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2)
2023(8321)
2022(6854)
2021(6099)
2020(5129)
2019(11569)
2018(11339)
2017(21939)
2016(11828)
2015(13170)
2014(13340)
2013(13096)
2012(11826)
2011(10404)
2010(10801)
2009(10582)
2008(10998)
2007(10204)
2006(9243)
2005(8593)
作者
(32821)
(27492)
(27445)
(26016)
(17584)
(12934)
(12458)
(10514)
(10367)
(9951)
(9380)
(9200)
(9112)
(8761)
(8660)
(8229)
(8200)
(8106)
(7821)
(7819)
(6856)
(6666)
(6601)
(6325)
(6231)
(6217)
(6179)
(6009)
(5402)
(5245)
学科
(73260)
企业(73260)
(68323)
管理(62844)
(52488)
经济(52368)
(25998)
方法(21646)
业经(20672)
(20284)
财务(20262)
财务管理(20240)
企业财务(19283)
(17711)
(14296)
技术(14244)
数学(14061)
数学方法(13955)
(12754)
企业经济(12157)
(11862)
体制(11629)
(11606)
理论(11400)
经营(11008)
技术管理(10740)
中国(10698)
(9235)
决策(9109)
计划(8787)
机构
学院(176719)
大学(174883)
(77708)
经济(76190)
管理(74784)
理学(63489)
理学院(62956)
管理学(62350)
管理学院(61992)
研究(51629)
中国(42898)
(42565)
(35379)
财经(32694)
(29430)
(28578)
科学(26076)
(24269)
财经大学(24155)
经济学(23881)
中心(23868)
商学(22583)
商学院(22384)
北京(21884)
(21815)
经济学院(21400)
研究所(20982)
业大(20059)
(19651)
(18972)
基金
项目(108263)
科学(88440)
研究(82562)
基金(81827)
(68684)
国家(68018)
科学基金(61386)
社会(56337)
社会科(53341)
社会科学(53325)
基金项目(42831)
(41766)
自然(38231)
教育(38052)
自然科(37425)
自然科学(37415)
自然科学基金(36852)
(33965)
资助(32677)
编号(32317)
(28140)
成果(27055)
(25245)
(24648)
(23898)
重点(23592)
国家社会(23460)
创新(22971)
教育部(22914)
人文(22519)
期刊
(93764)
经济(93764)
研究(53540)
(40186)
中国(36421)
管理(35511)
科学(21371)
学报(20052)
(18100)
金融(18100)
财经(17992)
(17778)
大学(17125)
技术(16813)
学学(16310)
(15486)
教育(14989)
业经(14558)
经济研究(13818)
财会(12688)
问题(11276)
农业(10927)
会计(10676)
技术经济(10571)
(10014)
现代(9299)
国际(9003)
经济管理(8951)
通讯(8677)
会通(8661)
共检索到275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红波  杜芬芬  陈洁  
以2005~2021年我国A股系族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系族企业内部薪酬配置机理。研究发现,系族企业高管薪酬与其他成员企业业绩正相关,而薪酬差距与其他成员企业业绩负相关,支持了系族企业在内部薪酬配置上的“合作制”观点。进一步研究显示,该种薪酬配置上的“合作效应”在市场化程度低、关联交易多的系族企业中更显著,为“合作制”观点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因此,在我国正式制度欠发达的背景下,为激活作为非正式替代的内部市场,系族企业会制定具有“合作效应”的高管薪酬契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颖  姚鹏  周鑫  
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已有大量理论从内外公平角度和员工期望角度对激励性薪酬进行分析。文章拟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探讨在面临委托人道德风险时,如何利用锦标制度或提拔制度解决员工激励问题,并对员工的几种激励薪酬方案进行比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巫强  
本文利用2005至200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36450条高管薪酬数据,检验了高管薪酬锦标赛在中国企业中的存在性和激励性。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中的高管薪酬锦标赛机制是存在的,但其存在形态和激励效果与西方企业明显不同。从存在形态看,中国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受控股股东性质这样的外生性因素影响较大;从激励效果看,中国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这种负向关系在有非内部晋升机制的企业中更明显,在有纯内部晋升机制的企业中则不显著。研究结果说明,如果期望高管薪酬产生较好的激励作用,必须建立能将真正具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管理者从企业内甄选出来的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学伟  陈良华  
"活钱效应"和"平均主义"是内部资本市场(ICM)理论分析中的重要结论,而分部相关性又是影响ICM配置行为的重要变量。在嵌入分部相关性基础上,本文利用"均值回复"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模型)检验中国"系族企业"是否存在"活钱效应"和"平均主义"。估计系数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表明:(1)相较于独立企业,系族成员企业投资支出表现出强烈"平均主义"倾向;(2)ICM配置中的"活钱效应"表现在短期的经营净现金流引起的关联资金流动,而"平均主义"表现为长期企业绩效引起的关联资金流动;(3)在高分部相关性组,ICM"活钱效应"和"平均主义"弱于低相关性组,对于"平均主义"的扶持效果,高分部相...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宋妍  罗鹏  
有效的锦标赛式薪酬应当满足两个条件:消除道德风险并诱发代理人如实地自行选择。通过假定委托人风险中性、代理人具有风险规避特征,探讨了工资总额事先给定,委托人主观评估对代理人薪酬水平起关键作用的激励机制。研究表明:企业拥有一定讨价还价权的条件下,通过预先代员工支付一笔入场费或会费,可以使得所有员工投入最优劳动水平;或者增加员工数量,锦标赛式薪酬的制度效率也可以得到提升;否则,有限责任约束下,所有员工的劳动投入均不足最优水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宗胜  赵源  
企业内部不同人力资本员工的薪酬差别持续扩大已成为中国收入分配差别不断加剧的缩影,备受关注。构建一个引入高、低人力资本员工的理论模型,纳入外部机会,对模型中机器人应用后企业内部的薪酬差别变动进行推演,并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2—2019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内部薪酬差别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水平提升会显著扩大企业内部高、低人力资本员工之间的薪酬差别,在利用Bartik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干扰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够通过增加高人力资本员工的外部机会,并同时挤占低人力资本员工的外部机会,使得二者间薪酬差别不断扩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对高、低人力资本员工生产率的非对称冲击同样加剧了二者的薪酬差别。异质性分析表明,非国有企业、出口贸易类企业内部薪酬差别的扩大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在“机器换人”背景下,应通过完善企业内部薪酬合约设计、匹配个性化职业技能培训,进而增加低人力资本员工的外部机会,缓解企业内部薪酬差别进一步拉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鲁海帆  
一家公司高管团队成员之间的薪酬差距主要是指 CEO 薪酬水平同其他高层管理人员之间薪酬数额的差别。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本因素在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现,如何通过合理的薪酬安排来激发管理者的积极性和能力发挥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心的热点。高管团队内部的薪酬差距及其对业绩的影响体现了薪酬在高管层中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效率。Simon(1957)对上世纪50年代的企业进行了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郭倩梅  张春强  
