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6)
- 2023(14003)
- 2022(11822)
- 2021(10569)
- 2020(8520)
- 2019(19085)
- 2018(18461)
- 2017(34492)
- 2016(18521)
- 2015(19952)
- 2014(19059)
- 2013(18598)
- 2012(17419)
- 2011(15936)
- 2010(16007)
- 2009(14504)
- 2008(14132)
- 2007(12740)
- 2006(11321)
- 2005(10104)
- 学科
- 济(78409)
- 经济(78330)
- 业(56103)
- 管理(54719)
- 企(44521)
- 企业(44521)
- 方法(28451)
- 中国(25148)
- 数学(24262)
- 数学方法(24081)
- 农(23266)
- 地方(21829)
- 业经(20008)
- 技术(19532)
- 财(17537)
- 农业(16412)
- 贸(15413)
- 贸易(15398)
- 学(14998)
- 易(14878)
- 银(14101)
- 制(14073)
- 银行(14048)
- 融(13615)
- 金融(13615)
- 行(13601)
- 技术管理(13496)
- 环境(13219)
- 发(12444)
- 地方经济(12117)
- 机构
- 学院(260275)
- 大学(257745)
- 济(110257)
- 经济(108254)
- 管理(100185)
- 研究(92120)
- 理学(86877)
- 理学院(85856)
- 管理学(84523)
- 管理学院(84034)
- 中国(68542)
- 科学(57033)
- 京(53959)
- 农(50483)
- 财(48236)
- 所(46611)
- 研究所(42575)
- 业大(41792)
- 中心(41712)
- 江(40175)
- 农业(39713)
- 财经(38292)
- 经(34937)
- 范(34301)
- 师范(33829)
- 经济学(33717)
- 北京(33592)
- 院(33155)
- 州(31807)
- 经济学院(30484)
- 基金
- 项目(179348)
- 科学(143016)
- 基金(130548)
- 研究(128076)
- 家(116174)
- 国家(115136)
- 科学基金(98833)
- 社会(84577)
- 社会科(80419)
- 社会科学(80401)
- 省(72533)
- 基金项目(69838)
- 自然(63775)
- 自然科(62453)
- 自然科学(62436)
- 自然科学基金(61388)
- 划(60647)
- 教育(58236)
- 资助(50744)
- 编号(49296)
- 发(44115)
- 创(43435)
- 重点(40694)
- 创新(39740)
- 部(38537)
- 成果(38194)
- 国家社会(35651)
- 课题(35199)
- 发展(34836)
- 业(34659)
共检索到392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志华 肖小虹 张亚军
以组织创新成分理论、精神型领导理论和领导情景理论为依据,探讨精神型领导和职业召唤感等精神性因素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动力作用以及儒家工作伦理的调节效应。通过企业调研获得268套领导-员工的有效配套问卷数据,统计分析表明:(1)精神型领导对研发人员的职业召唤感和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研发人员的职业召唤感对其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精神型领导和研发人员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儒家工作伦理调节了精神型领导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儒家工作伦理越明显,精神型领导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也越强;(4)儒家工作伦理还调节了职业召唤感在精神型领导和研发人员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儒家工作伦理较高时,精神型领导通过研发人员职业召唤感的中介进而对其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也随之增强,反之则减弱。研究结论拓展了基于精神性视角的创新行为动力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研究。为管理者实践精神型领导、培育研发人员职业召唤感和加强研发工作伦理建设,从而有效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顾远东 周文莉 彭纪生
研发人员的创造力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基于组织支持感理论,从认知和情绪视角,将创造力效能感和积极情绪引入到组织支持感与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关系分析框架中,构建组织支持感→创造力效能感/积极情绪→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理论模型,采用自填问卷法调查248名研发人员,在检验同源方差和问卷信效度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检验理论模型及相应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①在中国情境下,组织支持感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及其各维度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预测力,其中主管支持的预测力最强;②创造力效能感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组织支持感与研发人员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积极情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恒波 林乐 刘世艳
作为职场"冷"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职场隔离可能对组织和个人造成诸多消极影响。文章使用322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层级回归和拔靴法,分析了职场隔离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探究了内部人身份感知和心理复原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职场隔离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内部人身份感知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心理复原力在调节职场隔离与内部人身份感知之间关系的同时,也调节了内部人身份感知在职场隔离与研发人员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管理者减少职场隔离行为和激发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解决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童金根 梅强 孙锐
以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员工为例,通过400余份配对问卷调查表明,转换型领导以组织情绪能力为中介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集体主义导向在转换型领导对组织情绪能力的作用中扮演调节角色。当集体主义导向越高时,转换型领导对组织情绪能力的作用越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金生 朱蔓菱
运用资源依赖理论,构建研发人员跨界行为、知识重构影响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运用259份有效问卷通过层次回归、bootstrap等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证明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发人员跨界行为能够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探索式创新;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主要通过知识重构介导;环境动荡性增强了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宣星宇 张建卫 李海红 周洁 周愉凡
研发人员主动性行为是国防科技企业创新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来源,但有关工作压力背景下主动性行为的形成机理仍缺乏实证探索。以双元工作压力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挑战性压力与阻碍性压力对国防研发人员主动性行为的作用机制,重点考察了工作繁荣与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以及职场精神力的调节效应。针对8家国防科技企业及科研院所的630名研发人员开展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分别对主动性行为起正向与负向作用;工作繁荣和情绪耗竭分别在挑战性压力、阻碍性压力与主动性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职场精神力正向调节挑战性压力与工作繁荣的关系,负向调节阻碍性压力与情绪耗竭的关系;职场精神力不仅调节了挑战性压力通过工作繁荣影响主动性行为的间接效应,还调节了阻碍性压力通过情绪耗竭影响主动性行为的间接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智宁 陈宇航 叶新凤
作为典型的负面领导风格,剥削型领导对员工的消极影响已引起学界重视,但既有研究难以对实践中剥削型领导下的员工创新现象进行合理解释。本研究认为,剥削型领导的效应具有两面性,基于自我损耗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从正反两条路径提出剥削型领导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依据日记研究和体验抽样方法,对江苏省某地级市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人员进行连续10个工作日的调查,运用Mplus的“TWOLEVEL RANDOM”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剥削型领导对研发人员的情绪耗竭与自我效能感均具有显著影响,继而作用于创新行为;组织支持感显著调节剥削型领导对情绪耗竭与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并进一步调节剥削型领导影响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过程。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璐 王月梅
