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
2023(1198)
2022(1103)
2021(1012)
2020(987)
2019(2163)
2018(2177)
2017(3663)
2016(2518)
2015(2822)
2014(2827)
2013(2846)
2012(2750)
2011(2558)
2010(2532)
2009(2293)
2008(2424)
2007(2240)
2006(1938)
2005(1908)
作者
(9148)
(7726)
(7595)
(7369)
(4865)
(3910)
(3518)
(3331)
(2885)
(2846)
(2713)
(2702)
(2611)
(2556)
(2547)
(2535)
(2372)
(2233)
(2212)
(2135)
(2132)
(1944)
(1914)
(1902)
(1872)
(1859)
(1791)
(1779)
(1689)
(1681)
学科
(5988)
经济(5982)
(4722)
管理(4522)
(3548)
企业(3548)
(2643)
方法(2549)
(2544)
中国(2163)
数学(2031)
数学方法(1989)
(1950)
(1928)
(1900)
玉米(1883)
(1784)
(1732)
玉蜀黍(1724)
(1724)
蜀黍(1724)
地方(1722)
(1606)
农业(1544)
(1497)
贸易(1497)
业经(1489)
(1445)
(1362)
财务(1361)
机构
学院(34598)
大学(34040)
研究(15366)
(13666)
科学(12325)
农业(11206)
中国(10595)
(10050)
管理(9436)
研究所(9354)
(9221)
业大(8924)
经济(8855)
(8140)
理学(7805)
理学院(7614)
管理学(7326)
管理学院(7271)
农业大学(6869)
(6795)
中心(6792)
(6700)
科学院(6085)
技术(5831)
(5822)
(5756)
北京(5317)
实验(5259)
实验室(5056)
(4958)
基金
项目(23690)
科学(16530)
(15245)
国家(15080)
基金(15037)
研究(14674)
科学基金(10838)
(10480)
(9364)
自然(8241)
自然科(8025)
自然科学(8020)
自然科学基金(7878)
基金项目(7829)
社会(6771)
教育(6687)
科技(6666)
计划(6656)
资助(6394)
社会科(6263)
社会科学(6260)
编号(6164)
重点(5964)
(5925)
成果(5763)
(5659)
(5472)
专项(5115)
课题(5039)
(4917)
期刊
(12796)
学报(11442)
(11078)
经济(11078)
中国(9362)
农业(8938)
研究(8050)
科学(8043)
大学(7072)
学学(6621)
(5387)
教育(4736)
(3612)
图书(3589)
业大(3577)
管理(3185)
农业大学(3170)
中国农业(3040)
书馆(2790)
图书馆(2790)
(2781)
金融(2781)
(2611)
技术(2439)
业经(2034)
林业(2004)
自然(1981)
科技(1971)
农业科学(1912)
农学(1709)
共检索到54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锋  刘伟杰  陈青春  张姿丽  孙伟  刘鹏飞  
为挖掘、利用玉米耐贮藏基因资源,对糯玉米组合N7×N32的216个F_2单株种子进行2年的常温贮藏,并以贮藏后种子的单位质量电导率和发芽率为耐贮藏性指标,建立极端耐与不耐贮藏BSA混池。首先筛选在2个BSA混池间有多态性的引物,后在多态引物所在的染色体上增加引物,以F_2为作图群体,构建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同时结合测得的F_2耐贮藏性状数据,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耐贮藏相关QTL。结果表明:1)从6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在BSA混池间有多态性的引物,分别位于第4和6染色体上;2)在第4和6染色体上增加200对SSR引物,构建有39个标记位点总长为234.9cM的SSR标记连锁图谱;3)共检测到7个耐贮藏相关QTL。其中,在第4染色体区间bnlg1265~bnlg1755内同时定位到2个指标的QTL(qCE-4-1和qGP-4-1),LOD值分别为19.3和18.1,贡献率分别为30.5%和25.9%;在第6染色体umc1014~bnlg1154内也同时定位到2个指标的QTL(qCE-6-1和qGP-6-1),LOD值分别为11.2和8.2,贡献率分别为15.0%和10.3%。本研究可为耐贮藏QTL的精细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耐贮藏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志辉  曹钟洋  汤彬  李立  
干旱是世界范围内导致玉米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为了阐明玉米抗旱性的遗传基础并定位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利用抗旱自交系临1和敏感的湘97-7组配160个F2:3家系定位群体,于2011年在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和长沙县高桥镇,分别在大田干旱胁迫和正常水分条件下进行表型鉴定。所考察性状包括抽雄至吐丝间隔、株高、千粒重和产量,用抗旱系数来衡量抗旱性。结果表明,110个SSR标记构建连锁图,图谱总长1246.1 cM,标记间平均距离11.33 cM。抗旱相关性状定位的QTL介于8~14个,共检测到43个QTL。单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为6.27%~18.27%。不同水分条件下定位到的QTL大多数不相同,表明对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迪  李永祥  王阳  刘成  刘志斋  彭勃  谭巍巍  张岩  孙宝成  石云素  宋燕春  王天宇  黎裕  
【目的】利用具有共同亲本黄早四的2个F2﹕3群体,定位控制玉米的抽雄期(DTT)、散粉期(DTP)、吐丝期(DTS)以及散粉-吐丝间隔期(ASI)的QTL,为玉米分子育种与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自交系齐319和掖478分别与黄早四杂交构建的230个和235个F2﹕3家系为定位群体(分别写作Q/H和Y/H),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方法,对在不同生态环境下(2007-北京、2008-北京、2007-河南、2008-河南、2007-新疆以及2008-新疆)玉米花期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同时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 Network-2.0软件进行基因×环境互作及上位性的分析。【结果】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薪淇  姜龙  宋轶群  邢政  赵仁贵  
