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7)
- 2023(6251)
- 2022(4970)
- 2021(4905)
- 2020(3738)
- 2019(8467)
- 2018(8352)
- 2017(14885)
- 2016(8754)
- 2015(9990)
- 2014(10094)
- 2013(9472)
- 2012(8683)
- 2011(8270)
- 2010(8544)
- 2009(7886)
- 2008(7826)
- 2007(7286)
- 2006(6677)
- 2005(5943)
- 学科
- 农(48052)
- 济(37808)
- 经济(37772)
- 农业(32139)
- 业(30164)
- 业经(15895)
- 管理(14650)
- 农业经济(12291)
- 方法(11213)
- 中国(10564)
- 发(9641)
- 教育(9553)
- 村(9355)
- 农村(9337)
- 数学(9312)
- 企(9252)
- 企业(9252)
- 数学方法(9149)
- 发展(8472)
- 展(8450)
- 地方(7993)
- 理论(7625)
- 制(7334)
- 建设(7325)
- 土地(7133)
- 劳(7052)
- 劳动(7046)
- 策(6953)
- 学(6708)
- 收入(6623)
- 机构
- 学院(125696)
- 大学(125137)
- 济(52394)
- 经济(51306)
- 管理(45567)
- 农(43592)
- 研究(43225)
- 理学(40101)
- 理学院(39642)
- 管理学(38794)
- 管理学院(38598)
- 农业(32690)
- 中国(31969)
- 京(26044)
- 业大(25891)
- 科学(25258)
- 范(21386)
- 师范(21289)
- 所(21045)
- 中心(20544)
- 农业大学(20142)
- 财(20024)
- 江(19969)
- 研究所(19089)
- 师范大学(16638)
- 经济管理(16306)
- 北京(16041)
- 财经(15826)
- 州(15563)
- 业(15297)
- 基金
- 项目(81537)
- 研究(67463)
- 科学(64992)
- 基金(56908)
- 家(48123)
- 国家(47477)
- 社会(43016)
- 科学基金(40609)
- 社会科(40035)
- 社会科学(40028)
- 省(34524)
- 教育(32279)
- 编号(30789)
- 基金项目(30077)
- 划(27645)
- 农(27021)
- 成果(25577)
- 自然(22838)
- 自然科(22278)
- 自然科学(22275)
- 自然科学基金(21880)
- 资助(21628)
- 课题(21350)
- 发(19511)
- 部(19101)
- 重点(18231)
- 性(17815)
- 年(17775)
- 大学(17706)
- 创(17356)
共检索到195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廖青
在上海市的四所精英大学中以立意取向选择了3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借助布尔迪厄场域和资本的理论工具,从学习环境、学习参与和学习结果等三个学习经历维度进行了质化取向的个案研究。研究结论是:精英大学给进入其中的农村学生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绝大多数受访者凭借主体行动,掌握了此场域的逻辑和运行规则,在这一场域中完成了文化资本的积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丛斌 夏宇锋
通过分析超级中学的教育垄断对我国农村学生精英大学入学机会的影响发现,农村学生精英大学入学机会与其人口比例不相称,超级中学造成的教育垄断不利于农村学生获取精英大学入学机会。为促进教育公平,应禁止超级中学各种扰乱招生秩序行为,完善农村专项计划,提高县域高中教育质量,重点关注和帮扶各类高中农村学生。
关键词:
超级中学 农村学生 精英大学 入学机会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智勇 闫丽娟
农村精英再生产贯穿土族农村社区的发展历程,其关键则是政治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这三类基本资本的再生产与作为辅助的社会资本发挥作用,合力推动这一过程的进行。其引发的效应集中于同村民自治制度、精英—民众关系和社区记忆的关系,为影响土族农村社区发展的实质内容。农村精英再生产为精英群体在土族农村社区量的增生与质的提高提供了途径,总体上发挥着积极意义,为土族农村社区共同体的延续与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
土族 农村精英 再生产 资本 效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玉婷
本文以知识分类为视角对农村大学生的学习经历进行研究,发现知识类型不同,农村大学生的学习经历不同,个人、家庭背景和大学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在认知关系强而通过表现教学传递的理论知识学习中,农村大学生曾具备的文化资本优势未能持续发挥作用。在社会关系强或通过能力教学传递的实践知识学习中,农村大学生受到家庭背景的限制,同时缺少充分的教育支持,感到困难重重。在通过能力教学传递的通用知识学习中,农村大学生选择受限,但较弱的社会关系使学生有机会突破限制,从而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专业/职业知识并且具备较强的认知关系和社会关系,同时通过表现教学和能力教学传递,农村大学生的学习经历是机遇与困境并存。教育者可从中学大学衔接、学业支持网络、升学就业指导等方面优化农村大学生的学习经历。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学习经历 知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印子
鲁西北农村分家与代际互动形态对既有家庭再生产理论形成冲击。伴随家产的累积与流动,家庭的"分—继—合"体系发生重组,进一步呈现出虚"分"、弱"继"、实"合"的特点。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家庭发展压力,母家庭成为子代核心家庭应对生活压力时的转嫁对象,代际互动过程中的家不仅没有裂分,反而紧密地粘连在一起。现代农村家庭结构趋于代际合作的实质,是分家后围绕家庭再生产所形成的亲子两代核心家庭之间家庭资源的整合利用。家庭结构趋于核心并非意味着家的整体性的退场,中国的现代家庭依然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面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爱磊 白宜凡
基于一项始于2013年且仍在进行的追踪调查,探讨进入精英大学的农村籍大学生特殊的社会体验(不少研究指出的“自卑”心理)。所谓的“自卑”可以重新加以概念化,即农村籍大学生的一种特殊主观建构——对自身社会能力的“低估”,可被纳入社会流动研究的视域考察。农村籍大学生对社会能力的“自我低估”是他们经历向上的社会流动时不熟识新的地位文化的结果。由于自认为缺乏被认可的“知识”和“文化技能”,接受访谈的农村籍大学生普遍提及感到“不自信”,倾向于对自身的社会能力进行负面评价。由于否定自身的社交能力,接受访谈的农村籍大学生会倾向减少在非学业领域的探索。对农村籍大学生自卑现象的考察应着重结构分析。其意义在于,既可深入揭示其本质与社会成因,也为消解针对农村学生的刻板印象并进而为他们增能赋权提供可能。
关键词:
精英大学 农村籍大学生 自卑 自我低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惠青 王丽燕
