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2)
- 2023(6578)
- 2022(5977)
- 2021(5433)
- 2020(4945)
- 2019(11618)
- 2018(11594)
- 2017(22302)
- 2016(12584)
- 2015(14481)
- 2014(14877)
- 2013(15011)
- 2012(14279)
- 2011(13043)
- 2010(13185)
- 2009(12498)
- 2008(12803)
- 2007(11797)
- 2006(10244)
- 2005(9295)
- 学科
- 济(54487)
- 经济(54439)
- 业(33305)
- 管理(32592)
- 方法(26557)
- 企(26146)
- 企业(26146)
- 数学(23424)
- 数学方法(23176)
- 农(15826)
- 中国(13710)
- 财(13438)
- 学(12418)
- 地方(11481)
- 业经(10973)
- 贸(10527)
- 贸易(10524)
- 农业(10469)
- 制(10404)
- 易(10195)
- 和(8561)
- 理论(8424)
- 务(8360)
- 财务(8326)
- 财务管理(8303)
- 银(8282)
- 银行(8240)
- 融(7886)
- 金融(7884)
- 行(7848)
- 机构
- 大学(191688)
- 学院(190400)
- 济(76652)
- 经济(74913)
- 管理(69852)
- 研究(67468)
- 理学(60060)
- 理学院(59326)
- 管理学(58158)
- 管理学院(57794)
- 中国(49900)
- 科学(44159)
- 京(41200)
- 农(39824)
- 所(36677)
- 财(34938)
- 研究所(33550)
- 业大(31986)
- 农业(31854)
- 中心(31125)
- 江(29351)
- 财经(27790)
- 北京(26139)
- 范(25550)
- 师范(25254)
- 经(25057)
- 州(23667)
- 经济学(23555)
- 院(23302)
- 经济学院(21426)
- 基金
- 项目(123593)
- 科学(94544)
- 研究(87588)
- 基金(87059)
- 家(77222)
- 国家(76548)
- 科学基金(63337)
- 社会(52835)
- 社会科(49934)
- 社会科学(49913)
- 省(49656)
- 基金项目(46183)
- 划(42022)
- 自然(41803)
- 教育(40989)
- 自然科(40769)
- 自然科学(40753)
- 自然科学基金(40017)
- 资助(36776)
- 编号(36343)
- 成果(30437)
- 重点(28486)
- 部(27556)
- 发(27181)
- 课题(25447)
- 创(25147)
- 科研(24186)
- 计划(24123)
- 创新(23535)
- 大学(22863)
共检索到279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仕云 王伦旺 杨荣仲 李翔 黄海荣 经艳 邓宇驰 谭芳 黄家雍 杨丽涛
为选育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以自育的27个新品系和2个对照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调查测定出苗率、分蘖率、宿根发株率、枯心苗率、黑穗病发病率、株高、茎径、公顷有效茎数、田间锤度、甘蔗蔗糖分、甘蔗纤维分、公顷蔗茎产量、公顷产糖量和公顷总可发酵糖量等性状,对各性状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变异和遗传相关分析,对公顷产糖量和公顷总可发酵糖量进行多性状指数选择,并与单性状选择做比较。结果表明:除新植枯心苗率之外,所测性状在试验材料间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公顷有效茎数、公顷蔗茎产量、公顷产糖量和公顷可发酵糖量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且广义遗传率较高,株高、茎径和田间锤度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小且广义遗传率较低。公顷有效茎数与...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嘉云 邓祖湖 徐良年 高三基 张华 罗俊 陈如凯
对近年选育的12个甘蔗新品系进行了产量、品质及其主要工农艺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FN99-20169、FN02-3924和FN02-6404表现早熟、高产、高糖,且工农艺综合性状优良,可望选育成为能糖兼用新品种;FN02-6427也具有早熟、高产、高糖和茎粗等优点,但开花较早,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宜较早收获;FN01-0241工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差,生产利用前景有限,但具有早熟特高糖的特性,可试作高糖亲本应用.早期田间锤度研究表明,FN02-3924属特早熟高糖品系,作能源甘蔗可提早2个多月开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能源甘蔗 新品种 比较试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丽萍 刘家勇 覃伟 昝逢刚 杨昆 赵培方 赵俊 吴才文