研发人员的跨边界行为是影响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证明跨边界行为对创造力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如何提升研发团队成员的跨边界行为仍缺乏深入探讨。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特质激活理论,跨越个体-团队两个层次,构建成员促进型调节定向-跨边界行为的影响整合模型,以成员创新自我效能感和个人主动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二者在此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此外,以领导促进型调节定向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其在此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采用MPLUS 7.0和HLM 6.08软件进行主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采用来自西南地区3家研究院的研发团队中279组领导-成员配对的纵向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团队成员的促进型调节定向对跨边界行为产生积极显著的正向影响;(2)团队成员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和个人主动性在促进型调节定向与跨边界行为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且个人主动性对跨边界行为的影响和中介效应显著性均强于创新自我效能感;(3)领导的促进型调节定向会调节成员的促进型调节定向与跨边界行为之间的关系,当领导的促进型调节定向越强时,成员的促进型调节定向对跨边界行为的正向影响也相对更强。研究结果厘清了研发团队中调节定向与跨边界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为跨边界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研发团队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应重视员工心理需求、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以及努力实现领导-成员的心理动机匹配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璐 王月梅
研发人员的跨边界行为是影响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证明跨边界行为对创造力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如何提升研发团队成员的跨边界行为仍缺乏深入探讨。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特质激活理论,跨越个体-团队两个层次,构建成员促进型调节定向-跨边界行为的影响整合模型,以成员创新自我效能感和个人主动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二者在此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此外,以领导促进型调节定向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其在此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采用MPLUS 7.0和HLM 6.08软件进行主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采用来自西南地区3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建卫 周洁 李正峰 李海红 任永灿
军工研发人员的创新行为作为促进军工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是当前军民融合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主题。基于自我决定与特质激活理论整合视角,本文对6家军工企业和研究所共906名研发人员开展实证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发现: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内部动机在二者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分别正向调节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内部动机、创新行为间的关系;主动性人格还正向调节内部动机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洁 张建卫 宣星宇
本文基于工作需求—资源模型和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对404名国防科技研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职业使命感与情绪耗竭存在显著的U形关系,情绪耗竭对创新行为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情绪耗竭在职业使命感与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时间压力分别与挑战性评价和威胁性评价联合调节职业使命感与情绪耗竭关系间的曲线关系以及情绪耗竭的中介效应,即在高时间压力、低挑战性评价和高时间压力、低威胁性评价条件下,职业使命感与情绪耗竭的曲线关系以及情绪耗竭的中介效应更强。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与实践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贵卿 井润田 玛格瑞特·瑞德
通过对中国775名员工和美国267名员工的调查,考察了新教工作伦理与儒家工作伦理对中美两国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发现这两种传统工作伦理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国别差异:新教工作伦理对中国员工的创新行为和美国员工的创新行为都有显著影响,但对美国员工的影响高于对中国员工的影响;儒家工作伦理对中国员工的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但对美国员工创新行为无影响;特别发现在中国,新教工作伦理与儒家工作伦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在美国,新教工作伦理与儒家工作伦理没有相关性;并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采取"双融管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昱方 陈欣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究不同类型个性化协议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及服务型领导的调节作用。基于315份研发企业样本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任务与责任性和灵活性个性化协议均正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且前者影响效应更强;活力在个性化协议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服务型领导不仅调节了两种类型个性化协议与活力之间的关系,且进一步调节灵活性个性化协议通过活力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间接效应。
关键词:
个性化协议 活力 创新绩效 服务型领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进梅 沈勇
本研究以238名企业研发人员为对象,考察了工作自主性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任务互依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工作自主性中的方法自主性和安排自主性两个维度都正向影响创新绩效,标准自主性对创新绩效具有负面影响;任务互依性在方法自主性和安排自主性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有调节作用,即任务互依性越高,方法自主性和安排自主性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弱。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平青 季小童 崔遵康 魏一鸣
职业生涯迷茫感是研究生群体的常见心理困境,导师指导在帮助研究生应对职业生涯迷茫感方面有望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内在激励理论和特质激活理论,以国内80余所高校的744名研究生为样本开展问卷调研和实证研究,构建了一个多重中介模型,利用层次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究导师精神性指导行为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迷茫感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导师精神性指导行为能显著降低研究生职业生涯迷茫感,导师精神性指导行为正向影响研究生的职业召唤和正念觉知,职业召唤、正念觉知负向影响研究生职业生涯迷茫感,职业召唤、正念觉知均在导师精神性指导行为与研究生职业生涯迷茫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不同激励偏好下创新奖励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自我决定与特质激活理论整合视角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创新越轨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如何让研发人员“乐在其中”——营造促进创新的玩兴氛围
基于区间数TOPSIS方法的研发人员创新能力评价
人才政策、研发人员招聘与企业创新
员工反伦理行为模型与影响因素评述
军工研发人员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其离职意向及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主动性人格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联合效应
组织创新导向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影响——创造力与差错管理氛围的作用
主动性人格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特质激活与资源保存理论整合性视角
内外网络协同对研发人员探索式创新的影响研究——知识创造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