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5)
- 2023(9030)
- 2022(7225)
- 2021(6548)
- 2020(5631)
- 2019(12164)
- 2018(12165)
- 2017(23441)
- 2016(12404)
- 2015(13789)
- 2014(13743)
- 2013(13779)
- 2012(12558)
- 2011(11000)
- 2010(11503)
- 2009(10922)
- 2008(11262)
- 2007(10658)
- 2006(9503)
- 2005(8650)
- 学科
- 业(82495)
- 企(66091)
- 企业(66091)
- 济(59908)
- 经济(59838)
- 管理(51749)
- 农(44311)
- 农业(29604)
- 业经(27262)
- 方法(25484)
- 财(19974)
- 技术(19553)
- 数学(18088)
- 数学方法(17898)
- 务(16114)
- 财务(16099)
- 财务管理(16089)
- 企业财务(15179)
- 策(13601)
- 制(13172)
- 中国(12848)
- 技术管理(11794)
- 划(11689)
- 体(11184)
- 理论(11127)
- 和(10786)
- 企业经济(10436)
- 经营(10208)
- 贸(10163)
- 贸易(10158)
- 机构
- 学院(192704)
- 大学(180099)
- 济(86434)
- 经济(85001)
- 管理(82764)
- 理学(71323)
- 理学院(70797)
- 管理学(69952)
- 管理学院(69610)
- 研究(56692)
- 农(48517)
- 中国(48285)
- 京(37071)
- 农业(36774)
- 财(36543)
- 业大(33364)
- 科学(32876)
- 江(31188)
- 财经(28883)
- 所(28492)
- 中心(27746)
- 经(26053)
- 经济管理(25889)
- 研究所(25402)
- 经济学(24505)
- 州(23970)
- 商学(22551)
- 北京(22486)
- 商学院(22381)
- 经济学院(22350)
- 基金
- 项目(122832)
- 科学(98616)
- 研究(93723)
- 基金(89658)
- 家(76437)
- 国家(75541)
- 科学基金(67180)
- 社会(62187)
- 社会科(58740)
- 社会科学(58726)
- 省(51522)
- 基金项目(47808)
- 自然(41688)
- 自然科(40805)
- 自然科学(40797)
- 教育(40310)
- 自然科学基金(40127)
- 划(39465)
- 编号(39054)
- 资助(35098)
- 业(33963)
- 创(29800)
- 成果(28515)
- 农(28183)
- 发(27920)
- 部(27308)
- 创新(26956)
- 重点(26307)
- 制(25966)
- 国家社会(25790)
- 期刊
- 济(106602)
- 经济(106602)
- 农(53394)
- 研究(50604)
- 中国(39003)
- 农业(36350)
- 管理(33066)
- 财(30973)
- 科学(26576)
- 业经(25503)
- 学报(24550)
- 技术(22475)
- 大学(20279)
- 学学(19894)
- 业(19138)
- 融(18341)
- 金融(18341)
- 技术经济(14893)
- 经济研究(14209)
- 问题(14136)
- 财经(14120)
- 农村(13571)
- 村(13571)
- 农业经济(13498)
- 教育(12639)
- 经(12303)
- 世界(12020)
- 现代(10346)
- 版(10305)
- 科技(10269)
共检索到290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G.T.Roberson 崔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爱民
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影响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利用2004—2012年我国31个省市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农业增长贡献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且现阶段其对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影响是以直接影响为主。最后提出有效地整合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各类主体、各种资源和各个要素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扩大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的政策建议和路径选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军 赵维娜
【目的】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背景下,鼓励和发展农业保险对中国推动绿色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有重要作用。【方法】首先,尝试构建包含农业保险、农业技术进步和绿色农业生产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研究框架,理论分析农业保险对绿色农业生产的作用渠道;其次,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熵权法构建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指数,采用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及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考察农业保险通过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生产的作用效果。【结果】研究发现:(1)农业保险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是推动绿色农业生产的重要机制;农业保险的保障性能够分散农业面临的风险,优化技术类要素投入,淘汰高污染和高排放的传统型技术,产生替代效应;农业保险的政策性通过财政补贴激励农户缴费参保,提高农户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推动农业规模化和机械化,产生同群效应;(2)农业保险通过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生产的影响效果,会因各省份的技术发展程度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相比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低区域,农业保险通过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生产的作用效果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区域更好;相比于农用机械总动力较高地区,农业保险通过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生产的作用效果在农用机械总动力较低地区更好。【结论】农业保险的替代效应和同群效应激励农户采用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助力农业绿色化生产。