采用桶栽方式,研究甘蔗实生苗根系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根长、根交叉数受母本、父本和组合的影响显著,根表面积受母本和父本的影响显著,根系干重受组合的影响显著;亲本及组合的选配方式对根系遗传力大小的贡献率表现为母本、组合、父本依次减小;9个根系性状中,根交叉数、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根干重、根体积的遗传力均大于60%;在所选用的亲本中,用新台糖22号、桂糖92–66作母本,用CP72–1210、川糖89–103作父本,其后代的根系性状表现较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可作为甘蔗根系育种的选择指标。
关键词:
甘蔗 根系 实生苗 遗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鸿凯 蔡华斌 刘桂富 王尚钦 郭荣发
用朱军的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E)对11个甘蔗亲本,及以5×6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30个杂交组合实生苗的7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性状普遍存在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但不同性状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所起的作用不同;(2)不同性状的遗传率大小不同,受环境影响也不同,较大的互作狭义遗传率受环境影响较大,一般而言,除锤度外,其余性状的遗传率都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互作狭义遗传率较小;(3)所有性状之间都存在遗传相关,多数性状之间以加性和显性相关为主,环境条件对各性状遗传相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显性×环境互作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昝逢刚 吴才文 赵培方 赵俊 夏红明 杨昆 姚丽 覃伟 刘家勇
为提高国外引进甘蔗种质的利用效率,为甘蔗种质的杂交和种质创新利用提供参考。以104份国外引进甘蔗种质为材料,分析其22个质量性状和7个数量性状,研究其种间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104份国外甘蔗种质的质量性状在曝光后节间颜色、芽形、57号毛群、蒲心、曝光前节间颜色、内叶耳和脱叶性的多样性十分丰富;数量性状中有效茎和分蘖的遗传变异较大;聚类结果把104份种质分为3个大类群、5个亚类群及8个小类群。
关键词:
国外引进 甘蔗种质 表型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红明 赵培方 赵俊 刘少春 杨昆 吴才文
以72个常用甘蔗亲本配制95个杂交组合,进行脱叶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母本对后代的脱叶性1级比率和3级比率有极显著影响,父本只对脱叶性3级比率有显著影响;亲本及组合的遗传力大小顺序依次为组合(41.36%)、母本(30.13%)、父本(12.02%),说明组合的选配方式对后代脱叶性状影响大,在筛选亲本及组合时,要优先考虑组合;后代脱叶性状各级比率的平均遗传力大小顺序依次为3级比率(40.39%)、1级比率(29.62%)、2级比率(13.49%),与父本、母本及组合对后代脱叶性状各级比率的遗传力大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鑫 苏火生 林秀琴 毛钧 刘洪博 蔡青
以热带种路打士(Saccharum officinarum)与滇蔗茅(Erianthus rockii)云南95-19属间远缘杂交F1群体的62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利用方差、相关、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方法对其单茎重、株高、茎径、有效茎、节间长度、小区产量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分布频率接近正态分布,单茎重、株高、茎径、节间长度在后代群体中存在双向超亲分离,有效茎平均表型值高于母本,小区产量平均表型值低于母本;有效茎、节间长度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并解释小区产量48.9%、3.4%的变异信息;单茎重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并解释小区产量32.3%的变异信息;株高、茎径主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荣 徐永艳 何丽莲 杨清辉 张汉尧 李富生
