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26)
2023(15206)
2022(12849)
2021(11929)
2020(10262)
2019(23279)
2018(22948)
2017(45009)
2016(24714)
2015(27801)
2014(27917)
2013(27607)
2012(25978)
2011(23250)
2010(23912)
2009(22632)
2008(23262)
2007(21613)
2006(19005)
2005(17650)
作者
(73527)
(61691)
(61616)
(58572)
(39680)
(29632)
(28067)
(23887)
(23009)
(22614)
(20833)
(20789)
(19882)
(19758)
(19514)
(19011)
(18592)
(18283)
(17963)
(17764)
(15278)
(15275)
(15131)
(14142)
(13871)
(13864)
(13860)
(13820)
(12452)
(12444)
学科
(108403)
经济(108280)
(98776)
(88231)
企业(88231)
管理(87811)
方法(48666)
数学(38966)
数学方法(38490)
(34716)
(34120)
业经(32054)
中国(25905)
(25077)
财务(25029)
财务管理(24987)
(23819)
企业财务(23726)
农业(23374)
(20663)
(20641)
贸易(20627)
技术(20622)
(20028)
(19717)
理论(19247)
地方(18786)
(18617)
(17782)
(17658)
机构
学院(368675)
大学(364581)
(155012)
经济(151749)
管理(145975)
理学(124234)
理学院(122968)
研究(121636)
管理学(121001)
管理学院(120311)
中国(97086)
(77254)
(75273)
科学(72593)
(65172)
(62757)
财经(58916)
(58402)
中心(56666)
研究所(56072)
业大(53700)
(53271)
农业(51301)
北京(48834)
经济学(46137)
(46077)
(44506)
师范(44028)
(43267)
财经大学(43231)
基金
项目(231445)
科学(183288)
基金(169420)
研究(168623)
(146980)
国家(145645)
科学基金(125946)
社会(106892)
社会科(101306)
社会科学(101279)
(90622)
基金项目(88891)
自然(82717)
自然科(80860)
自然科学(80836)
自然科学基金(79505)
教育(77486)
(75638)
资助(70476)
编号(68295)
成果(55799)
重点(51724)
(51706)
(49968)
(49323)
课题(46770)
(46446)
创新(46006)
教育部(44349)
科研(44302)
期刊
(179559)
经济(179559)
研究(108484)
中国(73040)
(63290)
(60210)
管理(59418)
学报(55023)
科学(52333)
大学(41998)
农业(40544)
学学(39819)
(39635)
金融(39635)
教育(34725)
技术(33887)
财经(30720)
业经(30492)
经济研究(27840)
(26398)
(23974)
问题(23123)
技术经济(21030)
(20026)
现代(17926)
商业(17707)
财会(17491)
世界(17488)
(17459)
统计(17317)
共检索到565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要家  于立  
本文将系统竞争和组件竞争结合起来,分析系统市场中的企业策略性行为及其对市场竞争和创新的影响。在系统市场上,开放的系统竞争结构是较优的,但是企业并不一定会选择与社会福利目标相一致的组织形式,而是更多地基于策略性需要来进行选择。在系统市场中,创新主导企业有激励通过策略性地选择许可比例来操纵市场竞争。在邻近市场结构中,在位创新垄断企业有激励通过排他性行为将关键技术市场的垄断势力延伸到邻近竞争市场,这些市场封锁行为通常会严重地伤害市场竞争,并阻碍技术创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传海  夏大慰  
在很多市场上,消费者在不同品牌的产品之间转换消费将面临转移成本,即使在功能相同的产品之间进行转换消费,转移成本也会存在。文章主要是在动态博弈的框架下研究转移成本存在对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在产量竞争模型中,研究表明随着转移成本的变化,在位企业可以封锁、阻止或容纳进入,当进入发生时,社会福利增加。在引入产品差异而建立的价格竞争模型中,在位企业可能阻止或容纳潜在竞争企业的进入,但不能封锁进入,不管何种情况发生,社会福利都不会恶化。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政府应该鼓励进入。文章的研究结果部分否定了Klemperer(1988)进入导致社会福利的恶化的研究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志平  
文章立足于“沪港通”的制度背景,选取2010—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第一,资本市场开放能提高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的占比,显著改善企业专利结构,提高专利质量;第二,从外部监督的角度机制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会通过增加监管机构和媒体监督产生聚光灯效应,进而减少通过策略性创新的市值管理行为;第三,动机分析发现,在资本市场开放下,企业出于防范崩盘风险和向市场传递特质性信息的目的,会减少策略性创新行为,提高专利质量;第四,资本市场开放对非国有企业和信息不对称较高的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本研究对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开放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企业实质性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志平  
文章立足于“沪港通”的制度背景,选取2010—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第一,资本市场开放能提高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的占比,显著改善企业专利结构,提高专利质量;第二,从外部监督的角度机制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会通过增加监管机构和媒体监督产生聚光灯效应,进而减少通过策略性创新的市值管理行为;第三,动机分析发现,在资本市场开放下,企业出于防范崩盘风险和向市场传递特质性信息的目的,会减少策略性创新行为,提高专利质量;第四,资本市场开放对非国有企业和信息不对称较高的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本研究对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开放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企业实质性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小芬  钱佳琪  