以20132015年间沪深A股全部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锦标赛视角对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竞争力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管理者权力削弱了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正相关性。国有产权性质对短期薪酬差距与企业竞争力的正向关系起到负向调节影响,对长期薪酬差距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无显著调节作用。这些结论有助于丰富高管薪酬差距、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文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郭倩梅  张春强  
以2013~2015年间沪深A股全部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锦标赛视角对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竞争力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管理者权力削弱了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正相关性。国有产权性质对短期薪酬差距与企业竞争力的正向关系起到负向调节影响,对长期薪酬差距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无显著调节作用。这些结论有助于丰富高管薪酬差距、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文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巍  张书恺  
以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中509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基于锦标赛理论,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第t-1期高管薪酬差距对第t期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并用层次回归方法研究了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非CEO高管人数、距离下一次CEO变更的时间等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和企业研发强度显著负相关;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非CEO高管人数增加会强化上述负相关关系;距离下一次CEO变更的时间会削弱上述负相关关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良银  黄俊  陈信元  
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话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设计出有效的薪酬激励契约是改善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关键一环。立足于新时期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大背景,本文从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两方面构建混合所有制改革变量,探究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内部薪酬结构的影响。论文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非国有股东持股和向国有企业委派董事显著扩大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具体表现为高管薪酬提高而员工薪酬降低。进一步看,行业竞争程度增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正向影响,且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内部薪酬差距的上升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国有企业中更明显。作用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降低了政策性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此外,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发现,改革后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提高内部薪酬差距显著改善了公司业绩。本文研究结论在丰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内部薪酬差距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同时,也为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良春   姜娜娜  
缩小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缓解收入不平等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缩小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其对高管平均薪酬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普通员工平均薪酬的影响不显著;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高管持股比例较高企业和产业政策扶持行业的企业更明显;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通过促进市场竞争、规范政府补贴和规范税收优惠缩小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是通过缩小超额薪酬差距实现的。本文丰富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也为进一步探索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治理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东民  徐茗丽  孔高文  
虽然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仍未见到相关探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我们发现:第一,整体而言,研究结果支持锦标赛理论,即薪酬差距对创新产出存在正向影响。为了控制内生性,我们基于个人所得税率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构造工具变量,结论一致。第二,在薪酬差距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扩大薪酬差距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表明锦标赛理论在创新活动中占主导;但在薪酬差距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扩大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有负向作用,表明比较理论开始呈现作用。第三,薪酬差距对创新的正向激励作用主要由管理层薪酬溢价驱动,员工薪酬溢价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创新产出。本文为监管和企业部门提供了重要的视角,本文的结论对政府出台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阔   赵天宇   舒浩  
企业内部收入分配不平等是收入分配极化的重要成因,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体系,对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社会保险法》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检验了社保费征管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社保费征管力度的强化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这一效应主要体现为《社会保险法》的实施降低了高管超额薪酬,而非普通员工薪酬。机制分析表明,《社会保险法》实施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委托代理问题缓解以及高管权力得到有效约束,进而缩小了内部薪酬差距。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保费征管的治理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信息披露与内部控制质量低以及地区法治化水平高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此外,社保费征管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改善也有助于企业业绩的提升。本文丰富了社保费征管的经济后果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以及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德明  郭荣  曹秀英  
以某大型企业集团所属公司为样本,将收入流动性分析手段引入企业微观层面,对样本企业1999-2005年期间六个阶段匹配样本的总体薪酬流动性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样本个体在进入企业组织前后所具备的特征划分为个体属性和组织属性,并分别在各属性特征分组下研究薪酬流动情况,考察企业组织内部薪酬流动的一般规律,为优化企业组织薪酬制度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