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0)
2023(2427)
2022(2035)
2021(2011)
2020(1717)
2019(3694)
2018(3660)
2017(7262)
2016(4006)
2015(4444)
2014(4277)
2013(4336)
2012(4122)
2011(3543)
2010(3607)
2009(3281)
2008(3252)
2007(2913)
2006(2577)
2005(2301)
作者
(9899)
(8490)
(8262)
(8168)
(5384)
(3973)
(3774)
(3206)
(3099)
(3094)
(2891)
(2721)
(2675)
(2627)
(2624)
(2611)
(2592)
(2449)
(2437)
(2341)
(2123)
(2045)
(1999)
(1972)
(1946)
(1887)
(1802)
(1715)
(1702)
(1645)
学科
(15751)
经济(15729)
(14170)
管理(13110)
(11578)
企业(11578)
方法(9209)
数学(8267)
数学方法(8206)
(5415)
(5031)
劳动(5014)
中国(4959)
(4780)
(4016)
财务(4013)
财务管理(4010)
企业财务(3921)
(3737)
农业(3437)
(3328)
(3149)
贸易(3149)
(3134)
(3106)
业经(2641)
理论(2444)
动力(2392)
人口(2384)
(2359)
机构
大学(55767)
学院(54813)
(24597)
经济(24184)
管理(23129)
理学(20199)
理学院(20050)
管理学(19737)
管理学院(19650)
研究(15495)
中国(12943)
(12327)
(10782)
财经(10035)
(9244)
经济学(7947)
科学(7871)
财经大学(7638)
中心(7621)
(7411)
(7250)
经济学院(7155)
商学(6893)
商学院(6801)
(6800)
北京(6715)
业大(6548)
(6371)
师范(6314)
研究所(6311)
基金
项目(35745)
科学(29371)
基金(28295)
研究(25949)
(23907)
国家(23682)
科学基金(21318)
社会(18349)
社会科(17482)
社会科学(17479)
基金项目(14799)
自然(13778)
自然科(13528)
自然科学(13527)
自然科学基金(13312)
(12566)
教育(12558)
资助(12245)
(10701)
编号(10309)
(8836)
成果(8496)
教育部(8141)
人文(7881)
国家社会(7764)
重点(7547)
(7358)
大学(7104)
(6944)
(6904)
期刊
(26019)
经济(26019)
研究(15088)
中国(12228)
(10537)
管理(8895)
学报(6975)
科学(6883)
(6183)
大学(5883)
(5830)
金融(5830)
学学(5635)
财经(5452)
(4710)
教育(4402)
经济研究(4300)
业经(4229)
农业(3966)
技术(3542)
问题(3202)
理论(2815)
统计(2813)
财会(2737)
商业(2711)
会计(2595)
(2562)
实践(2475)
(2475)
国际(2452)
共检索到81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赵盛和  李坤刚  
案情简介张某于2015年4月8日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张某称:2015年3月1日入职某销售公司,签订3年期书面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3个月。在上班2周后,张某向公司请假看病,2个月后回到公司上班,但公司已经解除了与其的劳动关系。公司则称:张某上班2周后,即与公司请假,后公司发现张某系看精神类疾病,且精神病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少波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知情权的内容,但其对范畴模糊的表述使得用人单位常常滥用这一权利而与劳动者的隐私权发生冲突。鉴于上述情况,本文分析了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这两种权利在劳动力市场发生冲突的表现;从两种权利的本质特点和法律的健全程度两个方面,对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从二者权利平衡的角度,分别就平衡的原则和具体的立法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少波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知情权的内容,但其对范畴模糊的表述使得用人单位常常滥用这一权利而与劳动者的隐私权发生冲突。鉴于上述情况,本文分析了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这两种权利在劳动力市场发生冲突的表现;从两种权利的本质特点和法律的健全程度两个方面,对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从二者权利平衡的角度,分别就平衡的原则和具体的立法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瑞波  刘殿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唐虚谷  
案情简介余某于2013年1月1日与某保险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书》,合同期限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约定余某从事销售工作。2015年1月1日,余某与保险公司续签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5年10月25日起,余某未到保险公司上班。2015年11月9日,保险公司通知了余某到公司进行面谈,并制作了《人员面谈记录表》。而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玉文  
问:2011年6月,秦某与某民营医院订立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担任该医院住院部的护士。在劳动合同附则里有这样一个条款:如果劳动者没有如实回答用人单位的询问的,用人单位在知情后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2012年4月,秦母因高血压病加重住院治疗,秦某所在的医院了解到该情况后,以秦某在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没有如实回答关于"你的近亲属中是否有正在需要治疗的疾病"为由,决定解除其劳动合同。医院的解释是,以前曾有两名护士因为家中有病人,在给住院病人注射和发药时有减少药量和以好药换次药的情况,医院与这两名护士解除了劳动合同并在以后的护士聘用中出台了上面这样的规定。请问,像秦某这种情况,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俊强  
从事有毒有害工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脱离劳动关系以后始发现患有与其所从事工作有关的职业病,原用人单位不能以与患职业病劳动者没有劳动关系为由,不承担补偿责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葛飞  
问:2011年6月,张某与某企业订立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从事该企业驾驶工作。2012年10月20日,张某无故不来单位上班。10月25日,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电话联系张某到单位上班,张某仍未来单位上班。11月5日,该企业决定以旷工为由解除与?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静  
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何认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在劳动仲裁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争议。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劳动仲裁机构在处理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的法律适用问题,并阐述了用人单位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责任的三种形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苏庆华  
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争议案件最主要的诱因,本文通过讨论两个解除劳动合同的案例,就劳动合同解除权的性质、行使方式、能否撤销撤回、是否会消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怀欣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法定情形下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但对于单方解除权是否应受到必要的限制,实践中说法不一。下面,本文将通过两个具体的案例,来谈谈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的行使期间问题。案例一:马某系某集团公司职工,双方签订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5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