学科
- 济(98294)
- 经济(98105)
- 管理(80538)
- 业(75519)
- 企(63756)
- 企业(63756)
- 方法(44882)
- 数学(37667)
- 数学方法(37121)
- 财(29957)
- 中国(27883)
- 农(25602)
- 制(25227)
- 学(24644)
- 业经(22663)
- 理论(19417)
- 务(19107)
- 财务(19003)
- 财务管理(18954)
- 银(18894)
- 银行(18837)
- 地方(18279)
- 企业财务(18030)
- 行(17835)
- 融(17321)
- 金融(17317)
- 贸(17219)
- 贸易(17207)
- 体(16790)
- 易(16715)
- 机构
- 大学(380535)
- 学院(374687)
- 管理(144444)
- 济(142879)
- 经济(139415)
- 研究(125370)
- 理学(123508)
- 理学院(122024)
- 管理学(119673)
- 管理学院(118976)
- 中国(96087)
- 京(81920)
- 科学(79148)
- 财(73224)
- 所(63952)
- 农(60520)
- 研究所(57817)
- 财经(57205)
- 中心(57055)
- 江(56709)
- 业大(55739)
- 北京(52029)
- 经(51804)
- 范(50470)
- 师范(49945)
- 农业(47459)
- 州(46089)
- 院(45162)
- 经济学(43023)
- 财经大学(42590)
- 基金
- 项目(248928)
- 科学(194746)
- 基金(180736)
- 研究(180508)
- 家(157781)
- 国家(156459)
- 科学基金(133767)
- 社会(112548)
- 社会科(106414)
- 社会科学(106388)
- 省(96482)
- 基金项目(95350)
- 自然(87939)
- 自然科(85881)
- 自然科学(85858)
- 自然科学基金(84293)
- 教育(83392)
- 划(81711)
- 资助(75106)
- 编号(73023)
- 成果(61483)
- 重点(55627)
- 部(54962)
- 发(51083)
- 创(50961)
- 课题(50952)
- 创新(47655)
- 科研(47601)
- 制(47100)
- 教育部(47092)
- 期刊
- 济(161382)
- 经济(161382)
- 研究(115417)
- 中国(76446)
- 学报(64486)
- 财(58330)
- 科学(56750)
- 农(55309)
- 管理(54947)
- 大学(48844)
- 学学(45686)
- 教育(44500)
- 农业(37560)
- 融(37145)
- 金融(37145)
- 技术(32041)
- 财经(29424)
- 经(25037)
- 业经(24456)
- 经济研究(24272)
- 图书(20908)
- 问题(20823)
- 理论(19116)
- 业(19111)
- 版(19103)
- 科技(17903)
- 技术经济(17521)
- 实践(17474)
- 践(17474)
- 现代(16726)
共检索到564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范小云 荣宇浩 段月姣
本文将违约损失风险参数内生于网络,兼顾偿还风险传导和流动性风险传染渠道,构建了复杂银行系统网络的级联故障模型,并且结合可得的我国263家商业银行财务数据进行仿真模拟,量化了共同冲击、特定银行倒闭等几个情境下的级联故障程度。研究发现:第一,我国银行系统"多而不能倒"不仅与"大而不能倒"并存,且独立于"大而不能倒"而存在。第二,中小银行相对于大银行能承受的破产故障边界更低、波动更小,更容易发生联合倒闭情形。因而,研究中小银行联合倒闭极具现实意义。第三,大型银行是众多中小银行倒闭的第一道防线,而中小银行的救助成本远低于大型银行。因此,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时要重视多家中小银行风险集聚现象而规避传染源,兼顾"多而不能倒"和"大而不能倒",低成本救助,从而实现风险在银行间的缓冲疏散和对抗吸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雪兰 李佳宁
受信息级联效应及声誉机制影响,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行为趋同所带来的同群效应,会加大银行业共同风险敞口,继而对系统性风险产生影响。对此,文章在逻辑建构的基础上,以2010—2020年间中国A股上市银行为样本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存在信贷同群效应,呈现出同类模仿的特征,且不因取消存贷比这一政策冲击而发生实质性改变。信贷同群效应提升了贷款行业集中度、造成银行资产重叠,继而增大共同风险敞口,显著提升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水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大,信贷同群效应越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因而,商业银行应当走以科技和创新为驱动力的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之路,拒绝低水平竞争,防范系统性风险,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助推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银行信贷 同群效应 系统性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妮
本文构建了包含外生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引入了外生变量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并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测算了我国各省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采取空间溢出效应对该风险的生成机理与传染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表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具备较强非对称性质,风险的传染源主要来自我国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相对单一的省份受风险传染的可能性更高。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向量自回归 传染机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经纬 李守伟 刘晓星 王虎
2008年金融风暴等全球性经济危机标志着国际贸易与金融投资业务日趋增长的关联性会推进跨国风险传染,在研究不同国家作为风险源时的传染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我国面对外部冲击时的风险韧性,对于系统评估我国跨国贸易、投资活动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构建贸易-投资网络并建立系统性风险在国家内部贸易、投资等不同渠道和不同国家间的传染模型,将2003—2019年中国和OECD国家间的双边贸易与投资数据作为分析数据进行研究,经过研究发现:(1)主要投资国家作为传染源会对系统造成显著破坏,中国作为重要贸易国家对于网络的影响程度远低于G7国家,但在研究时间段内影响力持续提升。(2)与风险传染源无关,网络起始损失与最终损失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3)中国对于北美、东亚、西欧地区的风险韧性较弱,对东欧、南美、亚欧交界国家的风险抵御能力较强;G7国家对中国贸易、投资渠道的负面影响极为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兆成
本文基于CCA模型,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了杠杆率对系统性风险传染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杠杆率的攀升会导致国民经济各部门风险水平上升,并且会通过股权与债权渠道助推系统性风险在国民经济部门间的传导。具体来说:一是债务杠杆的上升会推升系统性金融风险。二是随着金融市场波动性的上升,同样程度的损失将会对各部门带来更大的冲击。三是当债务杠杆率在宏观网络模型中由较高水平的部门向较低水平的部门进行转移时,两个部门的宏观风险水平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并且整个宏观金融网络会更加稳健。四是增加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股权融资能够提升宏观金融网络结构的稳定性。