本文提出了政府机构当好引路人、拓宽和优化多方主体参与绿色农业发展、加强农户的专业科技培训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常宜 张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国人口年龄构成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3.50%,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更为明显,厘清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效率的关系,对保障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老龄农户对生产方便的需求更加强烈,因此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中介变量,基于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效率之间的作用逻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大致呈现出“东高西低”分布结构,2019年各省份农业技术效率均值较2010年增长15.5%,但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农村人口老龄化刺激了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弥补了老龄农户在技术效率上的直接损失,间接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其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35。因此,应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探索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以促进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胡瑞法 黄季焜
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是反映技术变动和发展方向的一个主要指标。过去 2 0 年里 ,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但变化因产品而异 ,解释和研究这种 变化对政府和私人企业投资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揭示农业生产 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内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 ,土地密集型作物 (如粮食 )生产的 资金 (尤其是机械 )对劳动的替代趋势极为显著 ,而劳动密集作物 (如园艺作物 )生产的劳 动与资金很难替代。根据研究结果 ,本文提出了农业科技投资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投入要素 技术构成 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应彪 赵学观 徐丽明 侯兴杰
从振动技术原理出发,介绍了国内外振动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研究进展;从农作物播种、种子加工、果实收获、农业物料定向排序等方面,总结了振动技术的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农业物料在振动作用下的排序及定向原理。研究认为,由于农业物料种类繁多,外观特征复杂,形状不规则,质地不均匀,物理参数难于测定,给振动力学和数学模型的建立增加了难度,应加大对农业物料的优化设计和物料力学特性的基础性研究,建立振动力学和数学模型。总之,振动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物料特性相互融合,可以实现作物播种、收获、种子定向排序、施肥、耕作等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为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彦平 白由路 高祥照 卢艳丽 王磊 王贺 杜君
该文从植物外部生长参数的测量、植物营养胁迫诊断、病虫害监测及杂草识别、果蔬采摘机器人、农产品品质监测与分级等几个方面,对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农业生产 应用与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雷
本文通过农业生产中对蔬菜嫁接机器人嫁接幼苗接缝进行自动识别、检测技术的研究,为装配机器视觉系统的全自动嫁接机器人的研制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机器视觉 嫁接机器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冬平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但这并不意味着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就一定能够提高生产效益,而任何商品生产活动,其目的都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样就要求我们选择适当的技术类型,在提高生产力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凡 冯沈萍
转基因(tr-ansgene)技术是指所有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导入受体生物细胞并稳定整合到该受体细胞基因组中的外源基因的技术。人们对植物、动物进行遗传转化的最终目的是从转基因在受体植物、动物基因组中得到稳定整合并在当代及其子代中得到有效、稳定的表达。转基因这项前沿生物工程技术,近年来有望进入大面积生产应用。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袁若兰 廖文梅 邱海兰
[目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标。[方法]文章基于江西省512份微观调研数据测算出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运用Tobit模型、PSM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农业技术培训、经营规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培训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参与农业技术培训可使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提高9.32%;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参与农业技术培训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效应存在差异,规模户提升效应为28.18%,显著高于小农户的6.97%;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并呈现出“倒U型”关系;农业技术培训、经营规模对不同分位点的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有递增趋势,同时对高效率组的促进作用要明显高于低效率组的农户。[结论]因此政府应积极拓宽农业技术推广渠道,加快转变技术推广方式,同时鼓励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宏源,蒋琪
本文首先阐述了开发应用智能化、网络化农业信息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进而加快实现农业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其次介绍了国外以及国内承担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的20个省市示范区应用智能化、网络化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管理所带来的显著效果与应用前景;重点总结了以烟台中心示范区为主开展的“山东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实践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六方面积极影响;最后提出了为加快应用智能化、网络化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农业生产管理应在研究开发、网络建设、组织管理、人才培训、舆论宣传、国际合作与国内交流等八方面采取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智能信息技术 服务 农业生产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