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7)
- 2023(8629)
- 2022(7008)
- 2021(6465)
- 2020(5639)
- 2019(12447)
- 2018(11721)
- 2017(23021)
- 2016(11842)
- 2015(12750)
- 2014(12535)
- 2013(12426)
- 2012(11392)
- 2011(10365)
- 2010(10803)
- 2009(10549)
- 2008(9563)
- 2007(8489)
- 2006(7558)
- 2005(7240)
- 学科
- 济(44541)
- 经济(44491)
- 业(36647)
- 管理(32300)
- 企(29174)
- 企业(29174)
- 融(27251)
- 金融(27251)
- 银(25545)
- 银行(25530)
- 行(24682)
- 中国(21702)
- 方法(19512)
- 数学(16986)
- 数学方法(16764)
- 财(16078)
- 制(14691)
- 务(11726)
- 财务(11689)
- 财务管理(11666)
- 中国金融(11362)
- 企业财务(11235)
- 农(11088)
- 险(10923)
- 保险(10831)
- 地方(10152)
- 业经(10105)
- 学(10005)
- 理论(8867)
- 体(8431)
- 机构
- 大学(161906)
- 学院(159661)
- 济(67323)
- 经济(65816)
- 管理(59021)
- 研究(55070)
- 中国(54012)
- 理学(49412)
- 理学院(48881)
- 管理学(47903)
- 管理学院(47602)
- 财(37312)
- 京(34310)
- 科学(31872)
- 财经(28901)
- 中心(28336)
- 所(27757)
- 农(26888)
- 经(26299)
- 研究所(24813)
- 江(24570)
- 融(23055)
- 金融(22656)
- 业大(22447)
- 经济学(22252)
- 北京(22119)
- 银(22059)
- 财经大学(22022)
- 银行(21159)
- 农业(20998)
- 基金
- 项目(104841)
- 科学(82532)
- 基金(78349)
- 研究(74507)
- 家(68926)
- 国家(68365)
- 科学基金(58536)
- 社会(48585)
- 社会科(46228)
- 社会科学(46215)
- 基金项目(40548)
- 省(39574)
- 自然(38119)
- 自然科(37336)
- 自然科学(37325)
- 自然科学基金(36684)
- 划(33876)
- 教育(33460)
- 资助(33058)
- 编号(28286)
- 重点(24105)
- 成果(23499)
- 部(23107)
- 创(22186)
- 发(21904)
- 性(21377)
- 国家社会(20964)
- 创新(20794)
- 科研(20615)
- 教育部(20105)
共检索到259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由于忽略了金融因素的内生性影响,过去几十年的主流经济学文献几乎没有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深入论述。本文以经典文献为基础,从内生性金融风险的"原罪"、风险形成的动态过程以及风险传导机制等方面,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理论重建。围绕7个基本命题,本文强调,理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在于冲击在特定条件下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条件,而这正是被主流文献长期忽略的关键命题。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实体经济 经济周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杜冠德 胡志浩
本文对现有测度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系统回顾,主要包括基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析、经济部门债务风险度量以及银行间同业拆借网络分析等方法。本文对主流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系统性风险及其度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含义,即系统性风险是金融体系或多数重要金融机构面临的共同风险因素,且这些风险因素及其潜在影响是系统性风险度量的核心。据此,本文认为对系统性风险及其传导渠道的正确分析和准确评估,是及时采取宏观审慎政策以增强金融体系稳健性的重要前提。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殷红
互联网金融行业近期出现的问题,其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行业自身所固有的风险;二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使得风险容易在最薄弱的环节出现。P2P本身就是高风险、高收益行业。与大中型企业不同,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因抗风险能力较弱,信用状况较弱,金融机构很难评估其信用风险。随着P2P网贷平台的兴
关键词:
金融风险 银行业 风险识别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章和杰 施楚凡 金辉 章鑫
系统性风险的测度与预警是摆在全世界监管当局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文章对现有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与预警模型进行了系统回顾,对相关模型的概念、实践以及不足做出详细介绍,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这对推动构建适于我国国情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与预警体系,进而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风险测度 期望损失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朝阳 王文汇
以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文献为基础,本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及成因、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表现与定量测度、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理论与实践新进展以及宏观审慎视角下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预警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我国金融风险呈现出点多面广的局面,金融行业、金融市场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溢出,金融创新可能成为新的风险源头,但尚未达到已经形成系统性风险的程度。应深刻认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新诱因与传播途径,探索构建全面有效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与预警方法,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陶玲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复杂,一旦发生,将导致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难以发挥功能,严重时会引发金融危机,影响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当前,在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的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上升并逐步显现,如何有效地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从不同时期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复杂,传染性极强,破坏性极大,一旦发生,将导致金融机构、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联盛
防范金融风险的首要任务是甄别和认识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与经济基本面紧密相关,往往呈现出非常强的"顺周期性",即当经济形势向好之时,系统性风险基本无影无踪;当经济形势较差之时,系统性风险反而会更加显著。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在一个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的阶段,宏观风
