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
- 2023(1)
- 2022(2)
- 2021(3)
- 2020(1)
- 2019(3)
- 2018(1)
- 2017(6)
- 2016(4)
- 2015(6)
- 2014(2)
- 2013(3)
- 2012(7)
- 2011(4)
- 2010(2)
- 2009(6)
- 2008(2)
- 2007(8)
- 2006(5)
- 2004(2)
- 学科
- 化学(5)
- 中国(4)
- 农(4)
- 分离(4)
- 学(4)
- 成分(4)
- 提取(4)
- 有效(4)
- 有效成分(4)
- 药(4)
- 分析(3)
- 及其(3)
- 析(3)
- 世界(2)
- 世界经济(2)
- 业(2)
- 中药(2)
- 农业(2)
- 农民(2)
- 农民工(2)
- 分配(2)
- 化学分析(2)
- 各种(2)
- 地方(2)
- 学分(2)
- 害(2)
- 工作(2)
- 技术(2)
- 收入(2)
- 树(2)
- 机构
- 大学(58)
- 学院(53)
- 科学(31)
- 业大(23)
- 农(21)
- 京(20)
- 农业(17)
- 工程(16)
- 林业(16)
- 研究(15)
- 室(14)
- 北京(13)
- 实验(13)
- 食(13)
- 农业大学(12)
- 实验室(12)
- 工程学(12)
- 工程学院(12)
- 食品(12)
- 技术(11)
- 林业大学(11)
- 省(11)
- 教育(10)
- 林(10)
- 中国(9)
- 中心(9)
- 州(9)
- 所(9)
- 重点(9)
- 业(8)
共检索到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梓毓 江凌文
2018年11月9日至10日,第一届上海临港社科论坛(2018)在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功召开。为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十九大精神,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上海海事大学联合《上海经济研究》编辑部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第一届上海临港社科论坛"。会议旨在为经济学领域
关键词:
上海临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韩啸 李洁
[目的/意义]建立在期望确认理论上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自提出后,被广泛用于预测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中,但所得结论存在着不一致甚至彼此矛盾的情况。因此,需要对模型变量关系的稳定性给出客观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过程]选择荟萃分析作为研究方法,提取108篇文献中的样本量、相关系数等数据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计算效应值、失效安全系数等。[结果 /结论]研究表明,模型中五组变量关系的效应值和失效安全系数均通过稳定性检验,但其中“感知有用性-持续使用意愿”“感知有用性-满意度”两组变量关系的效应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2019年1月26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和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举办的第20届特华论坛在北京召开。特华论坛依托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指导专家和博士后,以实证研究和智库服务为特色,始终把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放在首位,站在"知识源头、政策源头、信息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唐成千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出台,同年11月4日,四项个人养老金配套细则同日发布,个人养老金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框架已经日渐完善与明晰。养老金融迎来新发展机会,上万亿市场规模的养老金融“蓝海”呼之欲出。在此背景下,2022年11月11日,由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因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的“推进第三支柱建设打造养老金融上海样板”研讨会在沪举办。来自监管机构、高等院校、金融机构、康养护理机构的专家围绕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多视角、多层面地剖析了养老金融的重点、热点问题,分享了各自的观点。本刊2022年第12期摘编了部分专家的讨论发言和精彩观点,现摘编其余专家观点,以飨读者。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Joseph Stiglitz Jeffrey Sachs
回顾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导致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增强,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增大,全球价值链面临重塑,各经济体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为促进对国际及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和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的探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举办了以"世界经济与中国2022:聚焦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未来"为主题的学术年会,邀请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新挑战,展望未来经济金融发展新趋势和新变化。本刊从国际嘉宾演讲中择发有代表性的演讲,分别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及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塑视角展望全球与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希望以此推动经济金融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谢贞发 张玮
