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7)
2023(8548)
2022(7042)
2021(6551)
2020(5378)
2019(12148)
2018(12482)
2017(22263)
2016(12654)
2015(14001)
2014(14318)
2013(13558)
2012(12547)
2011(11251)
2010(11647)
2009(11062)
2008(11150)
2007(10320)
2006(9353)
2005(8526)
作者
(35508)
(29791)
(29505)
(28381)
(18824)
(14048)
(13422)
(11400)
(11392)
(10811)
(10293)
(10018)
(9878)
(9632)
(9582)
(9131)
(8719)
(8717)
(8537)
(8502)
(7686)
(7458)
(7284)
(6828)
(6818)
(6808)
(6565)
(6513)
(6037)
(6021)
学科
(39858)
经济(39776)
管理(38586)
(30425)
(27040)
企业(27040)
(18438)
中国(14940)
(14876)
(13011)
(12808)
业经(11728)
方法(11433)
教育(11088)
体制(10053)
(9778)
银行(9758)
(9720)
理论(9677)
(9358)
(9354)
金融(9351)
地方(9052)
数学(8862)
数学方法(8729)
(8645)
制度(8641)
(7914)
财务(7874)
财务管理(7851)
机构
大学(170320)
学院(168939)
(63731)
研究(62577)
经济(61817)
管理(58260)
理学(47954)
理学院(47364)
中国(46924)
管理学(46468)
管理学院(46130)
(37803)
(36493)
科学(35834)
(31235)
(29774)
(28588)
中心(28032)
研究所(27559)
财经(26188)
北京(24136)
(24117)
师范(23820)
业大(23638)
(23566)
(23554)
(22785)
(22126)
农业(21926)
技术(21148)
基金
项目(106683)
研究(83725)
科学(82595)
基金(73253)
(63607)
国家(62964)
科学基金(52994)
社会(50841)
社会科(47811)
社会科学(47804)
(43597)
教育(40969)
基金项目(37748)
(36233)
编号(35635)
自然(31856)
成果(31782)
自然科(31033)
自然科学(31019)
自然科学基金(30451)
资助(29129)
课题(27522)
(25783)
重点(24914)
(23821)
(23041)
(22506)
(22425)
(22208)
项目编号(21363)
期刊
(83430)
经济(83430)
研究(58676)
中国(51078)
教育(34781)
(30952)
(27270)
学报(26968)
管理(24613)
科学(23192)
大学(21363)
学学(19301)
(18371)
金融(18371)
农业(17770)
技术(16677)
财经(13840)
业经(12983)
(11992)
经济研究(11958)
职业(10668)
(10131)
问题(9843)
图书(9532)
(8880)
(8775)
(8698)
论坛(8698)
会计(7805)
改革(7551)
共检索到285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涛,王博识,郭齐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地确定精神文明建设在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地位,科学、合理地发挥其作用,对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极其重要。 一、精神文明建设与卫生体制改革的关系 卫生体制属于经济基础,是同一定的卫生生产力水平相联系的。而医德,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二者是卫生系统两个密切相关的组成部分,相辅相成。卫生体制改革是为了解放卫生生产力、发展卫生生产力,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是,作为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的医德搞不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兴文  
一、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确保卫生防疫站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的实现与统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卫生防疫站在为社会提供无偿服务,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通过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实现一定的经济收益。随着卫生防疫工作的逐步深入,技术、设备、经费要求逐渐增加,政府的有限投资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这就要求各级卫生防疫站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扩大有偿服务,增加经济收入,以此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的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的实现既是统一的,又是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浩然  
消费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周浩然(《世界经济年鉴》总编、编审,北京,100856)我国学者尹世杰教授在研究消费经济学的著作中,提出了消费文化的概念,并在多篇学术论文里对消费文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和较为全面的阐述。他谈到,消费文化“对人们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尚凌辉  
在卫生服务领域,由于我国一直实行政府办医院的政策,政府医院、企事业单位医院占绝对优势地位,其他如个体诊所、股份制医院所占份额很小。从经济体制组织的角度来考察,卫生组织可分为非营利性与营利性,而非营利性又可分为政府创办与非政府创办。根据目前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改革政策,承担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应以非营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马忆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玉璋  