关键词:
金融风险 系统性风险 中国金融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靳凤菊
何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国内外至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和定义。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会在市场上引发剧烈的连锁反应,使经济和就业遭受重大冲击;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会威胁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市场信息中断,融资、清算和支付结算、金融资源配置等金融功能的丧失;美国考夫曼认为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天琦 刘通
<正>系统重要性银行倒闭必然属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倒闭是否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党中央高度重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提高紧急状态下风险研判的准确性,完善系统性风险认定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2024年1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是防控风险的重中之重”“对系统性风险要有认定办法”。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完善符合我国实际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认定框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军
金融危机后,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了新一轮的总结和反思,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2010年6月29日,美国参众两院对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达成一致,标志着美国将进入一个新的金融监管时代。在这些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中,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管理和监管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瑾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主要国际组织和经济体进行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宏观审慎管理的根本目标。本文在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设计构建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指标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指数,并对上海市的情况开展实证研究。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压力 指数 评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争艳 任梦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新闻文本大数据构建了媒体风险感知这一主观指标,结合股票、债券、货币和外汇等金融子市场风险指标,使用CISS方法合成了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RP-SRI),并将RP-SRI与只包含金融子市场风险指标的金融压力指数(FSI)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媒体风险感知与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之间存在单向的非线性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媒体能够捕捉政策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的微小变化,媒体风险感知对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有传染效应。其次,就经济稳定问题而言,加入媒体风险感知的RP-SRI对经济下行风险爆发概率的识别能力相较于FSI要更强,可以更好地预测经济下行风险。最后,就金融稳定问题而言,RP-SRI可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迅速积累状态,实现预警金融风险的目的。本文丰富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预警体系,有助于监管部门及时进行金融市场风险防控和舆情管理,维持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晖 李东承
本文运用最新发展的"去一"分析法(leave-one-out),对中国177家银行在面临外生冲击时所遭受的期望损失进行了1000万次的模拟分析,由此对各类型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贡献度展开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银行的个体风险、传染性风险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银行整体系统性金融风险中,传染性风险占比逐年提高,并且由于较高比例传染性风险的存在,仅满足巴塞尔协议III中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并不足以保证将我国银行违约率控制在0.1%以内;同时,进一步分析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是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诱发者。此外,银行资本的增加能够减少金融机构受到的损失,从而显著降低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银行间负债规模和杠杆倍数的提高将加重银行面对外部冲击时的期望损失与风险传染程度,从而显著提高了银行业整体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剑 郑智勇 张梦婷
构建金融开放指标和不同风险面组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通过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分析金融开放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及系统性金融风险内部的传导效应。研究结论表明,金融开放整体有效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宏观经济与货币流动风险,但加剧了外部市场与资产泡沫风险累积,且近期有进一步扩大不良影响的趋势;系统性金融风险内部存在传导机制且风险间会同向影响,扩散效应明显。根据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开放条件,中国应将深化金融开放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相结合,推动金融业全方位、有序开放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动选择,也是疏通系统内部风险消化渠道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金融开放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传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涤龙 陈双莲
维持金融体系稳定、预防金融危机对于一国的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准确地测度系统性金融风险则是基本前提。本文基于CRITIC赋权法构建金融压力指数(FSI),并从银行、房地产、股票市场和外部金融市场综合测度我国面临的金融压力。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在2008年末达到了金融压力指数的较大值,处于需要关注的金融压力时期,说明当时我国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较为严重;从2012年开始,系统性金融风险又达到较高水平,并且抖动较为严重,2012年2月和2013年2月的金融风险指数分别达到0.6747和0.6910,说明系统性金融风险仍然较为严峻,要谨防风险的意外冲击。整体来看,该方法的测度结果较好地吻合了我国的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