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3)
- 2023(8874)
- 2022(7123)
- 2021(6742)
- 2020(5295)
- 2019(12132)
- 2018(12000)
- 2017(20026)
- 2016(12552)
- 2015(14479)
- 2014(14611)
- 2013(13258)
- 2012(12340)
- 2011(11241)
- 2010(11574)
- 2009(10421)
- 2008(10157)
- 2007(9669)
- 2006(8749)
- 2005(7756)
- 学科
- 济(34155)
- 经济(34036)
- 管理(31207)
- 业(23617)
- 教育(21598)
- 企(19316)
- 企业(19316)
- 中国(19011)
- 农(12470)
- 学(12326)
- 理论(11774)
- 财(11677)
- 方法(10564)
- 地方(10539)
- 制(9482)
- 教学(9158)
- 业经(8870)
- 数学(8155)
- 数学方法(7941)
- 农业(7744)
- 发(7622)
- 体(7253)
- 银(6890)
- 务(6870)
- 银行(6864)
- 财务(6801)
- 财务管理(6780)
- 行(6559)
- 技术(6539)
- 企业财务(6466)
- 机构
- 大学(162864)
- 学院(158644)
- 研究(62153)
- 管理(50310)
- 济(49041)
- 经济(47305)
- 理学(41396)
- 中国(41366)
- 理学院(40737)
- 管理学(39627)
- 管理学院(39311)
- 京(39036)
- 科学(38506)
- 教育(33277)
- 范(32790)
- 师范(32486)
- 所(31780)
- 江(28710)
- 研究所(28680)
- 农(28571)
- 中心(27573)
- 财(26605)
- 师范大学(26545)
- 北京(25388)
- 技术(24942)
- 业大(24039)
- 院(23203)
- 州(22523)
- 农业(22247)
- 职业(20831)
- 基金
- 项目(102360)
- 研究(82343)
- 科学(79705)
- 基金(66932)
- 家(58913)
- 国家(58214)
- 科学基金(47774)
- 社会(46934)
- 教育(46043)
- 社会科(43825)
- 社会科学(43815)
- 省(43212)
- 划(38276)
- 编号(36879)
- 成果(34009)
- 基金项目(33988)
- 课题(30522)
- 自然(29091)
- 自然科(28330)
- 自然科学(28317)
- 自然科学基金(27768)
- 资助(26752)
- 重点(25369)
- 年(25288)
- 发(23477)
- 部(23070)
- 项目编号(22050)
- 规划(21882)
- 性(21238)
- 创(20867)
共检索到271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振天
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必须着眼于质量保障的系统性、刚性和常态性。不仅要有层次分明的质量目标和标准系统,更重要的在于严格执行,将质量标准、质量规范内化于学校教育教学生活过程,使之成为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日常生活的部分。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系统性 刚性 常态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晖 李嘉慧
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模式多种,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经验丰富。在40年的探索历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重点政策为引领,教学评估、学科评估和专业认证三足鼎立的形态呈现,四个模块构成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实现了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完型是制度变迁的结果,是正式与非正式规则互动的结果,是"路径依赖"的结果。完善质量保障"中国模式",总结经验、植根本土,守正创新、持续优化,乃是未来发展之道。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中国模式 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话语体系中的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围绕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权力行使展开的,通过对权力的配置和运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调配以及相关制度建设,达成一定的质量目标。目前,尽管学术界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内涵的理解见仁见智,但其涉及的外部保障体系和内部保障体系两个层面已达成共识。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是质量保障体系不能仅仅停留于物质保障或组织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傅雷鸣 杨明 罗远渊
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推进,各国政府纷纷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发力。在国际视野下,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方向,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已是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需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深化事业性教育评估专业机构改革,提升学术性机构和专业团体主体性,支持行业性机构开展专业认证,规范社会性组织高校排名活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柳佩瑶 高涵 熊格生 罗飞
教育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一直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都存在相关部门支持乏力、办学理念尚有偏差、人才过程性培养失范等诸多问题,且随着各大高校的继续教育改革,非学历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培训市场迎来了兴旺高潮。而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仍不够成熟,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成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逐步开始凸显。本文从分析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出发,对成人高等教育保障体系的实践向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构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策略与实施路径。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教育质量 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赤弟 闫艳
建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持续关注的问题,而宁波高校的类型多样,有着不同的发展定位、规模、基础和需求,如何建构适合宁波高校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成为宁波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鉴于宁波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对宁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着力点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充分发挥宁波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从关注区域整体性发展的角度,通过绩效评价把拨款依据和政府引导行为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基于平衡记分卡理论构建了宁波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海鸥 纪秋颖
本文根据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其培养定位错位,与地方经济发展不能很好适应的现状,抓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从如何实现质量标准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切实相符,全面考量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成效、内部评估常规化规范化,提高内部评估有效性以及如何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质性引入外部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地方高校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正荣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探索新思想、新做法、新方式,采用了全媒体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全方位的社会效益。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六个关键词值得称道。一是方向感和责任感。《中国高等教育》坚持正确方向、勇担重大责任,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基点,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针为遵循,对主题、栏目、内容、风格进行全面设计。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
关键词:
高等教育发展 高校思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喻恺 吴雪
近年来,学生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主体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英国将学生体验调查作为新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通过学校和学生的互动来保障和提升品质,这已成为英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向。将学生体验纳入新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主要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的需要。当前英国学生体验调查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学生体验 质量保障 英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佳妮
在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一百余年历史中,学术、国家、市场三股力量一直贯穿其中。基于三者之间同时存在着价值取向的对立性和实际活动中的不可分割性,学术——国家——市场之间三角制衡的模型得以构建。通过权力博弈的视角及不同时期三角制衡形态的变迁,可以发现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对高等教育保障体系的影响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加深,并逐渐走向联合。同时,影响大学质量的重心也逐渐从学术权威一端向政府和市场二者之间的方向发生位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季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高等教育将以提高质量为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更加注重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体制改革的同时,更加关注质量保障评估的制度建设。为深入探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寻求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质量监管有效路径和办法,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大力协助下,本刊将在原有《评估看台》栏目的基础上,拓展新视野,跟踪新实践,特开设《质量保障》新专栏。希冀以此为平台,多方探讨和评议,广纳良言,寻求对策,积极服务于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晖
2020年2月至今,三个关系教育质量的重要文件先后发布,分别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20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0年10月13日)和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2021年1月21日),其核心均围绕"教育质量",其目标均指向"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江彦桥
2008年11月6-7日,由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主办、以"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为主题的首届上海教育评估论坛在上海举办。来自亚太地区的130多位代表出席此次论坛。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应邀作主旨报告,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季平、亚太地区多位知名教育质量保障专家及有关省市教育评估机构代表分别作专题报告。论论的成功举办,将对亚太地区各国教育质量保障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各级教育评估机构的能力建设、提升上海乃至全国教育质量质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本期择要刊登部分专题报告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明娟
外部质量保障是俄罗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新时期俄罗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已形成制度化的架构系统。俄罗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高校与政府的联动作用,并凸显高校综合评估的特色。苏联解体后,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转轨环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俄罗斯迫切需要重构一个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贺祖斌
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进程中,重新建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保障体系有其重要意义,其教育评价标准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以评价为基础,通过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健全校内评价机制、建立评价的中介机构等方式建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保障体系,以确保其教育质量。
关键词:
评价 大众化 质量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