关键词:
杠杆率 系统性风险 传染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意
本文创新性构建了包含银行破产机制和去杠杆机制的资产负债表直接关联网络模型。本文发现:(1)四类银行特征和4个外生参数影响四类传染渠道,且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四类传染渠道中去杠杆渠道(Loss~(DEL))和银行间负债违约渠道(Loss~(IA_DF))最为重要;(2)在传染过程中,银行破产会导致系统性风险急剧上升,且破产越集中,系统性风险越大;(3)系统性风险存在"区制转换"效应:当低于某一参数阈值,金融体系呈现出随时间递减的"常态"系统性风险(sR),该风险由银行体系杠杆率驱动;当高于某一参数阈值,金融体系呈现出随时间递增的"危机"系统性风险(sR),该风险由银行关联性和资产规模驱动,并主要来...
关键词:
网络模型 系统性风险 宏观审慎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西蒙·约翰逊 王宇
由于各国政府未能就大型金融机构跨境破产清算达成协议,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未形成处理大型金融机构破产的有效方法。这就要求进一步提高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资本金,以为其提供缓冲。而最好的方法是控制金融机构的规模。
关键词:
大而不能倒 破产清算 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书斌 王雅俊
本文从资产价格波动的视角,通过对不同市场中银行资产价格变动的分析,构建相应资产价格模型,阐述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机制理论。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2006~2009年的数据进行检验,得出结论:银行不良资产是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不良资产的增加导致银行贷款规模下降。本文的研究,对进一步理解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微观基础,防范和抑制系统性风险传染,减少银行业损失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微观视角 面板数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守伟 何建敏
2007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更加强调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在金融危机形成中的作用,从而引起了学术界和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更为广泛的关注。文章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内涵梳理的基础上,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有形传染渠道和无形传染渠道,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评述,最后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未来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银行系统性风险 传染渠道 网络理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鹏 付延平 李文贺
本文基于合成数据的方法和复杂网络理论,对银行间系统性风险的传染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只能获取支付系统和银行年度报表数据的约束下,采用合成数据的方法,估算出我国支付系统中银行间的交易数据,从而得到交易矩阵。以此合成数据为基础,进一步借助复杂网络理论,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系统性风险传染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商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最强,城商行和农商行这类小型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最后形成了若干政策建议。以上成果有可能为金融风险传染理论的发展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完善等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采平 彭红霞 黄岩渠
运用改进后的双传染渠道模型,依据2014—2022年42家银行的年报数据,从传染损失、倒闭机构数、银行系统损失和溢出至经济系统损失四个维度测度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结果显示,从传染损失或倒闭机构数量单个维度测量系统性风险并分析其生成机制过于片面。综合银行系统损失和溢出至经济系统损失维度能更全面、准确地测度银行系统性风险。降价抛售、债务违约分别是权益损失、银行破产的主要渠道。杠杆高且银行间贷款占比高的银行更脆弱,溢出风险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虎林
文章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特点,从市场波动状况、资产流动性状况、投资者情绪及资产泡沫化程度四个维度,选取相应的基础性指标,分别合成我国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及银行部门的压力指数,用来测度各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水平。然后运用DY溢出指数法测算各市场间的压力溢出水平及方向性溢出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压力溢出网络,以分析系统性风险跨市场传染的静态和动态机制。结果显示:从静态视角看,股票市场的压力净溢出水平最高,是我国金融网络的核心;从动态视角看,我国金融市场总体的压力溢出指数呈现较为平稳的变动趋势,但重大经济金融事件会导致其发生异常波动;通过对金融市场四个异常波动时期压力溢出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网络核心会因重大经济金融事件的冲击而发生变动,并且单一市场在金融网络中的绝对核心地位出现下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包全永
传染效应是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构建经济模型,研究了一个封闭银行系统以及银行间市场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机理。研究结论显示,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传染与扩散效应,这种传染与扩散效应具有自放大性,并最终可能使银行系统失去基本功能。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银行系统性风险 传染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卫星 蒋涛 吴锟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了流动性不足,甚至钱荒现象。本文从融资流动性与系统性风险的视角出发,研究发现:银行间融资流动性紧张会增加系统性风险,而系统性风险提高也会进一步增加融资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本文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以及不同期限融资形式下融资非流动性与系统性风险对结论的稳健性进行检验。基于实证结果,本文从流动性层面提出相关系统性危机管理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