【目的】筛选玉米花期性状主效QTL(基因)的SSR标记,为玉米分子育种与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用花期不同的玉米自交系JZ8、JZ16、JW1100为亲本,分别组配得到2个杂交后代F1(JZ8×JW1100)和F1(JZ16×JW1100),F1经自交获得2个F2(JZ8×JW1100)、F2(JZ16×JW1100)群体。从前人已报道的与玉米花期相关性状主效QTL(贡献率>10%)连锁的SSR标记中,选取30对SSR标记引物,利用亲本、F1代对这30对引物进行筛选,将获得的特异性引物再通过F2群体单株花期性状与单株SSR标记的符合度和准确率验证,筛选出符合率大于50%的主效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起同   李明   周富亮   梁思维   刘家奇   宁丹   赵欣悦   刘鹏飞   蒋锋  
为挖掘甜玉米耐铝基因资源,以耐铝性状差异显著的甜玉米自交系‘T 49’(♀)和‘T 56’(♂)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T49×T56’,以208个F_2单株作为遗传作图群体,构建玉米遗传连锁图谱,选取苗高系数、苗重系数、根长系数、根重系数和整株鲜重系数作为玉米耐铝性的评价指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耐铝性状相关QTL。结果表明:在甜玉米10对染色体上获得10个SSR标记连锁群,全长1 199.10 cM,平均间距7.83 cM。共检测到3个苗高系数QTL、4个苗重系数QTL、4个根长系数QTL、3个根重系数QTL、3个整株鲜重系数QTL,单个QTL可解释6.46%~25.37%的表型变异。在第9染色体上phi065—umc1271(bin 9.03—9.04),苗高系数、苗重系数、根长系数、根重系数、整株鲜重系数均检测到1个主效QTL,贡献率为13.1%~25.3%。结合GO、KEGG数据库,在phi065—umc1271内存在2个稳定的甜玉米非生物逆境胁迫耐受性相关的基因Zm00001d045472和Zm00001d04639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彦民  吴欣  李翠香  付志远  刘宗华  汤继华  
提高杂交种制种产量是降低玉米种子生产成本,加速杂交种推广的一条有效途径。本研究拟通过对玉米制种花期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为玉米制种产量的提高和玉米育种提供理论基础。试验以优良玉米自交系琼68和K12组配的一套F2∶4家系为基础材料,构建了包含134个SSR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通过1年2点的田间试验,对玉米制种花期相关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散粉期与吐丝期、吐丝周期、花丝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吐丝期与吐丝周期、花丝活力,以及吐丝周期和花丝活力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散粉周期与散粉期和吐丝期呈负相关关系。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2个环境中定位了22个玉米制种花期相关性状的QTL:散粉期5个、吐丝期4个...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辉  胡海晓  孟玉杰  程鲲  李国梁  刘文欣  陈绍江  
利用回归分析、似然比检验、排列检验、参数自助检验和交叉验证等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多系杂交群体多性状QTL定位模型,并编制了配套的R语言程序包,该套模型和R程序包同样适用于两系杂交群体QTL检测和多效性QTL分析。基于本研究的模型和R程序包,以玉米自交系B73和高油突变体Ce03005为亲本产生的216个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对玉米茎秆相关性状进行多效性QTL检测分析,结果表明:BIn5.03区域内调控最大折断力矩MF和节间直径d的QTL,BIn6.01区域内调控单位体积中性洗涤纤维ndF和节间含水量WWC的QTL,BIn8.03区域内影响节间干重Wd和MF的QTL均为多效性QTL;在5号染色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波  管飞翔  谢庆春  张玲  邓德祥  钱东海  
产量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对产量性状遗传的深入研究可为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本研究以苏玉16号(JB×Y53)的F2、F2∶3家系为材料,选用分布在玉米10条染色体上的556对SSR分子标记,对玉米产量性状进行QTL定位并分析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①选取556对SSR引物对亲本Y53、JB及其F1进行多态性检测,获得85对多态性引物,多态率为15.3%,其中有76对引物扩增带型清晰;②检测到1个与穗长QTL连锁的标记,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4.69%;6个与百粒重QTL连锁的标记,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71%~18.2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雪华  李新海  郝转芳  田清震  张世煌  
发掘玉米耐旱基因及其连锁分子标记是构建耐旱分子育种技术的重要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整理玉米基因组数据库中已有耐旱相关性状的QTL信息,借助高密度玉米分子标记连锁图谱IBM和临近分子标记,建立耐旱相关性状的QTL一致性图谱,进而发掘通用QTL。研究显示,在干旱条件下于10个定位群体中共发现与9个玉米农艺及生理性状有关的181个QTL,建立了全长3582.1cM的耐旱相关性状的QTL一致性图谱,发掘出15个“通用耐旱QTL”及其连锁标记。研究结果为确定玉米耐旱基因位点和建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创造了条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颖琦   王钰文   范晓庆   张靓瑶   郭江   瓮巧云   刘颖慧   赵治海   王晓明   袁进成  
