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9)
2023(3929)
2022(3150)
2021(2831)
2020(2398)
2019(5334)
2018(5344)
2017(9661)
2016(5315)
2015(6007)
2014(6096)
2013(5868)
2012(5606)
2011(4396)
2010(4907)
2009(4520)
2008(4265)
2007(4068)
2006(3537)
2005(2997)
作者
(13738)
(11083)
(11037)
(10538)
(7291)
(5183)
(5104)
(4251)
(4191)
(4150)
(3877)
(3782)
(3508)
(3476)
(3383)
(3325)
(3227)
(3227)
(3220)
(3067)
(2894)
(2837)
(2796)
(2671)
(2594)
(2581)
(2456)
(2444)
(2291)
(2286)
学科
(17078)
经济(17068)
管理(12666)
审计(12110)
(9841)
(8939)
企业(8939)
中国(8355)
方法(7432)
各类(5875)
地方(5826)
(5673)
(5454)
业经(5080)
数学(4792)
数学方法(4725)
教育(4411)
理论(4221)
(4080)
(3758)
文化(3732)
农业(3509)
(3445)
产业(3394)
工作(3075)
技术(3044)
(2850)
银行(2847)
环境(2816)
(2797)
机构
学院(63398)
大学(63053)
管理(21880)
(21348)
经济(20633)
研究(20548)
理学(17940)
理学院(17686)
中国(17534)
管理学(17335)
管理学院(17191)
(15338)
(13268)
科学(12024)
(11968)
中心(10914)
(9864)
(9726)
师范(9652)
财经(9618)
(9452)
北京(9048)
(8766)
(8603)
(8585)
研究所(8196)
技术(7961)
(7884)
业大(7793)
师范大学(7585)
基金
项目(40520)
研究(33084)
科学(31024)
基金(26891)
(23133)
国家(22837)
社会(20048)
科学基金(19222)
社会科(18848)
社会科学(18842)
(16819)
教育(15963)
编号(14778)
基金项目(14234)
(13590)
成果(13233)
自然(11187)
课题(10937)
自然科(10826)
自然科学(10824)
自然科学基金(10614)
资助(10378)
项目编号(9560)
重点(9543)
(9355)
(8921)
(8769)
(8551)
(8452)
规划(8137)
期刊
(28443)
经济(28443)
中国(24049)
研究(22001)
教育(13646)
(12783)
学报(9588)
审计(9226)
管理(8869)
(8204)
大学(8180)
科学(7725)
学学(7114)
图书(6766)
技术(6346)
(5894)
金融(5894)
农业(5509)
书馆(5459)
图书馆(5459)
会计(5153)
财经(4846)
业经(4501)
经济研究(4449)
财会(4376)
职业(4301)
(4258)
(3732)
论坛(3732)
(3644)
共检索到114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审计文化研究课题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正兴  
审计制度是一套规范体系和行为准则,是审计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是审计组织及其成员在创造特定的工作体制和管理体制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审计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审计文化精神在审计组织制度上的体现。作为审计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度层面的文化建设包括:审计组织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审计规范即审计法律、法规、准则和职业道德的建设和完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顒  
我们今天一起来讨论文化的问题。我要讲的题目是在文化的层面思考,我将从两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第一是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题目:第二是从我自己的所做,我的小说、我的随笔,来谈谈我是怎么样进行文化的思考的。我先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属于第一批知青作家的范畴,与张抗抗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秀琼  
指出现代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文化建设,图书馆是城市文明发展的产物,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和知识集合地,少儿图书馆作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和塑造良好品格的重要场所,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更是起到粘合剂的作用。以少儿图书馆为着眼点,论述图书馆、少儿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关系,提出少儿图书馆在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具体规划。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田高良   陈匡宇  
为了实现资本市场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相继于2019年、2021年以及2024年审议通过新的《证券法》《审计法》《会计法》,逐步完善金融领域监管规范。以往审计领域文献普遍关注与会计师事务所和客户有关的因素,例如是否为“四大”审计师、分所规模、客户复杂性、客户相对重要性等。然而,由于审计工作的产出实际取决于个人审计师的职业判断,之前对于审计质量的研究有必要推广到审计师个体层面,并在特定的制度背景下考察多种审计师个人特征对审计结果的影响。本文介绍了来自审计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审计质量的一系列影响因素,特别是审计失败及低质量审计的传染效应的主要研究,有助于实务工作者和学者更好理解审计失败的原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晨   衡亮   李娟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在合并浪潮下逐步实现规模化发展,而自2016年起因审计不当行为接连被处罚。为探究其原因,手工收集瑞华会计师事务所2013—2018年的相关审计数据,结合高管访谈资料,基于审计师个人特征、审计师客户特征和审计师搭档特征三方面,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审计师个人特征方面,低质量审计师多为男性、老员工,在所内任职合伙人并且来自深圳分所;在审计师客户特征方面,低质量审计师业务量更多、客户风险程度更高;在审计师搭档特征方面,低质量审计师普遍比搭档的地位更高、话语权更大,其搭档多为男性、非党员,且合作时间更短。通过分析瑞华“大而不强”的原因,扩展了审计失败的相关研究,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管理及风险防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高翔  
2008年3月,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暨第二次理事论坛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当谈到如何筑牢审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时,他提出了要强化"五大建设",首当其冲的是"要大力推进审计文化建设"。他认为,"审计文化的建设是审计队伍建设的基本保证,起着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后立胜,许学工,彭慧芳,姚新  
相关资料和事实表明,全球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碳减排工作是缓解温室效应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当前科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从经济和技术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当前碳减排方面的研究进展。经济层面的研究,包括数量化模型、碳税机制和碳减排附加效应几个方面。专业技术方面的研究,包括对碳行为的源汇和贮量的计算研究、碳循环研究、以及减少碳排放的工业技术的运用等。文章还简要提出了中国在碳减排研究方面应采取的几点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晏雄  寸晓宏  
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其内部,不管是企业间的生产网络、企业主间的社会关系网络,还是企业所在地的价值观念、信任、合作文化等社会资本状况,都对集群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从文化层面来探讨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晨  
基于北大数字普惠金融地级市指数和A股上市公司的匹配数据,文章考察会计师事务所数字经济水平对审计收费带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会带来审计收费的提升,审计师的努力在其中起着机制传导作用。通过双重差分法、关键变量替换和数字经济指标前滞一期的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国际“四大”和企业产权性质在数字经济与审计费用的关系中发挥了调节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对审计质量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文章丰富了数字经济对审计收费影响的研究,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和推进数字经济战略在会计师事务所及企业的有效实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巧玲  
2006年颁布的中国审计准则借鉴了国际审计准则关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最新发展,对认定层面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摒弃了原来的单独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方法,但是目前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彻底地执行准则中的这部分规定。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理论基础有待发展,并且实践中存在一些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建议包括:一方面在过渡时期允许采用原来的单独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方法,另一方面由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积极探索风险综合评估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培锋  张茂聪  
生命哲学和教育人学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敞开了一片明亮的视野。本文借鉴生命哲学和教育人学的思想理论,提出学校精神文化重建的价值转向和路径。我国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调整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之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和教育人学的视界,立足师生生活,在生命体验中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理解并建构精神文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晓阳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 ,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 ,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离开人的生命意识 ,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只从教育者的理解力出发 ,而要把学校文化建设变成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突破学校文化建设的传统框架 ,在新的哲学背景上构筑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形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守祥  敖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制度的四次大变迁证明,任何制度的变革都必须适合中国农业的实际情况。但是,目前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与实际不相符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应当纠正这些认识误区,从实际出发,正确理解应注意的问题和把握的正确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