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4)
2023(1654)
2022(1474)
2021(1340)
2020(1172)
2019(2588)
2018(2744)
2017(5443)
2016(2812)
2015(3232)
2014(3155)
2013(3063)
2012(2784)
2011(2485)
2010(2379)
2009(2177)
2008(1954)
2007(1658)
2006(1347)
2005(1098)
作者
(7326)
(6168)
(6034)
(5752)
(3828)
(2868)
(2784)
(2426)
(2307)
(2142)
(2116)
(1981)
(1889)
(1868)
(1856)
(1845)
(1788)
(1788)
(1715)
(1712)
(1485)
(1450)
(1376)
(1374)
(1354)
(1351)
(1344)
(1319)
(1183)
(1167)
学科
管理(11150)
(9871)
经济(9856)
(9841)
(9018)
企业(9018)
方法(4866)
数学(4126)
数学方法(4092)
(3394)
(2998)
业经(2777)
(2549)
财务(2531)
财务管理(2528)
企业财务(2432)
(2318)
(2102)
中国(2064)
体制(2060)
理论(1926)
技术(1925)
信息(1857)
(1821)
(1821)
环境(1812)
(1780)
(1756)
贸易(1756)
(1718)
机构
大学(39227)
学院(38429)
管理(18550)
理学(16393)
理学院(16278)
管理学(16113)
管理学院(16048)
(15146)
经济(14854)
研究(10349)
中国(7685)
(7565)
(7009)
科学(5942)
财经(5842)
(5302)
中心(5177)
(5000)
业大(4887)
商学(4852)
商学院(4793)
(4512)
北京(4497)
师范(4483)
财经大学(4410)
(4400)
经济管理(4390)
经济学(4185)
(4078)
研究所(3971)
基金
项目(28384)
科学(22950)
研究(21690)
基金(21370)
(18017)
国家(17875)
科学基金(16068)
社会(14072)
社会科(13326)
社会科学(13321)
基金项目(11771)
(10679)
自然(10312)
自然科(10092)
自然科学(10088)
自然科学基金(9916)
教育(9762)
编号(9289)
(9057)
资助(8203)
成果(7877)
(7374)
(6472)
项目编号(6302)
重点(6055)
(5944)
人文(5825)
教育部(5798)
国家社会(5768)
课题(5585)
期刊
(14894)
经济(14894)
研究(10356)
管理(6388)
(5549)
中国(5532)
科学(4840)
学报(4548)
大学(3507)
图书(3333)
(3309)
教育(3256)
学学(3249)
技术(3156)
情报(3052)
理论(2808)
财经(2714)
实践(2687)
(2687)
业经(2541)
经济研究(2400)
农业(2371)
(2333)
金融(2333)
(2212)
问题(1949)
财会(1945)
书馆(1919)
图书馆(1919)
现代(1863)
共检索到51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建丹  
1、实体银行与虚拟银行。传统“砖瓦型”银行,其分行是物理网络,因此是实体银行。而网络银行则是虚拟化的银行。网络银行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只有网址,其分行是终端机和internet所带来的虚拟化的电子空间。那么,将来银行的概念或许就是一个网址的别名了。这就是一个从有形到无形的过程,网络银行的发展无疑加速这一虚拟化的进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文祥  
图书馆精神的社会载体是图书馆精神的体现者和图书馆价值的实现者,有在社会实践层次上的现实载体和在认知与理念层次上的理论载体两种。图书馆精神的社会载体是图书馆精神研究的重要内容,是联系图书馆精神的理念与图书馆社会实践的中间环节。图书馆精神社会载体研究的不足是目前图书馆精神的理念难以真正走向图书馆社会实践尤其是当前中国图书馆社会实践的理论方面原因,也是这一问题的基本原因之一,为此有必要通过图书馆精神载体的研究,把图书馆精神研究引向深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媛春  李善民  
协议收购中的强制要约是一项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制度。2002年我国法律借鉴英国的立法精神,对强制要约制度做出了具体的规定,2006年又对该制度做出了进一步的修订。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经验数据,从市场反应的角度对强制要约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了强制要约制度实施前后市场对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反应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强制要约的实施对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好"的信号,尤其是在我国投资者保护环境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该制度能够增强投资者信心,使市场对协议收购产生积极的反应。我们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强制要约制度的评价和改善提供有益的信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永俭  刘思峰  
实践表明,强制要约收购并不能为目标公司流通股股东提供实质性的利益保护。本文提出基于分类要约收购价格的非流通股可流通化的转换机制,意在提高收购人控制权共享收益,从而实现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保护。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林炳发  