为寻找新的种植模式来提高青贮玉米(Zea mays)和饲用谷子(Setaria italica)的产量和土地利用率,以青贮玉米‘郑单958’和谷子‘饲用1号’‘饲用5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4种种植模式,青贮玉米单作(M)、饲用谷子单作(S)、青贮玉米与饲用谷子2?4混合种植(MS24)、青贮玉米与饲用谷子4?4混合种植(MS44)。测定作物各生育时期株高、茎粗、光合性能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青贮玉米与饲用谷子间作模式下较单作显著提高了青贮玉米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MS24可获得最高青体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为142.05和42.72 t·hm-2。‘饲用1号’在种植模式MS24下青体产量最高,达到142.05 t·hm-2,‘饲用5号’间作MS24和MS44模式下比单作产量提高36.59%和34.57%。结果表明玉米谷子间作可以提高各自的产量,种植方式以玉米?谷子2?4种植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耿  祝丽英  陈景堂  
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收集整理玉米基因组数据库中产量相关性状的QTL信息,借助高密度玉米遗传连锁图谱IBM 2005 Neighbors和临近分子标记,建立了涵盖干物质和淀粉产量、籽粒相关性状、粒重相关性状以及穗部相关性状四大类共计18个指标的QTL通用图谱。并将位于QTL分布密集区域的基因,与水稻基因序列进行比对,找到了与水稻木质素合成有关的gh2具有高同源性的基因AY109876,同时改进了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筛选功能候选基因的路线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哲  李盼  刘渊  姬东华  赵永锋  祝丽英  黄亚群  陈景堂  
利用自交系178和郑58构建的F2:3家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对不同环境下玉米籽粒锌、铁含量、籽粒构型、百粒重等籽粒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对锌、铁含量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籽粒锌含量与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9,0.395,粒长与粒厚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252;粒长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系数分别为0.445,0.341,粒宽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8,0.570。在保定、邯郸两个环境下,共定位到了21个QTL,其中保定环境下定位到16个,邯郸环境下定位到5个。在第5染色体的umc1097-umc1670区段...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于德花  陈小芳  毕云霞  邵秋玲  
本研究以平展型玉米(Zea mays)雅玉青贮8号、半紧凑型品种京科青贮516和紧凑型品种黎民518为材料,研究4个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的青贮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鲜草产量和籽粒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不同,鲜草产量的适宜密度高于籽粒产量的适宜密度。随群体密度的增加玉米刈割青贮时的绿叶片数、单株鲜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呈下降趋势;秃尖长、株高、穗位高、空秆率、倒伏(折)率、瘤黑粉病病株率逐渐增加;高密度下千粒重降低;青贮生育期略有延长。供试品种中黎民518最耐密植,京科青贮516边行优势强,最不耐密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飞   王栋   陈泽辉   郭向阳   吴迅   王安贵   涂亮   祝云芳  
为了初步揭示玉米粗蛋白含量、淀粉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等性状的遗传规律,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将183份自交系为材料种植于贵阳,测定玉米粗蛋白含量、淀粉含量、NDF含量、ADF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利用Maize SNP 50芯片对供试材料进行基因分型,采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分别鉴定出31、61、11、36、20和42个与粗蛋白、淀粉、NDF、ADF、可溶性糖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P<0.001),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5.80%~11.40%、5.78%~11.38%、5.78%~7.85%、5.81%~10.37%、5.78%~7.35%和5.79%~11.33%。同时,发现SYN6712、PHM1190.3、SYN7541和PZE-104072386属于一因多效位点;其中,6号染色体上的SYN6712、PHM1190.3和SYN7541同时与淀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显著关联,4号染色体上的PZE-104072386同时与ADF、可溶性糖显著关联,经过等位变异鉴定发现T/T基因型是SYN6712和PHM1190.3的优异等位变异,并挖掘到了Zm00001d037272、Zm00001d037386、Zm00001d037532和Zm00001d051166等候选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永洪  谢戎  唐春  杨跃华  刘成元  
选用自育的20个糯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鲜穗采收期和成熟期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等穗部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出籽率、穗长、百粒重性状对鲜穗产量作用大。通径分析显示各性状对鲜穗产量作用大小顺序为:行粒数>百粒重>穗行数>穗粗>出籽率。在完熟期,穗粗、着粒深、百粒重对干籽粒产量贡献较大,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干籽粒产量作用排序为:百粒重>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秃尖长>着粒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