【目的】评价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甘蔗抗逆定向遗传改良挖掘具有育种潜力的种质资源。【方法】对44份甘蔗野生近缘种材料按照割手密种内、斑茅种内以及种间3个层次运用ISSR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44个种间材料利用13条ISSR引物扩增,获得261条条带,其中259条为多态性条带、占比为99%;种间多态性依次为甘蔗属割手密种>甘蔗属斑茅种>蔗茅属蔗茅种>芒属五节茅种>金茅属金茅种>河八王属河八王种;44份材料遗传相似系数为0.125~0.710,UPGMA聚类结果基本同形态学分类一致,12个斑茅种样品在0.805处聚合,斑茅和割手密在0.775处聚合,采自西藏察隅的编号A30、A32蔗茅关系密切,芒属、蔗茅属、河八王属的亲缘关系更近,与甘蔗属材料在0.73处聚合。【结论】甘蔗野生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为甘蔗种质资源创新、遗传育种提供了种质材料和理论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英 庄南生 高和琼 黄东益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6份甘蔗种质(39份祖亲种、57份栽培品种或品系)的遗传基础进行了分析.利用筛选出的7对多态性较强的引物,构建了甘蔗96份种质的ISSR指纹图谱,这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5条谱带,其多态性为100%.96份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459~0.918,平均0.656.聚类分析表明,随着相似系数结合线的不同,可分别将参试的甘蔗种质从属间(甘蔗属与斑茅种)、野生种(割手密种、大茎野生种、印度种、中国种)与栽培种(热带种)间、栽培种与杂交栽培品种(或品系)间区别开来.各祖亲种与杂交栽培品种(或品系)的遗传相似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热带种、印度种和中国种、大茎野生种、云南割...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 ISSR 遗传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敬超 周会 高丽花 韦金菊 黄海荣 邓宇驰 李翔 李杨瑞 杨荣仲 吴杨 高轶静
【目的】明确12个美国新引进甘蔗亲本的开花习性,为甘蔗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3/14~2017/18年连续5年杂交季对该亲本的始花期、抽穗率和花粉染色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甘蔗亲本始花期、抽穗率和花粉染色率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 9518、0. 7961和0. 9384;始花期最早的亲本是CP07-1618和CP09-4448,最迟的是CP07-2137,2015/16杂交季各亲本的始花期普遍最晚,其它年份杂交季各亲本的始花期差异不明显;抽穗率低的亲本是CP01-2390、CP07-2137和CP09-4707,均属于难开花亲本,其余9个亲本均属于易开花亲本;花粉染色率低的亲本是CP00-1630、CP06-3458、CP07-1618和CP07-2137,其花粉染色率历年均不超过30%,杂交时只能作为母本,CP06-2422和CP09-4448的花粉染色率最高。【结论】甘蔗亲本始花期、抽穗率和花粉染色率的广义遗传力均属遗传力较高的性状,可在杂交组合配制阶段对该亲本进行较严格的选择。
关键词:
美国新引进 甘蔗亲本 开花习性 遗传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昝逢刚 应雄美 吴才文 赵培方 陈学宽 马丽 苏火生 刘家勇
【目的】甘蔗蔗糖产量约占中国食糖总量的92%。具有遗传多样性的甘蔗种质资源是甘蔗杂交育种的基础,杂交亲本的选择和组合的选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研究98份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甘蔗杂交组合选配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甘蔗幼叶基因组DNA,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10个国家的98份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选择性扩增产物在5%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分离,银染显色。电泳结果得到"0,1"矩阵,使用POPGENE 32软件计...