为了检验"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主要实证结果是否受到具体研究特征的影响,文章选取了现有主要实证文献进行荟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不同实证结果受到不同研究特征的影响,尤其是"正向显著效应"的实证结果受到"区域、劳资增长率、其他改制、预算内资金"等研究特征的显著影响。通过漏斗不对称检验后发现,样本文献存在发表偏倚问题,且发表偏倚主要发生在支出分权上。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荟萃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情报学进展》第14卷即将面世,该书由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主持出版,《情报理论与实践》编辑部承担选题策划与组织工作。该书是一本反映情报学和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研究进展的年度评论,涉及一段时期情报学重点领域及前沿热点问题,总结所取得的成果及未来发展趋势。该书选取在国内、国际上有一定研究成果,或有一定应用的选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近年来情报学的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利于回顾并引导相关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孙禺 李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萍
检视《财经科学》六十年的办刊历史,从初创探索到稳定发展,已从一校之学报跻身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作为国内核心经济理论期刊,《财经科学》将继续秉持"求是为本,创新为先"的办刊宗旨和"四大建设"、"质量导向,功能深化"的办刊思路和理念,深化并拓展刊物功能,在过去窗口展示功能与人才培养功能的基础上,探索并发展刊物的文献检索、学术示范、创新应用三大功能,更好地把握新时期办好学术期刊的规律,旨在更好地服务于西南财经大学"双一流"建设,努力将《财经科学》办成"国际知晓,国内知名,西部一流"具有鲜明金融特色、高水平经济类学术期刊。
关键词:
财经科学 六十周年 办刊理念 发展方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新元 王甲乐 范欣平
针对工作-家庭冲突的理论分歧与不一致研究发现,本研究运用基于荟萃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整合了不同情境与不同样本来源的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了旅游业一线员工工作-家庭冲突的前因后果。研究发现:(1)工作域与家庭域之间的积极与消极关系既在概念上存在明显区别,又在现实中具有高度联系;(2)工作域与家庭域溢出效应具有非对称的边界渗透性;(3)一线员工工作-家庭冲突受到组织支持和消极情绪的影响,会引发情绪枯竭、离职意愿和工作压力,降低生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情感承诺;(4)工作-家庭冲突的两个维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不同:工作对家庭的冲突意味着工作绩效的提升,而家庭对工作的冲突才会降低工作绩效。相关成果凝聚了学界研究共识,以期对未来研究形成比较一致的基础和新的起点,从而形成更有说服力的管理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萍
检视《财经科学》六十年的办刊历史,从初创探索到稳定发展,已从一校之学报跻身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作为国内核心经济理论期刊,《财经科学》将继续秉持"求是为本,创新为先"的办刊宗旨和"四大建设"、"质量导向,功能深化"的办刊思路和理念,深化并拓展刊物功能,在过去窗口展示功能与人才培养功能的基础上,探索并发展刊物的文献检索、学术示范、创新应用三大功能,更好地把握新时期办好学术期刊的规律,旨在更好地服务于西南财经大学"双一流"建设,努力将《财经科学》办成"国际知晓,国内知名,西部一流"具有鲜明金融特色、高水平经济类
关键词:
财经科学 六十周年 办刊理念 发展方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正>2024年3月,由上海创智组织管理数字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共生哲学论坛”在上海举行。26位专家学者围绕“人机共生”“心智共生”“文明共生”三个专题,从不同角度探讨共生理念。以下是专家观点集萃。——编者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科岩
地方社会的城市化使新一代的地方政治阶层继传统的显贵人物之后应运而生,这是城市里向自愿性服务过渡的标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志
研究了影响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白芨组分的各种因素,获得了CO2流体萃取白芨组分的最佳工艺。以干粉减少量,萃取物质量和薄层层析(TLC)对萜类的检测作为萃取指标,以压力,温度,夹带剂种类和萃取时间作为影响因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设计实验,研究超临界萃取的优化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的适宜萃取温度为55℃,压力为25 MPa,夹带剂为无水乙醇,多因素正交实验表明,萃取温度为55℃,压力为20 MPa,萃取时间为1.5 h,夹带剂乙醇用量为干粉的1.5倍(g/mL比值)为最佳萃取工艺流程,在该条件下的萃取率为0.7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钱学仁 李坚
在半连续实验装置上 ,运用非等温动态萃取技术 ,进行了木材亚 超临界乙醇 (有或无水 )萃取特性的研究 ,主要考察了压力和水对木材亚 超临界乙醇萃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木材主要萃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 1阶段温度范围为 2 0 0℃~ 2 80℃ ,在 2 5 0℃左右萃取物生成速率有极大值 ;第 2阶段温度范围为 2 80℃~ 380℃ ,在 35 0℃左右萃取物生成速率有极大值 ,该阶段同时生成大量气体。提高压力或增加混合溶剂中水的摩尔分数均能使木材转化率和萃取物产率增加 ,气体产率降低。压力效应主要体现在 2 5 0℃以后 ,而水效应主要体现在 30 0℃以前。通过温度、...
关键词:
木材 亚临界萃取 超临界萃取 乙醇 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