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8)
2023(10992)
2022(9908)
2021(9628)
2020(8205)
2019(19256)
2018(19423)
2017(37880)
2016(20545)
2015(23275)
2014(23315)
2013(22872)
2012(20713)
2011(18402)
2010(18589)
2009(16684)
2008(16284)
2007(14042)
2006(12029)
2005(10335)
作者
(58171)
(47961)
(47795)
(45422)
(30714)
(22970)
(21684)
(18955)
(18375)
(17190)
(16588)
(16042)
(15093)
(15072)
(14789)
(14594)
(14391)
(14292)
(13685)
(13635)
(11905)
(11696)
(11660)
(10966)
(10730)
(10638)
(10609)
(10529)
(9544)
(9471)
学科
(79201)
经济(79115)
管理(62653)
(58182)
(50335)
企业(50335)
方法(41657)
数学(36584)
数学方法(35890)
(21576)
(19689)
中国(18549)
业经(17302)
(17119)
(15778)
(15211)
财务(15134)
财务管理(15095)
理论(15022)
地方(14474)
企业财务(14282)
(13525)
银行(13490)
(13216)
贸易(13207)
农业(13069)
(12899)
(12825)
(12732)
技术(12423)
机构
大学(284483)
学院(283290)
管理(118830)
(106799)
经济(104315)
理学(103998)
理学院(102914)
管理学(100740)
管理学院(100256)
研究(87916)
中国(67026)
(60629)
科学(56417)
(49365)
(43612)
业大(43297)
(43151)
中心(40967)
财经(40031)
研究所(39913)
(39650)
北京(38207)
(36381)
(36290)
师范(35940)
农业(33894)
(33046)
(32312)
经济学(30477)
商学(30371)
基金
项目(199291)
科学(156851)
基金(145021)
研究(144166)
(125984)
国家(124956)
科学基金(108628)
社会(88556)
社会科(83895)
社会科学(83872)
(77960)
基金项目(77487)
自然(73569)
自然科(71924)
自然科学(71911)
自然科学基金(70586)
教育(67321)
(65583)
资助(61318)
编号(59767)
成果(47447)
重点(44040)
(43756)
(41201)
(40392)
课题(40236)
科研(38519)
创新(38301)
教育部(37602)
大学(37437)
期刊
(110766)
经济(110766)
研究(78805)
中国(50327)
学报(43986)
管理(42950)
科学(40937)
(38094)
(37883)
大学(33434)
教育(31505)
学学(31472)
农业(26846)
技术(25943)
(23440)
金融(23440)
业经(18737)
财经(18571)
经济研究(17594)
图书(15675)
(15602)
理论(14748)
(14038)
技术经济(13931)
科技(13897)
问题(13858)
实践(13772)
(13772)
统计(13247)
(12920)
共检索到398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为  李世其  付艳  王春慧  
随着精细追踪类监控任务越来越普遍,此类任务中的认知行为过程也越来越得到关注和研究。本文通过对典型认知体系结构ACT-R的研究及此类任务认知行为的分析,借助拟合ACT-R和QN结构的QN-ACTR认知建模构架,提出了此类任务认知行为的建模方法,选择手控交会对接任务为例建立了认知模型;并对模型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表明了认知行为建模可以应用于精细追踪类监控任务,为其认知过程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匡莉  
病床使用率和病床周转率是两个衡量病床使用量度和频度的重要指标,作为控制指标被纳入病床使用管理计划,但使用率和周转率须在月底才能统计出来,这时即使观察值出现异常情况,管理者也只能事后寻找原因,事后控制,由于这种滞后性,使得监控效果不尽人意。对此,本文将月指标——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率转换成两个相应的日指标——平均每天空床数、平均每天出院人数,通过每天对这两个日指标的追踪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达到对病房工作效率的事中管理、事中控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聂斌  姚雪海  李京亚  
轮廓线的变点识别是质量管理的研究热点之一,当前研究多以轮廓整体变化为识别对象,而对局部变化问题研究相对较少,且更少有在发现变异时间的同时能够寻找到变化区域在个体轮廓曲线上位置的系统方法。本文针对轮廓线局部变化识别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变换和聚类分析的方法。通过仿真性能评价,并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本方法能够在更小的差异度检测出变化并准确定位变化区域。在文章的末尾,本文采用了一个实例对该方法的效果进行验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聂斌  姚雪海  李京亚  
轮廓线的变点识别是质量管理的研究热点之一,当前研究多以轮廓整体变化为识别对象,而对局部变化问题研究相对较少,且更少有在发现变异时间的同时能够寻找到变化区域在个体轮廓曲线上位置的系统方法。本文针对轮廓线局部变化识别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变换和聚类分析的方法。通过仿真性能评价,并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本方法能够在更小的差异度检测出变化并准确定位变化区域。在文章的末尾,本文采用了一个实例对该方法的效果进行验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高文阳  李伟  林伟鹏  翁清雄  王阳  杨松  
近年来,越来越多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学者采用追踪研究设计,以尝试理清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然而,用于分析追踪数据的传统统计技术在进行因果推论时存在诸多缺陷,尤其是无法探究某一变量的变化如何影响其他变量的变化。潜变化分数模型(Latent Change Score Modeling, LCSM)可以直接估计不同变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弥补了传统统计技术的不足。但LCSM在组织行为学追踪研究中的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缺乏对LCSM系统性的梳理和实操指导。为填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对LCSM在组织行为学追踪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性的综述。具体来说,本文对LCSM的基本原理、其在组织行为学追踪研究中的应用主题以及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总结。最后,本文对LCSM在未来组织行为学追踪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楼文高  熊聘  冯国珍  于晓虹  