创新是一种不确定性高且周期长的投资活动,需要风险偏好更大、对失败容忍更高的市场环境,而资本市场具有筛选和发现创新型企业、有效分散创新风险的功能,因而对创新活动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中国资本市场短期投资者比例高,融券交易成本高且交易不活跃,加上专利评价体系对不同质量的专利区分度较低,导致资本市场压力对创新活动没有发挥出信息机制和治理机制两种效应。相反,资本市场压力带来的负面信息表达渠道和管理层短期业绩压力,造成了中国专利申请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维护"的企业策略性专利行为所衍生的"专利泡沫"问题。本文采用中国融资融券制度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卖空机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面临卖空压力时会更加积极地申请专利,但专利的申请质量有所下降,表现为专利授权率降低;专利结构有所恶化,最终授权数增加的主要是容易研发、授权快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得到授权后,企业放弃缴纳维持费用以终止专利权。这些策略性专利行为在短期内可以减少企业的卖空交易量,推高企业市值,但长期看对企业的业绩没有积极影响,是一种"创新假象"。卖空机制主要通过施压机制来影响企业创新,管理层业绩压力、外部监督压力、股价信息传递压力越大的企业,在面临卖空威慑时更有动力进行策略性专利行为。为促进企业创新向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融资融券制度和专利评价体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应珊珊  徐幸  
消费者在不同品牌产品之间进行选择时,传统的理论分析基于消费者完全理性的假设,即在纳入转换成本后,以不同品牌产品带来的净效用的大小作为选择依据。但在实际生活中,受购买环境、购买习惯、搜索成本的影响,消费者面临多种选择时往往存在惰性心理,在产品选择上表现为更倾向于重复购买,而不是与新品牌产品进行比较后理性选择购买,这赋予了在位企业额外的市场势力。已有的相关文献多集中于研究企业的策略对消费者惰性的影响,惰性消费者对在位企业的策略性行为的影响研究尚且空白。本文基于消费者惰性这一非理性行为,在动态博弈的框架下,分析随着惰性消费者比例变化,在位企业如何采取策略性行为。研究表明,随着惰性消费者比例的增加,在位企业更有激励通过限制性定价进行进入阻止。此外,惰性消费者比例越大,市场出现进入封锁的概率越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阳秋林   王湘懿   唐洋  
文章以2009—2021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ESG表现与企业策略性环保投资行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竞争战略的调节效应与产权异质性、污染程度异质性等问题。研究表明,ESG表现对企业策略性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呈现U型非线性特征,差异化竞争战略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关系,而低成本竞争战略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对于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而言,ESG表现对企业策略性环保投资行为的非线性影响更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辜秋琴  恩佳  朱方明  
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时代所需,环境所迫,而且是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重点分析了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层次性以及企业在实践过程中的策略性问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冬梅  
"双边市场"是近年来产业组织和竞争战略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平台企业竞争策略性行为具有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与传统单边市场中企业竞争策略行为有着根本的区别,给传统单边市场下的竞争理论提出了新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现实经济生活中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典型平台企业案例,然后对"双边市场"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分析了平台企业竞争性策略行为对单边市场理论提出的挑战,最后从垄断定价、掠夺性定价、交叉补贴、捆绑销售等策略性行为角度,结合单边市场视角下的企业策略性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更华  许卓云  
策略性企业慈善行为一直是国外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西方策略性企业慈善行为的产生、定义、种类、理论基础及其方法论研究成果,并简要论述了其对我国企业策略性地从事慈善活动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华涛  
激励性管制目前是西方发达国家自然垄断产业主流的管制方式,它的核心是让企业利用其信息优势和获利动机来达到管制目标。这种情况下,企业会通过采取策略性行为来获取利润。本文从俘获管制机构、降低产品或服务质量、消减高成本地区或低收入人群的服务等方面对企业的策略性行为进行分析,并结合发达国家的实践总结了这些策略性行为的治理措施。由此,对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激励性管制的应用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利华  陈晓东  
策略性慈善捐赠能兼容企业和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它将企业的捐赠引向既有利于其商业利益又服务于受益组织或个人的慈善行为。波特以来的学者研究的重点集中于企业如何通过慈善捐赠项目获得收益这一问题,而本文在分析了影响企业“慈善投入”的各种因素后,对企业如何选择最优化的慈善捐赠行为作了深入研究,进而得出了企业慈善捐赠行为选择的相关路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继东  刘诚  
本文使用空间价格歧视模型,分析了企业研发决策与政府专利保护之间的关系。结果不仅证明了企业在专利保护程度较高、研发环境较好时会进行研发,研发数量与政府的专利保护呈倒U型关系,而且发现,企业研发后,在专利保护程度极低和极高时,企业会采用特许权方式对外专利授权,中间状态下企业不对外授权。从社会福利和社会创新的角度来看,专利保护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存在一个临界的拐点。该拐点随着社会研发环境和行业交易费用的增加而递增。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操巍   吴忧   叶珊  
从战略管理理论出发研究竞争战略对管理层盈利预测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更可能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然而预测偏差较大并更倾向于披露悲观消息。机制检验表明经营风险在差异化战略影响盈利预测中起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和金融化程度较强的样本中,差异化竞争战略和盈利预测偏差的关系被显著弱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云辉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探讨我国出口加工企业与外国企业以产量竞争的方式争夺海外市场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对本国企业的劳动力培训进行补贴的有效性。通过对由补贴政策、企业劳动力培训投入、产量和利润水平决定构成的三阶段博弈进行比较静态分析,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对出口加工企业劳动力培训进行补贴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产量、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增加,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总福利水平,对外国企业产量、利润和社会福利则形成负面影响。这一分析结论有助于形成缓解我国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