(续上期)采购商品的技术要求采购实体在对所购商品质量、性能、安全度、试验及试验办法、符号、术语、包装、商标及标签等技术要求作出规定时,既不得在形式上故意给国际贸易设置障碍,也不得在实质上给国际贸易设置不必要的障碍。采购实体规定的采购商品技术要求,应是性能方面的而不是设计方面的;应以国际标准、国家技术规定或公认的国家标准为依据。除非无法准确、清楚地说明其采购要求,或有“相当于”这类措辞,否则不应要求或提及商标或名称、专利权、设计或型号、具体的原产地或生产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最明显、最突出、最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特征,是一个国家社会里最积极、最活跃的社会主义因素。坚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中国,公有制必须坚持,这也是真正的立场问题、方向问题、根本问题。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完全可以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人民生活福利水平和极大地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路子。中国要有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公有制就要认识到: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变革和发展的终极目标,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体现,公有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最明显、最突出、最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特征,是一个国家社会里最积极、最活跃的社会主义因素。坚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中国,公有制必须坚持,这也是真正的立场问题、方向问题、根本问题。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完全可以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人民生活福利水平,极大地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路子。中国要有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公有制就要认识到: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变革和发展的终极目标,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体现,公有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最明显、最突出、最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特征,是一个国家社会里最积极、最活跃的社会主义因素。坚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中国,公有制必须坚持,这也是真正的立场问题、方向问题、根本问题。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完全可以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人民生活福利水平,极大地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路子。中国要有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公有制就要认识到: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变革和发展的终极目标,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体现,公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最明显、最突出、最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特征,是一个国家社会里最积极、最活跃的社会主义因素。坚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中国,公有制必须坚持,这也是真正的立场问题、方向问题、根本问题。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完全可以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人民生活福利水平和极大地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路子。中国要有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公有制就要认识到: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变革和发展的终极目标,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体现,公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美娟  
信息公开是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和保护,也是构建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先导性环节。党政联合文件是由党政两机关在职责交叉领域共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依据。其虽具有党政双重属性,但也必须纳入信息公开的范围。但司法实践中,对党政联合文件申请信息公开却遭遇窘境,以单一的形式标准裁定不予公开并不能解决社会矛盾,达到定纷止争的效果。因此要实现裁判标准从单一形式主义向实质兼顾形式主义的转变,应对"政府信息"适当作合理的扩大解释,党政联合文件中所包含的党务信息不应局限在主动公开的方式,而应加快完善公开的方式以及配套的权利救济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莫光辉  
该文立足于绿色发展的生态扶贫理念,分析了绿色减贫并对生态扶贫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指出了传统生态扶贫发展进程还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较为严峻、建构生态扶贫体系面临社会阻力、生态扶贫的整体运行机制亟待完善、加快贫困地区生态扶贫政策的顶层设计迫在眉睫等主要问题。从脱贫攻坚战的绿色减贫内涵和绿色减贫定位阐释了绿色减贫是脱贫攻坚战的价值取向,从构建脱贫攻坚战的绿色减贫体系和实现脱贫攻坚战的绿色减贫目标两个维度,提出了脱贫攻坚战进程中绿色减贫的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