关键词:
甘蔗 种质 AFLP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羿雄 郑雪晴 姚有华 姚晓华 吴昆仑
【目的】解析青稞种质资源表型形状的遗传多样性关系及筛选综合性状优异的青稞种质,可为青稞育种及重要性状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205份青稞15个表型性状采用Shannon-Wiener’s多样性指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分析参试青稞种质15个表型性状在西宁试验点和海北试验点的频次分布规律。对各性状利用相关性分析以明确性状间联系;对参试种质进行聚类分析以明确其分类情况。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青稞种质综合评价体系,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对该体系进行验证。依据综合评价及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以筛选优异青稞种质。【结果】倒伏率遗传变异程度最丰富而重心位置遗传变异最匮乏,海北点遗传变异程度高于西宁点。穗重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倒伏率遗传单一性最高。除倒伏率外各性状指标均呈正态或偏态分布,分布频次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趋势;穗长、穗重在各基因型中呈正态分布。各表型性状受环境、基因型、年份影响极显著,且各表型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G×E)、基因型与年份(G×Y)、基因型×环境×年份(G×E×Y)的互作效应均呈极显著。青稞根系、茎秆和穗部组织内各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各组织间的农艺性状也存在显著相关性。根系发达、茎部抗折力高的青稞种质其机械固持能力强,倒伏率低;严重倒伏会限制青稞种质穗部生长发育,使穗长变短、穗粒数减少、籽粒变小、穗重变轻、进而使产量锐减。聚类结果表明参试种质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重心、易倒伏、其余性状居中的种质;第二类是矮秆、低重心且其余性状表现良好的优异种质;第三类是株高较高、根系欠发达、茎部易折、穗部性状表现差的种质。结合F值和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异且有较高丰产稳产性的青稞种质5份。【结论】参试青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穗长、穗重在各基因型中呈正态分布,除倒伏率外,其余12个性状在基因型中呈偏态分布;根干重、重心位置、茎秆壁厚、茎粗、茎秆强度、穗长、穗粒数、产量8个指标可作为核心种质评价的综合指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善文 姜岳忠 王桂岩 王卫东 乔玉玲
利用 9年生黑杨派试验林 10个无性系材料进行了 2 3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表明 ,2 3个性状中有 2 0个性状无性系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其重复力在 0 5 4 9~ 0 96 4之间 ,其中有 12个性状的重复力在 0 8以上 ,说明黑杨派无性系多个性状存在广泛变异 ,并且这种变异受较强的遗传控制 ,从中进行多性状遗传改良是可行的 .经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选出卡帕茨杨、5 0杨、中林 4 6杨 3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无性系 .其中卡帕茨杨为新选无性系 ,在该试验林中生长量最高 ,材积超I 2 14杨 6 9 7%、超Ⅰ 6 9杨 5 0 6 %、...
关键词:
黑杨派 无性系 遗传分析 综合评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勇 段玉 任霄云 杜刚强 张艳萍
对胡萝卜 2 0个亲本的小区产量等 11个性状 ,采用综合评分法及通径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参试的 4个母本不育系 ,4个父本自交系综合性状较好 ,分别为S8,S4 ,S2 ,S5和C94 3,C94 1,C972 ,C96 1。胡萝卜亲本选择选配时 ,应首先考虑单根重。其次考虑商品产量和收获时最大叶长 ,同时要兼顾抽苔率、黄心率、髓指数较低的材料
关键词:
胡萝卜 综合性状评价 表型相关 通径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仕云 杨荣仲 王伦旺 张保青 邓宇驰 杨翠芳 周珊 贤武 谭芳 谭宏伟 杨丽涛
以2013—2014年配制的108个甘蔗常用组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新1宿家系试验。通过测定家系新植和宿根的株高、茎径、丛有效茎数、锤度及新植丛重、新植锤重性状,分析各性状的遗传变异及估计性状的遗传参数,并进行了家系的综合指数选择。结果表明:除宿根丛有效茎数之外,其他所有性状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新植蔗的株高、茎径、丛有效茎数的广义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相对遗传进度均高于宿根蔗的。新植蔗和宿根蔗的锤度的广义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相对遗传进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新植家系的性状相关分析中,只有锤重与丛重之间,表型和遗传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综合指数选择,选出了湛蔗74–141×CP72–...
关键词:
甘蔗 家系 遗传参数 指数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