我国卫生经济体制改革是从10年前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开始的.当时,为了克服医院经济管理混乱、收支严重失衡和平均主义泛滥的弊端,推广了黑龙江省延寿县和吉林省德惠县医院的经济管理经验,堵塞应收不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梁积光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特征,笔者认为,我国卫生体制改革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全民医为主休前提下,继续发展和完善多种所有制办医形式与目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在坚持全民医为主体的前提下,应当多方集资,敞开大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办医,实行中央办、地方办、部门办同时并举,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当前,尤其要积极扶持集体所有制办医,并鼓励个体办医,彻底改变“重全民、轻集体、无视个体”的陈腐观念。可以办股份制医院、办个体门诊部,甚至允许办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林枫  
2005年7月3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一石激起千重浪,使全国上下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空前关注。这是件好事,必将引起决策者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反思,终将明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利用行政与市场2个手段,改善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平与效率,解决百姓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大白  
我国过去的卫生体制,是在片面福利观、供给制思想、平均主义大锅饭和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等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它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陷入了“大而高”、“公而纯”的空想。因此我认为改革我国卫生体制,必须针对其弊端,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卫生事业的性质特征,采取两个方针,抓住三个关键,坚持一个方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德志  
卫生执法监督制度是国家管理公共卫生事务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我国卫生执法监督制度主要包括公共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机构与专业人员三个方面的监督管理。(1)卫生执法监督体制的基本状况;(2)现行卫生监督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3)改革目标和指导原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文奎  
本文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并对改革的基本原则、路径选择、保障和服务制度建设、关键的配套改革措施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设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保荣  
医疗保障体制不健全,服务效率低、费用高和质量差是卫生体制问题的主要表现;我国公共卫生的问题是疾病预防控制功能的弱化。为此,应给所有医疗机构相同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人为地划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实行不同的法律和政策是不合适的;"以大病为主"的医疗保障原则是对的,但参保对象应该扩大至以家庭为单位;在卫生领域,政府的职责是搞好保险和管好服务提供。在未来的改革中,建议:公私立机构都可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要一视同仁;对公立医疗机构,不应过分强调参照行政机构的方式管理,强调政府的责任不等于政府包办一切;要发挥地方政府政策研究的主动性问题;要按照社会公平原则,建立覆盖城乡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玄  
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卫生经济体制改革,是卫生改革大潮的开端;那么,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三大”,就是进一步深化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起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的深刻影响,由于高度集中统一的、排斥市场机制的计划管理体制的长期束缚,使卫生部们形成了条块分割、部门所有,追求“小而全”、“大而全”,封闭僵化,时间观念、价值观念、效益观念缺乏,讳言盈利,害怕竞争的落后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卫生部门对这些阻碍商品经济条件下卫生事业发展的旧观念、旧休制、旧模式进行了更新和改革,从高层次的宏观控制到低层次的微观搞活,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小万,陈晓红  
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分权、分级与分类管理等政策与措施是当今国际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主流特点,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体制与卫生保健制度不同,这些改革政策与措施所产生的影响与效果也各具特色。因此,在深化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借鉴国际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兆有,梁志兰  
一、改革产权制度 促进经营机制转换 1.实行“两权”分离,形成自主经营机制。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必须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实行“两权”分离。一是公有制医院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由政府职能部门代表国家行使终极所有权(法律所有权),主要是对医院国有资产的经营和保值增值以及资产的收益等进行监督管理。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重新界定管理职能权限,主要是进行宏观监督管理。对于微观的经营管理权限应全部下放给医院,使其成为自主经营的社会法人实体。二是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