讨论了由于对Friedman等提出的投影寻踪聚类(PPC)建模基本思想的理解不同而提出的六种目标函数的特点和区别,分析了样本数据三种归一化预处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四种取不同R值方案的本质和内涵。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目标函数Q(a)=S_z*D_z不仅应用最广,且最能体现投影寻踪的基本思想,目标函数Q(a)=S_z+D_z存在大数吃小数的问题,目标函数Q(a)=1/S_z+μ*D_z~*仅适用于高相似度的大样本数据情况,但并没有取得更好的效果,目标函数Q(a)=S_z*C*E和Q(a)=S_z*D_z*E通过增加权重信息熵和样本投影值信息熵,但并没有取得更好的聚类效果,目标函数Q(a)=S_z不符合PPC基本建模思想。样本数据不同归一化预处理方法对建模结果有显著影响,极大值归一化方法更能体现样本数据的原始结构特性,极差归一化方法有利于弱化指标之间的权重差异,去均值归一化方法可以弱化异常值的影响。局部密度窗口半径R值对建模结果有显著影响,R取较小值(R≤0.1S_z)方案更有利于区分样本,但不利于聚类,最优化过程有时候无法求得真正的全局最优解。R取较大值(2m≥R≥r_(max))方案的前提、推导过程和结果都是错误的。R=(r_(i,j))_((k))取值方案只有在类内样本之间距离的最大值小于类间样本之间距离的最小值的特殊情况下才具有意义。R在r_(max)/5≤R≤r_(max)/3范围内取适度值的方案是合理的,也与Friedman等提出的选取R合理值的思想是一致的。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楼文高  熊聘  冯国珍  于晓虹  
讨论了由于对Friedman等提出的投影寻踪聚类(PPC)建模基本思想的理解不同而提出的六种目标函数的特点和区别,分析了样本数据三种归一化预处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四种取不同R值方案的本质和内涵。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目标函数Q(a)=S_z*D_z不仅应用最广,且最能体现投影寻踪的基本思想,目标函数Q(a)=S_z+D_z存在大数吃小数的问题,目标函数Q(a)=1/S_z+μ*D_z*仅适用于高相似度的大样本数据情况,但并没有取得更好的效果,目标函数Q(a)=S_z*C*E和Q(a)=S_z*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姝玥  许燕  
研究旨在了解事件认知对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的预测作用。选择某高中一个班级的60名学生,采用生命意义问卷先对其总的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进行测量。一星期之后,利用修改后的生命意义问卷及自编的事件认知题目进行为期一周的日记研究,即连续7天测量被试当天的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以及积极和消极事件认知。使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数据,结果发现日记阶段起始的生命意义寻求只受前测总体寻求水平的影响,日记阶段起始的生命意义体验也只受前测总体体验水平的影响;积极事件认知促进生命意义体验,消极事件认知削弱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寻求。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徐锦辉  
构建精细化税源监控体系,应实行税源分类管理,促进税源监控对象精细化;严密过程监控,实现税源监控内容精细化;整合资源,凸显税源监控方式精细化;坚持创新,探索税源监控方法精细化;建立有效的激励奖励机制,实现税源监控考核评价精细化六个方面的措施,使税源监控达到科学、高效的目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杨金来  洪伟林  张翼翔  
当前,我国网络教育在教学实施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内容组织、网络课程设计、学习资源提供等方面,但忽视了对注册学生的学习监控。因此,本文在建立网络学习行为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实时监控的方法并进行了实践,以期对网络教育教学提供必要依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聪  李永强  周言  
自我监控人格变量为个体印象管理的动态性提供了重要的洞察,而其研究始终处于争论与不断扩展中。本文首先介绍了自我监控理论的起源及概念;其次探讨了自我监控各版量表的优缺点并述评;其三从积极的工作态度、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领导行为与晋升等方面讨论了自我监控人格在组织中的积极作用;从角色压力、负面工作态度、离职意愿等方面分析了自我监控的负面效应;最后提出了在组织研究中自我监控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砚书  柯大钢  
本文通过阐述上市公司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之间关系模糊的现状与危害,认为公司内部监控统合治理的可行性在于不同监控主体目标是一致的,统合监控系统功能具有放大效应,不同公司治理模式出现国际趋同格局;监事会主导的必要性在于监事会处于公司治理层次,制度具有互补性,现行审计委员会是一种协同机制。基于此,论文构建的监事会统合监控模型的核心内容包括目标机制、组织机制、动力机制和能力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晓霞  李纪强  王红丽  
文章在组织认知研究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认知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知识架构的工具箱;基于组织成员共享认知水平的知识源;基于元认知成分的监控器。并以上海食品生产商为例,分析了元认知策略在提升组织认知过程中的监控功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姜天  
给出了基于安全监控的智能仓储作业管理系统架构,以及实现仓储安全监控的技术方案,详细描述了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技术的监控节点的构成和功能。所构建的系统通过更多信息的融合与处理,综合考察仓储设备状况和环境影响,制定仓储作业计划,优化作业流程,在保证货物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能力,可以实现更高智能的运作监控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