农村学校作为地区的文化中心,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农村学校通过加强与当地农村的文化对话,可以在传统文化的保存、传递与创新以及现代文化的引入、传播和融合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从而优化农村文化场域,提高村民文化自觉,丰富群众精神世界,有效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
农村学校 新农村文化建设 文化使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梨 王曦影
近年来,农村学校的欺凌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关注,然而鲜有研究探讨农村青少年同伴群体文化、校园欺凌行为以及底层再生产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江苏省一所农村学校初中师生的深度访谈发现:农村青少年分化为"混团伙"与"守规矩"两类同伴群体,推崇反学校文化的"混团伙"以欺负群内的"小弟"为乐,更以欺凌学业成绩不佳的"守规矩"的青少年为荣;学业优秀的"守规矩"的青少年常常可以获得来自教师和学校的保护,进而免于遭受校园欺凌。农村中学的校园欺凌现象与同伴群体文化生产过程有关,同时受到农村学校资源不足和分层教学制度的影响。农村中学校园欺凌现象体现了同伴群体文化生产与学校教育制度交织下的"权力不对等"被不断地强化,从而进一步阻碍了部分底层青少年向上流动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姜立强 姜立娟
农民生产影响农村环境质量的过程、机制和特点不同于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本文从国家、市场和地方性知识的角度,选取某个典型的农业村,从地表附着物的变化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民生产实践中的环境问题,指出农村环境质量再生产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是特定时空国家、市场和农民日常生产逻辑之间关系的具体展现,从而为农村环境质量问题分析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路径。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环境质量 地方性 再生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大平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宋映泉等三位学者,对西部某省41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初中学校2216名初二学生的随机调查和跨年度的跟踪调查显示,这些初中生毕业后只有25%上了中职学校。这项调查显示的情况,与中央政府近年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宏观背景相关。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开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薛海平
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CEPS 2014),研究了我国初中在校生的影子教育活动,深入探讨了课外补习、学生成绩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城市、排名靠前学校、家庭资本多、成绩好的初中学生更可能接受课外补习;采用PSM研究方法发现初中生参加学术类课外补习有助于提高语文、数学、英语各单科成绩,但对各单科成绩提升幅度有较大差异;未参加学术类课外补习初中生语数外各科潜在补习收益均高于参加课外补习组的补习收益。本研究政策启示是:课外补习已经成为继学校教育之外另一种教育社会再生产的新机制,且课外补习正日益强化学校教育社会再生产功能,对义务教育公平和正常社会流动构成了严重挑战。政府需要改变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映晖 张正河
本文以河南省为例 ,深入分析了农村改革后二十年来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 ,得出如下结论 :1 983~ 2 0 0 3年 ,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总量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生活费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稳步下降 ,文教娱乐费、医疗保健费和工时费的比重却明显提高 ,其中文教娱乐费上升幅度最大。比较而言 ,城乡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仍存在较大差距 ,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再生产 成本 人力资本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长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内理论界讨论的重点话题。本文运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去探究我国"三农"问题,认为"三农"问题的实质是社会总产品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两大生产部门即城镇部门和农村部门的不平等交换与不均衡发展过程中的长期矛盾积累;并基于农村——城镇两部门再生产的扩展模型去分析"三农"问题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再生产 平等交换 均衡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闫庆民 唐路元
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过去 ,许多人对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的理解较为片面。事实上 ,马克思的三卷《资本论》都涉及对再生产理论的分析 ,分别研究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本质、形式以及总过程 ,它们从抽象到具体、从逻辑到历史 ,构成完整的资本主义再生产研究的体系
关键词:
再生产 资本主义 形式 本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崔盛 吴秋翔
作为面向农村学生实施的倾斜性招生政策,高校专项计划为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提供了机会与通道,但缺少研究深入分析专项计划在学生选择大学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影响。本文基于云南高三农村学生的信息干预实验,探讨农村学生选择重点大学的影响因素与意愿变化。研究发现在没有信息干预的情况下,家庭经济条件是影响农村学生选择外省重点大学的核心因素;但在倾斜性高考招生政策的影响下,经济的作用被削弱,学生能力成为核心影响变量。研究认为在充分提供招考信息与资助信息的情况下,高校专项计划矫正了家庭经济条件对农村学生选择重点大学的干扰,对提升学生能力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倾斜性招生政策的完善与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